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5350字
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筑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于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yǎng)、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以及在小教??谱钥紝嵺`性環(huán)節(jié)考核過程中指導教師撰寫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一些體會,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guī)范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
一、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后,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guī)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蒲姓n題開報告,它初步規(guī)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于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fā)生進行一段時間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梢哉f,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chuàng)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通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么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后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guī)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準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一目了然了??傊?,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guī)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guī)范、科學。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fā)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么價值,能解決什么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并從中發(fā)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chuàng)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fā),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十_方案后,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_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2001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tǒng)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_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科研結題報告 ·德育結題報告 ·課題結題報告 ·怎樣寫結題報告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要達到什么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tǒng)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么,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某省“九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fā)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guī)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并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fā)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guī)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
(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么成果?有什么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件、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么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于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去做。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準立項。
(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jiān)督使用。
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并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打開成功之門。一句話,沒有科學周密的開題報告,沒有對研究設計的精心準備,就沒有科研活動的發(fā)生,更不會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突破。參考文獻(略)(摘自《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1,原文:“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作者 李德煌 阮秀華)
篇二 音樂課題開題報告模板3750字
一、課題名稱
《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興趣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非常喜歡上音樂課??墒牵覀儸F在的學校設備限制著音樂教學的質量,學生在課堂上面對的只有一架電子琴和一臺錄音機,從而使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單調、枯燥。新課程理念之下,我們不再崇尚傳統(tǒng)教學中那一味求靜、求齊的課堂模式,但也絕不能時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亂”的所謂的“新”課堂模式,我們所要追求是“參與、互動、共鳴”的課堂,在這個基礎上,有效結合傳統(tǒng)與現代相結合的優(yōu)勢,打造新型課堂。由此可見,新課堂內,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成了教學最基本的要件。在這種形式下,我提出了本課題。
在教學中,研究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感受音樂的方法,通過不斷地鉆研教材,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尋找更多的方法,使學生在歡樂、愉悅的氣氛中,積極地獲取音樂知識,從而有效的實現音樂教育審美育人的最終目的。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本課題與之聯(lián)系及區(qū)別
在進行這一選題之前,先翻閱了部分刊物和查閱了相關的教育網站,應該說在這一選題研究方面,很多人士的立場、觀點都不盡相同。主要參考文獻:近期主要翻閱的相關書籍和文章有:
《動·趣·樂——小學高年級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嘗試》 無錫市廣勤路中心小學 萬愛薇
《引發(fā)學生興趣是音樂教學的手段》 邢玉榮 94年“中南六省音樂教學研討會”論文評比一等獎
《引趣、激趣、增趣——培養(yǎng)興趣三步曲》 杜媛梅 湖南省常德市工農小學 《中國音樂教育》 1999年第2期p18—20
《引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新浪親子中心 《育兒生活·家庭教育》 2023年8月19日
《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研究》 上海市音樂幼兒園 黃莉莉
《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 《心理學》 伍棠棣等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3年第3版
《探究教學方法 激發(fā)學習興趣》 邵武市教師進修學校 劉岳榮
《用生活點燃孩子的學習興趣》 《親子》 徐洪進 2023年4月15日
近5年的《幼兒教育》雜志
研究過程及方法選擇(包括論文的主要觀點、思路、結構等)
音樂課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的課程,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樂課上的學習,如孩子們聆聽音樂時必須做到靜聽;唱歌時不應該大聲喊叫;為歌(樂)曲伴奏時必須合著節(jié)拍;與人合作表演時應該有較好的合作意識等等。諸多的音樂教學常規(guī)慢慢引領著孩子們向音樂的殿堂邁進。而我們音樂追求的音樂性,也是在這些嚴格的、科學的音樂學習常規(guī)中才能進一步凸顯出來。所以,通過課題研究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興趣:也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中來,使學生主觀地希望能在這節(jié)音樂課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
四、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意義
(一)、理論意義
小學音樂教學大綱指出:唱歌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與音樂表現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學應重視唱歌興趣、能力、自信心的培養(yǎng)。
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弊屢魳放c興趣在教學中一同插上翅膀,使學生的心理、協(xié)調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讓學生成為學習音樂的主人,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音樂課上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興趣中學習,在興趣中提高。
(二)、實踐意義
音樂教育把培養(yǎng)學生興趣作為基礎。興趣是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是產生感情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方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穩(wěn)定的持久的興趣,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進行識譜教學了,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音準和節(jié)奏的訓練,初步培養(yǎng)學生能用視唱法獨立視唱新歌。但是這一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針對小學生來說要用一些形象直觀、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習對學習音樂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五、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一)學校的基礎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健康的校園音樂氛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一個輕松愉悅的活動場所,也能給學生一個美的世界。在這樣的氛圍中,他們總會感到有種富有生命的、奮發(fā)向上的東西,不斷撞擊著心靈,使之興奮、感動,使之不由自主地要將體會到的美給表達出來。在此,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善于進取,勇于奮進等品質都得到了培養(yǎng)。
(二)管理者的素養(yǎng)
音樂教育是愛的教育,研究者熱愛學生,把愛滲透在音樂教育實踐工作的全過程中,對學生既溫柔體貼又不失嚴格要求,既寬容理解又不失原則,既關注學習又關心生活,時刻想著學生需要從音樂課堂上或課外活動中得到什么,需要從老師身上得到什么。牢記音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讓學生在美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六、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中國的教育在建國后的幾十年間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尤其是中國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曾得到過國外教育界人士的贊賞和認可。但就我個人的理解,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贊賞中國的文化基礎知識教育做得扎實。但就藝術教育而言,中國的藝術教育尚有自己的缺憾。很多時候,人們會將藝術教育的學習方式和文化知識的學習方式聯(lián)系在一起,只是一味的填鴨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主體的切身感受。新課程改革之后,中小學階段的音樂課與美術課統(tǒng)稱為藝術課,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對小學階段的藝術教育又開始了自己新一輪的研究和探索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歷來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但就運用到每一具體的學科、年齡層次等方面來說,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作為小學音樂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設想將自己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在如何實施和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這一論題進行明確和透徹的闡釋。希望能與各位教育界的同仁進行交流和闡釋。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沒有將這一論題進行更細致的年齡段的劃分,是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雖有很大的變化,但就年齡而言,仍屬于童趣無限的階段。因此,沒有做更詳細的劃分。從設計這個方案的初衷來考慮是輻射到整個小學階段的。
七、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研究目標
音樂教學是培養(yǎng)少年兒童成為德、智、體、勞全面發(fā)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學生實施藝術熏陶就不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本課題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學現有各種條件中(包括硬件和軟件)、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興趣:也就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中來,使學生主觀地希望能在這節(jié)音樂課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同時,使音樂老師通過音樂課的教學,更好地在另一個側面提高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效率。從而讓音樂老師為師生都喜歡的“音樂課”,成為能促成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美育教育課程。
