- 目錄
-
第1篇一年級上冊《家》評課稿 第2篇一年級上冊《8加幾》評課稿 第3篇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和加減法》評課稿 第4篇數學一年級上冊《5、4、3、2加幾》評課稿 第5篇一年級上冊《借生日》評課稿 第6篇一年級上冊《項鏈》評課稿 第7篇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家》評課稿
第1篇 一年級上冊《家》評課稿
一年級上冊《家》評課稿
《家》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是輕松、活潑、充滿童趣的散文詩。上周我認真聆聽了由我們一年級陳婷、王芳芳兩位老師分別執(zhí)教的《家》,受益匪淺。
首先,在所有年級的開課老師中,只有他們選擇了同課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上同課文,難免會被相互拿來比較,但是對于我們聽課老師來說,她們所搭建的“同課異構”的平臺,不僅展示了她們根據班級的實際出發(fā)對文本的理解、設計、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不同,更多的是讓聽課老師在課后通過多維的角度進行思想的碰撞和升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一個藍本,有所借鑒,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也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下面我就說一說自己聽課的感受,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一、扎扎實實的習慣教學
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在課上我們不難看出兩位老師非常重視對孩子語言(普通話、完整話、響亮話、準確的話及朗讀的要求),傾聽、讀寫姿勢、合作、交流的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且她們通過自己豐富的語言評價引導學生怎樣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同伴的優(yōu)點、如何評價他人的優(yōu)點。
如在復習鞏固詞語的時候,有個孩子輕聲讀錯了,其他孩子指出后,兩位老師還讓讀錯的孩子起來再鞏固一次,鞏固的過程既幫助孩子糾正的發(fā)音,也提醒了全班孩子要看清字音,注意這個字的發(fā)音,同時老師對糾錯的孩子的表揚也暗示其他孩子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當然還有陳婷老師說的“美美地讀課題”、“注意閱讀詞語的節(jié)奏”、“輕輕地翻開語文書”……. 王芳芳老師的“聽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純凈的藍天…….自由自在的魚兒”…….這些看似簡單的語言,在低年級孩子習慣養(yǎng)成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視,因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兩位老師上課的語速都比較慢,這樣發(fā)出的指令指向性強,孩子能較好的完成指令,促使習慣得以更好的鞏固。
二、創(chuàng)設充滿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的魅力;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互相對話的交互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兩位老師在這堂課中就將一堂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呈現在我們面前,運用學生已有的認知規(guī)律,生活體驗來有層次的感受家的美好,體驗擁有家的愉悅與幸福,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朗讀訓練,以境助讀,引導學生帶著想像去讀詩。
以境助讀是這兩堂課的特色之處。低年級學生因情感經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很難理解某些詞句。為此,兩位老師運用多媒體課件,把課文中語句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現出來,而“讀”則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邊讀邊理解,輔以音樂、圖畫、動作等幫助學生去理解,在指導理解的基礎上讀,使讀的層次很分明。另外,王芳芳老師還通過自己的范讀告訴學生要帶著想像去讀詩,讓情感得以自然的釋放。整堂課學生在老師的反復指引下練讀較到位,基本符合低年級語文訓練的重點。
四、教學思路清晰,教師為導,學生為主。
在兩位老師整個教學中,教師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就是始終以教師為“導”,圍繞“家”展開有序的教學。
陳婷老師以“幫助四個找不到家的好朋友”引入課文,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接著耐心地帶著孩子們一步步進入課文情境,孩子們也在她的一個個巧妙問題的指引下,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發(fā)現問題,理解詩意。由白云的家 、小鳥的家、小魚的家、種子的家,慢慢引導到自己溫暖的小家,再最后聯想到自己偉大的祖國,學生的自豪之感油然而升,在朗讀訓練的基礎上,孩子的思想情感也在有條不紊的鋪墊中得到很好的教育。
王芳芳老師,則從孩子的實際生活出發(fā)“你喜歡自己家嗎?”這個話題引入“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邀請我們去他們的家作客”帶領孩子們感受“家”的溫暖。在教學過程中有大量課外的信息融入課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最后一句難點的突破上,通過出示中國的地圖、欣賞祖國不同地域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結合班級的“全家?!闭掌瑤椭鷮W生理解“我們就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句話。
在教學“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這部分時,兩位老師采取了不同的問題設計。陳婷老師在這部分采用了重復的問題設計(大問題)。以“藍天是白云的家”為例,先是出示藍天圖,讓學生通過美麗的畫面,用自己的朗讀夸夸“我們作客的家”,接著讓孩子想象“藍天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會是誰的家?”最后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幫助孩子理解感悟再夸“我們作客的家”。四小句的教學都是如此。這樣簡單的重復性的問題設計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易走進文本,了解老師的教學的設計結構,再加上不同場景優(yōu)美圖畫,在這樣的重復中,更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王芳芳老師則相反,她采取了一種靈動的方法。她的這部分教學,信息量還是很大的,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如在教學”藍天是白云的家”時,除了感悟理解這句話外,還積累了一些形容藍天的詞語(清澈、迷人、純凈、一望無邊);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出示白云變換成不同形狀的圖)并引導學生“說一說”(用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說話)。這些問題的設計和引導都為以后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當然,這都是兩位老師根據自己學生的學情設計的,不能說誰設計的更好、更高明。所謂“同課異構”,在這個問題上我也不做多余的評判,呆會剩余的時間,我們大家可以再做一個探討。
