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篇一 暑期土地測量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時間:xx年8月27日
實踐形式:考察工作,熟悉測繪測量工作,了解測繪儀器使用。
實踐人:xx
實踐過程:(見下文)
xx年8月27日,我隨_____航空遙感測繪院的工作人員來到_____市_____縣_____村進行了一次常規(guī)土地測量工作,這次測量工作是要對一塊待用荒地進行詳細測量以及繪圖工作。所用儀器為土地測量中常用的全站電子速測儀、標桿與手持gps衛(wèi)星定位儀等。
上午8點,我們從位于_____市區(qū)的航空遙感測繪院出發(fā)踏上了去_____縣的路途,_____縣是_____南部附屬一縣城,歷史悠久,是鮮卑民族的發(fā)源地。有著古老的歷史文化背景。著名的蒙牛乳業(yè)工業(yè)園也位于_____盛樂經濟園區(qū)內部。這次我們來到的_____村位于_____縣西部20公里處。此地大多以耕地為主,經濟比較落后。平日靠種些玉米與向日葵為主要經濟來源,此次我們測量的這片土地是市區(qū)內一人租賃投資用地,準備為村里帶來一些新的經濟增長形式,自身也從中獲益。
早10點,我們來到了工作區(qū)。這是公路邊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有一千畝之大,其上有36kv高壓輸電線,地下有通信光纜。地形比較復雜,對于測量工作有一定的考驗性。測量人員首先架好測量全站電子速測儀,這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高差測量功能為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tǒng)。一次安裝就可完成所有測量任務,廣泛應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的精密工程的測量,后期可以將數(shù)據(jù)導入電腦中進行輔助制作的儀器。也是此次測量的核心工具。之后,根據(jù)手持式gps定位儀定位出當?shù)氐淖鴺?,坐標以中國測量標準座標為準(原點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中國地標),當?shù)匾稽c位置為x:0549825,y:4472433,h:1069m,共八顆衛(wèi)星定位。將此位置設置為全站儀標準位,并輸入當時當?shù)氐臍鉁貧鈮褐蹈鶕?jù)全站儀內部計算出大氣改正值后,我們便拿起標桿走向各自測量區(qū)域。標桿定高為兩米,其頭部帶有六棱反射鏡用來反射全站儀射出的紅外線,測量是必須使標桿頭部面向全站儀,并保持穩(wěn)定,我們這個儀器的最大測量距離在1000m到1500m之間。
我們一組負責測量公路附近的幾個標準點,首先在公路上標好全站儀記錄位置然后便開始了各地的標桿位置錄入工作,首先在公路上標出橋體位置,三點定位橋體并在草圖中標出。然后在土地邊界測量幾個點,通過無線對講機互相溝通,并記錄全站儀數(shù)據(jù)編號,之后,我們沿著公路下沿電線桿路徑一路行去。因為在之后的繪圖工作中每個地上的重要標志例如電線桿,光纜界樁都必須標明,所有對于這個測量十分詳細,一共測量了近30個線桿和光纜樁,終于把公路旁的一概標識清楚。接下來就要向內部深入,將所測區(qū)域的幾個邊界標識,荒地的邊上就是當?shù)剞r民的玉米地和向日葵地,就以這個為邊界兩點一線標示。今年的氣候不好,土地非常干,很多的耕地都是干枯裂痕,玉米很多都嚴重缺水,標桿插在土中很松動,聽當?shù)氐拇彘L說今年特別旱,收成也不好。而村中的青壯年也以多出去打工為生,村中僅剩的老年人與留守兒童,完全是靠天吃飯,當?shù)匾埠苌儆袑<疫M行相應的農牧業(yè)指導,缺乏相應的水利電力設施,荒地千畝,作物萎靡。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社會與國家的相應重視。
基本區(qū)域測量后,我們開始了地形測量的補漏工作,出發(fā)點的高度為海拔1064米,最高處為海拔1069米,最低處為海拔1063米,上下最高落差為6米,地勢基本很平整。無巖石礫塊,以鹽堿灘為主。從上午10點開始到下午兩點結束,整個測量持續(xù)了4個小時,全站儀共記錄地形坐標數(shù)據(jù)169組,分散在三個人的記錄紙草圖上,剩下的工作便是回去根據(jù)計算機的輔助進行地圖分析與計算。