研究內容
本課題圍繞興趣這一中心內容有以下幾點:
音樂教育與興趣培養(yǎng)的基本問題研究
音樂教育滲透美育的研究
唱歌教學與興趣培養(yǎng)的研究
過程
1、準備階段(20__.5~20__.7):對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進行調查,制定課題研究計劃
2、實施階段(20__.8~20__.3):主要開展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的課堂教學研究。
3、總結階段(20__.4~20__.5):結合研究過程,撰寫相關論文,提升對課題的認識,進而調整思路,并為下階段的成果,積小勝為大勝,從而圓滿達成課程研究的總目標。
方法設計
1、實踐法:集體備課,然后上好實驗課,課后再對本課進行分析小結,抓住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律動、游戲創(chuàng)編等,繼而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完善。
2、調查法:采用不同規(guī)模、方法的調查法。課題研究前提,針對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進行調查。研究中期,主要調查學生對實驗課的反應,調查學生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課。
3、個案研究法:選定幾個具有大部分學生共同點的學生,進行觀察,談話調查,研究歸因,探索如何上好音樂課的有效對策。
4、文獻法:主要收集各種教學參考書,集中搜集關于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進行研討總結,然后運用于實驗課教學中,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后盾武器。
5、總結法:確定研究專題,指定研究方案和計劃,平時注意積累資料,研究過程中撰寫階段性研究總結,研究結束,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措施
1、時間保證:課題研究者,長期從事一線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能夠確保課題研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保證高效準確的完成該課題的研究任務。
2、通過網絡搜索,整理相關的資料課件,網絡成果,學習教程,進行組內研討,交流提高。
3、參加學校安排的各類相關培訓,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多與外界加強協(xié)作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素質與研究水平。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
5、經費保證:學校負責投入足額資金,努力為本課題提供設備、設施、資料以及提供外出學習,進行交流的物質條件。
九、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課題的研究報告
2、專題論文
3、個性化課堂教學活動特色方案集
4、課堂教學活動全程資料:備課、說課的活動記錄、精品教案;設計思路、課后評價記錄;反思筆記
篇三 德育課題開題報告模板2400字
一、開題申請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驚人發(fā)展使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物質領域空前繁榮。但是,人類卻面臨道德滑坡的世界性難題。我國當代青少年的道德成長理論面臨著不容樂觀的外在環(huán)境,有識之士疾呼人文精神教育、人格精神。
所以,我們寄希望于通過對特色小學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發(fā)揮文化對于德育的積極干預性,用地域文化巨大的、無所不在的、潛移默化的力量推進德育的深度,增強德育對學生終生成長的影響力。通過這一研究的深入,切實改善學生的生存環(huán)境,提高其生命質量,凈化他們道德成長之路上的自由呼吸,使他們在傳統(tǒng)與現代問題間擁有自己的價值定位,在他人與自我間追尋道德的理性判斷。這一模式的初步建構,可以為面廣量大的小學(特別是特色小學)開展長效綜合方位的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參考,讓德育更富“國情”、“鄉(xiāng)情”“校情”、“人情”,關注心靈,彌漫久遠。
二、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有資料顯示,近五年來,我國德育研究呈現出三大趨勢:一是正完成向實踐的轉向;二是正走向科學化與人文化的整合;三是表現出強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其中,德育人文化色彩的加重正表明著德育目標與方式的雙重革新。我校作為中國特色學校,“十五”期間在學校建設走向生本,走向校本,走向智慧等方面進行探新,成果在省內外引起關注?!笆晃濉逼陂g,我校將進一步走向文化,以此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這為本課題提供了內驅力。
教育界對小學文化涵育已成共識,但如何去推進文化涵育,提高文化涵育的效率,尤其是探索有效的涵育模式,一直是理論界與實踐領域的薄弱點,我們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發(fā)出,特別是在小學階段,這方面研究顯得極為急迫。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主要觀點和創(chuàng)新之處
1、研究目標:
(1)本課題重在進一步深入把握地域文化涵育這一新型德育形式的要義,在實踐中發(fā)揮其獨特作用。通過研究與實踐,使地域文化與德育的關系更加緊密,在常態(tài)文化狀況中凸顯教育影響功能。
(2)本課題重在研究模式,在研究過程中,重點是把握地域文化涵育中的各方面要素,協(xié)調各要素的關系,從而使主體性德育更加有效。
2、研究內容:
文化涵育,指的是利用文化氛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施以影響和教育。涵育的含義可見《辭源》?!靶抟郧笃浯饷?,養(yǎng)以期其充足。修,切磋、琢磨;養(yǎng),猶涵育、熏陶也”。也就是說,涵育意近熏陶,是形成人的品德修養(yǎng)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小學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即是要探索小學地域文化涵育的經驗型策略,形成一種可供他人參考,借鑒的常規(guī)做法。在研究中,要兼顧其它特色小學地域文化共性與個性。
3、主要觀點:
總體界定:對關于學生與之有關的可能接觸到的物質和精神文化施加的道德影響及其原因、規(guī)律研究,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多元文化,主動納入健康文化滋養(yǎng)的要素研究。
4、創(chuàng)新之處:
(1)地域物態(tài)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2)地域精神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3)地域制度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4)地域行為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5)其他地域文化涵育模式研究。
四、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思路
模式的研究既是方法研究,也是過程研究。通過研究,加深對德育內部規(guī)律的再認識,摸索現代德育的新方法,新對策。
課題研究中,根本著眼點是學生,學生德育狀況的改善是本課題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衡量我們研究成效的標尺。
2、研究方法
(1)觀察記錄法。在課題研究期間,經常對學生的言、行進行有目的地觀察并定期做好記錄,了解學生在不同地域文化環(huán)境及校園文化建設的不同時期,道德行為的具體表現,指導下階段工作。
(2)行動研究法:研究者注意對實驗對象的長期觀察,并形成一定的個案,為實驗的實施順利進行提供信息,保證課題評價的客觀性。
(3)經驗總結法:通過對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具體情況的掌握和控制,進行歸納,分析,綜合,使之系統(tǒng)化,提煉經驗,形成理論。
3、研究成果形式
(1)編印《地域文化中的德育》研究專著。
(2)優(yōu)秀少年事跡展示(新人新事事跡材料)。
(3)地域文化涵育課程及活動現場。
(4)論文匯編。
(5)現場問卷調查。
(6)《文明風景線》錄相帶。
4、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23.12—2023.2)
a、完成方案的制訂及課題申報工作;
b、健全學習研究,交流制度。
(2)實施階段(2023.3—2023.12)
a、組織課題人員學習相關理論,組織參觀學習,借鑒他人經驗;
b、在實施研究過程中進行階段性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不斷修正實施方案,促使課題研究順利開展。
c、經常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為歸納和分析課題提供實踐依據。
(3)總結階段(2023—2023.9)
匯總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完成課題結題報告及相關資料的整理,做好結果工作,為成果鑒定提供服務。
五、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已經取得的相關研究成果:
陳峰,《讓務實的德育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江蘇省“師陶杯”征文二等獎。
陳峰,《鏈接地域文化,刷新孩子的道德歷程》,鹽城市德育論文評比一等獎。
鮑華俊,《德育課堂實錄》,鹽城市教育局評比一等獎。
王麗麗,《德育中的留白藝術》,鹽城德育與法制網評比二等獎。
2、主要參考文獻:
(1)潘月?。呵榫车掠爸笇А睂W生成長的道德教育。
(《思想理論教育》2023.10)
(2)吳家魁:品德主動性內化之路。
(《現代中小學教育》2023.6)
(3)華中師范大學《文化涵育創(chuàng)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
(《中國教育報》2023.10.19)
(4)蘇州市吳中區(qū)寶帶實驗小學《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與德育的研究》
3、主要參加者的學術背景和研究經驗:
參加研究的教師,長期在德育一線從事工作,在德育科研與實踐上也取得不少成績,也大量參加學校德育室的理論研究。有學科教學能手,有校刊主編,有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在地域文化與德育的結合實踐上均取得一定成績。所有成員均具有本科學歷,寫作能力強。
4、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經費預算情況。
學校給予充分的經費保障,為研究者的檢索資料、外出培訓和交流、學生的社區(qū)實踐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2)該研究得到江蘇省特級教師吳興平、周衛(wèi)東、王澤海、丁曉美等人的指導。東臺市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lián)合會等單位提供實踐基地的支持。
篇四 課題開題報告會發(fā)言稿2050字
課題開題報告會發(fā)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很榮幸本次“西安市基礎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小課題開題報告會”在我校舉行,能讓我近距離聆聽專 家老師對課題研究的專業(yè)解讀。更珍惜專家老師對自己所承擔課題進行面對面知道的機會。
本次,我所承擔的課題名稱是《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在九月份開題報告上傳的第三天,我便欣喜的看到我的指導老師楊老師對我的肯定與鼓勵,讓我對本次課題研究充滿信心。同時楊老師也指出了不足,如對幼兒的界定闡述不夠清楚,我也及時的做了調整,同時更明確了自己本次課題研究的目的,讓自己的研究有了更強的針對性。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觀察是幼兒認識自然和從社會中獲取直接經驗的重要途徑。幼兒從出生,就積極地向周圍世界進行探索?!毒V要》指出3歲兒童就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有些孩子對周圍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向成人問這、問那;而有的則對眼前的變化“視而不見”,這讓孩子失去了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機會,影響了孩子的發(fā)展。因此,觀察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對幼兒自主探索世界具有重大意義,是智慧開啟的重要能源。
研究意義:觀察能力是人們思維、想象、理解、表達等能力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也都離不開觀察,觀察對于開闊幼兒的眼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觀察并非隨意看看,是有目、有計劃的,旨在通過這樣一種智力活動去揭示觀察對象的內在規(guī)律。只有具備持續(xù)的觀察能力才能保證孩子對世界的高度敏感性,獲取豐富的感知材料,并對這些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認識,由此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觀察力是人們在觀察實踐中或有關訓練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觀察能力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培養(yǎng)。
幼兒在進入大班這個年齡階段,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觀察力,但在這時期的觀察力具有如下特點:
1、觀察過于籠統(tǒng):幼兒觀察事物,往往有兩種偏向;注意事物輪廓,忽視細節(jié);或者注意某些細節(jié),而忽視整個輪廓。
2、觀察不穩(wěn)定:由于幼兒觀察缺乏目的性,觀察過程中受周圍情景的干擾大,加上注意不穩(wěn)定,所以,他們的觀察活動往往不穩(wěn)定。
3、觀察不深入:幼兒容易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比較膚淺、粗乏抽象概括思維能力的組織和指導,因而很難把觀察引向深入。
4、缺少觀察方法:幼兒喜歡觀察,但卻不知如何科學地觀察。
二、課題研究的主體內容
根據幼兒觀察的特點我們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其觀察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1、掌握幼兒觀察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取得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的主動權。
2、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引導、啟發(fā)、鼓勵,創(chuàng)設良好的觀察環(huán)境以激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3、教會幼兒的觀察方法。
4、通過多種形式的觀察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接觸各種事物,觀察各種現象,豐富其認知。
5、在幼兒園里形成良好的觀察氛圍。
計劃通過大約一年時間的實踐研究,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和措施
第一階段: (演講稿 http://fanwen.) 2023年9月準備階段
今年9月份主要進行相關的調查和準備工作,設計好調查問卷并發(fā)放、回收、整理和匯總,解決教師在指導幼兒觀察時存在的問題、尋找大班幼兒感興趣的觀察對象、總結最適合大班幼兒的觀察方法、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的環(huán)境和氛圍,最最后使之之量化成詳細的數據在文本中呈現 。
a、 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樂于觀察