縱觀兩位老師的教學過程,教學意圖明確,教態(tài)親切自然,教學語言清晰,教學氣氛活躍,教學手段多樣,都是用心經營的好課。
我覺得更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是,兩位老師對待這次研討課的態(tài)度。在接到上課的任務以后,兩位老師都認真鉆研教材,因為選的是同一課,兩位老師還經常在一起交流教學思路,晚上都很晚才下班。陳婷老師還經常對著電腦、對著教案備上課的場景,反復修改自己的教案。這種研課、磨課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在坐的老師學習,也感謝教導處安排的這次活動,讓我們每個人在活動中學習、反思、研討。
第2篇 一年級上冊《8加幾》評課稿
一年級上冊《8加幾》評課稿范文
這節(jié)課重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色: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動身組織教學?!稊祵W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動身,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說明與利用的過程。為此,教學中祝老師緊密接洽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主題圖創(chuàng)設了開運動會的情景,然后讓學生讀取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順利的引出新課,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培育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基礎教育改革,探索最佳學習之方法,交流個人教學之心得,廣交天下朋友!讓我們相會在這塊土壤上,為營造出濃郁的學習氛圍暢談我們的思想吧!
2.器重學生思維活動的展開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這是《標準》中倡導的新理念?!?的加法》一課的教學中,祝老師在小組內讓同窗交換,然后各組匯報。學生們有的用點數、還有的用接著數的方法、也有的用湊十法等多種盤算方法,通過獲得豐盛的感知,發(fā)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的匯報中我們看到,由于留給學生充分發(fā)表想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的思維是活潑活潑的,提出了多種8加幾的盤算方法,這些算法都是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摸索、合作交換中動腦思考獲得的,有些還非常具有發(fā)明性。另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從直觀上了解湊十法的算理,并通過敘述盤算過程,內化為盤算方法,控制湊十法的盤算方法,體驗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3.重視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緒體驗。施老師在課始通過各學生一起唱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熟悉的主題圖入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v觀全部教學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摸索出解決問題方法的。吳老師不僅讓學生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自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激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第3篇 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和加減法》評課稿
一年級上冊《0的認識和加減法》評課稿
聽了練老師執(zhí)教的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節(jié)示范課,這認為它的示范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練老師能盡努力地結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首先,這些小朋友都才剛入學沒幾天時間,紀律性較差、好奇心又強,練老師能抓住這一特點采用非常柔和的語言與小朋友交流,能不斷用鼓勵的語言表揚學生,不但很好地組織了課堂教學,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充分的親切感。
其次,練老師能根據小朋友好奇心強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上很用心地尋找了一些小鳥、小鴨等小朋友喜歡動物作為素材,并用了猜謎語、拍手游戲等等的形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從而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練老師能盡努力地體現新課標新理念。
首先,能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比如:老師出示體溫汁、尺子等實物進行教學。
其次,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fā)現規(guī)律。比如:一樣的數相減等于0;任何數減0都得任何數等等,這一些都是指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出來的。
三、練老師還盡努力地體現我們學校的課題精神。我們學校有兩個省級課題,一個是“指導-自主學習”,比如說上面一點提到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fā)現規(guī)律。另一個是“生命化教育”這個課題,練老師能盡量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比如設計的一道開放題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效果很明顯。
以上三點是練老師盡努力去做,而且做得還不錯,今后我們也應該要這樣做。可是我個人也有兩個觀點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探討。
一、小學數學課堂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進行思想教育,特別是對于一年級小朋友尤為重要。比如:讓學生猜硬幣時,可以適時教育學生勤儉節(jié)約、不亂花零用錢。又比如:講到抓青蛙時,應該進行安全教育等。
二、為了的課堂教學能更有效些,我們在選題時是否能把內容安排少一些?比如本節(jié)課只安排“0的認識”是否更妥?“0”的意義不但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物體的起點或者占位置的作用等讓學生理解得更深更透一些是否更有效?還有,“0”這個數字在十個數字中是最難寫的,是否在寫法的指導上能指導的到位一些,讓學生寫得更漂亮一些呢?合理的選題與課堂的有效性是否也緊密相關呢?