下午4點,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回位于市內的單位,并將儀器擦拭干凈開始導入數(shù)據(jù),當代測繪工作的繪圖工作與之前已大有不同,從原來的完全手繪手工計算到如今的全部電腦輔助制圖,這個進程只用了幾年時間。這樣做出來的工作比之前更加精細,成型也更為快捷。原來做一幅_____自治區(qū)的地圖要經歷5年左右時間,各地的測繪工作者全部都要手工繪制,一點一點測量。成型的地圖并不是最新的數(shù)據(jù),而現(xiàn)在,通過各種先進的衛(wèi)星,航拍,自動測量等技術,一幅_____地圖的成型時間比過去縮短了10倍,這是當時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制作地圖的軟件分為很多類,有的是專業(yè)軟件例如cass,mapfrendxx,mapinfo等與專業(yè)儀器進行數(shù)據(jù)溝通后成型軟件,也有一些是我們經常用的普通軟件,例如autocad系列,photoshop,matlab,繪圖板等等。全站儀的數(shù)據(jù)通過bs-232c通訊接口連入電腦,也就是一種全站儀配備的pcmcia接口,將原始數(shù)據(jù)導入后,根據(jù)三個人的手繪圖詳細情況,在軟件上畫出草圖并導入坐標數(shù)據(jù)。很快一副地形示意圖便做好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草圖。更加詳細的工作還要等之后進一步數(shù)據(jù)分析。
至此,今天一天的實習工作已經結束,雖然我所干的活很簡單,只不過拿著標桿和各位叔叔四處測量,但是我明白了很多關于測量的基本知識以及測繪設備中電子工程的應用,明白了在另一個領域內自己所學知識的應用,也堅定了自己努力學習本專業(yè)知識,爭取作出更大貢獻的信心,本次實習圓滿結束。并感謝_____航空遙感測繪院的叔叔阿姨們給我這次機會,并不厭其煩的教授我儀器原理和測量方法。
篇二 最新土地面積測量器原創(chuàng)實習報告范文
學院: 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專業(yè):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實習名稱: 認識實習
姓名: 趙杰斌
學號: 20235068
實習成績:
(一)時間:xxxx年6月21日至24日,地點:帽兒山老山林場
指導教師:孫閻,孫元,倪洪濤,李北齊,張義
實習目的與任務:
1、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2、認識東北地區(qū)常見植物、昆蟲及其所屬科目、主要特征并且制作標本;
3、了解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學習氣象觀測站的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了解大豆、玉米等常見作物的耕作制度。
實習內容:由孫閻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植物學的認識實習,孫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將近110多種植物。由李北齊老師和倪洪濤老師分別帶領大家進行耕作學和氣象學實習。李北齊老師帶領大家在田間了解了有關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識,講到中國的糧食問題、土地問題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濤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野外氣象站并進行了小氣候的觀測。孫元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昆蟲學實習,采集并制作昆蟲標本,張義老師帶領大家復習了植物學實習的相關植物。最后分別對在老山林場的實習情況進行了考查。實習心得:在帽兒山老林場的實習不僅鞏固并驗證了大家在課堂上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讓大家學到不少新的知識,四天的實習為大家營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二)實習時間:xxxx年6月25日上午
實習地點:哈爾濱市國家基本氣象站
授課教師 倪洪濤
實習目的與任務:
了解地面氣象站觀測天氣以及天氣預報的預報和制作過程。
了解探空器測量各種氣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軟件使用方法。
學習氣象站的建立以及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壓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儀器和觀測方法。
學會各種氣象儀器如:通風干濕計、溫度計、最低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讀數(shù)方法。
實習內容
觀測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處各項氣象因素如; 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壓等。