觀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兒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們只有對某事某物產生濃厚興趣才會集中,即觀察往往受興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最好形式。
1、 捕捉孩子的興趣,引導觀察
幼兒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其實在大千世界中有無數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只要我們觀察、傾聽就會發(fā)現。因此,我們要把握時機,正確引導幼兒去觀察,去發(fā)現。
2、選擇適合的觀察對象,引導幼兒樂于觀察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我為幼兒多選擇色彩鮮艷、新奇、活動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觀察對象。幼兒對這些喜歡的東西常常沒有成人指導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觀察,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事實上,只有把各種感官都調動起來,才能更正確、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觀察某一事物。因此,我們要選擇適合幼兒的對象積極引導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全面觀察。
b、 教會幼兒觀察方法,培養(yǎng)幼兒善于觀察
有了觀察興趣,還必須在觀察方法上加以指導。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觀察,幼兒的觀察條理性差,如果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觀察事物,而是東看看、西瞧瞧,就會把要觀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遺漏掉。不但達不到觀察目的,還會形成不良觀察習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幼兒觀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讓幼兒學會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細致的觀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理論引領下我將嘗試以下幾種較適合幼兒的方法,讓幼兒將觀察運用于自主探索活動中。
(一) 順序法
順序法指以一定順序來進行觀察。有從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從上到下、從明顯特征到不明顯特征等等。
篇五 群文閱讀課題開題報告3750字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因此,如何激發(fā)孩子讀書的熱情,成了一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話題?!?/p>
據調查,包括教科書在內,中國人平均每年讀書只有5本,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并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痹谛抡n程實施的這幾年,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師所認識和接受。然而我們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為了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個好成績,我們老師已經習慣了教語文就僅僅教語文教材,一學期下來就讓學生學了二三課文,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將這些課文嚼得爛、嚼得透。這樣一來,學生的所得肯定十分有限,也難怪乎語文教學一直被一些專家指責為“少、費、差、慢”。
2.學生課外閱讀缺少指導。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時,我們老師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體的指導?!昂⒆觽儯x書可以豐富知識,在課外多讀書吧!”為師者僅僅停留于這樣的說教式的宣傳、鼓動,而沒有系統(tǒng)、科學、理性的思考(每個年段,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究竟適合讀哪些好書,教師缺乏引領;讀書后的信息反饋是否及時,否則會導致很多學生的應付),又沒有嘗試有效、多元、豐富的閱讀推廣辦法,那么真正能養(yǎng)成自覺閱讀習慣的兒童是不多的。
3.課堂內外閱讀脫節(jié)。課堂教學與孩子們課外閱讀經常是兩張皮,沒有做到有效的銜接,學生課內所習得的閱讀方法,未能在課外得到有效的運用。而且課內所閱讀的課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國內外的實踐也證明: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現代人的基本素養(yǎng),閱讀力就是學習力。但目前的現狀是我們普遍對兒童閱讀能力的內涵不夠清晰,突出表現在閱讀教學中目標不明,閱讀內容遠離兒童生活,閱讀方法不夠系統(tǒng),兒童閱讀能力普遍不高。在教育部組織的質量檢測中,兒童失分最多的就是閱讀這一部分內容??傊?,兒童閱讀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個部門、某個家庭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是以主題組單元的,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往往選編了課文。其課程編排的特點是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每組課文之前,都設立了單元“導讀”,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提示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重點,使師生在教、學之前對整組教材有一個總體了解,這為開展群文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很多老師仍然將教學思維禁錮于老一套,課文課文教,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學生乏味,效率低下。
鑒于此,我們提出了《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課題,希冀通過研究,探索單元教學新模式,真正讓學生增加閱讀量,并從閱讀中學會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深入思考,為學生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終身閱讀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概念的界定
1.群文:所謂“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叭何摹本褪蔷奂谝黄鸬囊唤M文章。
2.群文閱讀:指在一節(jié)課里呈現多篇文章,多到四、甚至七、的閱讀。
3.群文閱讀教學:即在一節(jié)課里,教師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fā)現為樂趣,進行多到四,甚至七的多文本的閱讀教學。
4.單元整組教學:即以語文教科書的主題單元為載體,在整合教科書選文內容、活動內容、練習內容與鏈接的豐富的課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全盤考慮的教學。
5.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以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主題單元課文為載體,結合單元主題,擬定學習議題,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內針對精講課文自主探究出該單元課文的學習方法,并運用所學方法閱讀本單元其他三課文和相關課外讀物。
三、研究的綜述
世界各國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量,美國紐約州就規(guī)定,小學生每年必須讀25本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多讀書、多積累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墩Z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課程目標”中規(guī)定,第一、二、三學段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分別不少于5萬、40萬、100萬字。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教師仍然比較重視語文教材中課文閱讀的教學。以小學語文12冊教材、每冊教材平均30篇課文、每篇課文平均500字計算,閱讀總量只有15萬字左右,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讀左右的文章,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為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準備。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每天都會產生許多新知識。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必須學會快速閱讀。法國在20世紀70年代就將快速閱讀列為獨立學科,并列入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墩Z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課程目標”中提出,第三學段學生默讀一般課外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焖匍喿x是一種技能,技能是需要訓練的。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500字左右的精讀課文要教兩課時,略讀課文要教一課時,教師可以慢慢教,學生可以慢慢讀,這種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讀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學習不是學生簡單地接受教師的講解,而是學生自我建構的過程?!墩Z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節(jié)課教文章,學生很快讀完,內容基本理解,教師只好不停地問、不停地講,學生被動地答、被動地聽,主體意識缺失,閱讀興趣降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讀左右的文章,新的閱讀內容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不得不少問少講,學生忙著進行看書、思考、陳述、傾聽等語文實踐,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單篇文章閱讀、多篇文章閱讀、整本書閱讀,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種閱讀方式,三者不可替代?!墩Z文課程標準(2023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節(jié)課教課文,用大量時間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讀,關注精讀、朗讀方法的指導。我們有時需要細嚼品味式的慢閱讀,有時也需要整體把握式的快閱讀。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讀左右的文章,不僅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多篇不同作家、體裁、內容的文章閱讀中進行比較歸納、分析綜合、深入思考,關注略讀、默讀方法的指導,這樣就為學生學習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終身閱讀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探索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
2.構建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
(二)研究內容
1.構建以單元整組教學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fā)現為樂趣的群文閱讀課堂,限度地解放與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能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為孩子提供足夠的閱讀資源、足夠的閱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價值觀念和閱讀興趣,端正其閱讀態(tài)度,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需要。
3.將優(yōu)質多元的閱讀教育資源引入課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積累群文素材,研發(fā)“群文閱讀”教師讀本和學生讀本等資料庫。
(三)擬創(chuàng)新點
1.將“群文閱讀”與“單元整組教學”相結合,研究視角有新意。
2.將已開發(fā)的校本課程融入閱讀范圍內,注重各研究成果間的融會貫通。
五、對象及范圍
本校3至5年級
六、思路及方法
1.多閱讀,多比較性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圍繞議題,讓學生接著地閱讀單元組課文,讓他們在始終保留著新鮮感的比較性閱讀中不斷涌現質疑和發(fā)現。
2.多質疑,多分享,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fā)現的過程
圍繞議題,在課堂里真的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解決問題,最終有所發(fā)現。
3.多學習、多實踐瀏覽、略讀、跳讀等閱讀方式
圍繞議題,采取默讀和速讀(掃讀、跳讀和技巧閱讀)、批判式閱讀、休閑式閱讀、研究式閱讀、校對式閱讀以及其它各類閱讀,讓學生學習和實踐。
4.多嘗試、多總結真實、實用的閱讀策略
圍繞議題,變單篇的課文教學、重視分數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模式為關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方法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終身閱讀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七、計劃及步驟
本課題擬定研究周期為1年(2023.3~2023.2),具體如下:
1.課題準備階段(2023年3月底):申報課題
2.課題實施階段(2023.4~2023.1):提煉并打造比較成熟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
3.課題總結階段(2023年2月底):總結經驗,推廣成果,深化研究
八、預期的成果
1.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報告
2.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及案例
九、成員及分工
1.組長:袁 位 校長 課題指導與管理
2.主研:唐冬生 科研室主任 全面負責課題研究與管理
羅國云 教導主任 課題指導與管理
鄧本蓮 語文教研組長 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陳 華 語文教研組長 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黃利霞 語文教師 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唐兢晶 語文教師 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3.參研:何敏、廖珍琴、陶廷梅、黃公兵、黃生菊、龍訓平
十、經費的預算
篇六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2650字
一、選題的緣由及課題研究的背景