第4篇 數學一年級上冊《5、4、3、2加幾》評課稿
數學一年級上冊《5、4、3、2加幾》評課稿
低段教學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要善于與學生站在一個高度,這樣學生學習會快樂而輕松,12月8日,聽了王老師講的一年級《5、4、3、2加幾》一課,眼前一亮,這樣的課堂正符合低段學生。
1、教師用兒童化的語言與學生交流,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暖融融的愛,學生的學習變成師生的輕松,快樂的交流,教學效果良好。
2、教師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jié),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jié)課教師用去花果山做客為情境,通過過河、旅游、企鵝等等故事情節(jié)的形式,將枯燥的計算變得有意義,學生的計算興趣特別高。
3、教師抓住了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充分注重湊十法學生的`理解,通過學生表達自己的算法,讓學生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時用語言表達出來,加強對算理的理解,在教學中,王老師不僅顧全大局,更關注個體的學習,通過個體發(fā)言,抓住學生有疑問的地方,進行強調,并通過再練習再提高。
4、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會成就學生。而一年級又是學生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王老師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注意傾聽,注意坐姿,注意回答問題的聲音,時刻提醒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如果長此以往學生一定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利用小組爭星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的意識和情感,在為自己爭得榮譽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小組爭光,這無疑又是教學的助推器。
第5篇 一年級上冊《借生日》評課稿
一年級上冊《借生日》評課稿
隨著時代的不同,現在孩子的生日愿望有著極大的不同,再受獨生子女的影響,不管是哪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但他們都從來沒想過要問問大人的生日。而完全不像《借生日》里的小云那般想象豐富,曉得去問問媽媽的生日。課文里小云主動將自己的生日借給忘記生日的媽媽,將自己的生日禮物轉送給媽媽,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啊!
王老師在上本課時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交流和表現。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因此,我認為從課的目標確定、學習方式、學習手段的選擇都突出了主體性教學,內容符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并具有創(chuàng)造性、教學具有開放性。
二、教學設計趣味合理化
教師通過生動的課件使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表現出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目的是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升華。學生在教師的點撥與引導中學會在新的情境中探索發(fā)現問題。在音樂中、在律動中找到了表達情感的色彩,那就是媽媽愛我,我愛自己的媽媽,
三、學科內容人文化
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評價,一個動作都給學生一個發(fā)展自我的空間,使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你真會提問題”“你真不錯”“還有不同看法嗎”“誰來幫他”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活動可以很順利地進行。問題的提出是以人文為主體為一條主線,音樂作背景是一個故事,又是一個既定的環(huán)境,通過它,可以觀察孩子的心靈,教師抓住這一點,貼近學生生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堂好課看什么?重要的就是看學生的學習熱情,要使故事的力量感染人,還要注意許多的問題,教學互動中發(fā)生的新問題教師要把握好,總之新課程理念給教師帶來的是展示自己的無限空間。
不過,語文課應該以讀為主線,通過朗讀,讀出孩子們的理解,讀出孩子們的感悟,讀出孩子們的真情。這是展現母女之間親情的非常感人的`課文,通過讀讓孩子們明白要關心身邊一直關心自己的人,做一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教師在讀上還可以更強調,讀的方式,讀的次數,讀前的情感激發(fā),情景創(chuàng)造,教師的范讀,都需要教師進行細心的琢磨,在課堂上學生一個一個字的讀,教師應該要指出錯誤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變.同時,讀的應該分層次,單個字的怎樣讀,單個詞語的怎樣讀,詞語在句子中的怎樣讀.在讀的目標上要明確.先準確,再順利,次感情 。
第6篇 一年級上冊《項鏈》評課稿
一年級上冊《項鏈》評課稿
12月21日,章**老師在組內為我們展示了一年級上冊的《項鏈》,這堂課體現了低段語文教學的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特點,教學中,章老師通過引導孩子讀讀說說,使孩子們感受到浪花的可愛、大海的美麗。這節(jié)課,有幾點地方的處理很值得我去學習。