老師把白色橡皮氣球充滿氫氣后系在繩上和一個小的儀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點15分時有電腦控制讓氣球飛起來。氣球是用來測得空中氣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別有溫度、濕度、大氣壓等的感應器,并且用地面上的雷達來定位和傳輸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而像風俗和風向都是用氣球的偏離位置以及偏離距離來經過計算得到的。像這樣的測量一天重要進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氣象觀測站正門朝北,規(guī)格25×25,儀器擺放順序從北到南依次按從高到低排列。我們最先看的是風向風速的觀測,左邊的是人工的右邊的是自動的。然后看見一個小百葉箱和兩個大的百葉箱,小百葉箱中放著通風干濕計、溫度計、最低溫度計和一個毛發(fā)濕度計(人工);大百葉箱中放的是溫濕度自計鐘,用來自動記錄各項氣象因素。雨量計:用來記錄降水量的儀器。分別左邊人工右邊自動的。人工記錄較為準確.地面溫度觀測有:地表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淺層地溫表共有四只分別是測量5、10、15、20厘米深出的地溫。深層地溫表有四只分別是測量40、80、160、320厘米處得地溫,電腦自動計數(sh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工和一個自動的輻射測量器。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開拓了大家的視野,使大家了解了氣象觀測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實習時間:xxxx年6月28日上午
實習地點: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qū)農作物研究院
授課教師 薛慶喜
實習目的與任務
了解黑龍江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以及現(xiàn)在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了解我國糧食作物布局現(xiàn)在國家所面臨的各種糧食安全問題。
了解土豆脫毒的原理和目的
了解脫毒土豆的整個繁育過程。
實習內容
現(xiàn)在我國耕地面積共有18億畝。我國糧食年產量為每年5億噸占世界總年產量的1/4,占我國年消費量的95%,其他的5%需要進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糧食量也只有2億噸。
玉米是我國現(xiàn)在種植面積最多的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共有4.5億畝,小麥有3.6億畝,水稻有4.3億畝,大豆有1.4億畝(其中黑龍江種植面積為5000到6000畝)。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500年前引進中國,現(xiàn)在品均單產1200斤每畝,高產田可達到200斤每畝。
馬鈴薯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脫毒種植的技術。現(xiàn)在馬鈴薯脫毒主要采用的辦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殺死病菌然后通過幾次組織栽培得到無毒的種,為了降低土豆種子的成本需要在沒有病菌的地方種植若干次。
甜菜由于成本比較高,在效益上難與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雜交稻,品均畝產可以達到1600斤每畝,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種主要因為制種與畝產之間的矛盾。
大豆是嚴格的閉花授粉,制種也就是f1代很難產生。
實習心得:本次實習我們了解了我國糧食生產與供需現(xiàn)狀,認識了糧食規(guī)模生產,并了解到我國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我們更加清楚我們肩負的責任。
(四)時間:xxxx年6月30日,地點:哈爾濱市農科院
指導教師:焦曉光
實習目的與任務:
1、 認識一些觀賞性植物
2、了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術和新興的生態(tài)型觀光農業(yè)模式。