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層面上來說,本課題的選擇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課程實施以來,特別是新課標教學要求頒布以來,由于新教材留給老師的空間很大,不少老師對現在新的中學數學教學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課堂中有效地落實好教學目標與要求還存在著“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問題,這些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有效度的達成。
(2)課堂教學中,教師講的多,包辦的多,許多本該達到解釋水平的課,不少教師將此下降為記憶水平,“滿堂灌”或“滿堂問”(填空式問答,懂的要問、不懂的不問);有的課把教學混同于學科習題機械訓練與簡單強化,“表面上像探究,實際上是講解”,大部分學生還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顯下降。不少老師對一些主要課型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還停留在原有教學理念與教學要求的層面上。
(3)課堂教學的預設設計與課堂動態(tài)生成性調控脫節(jié)。當堂的學習質量和效益明顯偏低。
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中學數學界一直沒有停止過,在近期還逐漸趨熱。有的側重于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有的側重于有效學習方式的研究。特別是最近鄭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與開放性”(見課程·教材·教法20__第7期p.28),從新課程實施以來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興起,什么是有效的數學教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問題等角度,進行了闡述和剖析。這些研究對本課題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但從總體上看,有效的課堂教學的成功模式還遠沒有建立起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本課題著力于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案例剖析,從微觀的操作層面入手,通過對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煉等,形成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具體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對當前的課堂教學更具有現實意義。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能實現預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實現預期目的。本課題中的預期目的即指省中學數學新課標教學要求。
有效性教學:以省中學數學教學要求為基準,教師在實施單位時間的教學行為后,引起學生具體的進步與發(fā)展。首先,發(fā)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者(三維目標)的協(xié)調發(fā)展。通俗地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
有效性教學包括以下三重涵義:一是有效果:指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學活動是一種精神性的生產活動。教學效率可表述為: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三是有效益:指教學活動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這里不僅僅是知識和方法的掌握,還有思維水平的發(fā)展和對數學本質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個或多個真實疑難問題的情境描述。本課題中的案例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典型課例實錄。這里的典型課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過收集、整理典型課例,分析其中影響課堂有效性教學的因素,并提出改進的策略和具體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觀點
⑴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主要取決于教學設計(預設與動態(tài)生成的設計)。我們認為,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對教學的達成度、對當堂效益有著顯著的和最直接的影響。
⑵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主要應關注目標設定的有效性、問題設計的有效性、師生思維互動的有效性、練習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師的.個體素質與群體研究的水平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顯著的與直接的影響。
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體現在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精英”,教學目標及要求的落實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三維目標的和諧落實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視角
(1)關于“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文獻研究
從多角度來收集、研究并組織全學校中學數學老師學習有關文章,在討論中提高一線老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施課堂有效性教學的意識。
(2)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著重于當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教師課堂調控的有效性。
(3)教學行為現狀的分析研究
當前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研究;融合先進教學理念的良好教學行為研究;不同教師群體教學行為的差異研究;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分層要求的研究。
(4)典型課型的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對新教材中的概念課、定理公式推證課、章節(jié)習題課、新高考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主要課型的典型課例進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導價值和推廣意義的操作策略與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為主。
案例研究法是對典型的課堂教學實錄進行分析研究,歸納整理出有效的教學行為方式。
行動研究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總結,邊完善,把研究與課堂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
(2)本課題以文獻分析法和調查法為輔
文獻分析法作為學習理論、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資料主要來源于教育理論書籍、報刊雜志以及網絡下載的相關資料等。通過對這些資料信息的分析與研究,制定階段研究目標與實施方案,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還可以用之作為培訓老師的素材,以提高課題研究的實際效用。
調查法主要調查本課題研究之初課堂教學的現狀、師生理解情況以及對研究過程中、研究之后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
五、研究的途徑與目的
(1)通過省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的學習,正確把握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及具體的教學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討,剖析中學課堂影響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和方法,構建符合我學校實際的評價指標。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業(yè)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從現實存在問題人手,以中學數學教師為主體,立足解決本學校的教學問題,綜合運用文獻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堅持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相結合,案例分析與模式構建相結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學校數學教研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貼近教師的實際。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我學校中學數學教育質量的持續(xù)提升提供智力支撐。
六、研究計劃
1、主要研究階段及階段性研究目標
2、最終研究目標和最終完成時間
本課題研究組的成員都是來自學校內各個學校的教學骨干,有學校的領導,有市、學校數學學科帶頭人,也有中青年教學骨干,有著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他們中的多數人主持或參與過省、市課題的研究工作,也有著課題研究的實踐經驗。課題主持人是學校中學數學教研員,在組織課題研究活動方面有著便利的條件,因此,我們有信心將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取得課題研究和數學教學的雙豐收。
篇七 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優(yōu)秀2550字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的目的
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是,以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為切入點,以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那么,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專業(yè)課教學活動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生存技能的重任。在計算機專業(yè)中,photoshop作為一門專業(yè)課,是目前最為出名的平面設計軟件,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強的實用性深受用人單位的喜愛。
在多年從事該平面設計軟件的教學工作中,筆者始終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希望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使用photoshop進行平面設計這個技能,作為就業(yè)生存的一技之長。
(二)研究的意義
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來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上的教學方法,強調在教學情境中展開教學活動,尤其適用于操作類課程的教學活動,針對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意義:
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率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photoshop課程的學習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職學校計算機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促進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附主要參考文獻,約2000字):
(一)國內研究現狀
近年來,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目前國內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截止到2023年11月,使用關鍵字“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百度網頁搜索中可以檢索到大約1,570,000個相關記錄,但大多數研究缺乏理論性、系統(tǒng)性,理論深度不夠。
我國教育技術學者何克抗教授提出了“教學目標分析—情境創(chuàng)設—信息資源設計—自主學習環(huán)境設計—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強化練習”的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育室的郭芳提出了“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一呈現任務一講解演示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完成任務—總結評價”的教學順序。北京高級教師郭善渡在<信息技術課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研究中得出:“任務驅動”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的知識和技能,尤其適用于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任務驅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能力。綜上關于“任務驅動”教學的各種研究,可以總結出“任務驅動”教學的幾點共同之處:
①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教學中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小組的協(xié)作學習;
②新的知識點隱含在一個或若干個創(chuàng)建的任務情境中;③學習活動以創(chuàng)建的任務為中心展開教學;④任務需要有一個具體的目標指向;
⑤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和任務的完成實現意義的建構。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任務驅動教學(task-basedlearning)主要用于語言的教學。研究比較有影響的當屬janewillis,他最早在1996年就在其專著<任務驅動學習框架>(aframeworkfortask-basedlearning)一書中,勾畫了一個組織教學的模型,他認為每個任務驅動教學過程都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①前任務活動階段:介紹主題和任務;
②任務周期:完成任務,準備報告計劃,進行報告;
③語言聚焦(languagefocus)階段:分析和再練習。
香港布政司教育署在一份英語語言教學計劃中就明確指出,任務驅動教學應包含下面五個特征:
①任務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②任務要有一個適當的情境;
③任務要考慮學習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modeofthinkinganddoing);
④任務活動要導向任務作品的產生;
⑤學習者在任務完成后能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整體框架。
(三)在中職課程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可以促進學生在photoshop應用方面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協(xié)作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的發(fā)展。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中職計算機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正被廣大的一線計算機教師所認識和提倡。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中職學校photoshop課程開展任務驅動教學提供可行性參考。