一、重視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低段的孩子的學習習慣需要在課堂中時刻提醒與關注。章老師的課堂上就時刻關注這一點。難能可貴的是,章老師用形象的圖片來提醒孩子:怎樣自由讀課文,讀完后怎樣做?怎樣同桌合作交流?這樣的一步一步強調,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很明確,也很有意思。另外,從這節(jié)課中,我們也發(fā)現,章老師班的孩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非常的完整: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能清晰地表述出來,這跟平時的注重也是分不開的。
二、教學字詞層層深入。
識字是一年級的重點,章老師的這節(jié)課,進進圍繞這一重點,生字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是步步為營,由字到句、從點到面并滲透了學習的方法。關注識字的方法,引導孩子用自己熟悉的識字方法去認字。同時也利用圖片、字理等不同的方式將難認的字重點進行教學:如“笑”“向”采用了猜圖的方法,既直觀又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這篇文章比較優(yōu)美,課文也很長,章老師是先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生字,再引導學生讀課文中的語句,在反復熟讀的基礎上,教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方法。
三、關注文本的特點,重視語言的運用。
這篇課文有一個很大的特點:( )的( )這一類的短語出現頻繁,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很有必要引導孩子去發(fā)現,并嘗試說一說。章老師從圖片中提煉,又通過朗讀讓孩子發(fā)現這一類短語的美感,最后又引導孩子學著說一說,有利于發(fā)展孩子的語文水平。
當然,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教學中,我們也發(fā)現,章老師的識記生字的方法還是比較單一,而且比較費時。從單個帶拼音的生字入手教學生字,生字的出示欠缺層次感、規(guī)律性,可以先讓學生讀了之后再去發(fā)現比較可能會比較好,而且在這里也就可以滲透識字方法的學習。另外章老師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的語言有點生硬,稍欠童趣。要讓學生多讀,多體會,明白課文的含義。
第7篇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家》評課稿
《家》是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是輕松、活潑、充滿童趣的散文詩。上周我認真聆聽了由我們一年級陳婷、王芳芳兩位老師分別執(zhí)教的《家》,受益匪淺。
首先,在所有年級的開課老師中,只有他們選擇了同課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上同課文,難免會被相互拿來比較,但是對于我們聽課老師來說,她們所搭建的“同課異構”的平臺,不僅展示了她們根據班級的實際出發(fā)對文本的理解、設計、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不同,更多的是讓聽課老師在課后通過多維的角度進行思想的碰撞和升華,為自己的教學提供一個藍本,有所借鑒,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也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下面我就說一說自己聽課的感受,如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指正。
一、扎扎實實的習慣教學
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在課上我們不難看出兩位老師非常重視對孩子語言(普通話、完整話、響亮話、準確的話及朗讀的要求),傾聽、讀寫姿勢、合作、交流的習慣的養(yǎng)成,而且她們通過自己豐富的語言評價引導學生怎樣養(yǎng)成這些好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同伴的優(yōu)點、如何評價他人的優(yōu)點。
如在復習鞏固詞語的時候,有個孩子輕聲讀錯了,其他孩子指出后,兩位老師還讓讀錯的孩子起來再鞏固一次,鞏固的過程既幫助孩子糾正的發(fā)音,也提醒了全班孩子要看清字音,注意這個字的發(fā)音,同時老師對糾錯的孩子的表揚也暗示其他孩子要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
當然還有陳婷老師說的“美美地讀課題”、“注意閱讀詞語的節(jié)奏”、“輕輕地翻開語文書”……. 王芳芳老師的“聽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純凈的藍天…….自由自在的魚兒”…….這些看似簡單的語言,在低年級孩子習慣養(yǎng)成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視,因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另外兩位老師上課的語速都比較慢,這樣發(fā)出的指令指向性強,孩子能較好的完成指令,促使習慣得以更好的鞏固。
二、創(chuàng)設充滿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情境。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和感受語文的魅力;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互相對話的交互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讓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讓閱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兩位老師在這堂課中就將一堂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呈現在我們面前,運用學生已有的認知規(guī)律,生活體驗來有層次的感受家的美好,體驗擁有家的愉悅與幸福,達到了較好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朗讀訓練,以境助讀,引導學生帶著想像去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