實習內容: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些植物,了解了溫室繁育以及一些觀賞植物的種植,認識了觀光型農業(yè)的發(fā)展前景。來到市農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溫室,據(jù)講解人員講這個玻璃溫室建于1980年,是最早的溫室。里面種植了多種觀賞植物。如:時來運轉、南洋杉、龍血樹、常春藤、何首烏等等,有的還可以致癌,如海芋等;還有各色各樣的花。多數(shù)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有采用墻壁式的節(jié)省空間,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巖棉包裹浸在培養(yǎng)液里,供其生長。優(yōu)點:1)液層深(6 ~ 8cm)、穩(wěn)定、緩沖能力大。2)能有效解決水、汽矛盾。3)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流動、增加溶存氧。4)適宜種植的作物種類多。塊根、塊莖作物不種。5)養(yǎng)分利用率高達90% ~ 95%以上。不會或很少污染周圍環(huán)境。 基質培是利用基質進行無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巖棉培、袋培幾種形式,比較適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產
接著參觀了瓜廊大道,各種葫蘆科的瓜秧都長在這里。
然后參觀了新的溫室大棚,在新的溫室大棚里栽種的都是一些花卉,采用噴灑水的方式和風扇抽風的方式控制濕度。外部的植物到采用噴灌的方式灌溉。
實習心得:農科院里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觀也很具有觀賞價值。了解了一些栽培技術和模式使我對農業(yè)有了新的認識。
篇三 最新土地面積測量器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最新土地面積測量器認識實習報告范文
黑龍江大學實習報告
學院: 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專業(yè):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實習名稱: 認識實習
姓名: 趙杰斌
學號: 20235068
實習成績:
(一)時間:xxxx年6月21日至24日,地點:帽兒山老山林場
指導教師:孫閻,孫元,倪洪濤,李北齊,張義
實習目的與任務:
1、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2、認識東北地區(qū)常見植物、昆蟲及其所屬科目、主要特征并且制作標本;
3、了解當?shù)貧夂颦h(huán)境,學習氣象觀測站的組成及其各部分的使用方法;
4、了解大豆、玉米等常見作物的耕作制度。
實習內容:由孫閻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植物學的認識實習,孫老師給大家講解了將近110多種植物。由李北齊老師和倪洪濤老師分別帶領大家進行耕作學和氣象學實習。李北齊老師帶領大家在田間了解了有關大豆玉米等的耕作知識,講到中國的糧食問題、土地問題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倪洪濤老師帶領大家參觀了野外氣象站并進行了小氣候的觀測。孫元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昆蟲學實習,采集并制作昆蟲標本,張義老師帶領大家復習了植物學實習的相關植物。最后分別對在老山林場的實習情況進行了考查。實習心得:在帽兒山老林場的實習不僅鞏固并驗證了大家在課堂上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讓大家學到不少新的知識,四天的實習為大家營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二)實習時間:xxxx年6月25日上午
實習地點:哈爾濱市國家基本氣象站
授課教師 倪洪濤
實習目的與任務:
了解地面氣象站觀測天氣以及天氣預報的預報和制作過程。
了解探空器測量各種氣象要素的原理以及其軟件使用方法。
學習氣象站的建立以及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壓等氣象要素的觀測儀器和觀測方法。
學會各種氣象儀器如:通風干濕計、溫度計、最低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等的使用以及其讀數(shù)方法。
實習內容
觀測天空30000米到40000米處各項氣象因素如; 風向、風速、溫度、濕度和大氣壓等。