(四)參考文獻
王曉艷。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太原大學學報,2023,(3)。
徐文琦。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職業(yè)教育,2023,(11)。
[3]趙立勇?;谌蝿镇寗拥母咧行畔⒓夹g課堂教學情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3、
[4]顧艷林,王春林。photoshopcs3案例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23,(2)。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一)研究的內容
本研究的內容包括:
1、分析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構建了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教學設計;
3、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教學中的實施與結果進行分析。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以實驗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同時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分析法、比較法等多種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最后對實踐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相關實驗的科學結論。
2、問卷調查法
通過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程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編制<關于任務驅動下photoshop學習效果調查問卷>。從任務驅動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三方面的所起的作用進行了調查。
3、文獻分析法
通過文獻研究對任務驅動教學在photoshop教學中的實用性進行分析后,根據任務驅動教學和photoshop課程本身的特點,同時采用現代教學論的理論設計出教學流程和相關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策略。
4、比較法
隨機選取同年級的兩個學情相似的班級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級同時開設相同的photoshop課程,使用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相同教材,由同一教師任教。在實驗班實施“任務驅動”教學實驗,對照班則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橫向對比,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三)預期的目標
1、創(chuàng)造性成果
本研究針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堂教學而進的,通過本次教學實驗筆者認為在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yè)photoshop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利于促進教師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photoshop課堂教學效果。
2、最終成果表現形式
①完成photoshop能力型教材一本;
②在中職課程中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論文;
③完成5個比較優(yōu)秀的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案例;
④爭取發(fā)表論文。
四、所需儀器設備、材料情況:
(一)所需儀器設備:電腦機房
(二)所需材料情況:網上搜索、potoshop書籍、案例光盤
篇八 概述教育科研課題開題報告750字
1.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學科思想方法、歷史、文化、方法論、教材。
(2)站在學生學的角度進行反思:個性差異、學習基礎、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學習活動過程、學習失敗的原因、學習結果評價方式。
(3)站在教師教的角度反思:教學決策、教學行為過程、教學結果、教學技能與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效性。
想到也做到的事情;想到沒做到的事情;
沒想到但做到的事情;沒想到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2.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
自我經歷、學生角度、與同事交流、參考資料。
把想的事做出來,把做的事說出來,把說的事寫出來
一、文獻研究法
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已發(fā)表過的、或雖未發(fā)表但已被整理、報導過的那些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過程: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搜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搜集的主要渠道:
文獻的整理與積累:(1)分類(2)排序(3)編目
二、觀察法
研究者通過感覺器官或借助儀器,對研究對象進行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連續(xù)系統(tǒng)的觀察,并作出具體和詳細的記錄,進而獲取正確而全面的資料的方法。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育觀察的實施步驟
(1)觀察準備
①觀察目的。②觀察對象,明確觀察的重點和范圍。②觀察提綱,列出所需材料的綱目。④觀察方法和步驟,選擇觀察的方法、途徑,安排觀察的時間、次數、位置與進程等。⑤設計觀察的記錄表格。⑥確定觀察儀器。⑦觀察人員的組織分工。⑧觀察的注意事項,根據觀察的特點
常用研究方法
(2)實際觀察
①聽課。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觀察形式。②參觀。這也是一種較常用的觀察形式。③參加活動。包括各種內容、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這是最豐富、最廣泛的觀察形式。④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列席會議等其他方式進行的觀察。
(3)記錄整理觀察材料
篇九 2023個人課題開題報告1900字
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師個人課題
一、開題報告內容(表格不夠可以自加頁碼。)
(一)課題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問題界定清楚、真實可信、表述嚴謹)
建國六十多年來,我們的黨和國家完成了國家的建立和整合,加強了經濟領域的建設,把一個經濟基礎薄弱一窮二白的大國變成了綜合國力得到大幅提升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也堅持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提高公民素養(yǎng)。但其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必將影響到我國社會和諧安定與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大好局面,影響到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要完成國家長期的發(fā)展目標需要合格公民的社會實踐和努力奮斗,需要加大公民教育的力度,以造就具備良好公民素養(yǎng)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歷史素養(yǎng),是一個人對歷史知識閱讀的寬度和對歷史規(guī)律認識的深度,以及對歷史所秉持的態(tài)度的綜合。
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素養(yǎng)是一種歷史的意識和自覺,是指學生能夠以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并遵循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的能力。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增長知識、提高公民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小學歷史教育,對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修養(yǎng)、素質、能力等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小學公民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因此,研究國民歷史教育,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的研究課題。再者,我國的歷史教育正處于一個以人為本的新的發(fā)展時期,研究義務教育階段中的歷史教育,應該從初中生、小學生的現實狀況和發(fā)展需求出發(fā)。但到目前為止,歷史教育現狀具體(個案)和理論結合,歷史教育如何融入社會科綜合課程的研究很少。
1. 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
本課題研究從增加小學歷史教育理論研究的內容,進而增加小學社會科綜合課程理論研究內容,尋找最契合小學生接受的社會科學內容的理論研究。
2. 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本課題研究主要通過具體案例(河北省魏縣小學生歷史素養(yǎng)現狀)的調查研究,來了解和掌握目前小學階段歷史教育狀況,并根據調查研究發(fā)現的問題,提出在社會科綜合課程的框架下改進、加強小學歷史教育的對策和建議,對當前小學社會科綜合課程的教學實踐,和提高小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及公民素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通過對魏縣小學生歷史素養(yǎng)現狀這一個案的調查研究,能為魏縣小學及其他地區(qū)小學的社會科綜合課程的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提供改進和加強歷史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可能性。
第二,引起魏縣以及其他地區(qū)的有關方面對小學歷史教育的重視;在數字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應用現代科技的便捷性即時性,加強有關歷史題材的文化作品編寫建設傳播,全面優(yōu)化小學品社課程的中的歷史課堂教學;加強和完善實施歷史教育方面教師的終身學習,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增加人文建設,營造有利于小學生進行歷史學習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讓歷史服務于未來。
(二)課題研究目標、任務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標:調查、了解魏縣小學階段歷史教育及小學生歷史素養(yǎng)現狀,分析形成如此現狀的原因,并根據魏縣小學歷史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提高小學階段歷史教育水平的對策與建議。
2.研究任務:主要調查以下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小學階段歷史教育現狀,如當前小學生獲得歷史知識的方式方法、小學生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意愿、小學《品德與社會》任課教師的隊伍結構組成以及課程中有關歷史方面的教學情況等。二是當前小學生歷史素養(yǎng)水平,內容包括知識、能力、價值取向三個方面。
3.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以訪談、座談、查閱資料等方法為輔進行調查。
(三)研究過程和步驟
發(fā)動同事、朋友聯(lián)系被試學校老師和學生;根據魏縣小學所用的冀教版和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課本及教輔資料并結合當地任課的教師設計調查問卷。
課題計劃、進度 (20__年4月-20__年11月)
調查研究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編制調查問卷、調查表(20__年4月-20__年5月)
第二階段:預測,分析考察調查問卷的信度并修改問卷(20__年5月)
第三階段:正式施測(20__年6月)
第四階段:整理分析調查結果(20__年7月-20__年11月)
收回調查問卷做數據分析,最終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
(四)預期研究成果呈現形式
時間(月)任務名稱成果類型
20__年4-5月編制調查問卷、調查表調查問卷、調查表
20__年5月修改問卷調查問卷
20__年6月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問卷、調查表
20__年7-11月收回調查問卷做數據分析調查報告、論文
二、課題開題結論(地方不夠可以附加紙張)
填寫內容:專家對開題課題論證意見及建議。
三、開題論證專家數據表
參加開題論證人員
姓 名 職稱、職務 工 作 單 位 簽名
四、縣(市、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市屬學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門意見
蓋章
年 月 日
注:將開題報告送交一份至各縣(市、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或市屬學校科研管理部門存檔
教師個人課題開題報告模板
篇十 初中英語小課題開題報告2150字
題目: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的案例研究
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一、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逐漸提高和現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英語為主導的外語教育已經逐步走向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據一項研究顯示,“聽”占人們日常語言活動的45%,“說”占30%,“讀”占16%,“寫”僅占9%。由此可見,“聽”在語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聽力作為語言輸入、信息輸入的過程,在英語學習以及英語的實際運用中顯得尤為重要。聽力測試作為一種常見的英語考試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把握,考查學生對英語日常交流的理解能力。中學階段,聽力水平也是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英語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怎樣運用有效的聽力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是學生和老師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二、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中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積累不足,對材料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知識儲備量小,必備的語音知識缺乏,辨音能力差,詞匯量小。
(二)英語聽力教學方式單一,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主要以聽錄音核對答案為主,學生對聽力易產生厭倦與畏難情緒。
(三)聽力訓練時間不足。
三、本課題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通過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的案例進行研究,探討和發(fā)現可行的、有效的策略,讓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有的放矢,正確引導。
(二)幫助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英語成績,避免聾啞英語的出現,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
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聽力水平在人們日常生活交際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讀和寫的基礎。
二、根據陜西省高考新動態(tài),高考英語將于201_年恢復考查英語聽力。
三、由于近幾年陜西省高考不考英語聽力,大部分老師和學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閱讀、語法、詞匯和寫作方面,因此學生的聽力能力相對較弱,亟待提高。
四、由于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都在非英語環(huán)境中進行的,如何通過有效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已成為英語教學中師生共同探討和研究的課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及新課標的提出,英語聽力成為陜西省高考英語的“焦點”,英語聽力課也逐漸成為許多教師所著力探討的課題?!奥牎钡倪^程是對接收到的聲音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并快速做出反應的積極而又復雜的心理過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注重語法、詞匯,閱讀等方面,以致學生在聽音的過程中常常有先翻譯后理解的心譯傾向,嚴重影響信息的輸入,導致學生可能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詞或句子,從而影響對語言的綜合理解。如何幫助學生排除聽力障礙,掌握聽力技巧,提高聽力水平是我們中學教師著力探討的問題之一。
聽力作為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測試形式,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和重視。關于“教學策略”,很多研究者所給出的闡釋不一。華東師大心理學教授、教育心理學博士生導師邵瑞珍認為,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5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敖虒W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為達到課程目標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學策略要根據教學情境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隨時發(fā)生變化。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絕大多數教學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煉或轉化課程內容的問題?!保ㄊ┝挤?,1996)。但無論何種解釋,教學策略都是為了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而采取的技術和手段。在現行條件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在非英語環(huán)境下進行,而聽力教學策略作為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謀略和技術的綜合,其效果直接影響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
聽力教學策略的案例研究是指在實施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截取研究對象所進行的典型的聽力教學現象及活動,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發(fā)現并總結其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此課題確定我校高中學生個體為研究對象,選定特定的研究對象,展開聽力教學,分析其中所采用的聽力教學策略的目標達成度,通過跟蹤調查不同教學策略在同一個學生身上的不同效果,總結出效果更佳的、更具操作性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英語成績,從而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目標
本課題主要是通過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的案例進行研究,探討和發(fā)現可行的、有效的教學策略,讓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有的放矢,正確引導,并幫助高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能,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英語成績,避免聾啞英語的出現,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興趣,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二、研究內容
(一)通過仔細調查和研究中學生在聽力課上的表現和課堂效果,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找出這些問題的根源。
(二) 通過隨堂聽課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探討,了解目前中學聽力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策略及這些策略的長處和不足。
(三)通過前期的準備工作,使學生具備相關的語音、語義以及語法方面的基礎知識,再開展聽力教學,并且選出特定的研究對象,以我校高中學生為實例來與以往的聽力教學策略相比較,觀察在同一個學生身上兩個教學效果的差異,找出更佳的解決策略并在實踐應用中不斷完善。
(四)總結和提升研究中的收獲和感悟,并呈現出相應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一)行動研究法:搜集資料,分析問題,確定問題。
篇十一 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研究課題實驗開題報告2350字
各位領導、專家、同行們:
經吉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領導小組審批,教師進修學校確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研究》項目,被確立為吉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第二批規(guī)劃課題。下面僅就開題的有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本課題立項的背景
21世紀是一個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識經濟社會,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有更高的主動性與獨立思考水平。在終身教育理念的引導下,要求我們要通過更為主動、高效的學習來發(fā)展自我,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和挑戰(zhàn)。信息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須具有很強的信息獲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小學生正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目前在小學六年中合計的閱讀課文才三、四百篇,幾十萬字。這又如何能培養(yǎng)好與時代相適應的閱讀能力?
在新世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素質教育已成為改革和發(fā)展之潮流,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它對學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學校教育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與課外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而語文拓展閱讀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既是對學生自我能力培養(yǎng)和全面素質提高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校教育及語文學科的拓寬、延伸和補充。
基于此,我們提出“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的實驗研究,試圖通過這個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對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補充、擴展與延伸,使學生能把在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并有效地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為此,我們向吉林省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提出了“拓展性閱讀教學”立項的申請。經過課題規(guī)劃領導小組的論證研究,于20__年4月20日正式批準為吉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第二批規(guī)劃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的學習流程。
拓展性閱讀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而對初次接觸的學生來說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一定難度,因此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拓展性閱讀的預期效果,我們初步設計了這樣一個流程:
(1)明確拓展性閱讀的內容、方向,給學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2)學生通過網絡、書刊、報紙等各種渠道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
(3)在教師指導下將各自搜集的資料加以歸類、整理。
(4)學生各自展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加深對拓展性閱讀主題的理解。
2、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收集、整理歸類。
(1)資料的收集
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書刊、報紙等各種渠道搜集相關資料,以填寫“拓展閱讀卡”的形式進行記錄,這是信息的初步篩選、收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收集的資料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指導學生進行歸類、交流。
(2)資料整理歸類
在學生收集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各自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整理歸類信息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的進行指導。
3、檢查落實
給學生制訂讀書計劃,設計“拓展閱讀卡”,里面要填寫的內容:閱讀時間、書名、作者、優(yōu)美詞句摘錄、主要內容、收獲與感想等。并且在閱讀量、質等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每日安排文章閱讀。篇幅:低年級300字左右,中年級800字左右,高年級在1000字左右。文體安排:低中年級以童話、寓言、成語故事為主,高年級逐步擴大范圍。
低中年級學生課外讀物可由老師指點或推薦,高年級可慢慢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教師通過定期檢查“閱讀卡”,了解學生拓展閱讀的執(zhí)行情況,并督促學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閱讀任務,養(yǎng)成習慣,鍛煉學生的拓展閱讀意志。
4、展示成果
讓學生定期匯報階段性的課外閱讀成果,使其相互借鑒,表揚先進,鞭策學困生??梢酝ㄟ^生動形象的固定園地,讓學生展示成果。例如:古詩擂臺、美文點評,中外名人,知識集裝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說等。這樣,既激發(fā)學生開展拓展閱讀的興趣,又能有效地培養(yǎng)其課外閱讀的意識和習慣。
三、課題研究的基礎條件
1、琿春市一小作為本課題的實驗學校,被吉林省教育科學領導小組確定為“吉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學校幾年來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承擔了吉林省教育科學“九五”、“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學校具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較高的管理水平,為課題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2、學校擁有一個藏書十幾萬冊的圖書館,并且全面向學生開放,為學生提供了一條查閱書面資料非常好的渠道。而且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提前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同時開設了微機課,為學生拓展性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過幾年的學習,四、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上網查閱資料的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底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很多學生家里也配有電腦,為學生的拓展性閱讀提供了便利。
3、本課題負責人承擔全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自新一輪課程改革在我市實施以來,多次組織全市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培訓及研討活動,極大地推動了課程改革的進程。2023年,曾被評為吉林省優(yōu)秀教研員。
參研人員中,張桂艷老師是教師進修學校教務處副主任,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董麗紅、劉春霞兩位教師不但是學校的教學研究管理人員,而且是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師。張世花老師是州級名師,郝麗媛和寧玉參兩位老師是州級骨干教師。她們都是我市小學語文教學骨干,是善于潛心鉆研的科研型教師。
4、課題組一定會緊緊依靠顧問組,形成合力,協(xié)作研究,攻關結題。
四、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1.建立健全實驗組織機構。
2.定期召開例會,研討,聽取實驗教師匯報。
3.按時培訓實驗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為實驗教師提供各種外出學習的機會,開闊視野,增強信心,提高素質。
4.實驗教師按時寫教學反思,積累資料,及時獲得信息及反饋。
各位領導,老師們,基于上述各種情況,我們有信心,在我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正確領導下,在教師進修學??蒲惺业闹苯又笇拢诂q春市一小李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在實驗學校、實驗教師及家長們的共同努力下,本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篇十二 教育規(guī)劃課題開題報告模板2150字
題目:小學學科作文教學研究
一、開題活動簡況 :時間、地點、報告人、評議專家(姓名、單位、職稱,不少于3人)、參與人員等
二、開題報告要點:核心概念界定、國內外相關研究簡況;研究目標、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針對問題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研究進度、預期成果、組織分工、經費分配等(3000字以內,可加頁)。