老師把白色橡皮氣球充滿氫氣后系在繩上和一個小的儀器盒(探空器)系在一起,在7點15分時有電腦控制讓氣球飛起來。氣球是用來測得空中氣象因素的,探空器分別有溫度、濕度、大氣壓等的感應器,并且用地面上的雷達來定位和傳輸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而像風俗和風向都是用氣球的偏離位置以及偏離距離來經過計算得到的。像這樣的測量一天重要進行三次,早上7:15一次,晚上7:15一次,凌晨1;15一次。
氣象觀測站正門朝北,規(guī)格25×25,儀器擺放順序從北到南依次按從高到低排列。我們最先看的是風向風速的觀測,左邊的是人工的右邊的是自動的。然后看見一個小百葉箱和兩個大的百葉箱,小百葉箱中放著通風干濕計、溫度計、最低溫度計和一個毛發(fā)濕度計(人工);大百葉箱中放的是溫濕度自計鐘,用來自動記錄各項氣象因素。雨量計:用來記錄降水量的儀器。分別左邊人工右邊自動的。人工記錄較為準確.地面溫度觀測有:地表溫度計、淺層地溫表和深層地溫表。淺層地溫表共有四只分別是測量5、10、15、20厘米深出的地溫。深層地溫表有四只分別是測量40、80、160、320厘米處得地溫,電腦自動計數(shù)。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工和一個自動的輻射測量器。
實習心得
本次實習開拓了大家的視野,使大家了解了氣象觀測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用途。
(三)實習時間:xxxx年6月28日上午
實習地點:黑龍江大學呼蘭校區(qū)農作物研究院
授課教師 薛慶喜
實習目的與任務
了解黑龍江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以及現(xiàn)在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了解我國糧食作物布局現(xiàn)在國家所面臨的各種糧食安全問題。
了解土豆脫毒的原理和目的
了解脫毒土豆的整個繁育過程。
實習內容
現(xiàn)在我國耕地面積共有18億畝。我國糧食年產量為每年5億噸占世界總年產量的1/4,占我國年消費量的95%,其他的5%需要進口,而世界上供流通的糧食量也只有2億噸。
玉米是我國現(xiàn)在種植面積最多的糧食作物,全國種植面積共有4.5億畝,小麥有3.6億畝,水稻有4.3億畝,大豆有1.4億畝(其中黑龍江種植面積為5000到6000畝)。
玉米起源于墨西哥,500年前引進中國,現(xiàn)在品均單產1200斤每畝,高產田可達到200斤每畝。
馬鈴薯主要面臨的問題是脫毒種植的技術?,F(xiàn)在馬鈴薯脫毒主要采用的辦法是:先用物理方法殺死病菌然后通過幾次組織栽培得到無毒的種,為了降低土豆種子的成本需要在沒有病菌的地方種植若干次。
甜菜由于成本比較高,在效益上難與蔗糖相抗。
水稻自花授粉,在南方使用雜交稻,品均畝產可以達到1600斤每畝,而在北方使用自交品種主要因為制種與畝產之間的矛盾。
大豆是嚴格的閉花授粉,制種也就是f1代很難產生。
實習心得:本次實習我們了解了我國糧食生產與供需現(xiàn)狀,認識了糧食規(guī)模生產,并了解到我國糧食生產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我們更加清楚我們肩負的責任。
(四)時間:xxxx年6月30日,地點:哈爾濱市農科院
指導教師:焦曉光
實習目的與任務:
1、 認識一些觀賞性植物
2、了解一些新型的栽培技術和新興的生態(tài)型觀光農業(yè)模式。
實習內容: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一些植物,了解了溫室繁育以及一些觀賞植物的種植,認識了觀光型農業(yè)的發(fā)展前景。來到市農科院看到了巨大的玻璃溫室,據(jù)講解人員講這個玻璃溫室建于1980年,是最早的溫室。里面種植了多種觀賞植物。如:時來運轉、南洋杉、龍血樹、常春藤、何首烏等等,有的還可以致癌,如海芋等;還有各色各樣的花。多數(shù)采用的是無土栽培,有采用墻壁式的節(jié)省空間,也有采用平板式的,植物根部用巖棉包裹浸在培養(yǎng)液里,供其生長。優(yōu)點:1)液層深(6 ~ 8cm)、穩(wěn)定、緩沖能力大。2)能有效解決水、汽矛盾。3)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流動、增加溶存氧。4)適宜種植的作物種類多。塊根、塊莖作物不種。5)養(yǎng)分利用率高達90% ~ 95%以上。不會或很少污染周圍環(huán)境。 基質培是利用基質進行無土栽培,主要有沙培、巖棉培、袋培幾種形式,比較適宜花卉的繁殖,蔬菜的生產
接著參觀了瓜廊大道,各種葫蘆科的瓜秧都長在這里。
然后參觀了新的溫室大棚,在新的溫室大棚里栽種的都是一些花卉,采用噴灑水的方式和風扇抽風的方式控制濕度。外部的植物到采用噴灌的方式灌溉。
實習心得:農科院里面的花卉很漂亮,一些景觀也很具有觀賞價值。了解了一些栽培技術和模式使我對農業(yè)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