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內容,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歷程,讓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國內外相關研究述評
《為學習而寫作——介紹美國的一種寫作實驗方案》一文中介紹:目前世界上有些國家的教師正在探討一個新的課題——把寫作作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工具。他們認為:寫作不但是寫作課上的練習,而且是學習其他課程的一種手段。寫作應該成為跨課程的學習工具。寫作是“書面上的選擇”。(作者使用“選擇”一詞。意在排除像抄書這樣的書寫活動)包括記錄要點、列出綱目、記下觀察情況、表達感受,它們和寫散文、寫故事等的寫作行為是一樣的。每一個寫作者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他們正在學習的東西,寫作練習實際上是提倡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的學習方法。他們認為:語文教師和各科教師相互配合,只要方法得當,就能成功地運用寫作這一手段去促進學習。前蘇聯(lián)教學論專家斯卡特金和聶恰耶娃強調作文訓練與各學科教學的聯(lián)系。他們認為:看圖作文和聽音樂作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作文形式。同時,他們還要求讓學生在各個學科中尋找豐富的寫作素材。他們認為:作文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工具,而且應該成為加深理解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手段?!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薄皯貙捳Z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p>
三、專家評議要點:對開題報告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提出修改建議(800字以內)
專家組通過審議開題材料、查看相關資料、聽取主持人報告、課題組答辯,對課題開題報告進行了可行性評估,形成一致性意見:
小學學科作文教學研究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切入點,開辟了新的寫作資源,形成跨學科教學理念,真正體現素質教育內涵。該課題的研究開創(chuàng)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新路子,是一個_性的新的教學實驗,指導學生用另一種視角看世界,了解世界,提升了學生生命的成長素質。課題主持人從2001年開始思考學科和作文整合,并進行了一個階段的實驗,取得了豐厚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學科作文理念,在國內類似的研究不多,通過中國知網搜索,僅有兩篇關于學科作文的論文,其中是蓮花小學課題組的文章,該課題從作文的基本特征出發(fā),從學生的作文困惑入手,符合新課改精神。該課題采用個案研究、行動研究等方法,恰當適用,課題研究方案切實可行,課題預期研究成果令人期待。為了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確保課題順利達成課題目標,專家組建議:
1、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的內涵,從學生、學科、作文三個層面切入,準確定義學科作文的概念。
2、課題研究目標高了一點,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形成作文教學的合力這是可行的,但形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不是一個實驗周期可以做到的。課題需解決的問題不能太多,應該少而精。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專門的課題放到下一個研究周期進行,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更是理論性強,作為小學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
3、應該加強個案研究,選好個案研究對象,及時收集個案的信息,不斷分析總結,確保課題實驗數據真實、有效。
四、重要變更:根據評議專家意見,對課題研究所作的重要調整(可加頁)
根據專家評議意見,結合課題實際,課題組經過進一步的研究討論,對課題研究作出適當的調整:
1、關于概念界定:學科作文: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為重點,以學科知識、學習情景、學習收獲為內容,挖掘學習生活中的素材,關注學生心靈成長歷程,結合語文課標要求的年級作文訓練點,教會學生自覺用文字自由表達他們在學習各學科知識過程中的見聞、心得。
進一步明確學科作文要結合語文課標的要求,兼顧學生的作文訓練要求,把作文訓練要求和學科內容結合起來。
2、關于課題研究目標:第一個目標刪去“形成大語文、大作文教育思想” 。對應的研究問題刪去兩個:(4)學科作文教學策略研究;(6)學科學習策略和作文策略研究。
重新調整為:
研究目標:
整合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學科整合的方式,形成作文教學的合力;轉變教師的作文教學理念,強調作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提升教師作文教學的研究能力。
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積累學科生活素材,善于把握課堂上精彩內容。能在各科的學習中有意識地把作文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能把各科學習中的見聞、感受、思考、想象、困惑、探索、研究用文字如實記錄,在快樂作文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習效率。
實現目標需研究的問題:
(1)作文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結合點研究;
(2)學科作文教學的一般流程研究;
(3)各學科作文形式研究;
(4)學科學習和作文關系研究;
篇十三 小學數學課題開題報告2750字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價值和意義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1、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起點認識不夠高。
2、只注重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展情況,對于學生的行為不關注,或關注不多,
3、只關注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不夠。
4、課堂上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導致課后作業(yè)負擔過重。
(二)課題研究的價值及意義
“先學后教”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求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學習目標、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和生成者,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尤為關鍵,學生的錯誤或個性見解是重要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動態(tài)資源轉化為有利的教學資源,要堅信學生的自學能力,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豐富學生的自學方法,提高學生自學的水平。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將更多地表現在為學生設計探索交流的情境,提供共同活動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如獨立思考,動手拭錯,自我糾正等等)完全交給孩子,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每個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圍中思維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教學評價也不僅僅是教師的事,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也進行適當的評價,讓評價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總之,我們要讓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使課堂教學發(fā)生根本的變化;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教學的過程由傳授知識的過程變?yōu)閷W生自己探索、獲取的過程、研究信息、增長知識、形成才能的過程,師生經歷的將是真實高效的學習過程,這樣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打基礎必不可少的過程。
二、課題研究的現狀及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現狀
眾所周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洋思中學提出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它解決了新課改背景下的5大難題,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和諧而高效。
但是,這種模式是不是有他的局限性,是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通過自學獲得,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自學?我們還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論證??傊J為不可盲目模仿,在實際教學中,要分析自己的情況和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情況,尋找,探究適合于自己的教學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先學后教”的理念依據:
1、教學工作必須遵循“實踐第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guī)律。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學是內因,教師的教是外因。歸根到底,教師的教只有提高學生的學才起作用。“先學后教”很好地擺正了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強調內因--學生的學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外因--教師的教是第二位的,是為了使內因起作用的條件。
2、“先學后教”是“遷移規(guī)律”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運用。全國教育專家邱學華先生說:“所謂‘遷移',是已經學得東西在新情境中的應用,也就是已有的經驗對新課題學習的影響?!?/p>
“合作探究”的理念依據: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 1、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2、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核心理念的界定
本課題所說的“先學后教”主要是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育重教師 “教”輕學生“學”的做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學、去嘗試、去探究、去發(fā)現、去解決,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本課題所說的“合作探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分組為前提形式,以合作、探究為基本方法的一種教學活動。在合作探究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展示屬于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題策略的機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解釋和評價他們自己的思維結果的權利。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xié)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體作用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定“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信念,樹立“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結構,構建起“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模式。借助課堂良好氛圍的創(chuàng)設,通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挖掘學生的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激勵學生自主、主動、積極地學習。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探索“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模式。
2、培養(yǎng)學生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的三合一。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3、轉變教師觀念。讓教師改變原先的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形象,而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組織、引導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和實施
(一)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每周課題組成員開展實踐教學,進行課堂模式的改革嘗試。
2、經驗總結法:根據實踐教學進行跟蹤評課交流、總結
3、對照實驗法:即在平行年級中設置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以觀察實驗的效果。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
1、醞釀啟動階段
2、實踐研究階段
研究目標:構建“先學后教、合作探究”--數學“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研究內容:課題組明確分工,擬訂子課題,教師制定各自的研究方案,確定各階段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分組進行方案實施。
研究方法:行動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環(huán)境熏陶法、個案研究法
研究成果:
3、總結推廣階段
研究目標:“先學后教、合作探究” 課堂教學模式形成。
研究內容:完成課題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成果結集,接受課題鑒定組的評估鑒定。
研究方法:經驗總結法
研究成果:
六、可行性分析
(一)課題主持人的情況
本課題研究的前期,主持人帶領課題組成員學習了諸多有關“先學后教,合作探究”的理論文獻,并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工作,了解了此課題兄弟校同仁的類似研究,便于本課題更好的開展下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課題研究定于每周五進行課題組活動,需要配備的硬件、軟件及經費等,校長將全力支持,確保課題順利開展,無任何后顧之憂。
學校圖書館有藏書近萬余冊,可供相關資料的查閱。
(三)課題組成員情況簡介
課題組成員有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市區(qū)教學骨干,有個人課題獲獎者,擅長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
(四)時間保證
為使課題研究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定期開課題研究與實施會議,及時交流經驗。
(五)經費保證
課題研究經費由學校課題研究專項經費單列開支,充分保證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經費。
篇十四 課題開題報告寫法與格式3600字
一、課題開題報告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fā)展趨勢。就是本課題有沒有人研究,研究達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發(fā)展等。開題報告寫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我們進行任何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了解,這在第一部分已經談到。(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我們現在進行的課題基本上都是應用研究和發(fā)展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為研究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等為理論依據。
(五)課題主要研究內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驟
(七)課題參加人員的組成和專長。主要看參加人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怎么樣。如果參加人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無法批準立項。
(八)現有基礎。主要是人員基礎和物質基礎。很多課題對人員和設備方面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條件都沒有,這個課題同樣不能立項。
(九)經費估算。就是課題在哪些方面要用錢,用多少錢,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寫教育科研課題的開題報告
一、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就是課題方向確定之后,課題負責人或課題組主研人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研究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是對課題的再論證和再設計。
二、開題報告的作用。進一步明確研究思路,完善實施方案,明晰研究技術線路,再次論證研究課題重要一步。
三、開題報告論證的主要內容
1、審定課題名稱。一是看名稱表述是否準確、規(guī)范。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規(guī)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guī)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稱是否簡潔,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
2、尋找研究依據。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充分、貼切、準確,不要貼標簽,拉大旗,喊口號。
3、分析研究背景——現實背景、歷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實際。
4、查新研究現狀——單位的研究現狀及問題點評;國內的研究現狀;國外的研究現狀。用書檢和網檢的方法。
5、論證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應用價值;科學價值;改革價值。
6、闡述研究的意義——有現實意義;有歷史意義;有實踐意義;有方法論意義。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對關鍵詞、關聯(lián)詞的概念、意義、本質、聯(lián)系進行闡述。
8、完善研究設計。確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設;確定研究目標;提出研究措施;落實研究內容;提供研究方法;劃分研究階段;落實研究人員;預測研究成果效應;建立研究組織;規(guī)劃研究管理;分析規(guī)劃研究的保障。
四、開題論證的方法以綜合評價為主:
一是課題單位的自我論證評價;二是同行的論證評價;三是科研管理部門的論證評價。由預審、初審、學術評審、綜合評審四個階段組成。預審與初審可在開題前后的時間里進行。重點側重在課題選擇和課題計劃的制訂上。學術評審與綜合評審要貫穿于課題研究的全過程,重點放在計劃實施與成果的預期鑒定上。
五、開題報告的寫作
(一)開題報告的組成。三個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結語;三個次要部分:標題、署名、引文注釋和參考文獻。
(二)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1、課題名稱。題目必須與內容一致。確切、中肯、具體、鮮明、簡練、醒目。開題報告一般不使用副標題。
2、署名。在題目的下面,必須簽署課題研究單位,一般不寫撰寫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對開題報告負責。
3、開題報告可以不寫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4、前言。前言是開題報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應說清楚課題選題、立項、批準的過程,以及開題前的準備、開題緣由、開題意義,開題前所進行的調查情況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并實事求是,要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不要面面俱到,不著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開題報告的正文部分占報告的主要篇幅,它是報告的主體。正文部分必須對再次論證的內容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包括研究前的觀察、測試、調查、分析、學習,材料形成的觀點和理論。如調查的問題、現狀和實質,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其發(fā)展趨勢。正文部分是開題報告的關鍵部分,它體現了課題組的水平,同時也可以看出今后課題研究的狀態(tài)和水平。撰寫開題報告的正文部分,同樣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認真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組織,最后得出正確的觀點??刹捎脠D表來集中反映數據,要注意少而精,數據必須準確無誤。正文部分要層次清楚,觀點鮮明,邏輯性強,大標題涵蓋小標題,小標題服務于到標題,標題統(tǒng)帥內容,內容說明標題。(1)課題、問題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現實背景、歷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據:政策依據;理論依據;實踐依據。c、問題的研究現狀:國內的、國外的,省市縣內外的研究的,單位研究現狀及問題點評,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進行了那些研究?d、問題研究的價值:理論價值;實踐價值;應用價值;科學價值;改革價值。對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包括對本校、本地區(qū)的教育工作實際存在的問題)或回答教育理論問題有什么意義?對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會有什么貢獻?e、問題研究的意義:現實意義;歷史意義;實踐意義;方法論意義。以上幾點要求做到:少而精;針對問題;能指導操作;表述簡明、準確,有具體貫徹要點,涵蓋子課題,能理解把握。(2)課題的界定:對課題題目的界定;對條件詞、關鍵詞的界定,包括內涵與外延。(3)改革的主張、研究設計。a、研究的指導思想。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學的、政治理論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b、研究的具體目標??偰繕?、分目標,目標要實在,要可行。和內容。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相對于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tǒng)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么,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c、研究的具體內容。內容要緊扣課題的目標來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則與策略:方法、原則與策略的理論支撐;方法、原則與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則與策略的活動性。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樣做”。e、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至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guī)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預測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么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微機軟件、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g、有效的組織保障: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h、其他保障:如課題組活動時間;學習什么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6、簡短的結語。開題報告的結語要簡潔,可以對課題管理部門提希望,給研究人員提要求,可以表示課題組的態(tài)度和決心。
篇十五 小課題開題報告怎么寫方法介紹1800字
小課題開題報告怎么寫方法介紹
科學課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研究
1、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觀念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比比皆是,也總結出許多優(yōu)秀并值得推廣借鑒的教學經驗。學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了多方面:對問題的預設能力、觀察力、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在研究學生探究能力的過程中,觀察力與實驗能力比較受重視,有很多相關的經驗與案例,分析、綜合能力的研究較少,以專題形式作研究則更少。此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了肯定,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使用也是剛起步。此前,我們開始研究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手段進行小學科學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研究還沒有先例。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創(chuàng)造的,是目前認為幫助大腦記憶及促進思維發(fā)散的有效的思維訓練工具,在全世界的各個領域被廣泛地運用,也在語文、英語、數學、物理等科目的教學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必須逐步掌握分析、綜合的能力,而且還要學會利用這些能力獲取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由于分析、綜合能力不是陳述性的知識,它屬于內隱的知識,發(fā)展過程與結果不容易體現,因此在小學科學研究中少有重視。但分析與綜合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它是邏輯思維能力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先行條件。小學科學探究要向深層次發(fā)展,探索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學生就必須具備較好的分析、綜合能力,因此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2、選題意義:
本課題選立科學課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研究目的是:
1)提高科學探究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使科學思維得到發(fā)展。
2)探索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性。
3)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老師獲得一種便捷、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5)促使科學教學方法多元化。
3、學術思想及立論根據:
依據有效教學理論、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及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我們認為:科學課堂是一個放飛夢想的天堂,科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促進學生智能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使用并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目標。在小學科學學習中,學生經常要運用分析能力來解讀數據,作比較,運用綜合能力來找規(guī)律,下定義。分析、綜合能力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探究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關于科學探究的具體內容標準中也明確要求,要求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必須逐步掌握分析、綜合的能力,而且還要學會利用這些能力獲取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梢?,分析、綜合能力是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和掌握科學規(guī)律的必要能力,它為深一層的科學探究做準備,促進分析、綜合能力提高對學生思維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意義。同時在認知心理學中也認為,兒童時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逐漸具備分類、排序、思維“可逆性”等能力,可以開始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不過在操作的時候還必須借助表象、符號等信息。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借用圖形等具體事物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建立思維加工模型,對加速學生的思維過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思維工具,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實踐意義。
4、特色與創(chuàng)新:
1)尋求促進學生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2)讓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為小學科學教學科研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范例;
4)引發(fā)小學科學對分析、綜合能力研究的重視,掀起此項研究的熱潮;
5)促使學生科學探究向深層次發(fā)展,在探究中取得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
5、主要參考文獻:
英東尼博贊著,《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高慎英、劉良華著,有效教學論.廣州:東教育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