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總結范文

物化總結(十一篇)

發(fā)布時間:2023-01-21 16:15:04 查看人數(shù):99

物化總結

【第1篇 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工作總結

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工作總結

計算機和網(wǎng)絡是當今先進生產(chǎn)力的標志,其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于新課程體系的需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我們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經(jīng)過3年的教學實踐,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使難于理解的生化機理通過圖象、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一、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總結,我們認為,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在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很多時間都花費在對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性問題的講解,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常常會逐漸下降,思維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并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弊端shy;shy;——枯燥、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一些生化事件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特征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如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結構、酶的作用機理等通過高清晰度圖片的展示,使一些抽象的原理變得簡單,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由于多媒體在表達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上比傳統(tǒng)教學有著更強、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交互性強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使單向的教學活動變?yōu)殡p向和多向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意圖,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充分利用了信息量大的功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認識深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xiàn)和模擬,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效果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迅速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了教學質量。

3 共享性好

我們將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上網(wǎng),為學生的課外復習提供方便,并進行網(wǎng)上學習指導和疑難解答,拓寬了教學范圍,實現(xiàn)了區(qū)域范圍的傳送和教學,通過內(nèi)部網(wǎng)絡,實現(xiàn)與其它教師和同學共享。學生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考核結果和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從生物科學專業(yè)2002級甲班2002級乙班開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與2001級甲班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這三個班由相同的教師授課,對學期末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將結果用sas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結果見下表:

表1 兩種教學方法期末考試成績比較(_±s)

班級

人數(shù)

教學手段

記憶題(25%)

理解題(45%)

綜合應用題(30%)

生物2001甲

37

傳統(tǒng)方法

17.324±3.401

32.856±5.243

21.369±4.342

生物2002甲

36

多媒體法

18.031±2.781_

34.869±5.352_

23.514±3.294_

生物2002乙

30

多媒體法

18.562±2.653_

34.873±5.424_

23.610±3.437_

兩種方法考核結果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比較0.05>;p>;0.01,差異顯著(_)。

表2:兩種方法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調查項目

生物科學2001級甲班

生物科學2002級甲班

生物科學2002級乙班

良好

一般

良好

一般

良好

一般

直觀性

54.3

25.2

20.5

85.0_

10.7

4.3

86.2_

9.7

4.1

趣味性

51.6

26.3

22.1

88.3_

5.9

5.8

88.7_

5.6

5.7

信息量

58.9

28.7

12.4

89.7_

6.3

4.0

90.1_

5.8

4.1

教學內(nèi)容

59.9

23.9

16.2

88.6_

6.2

5.2

89.5_

6.3

4.2

課堂氣氛

58.6

12.6

28.8

88.9_

6.3

4.8

88.8_

7.4

3.8

圖文并茂

57.6

3.6

38.8

89.1_

6.5

4.4

89.3_

7.7

3.0

教學效果

55.4

22.6

22.0

88.7_

6.7

4.6

88.9_

6.3

4.8

教學質量

60.8

25.3

13.9

89.8_

5.9

4.3

88.7_

6.8

4.5

學習興趣

61.9

12.3

25.8

88.4_

5.8

5.8

89.1_

6.3

4.6

課堂吸收率%

58.1

21.6

20.3

79.5_

5.9

14.6

83.2_

6.5

11.3

兩種教學方法效果經(jīng)問卷調查分析,sas軟件統(tǒng)計結果為p<0.01,差異極顯著(_)。大多數(shù)學生對多媒體授課教師基本滿意,認為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多媒體教學很投入,能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

多媒體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成功應用,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進和提高,但對于生物化學教學而言,當前階段有許多實驗是計算機所不能取代的,它只是一種手段或工具。我們將繼續(xù)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推廣教學成果,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生物化學教學做出貢獻。

【第2篇 生物化學多媒體的年度教學工作總結

生物化學多媒體的年度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計算機和網(wǎng)絡是當今先進生產(chǎn)力的標志,其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于新課程體系的需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我們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經(jīng)過3年的教學實踐,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使難于理解的生化機理通過圖象、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一、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總結,我們認為,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在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很多時間都花費在對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性問題的講解,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常常會逐漸下降,思維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并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弊端——枯燥、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一些生化事件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特征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如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結構、酶的作用機理等通過高清晰度圖片的展示,使一些抽象的原理變得簡單,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由于多媒體在表達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上比傳統(tǒng)教學有著更強、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交互性強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使單向的教學活動變?yōu)殡p向和多向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意圖,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充分利用了信息量大的功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認識深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xiàn)和模擬,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效果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迅速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了教學質量。

3 共享性好

我們將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上網(wǎng),為學生的課外復習提供方便,并進行網(wǎng)上學習指導和疑難解答,拓寬了教學范圍,實現(xiàn)了區(qū)域范圍的傳送和教學,通過內(nèi)部網(wǎng)絡,實現(xiàn)與其它教師和同學共享。學生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考核結果和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從生物科學專業(yè)20__級甲班20__級乙班開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與20__級甲班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這三個班由相同的教師授課,對學期末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將結果用sas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結果見下表:

表1 兩種教學方法期末考試成績比較(_±s)

班級

人數(shù)

教學手段

記憶題(25%)

理解題(45%)

綜合應用題(30%)

生物20__甲

37

傳統(tǒng)方法

17.324±3.401

32.856±5.243

21.369±4.342

生物20__甲

36

多媒體法

18.031±2.781_

34.869±5.352_

23.514±3.294_

生物20__乙

30

多媒體法

18.562±2.653_

34.873±5.424_

23.610±3.437_

兩種方法考核結果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比較0.05>;p>;0.01,差異顯著(_)。

表2:兩種方法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調查項目

生物科學20__級甲班

生物科學20__級甲班

生物科學20__級乙班

良好

一般

良好

一般

良好

一般

直觀性

54.3

25.2

20.5

85.0_

10.7

4.3

86.2_

9.7

4.1

趣味性

51.6

26.3

22.1

88.3_

5.9

5.8

88.7_

5.6

5.7

信息量

58.9

28.7

12.4

89.7_

6.3

4.0

90.1_

5.8

4.1

教學內(nèi)容

59.9

23.9

16.2

88.6_

6.2

5.2

89.5_

6.3

4.2

課堂氣氛

58.6

12.6

28.8

88.9_

6.3

4.8

88.8_

7.4

3.8

圖文并茂

57.6

3.6

38.8

89.1_

6.5

4.4

89.3_

7.7

3.0

教學效果

55.4

22.6

22.0

88.7_

6.7

4.6

88.9_

6.3

4.8

教學質量

60.8

25.3

13.9

89.8_

5.9

4.3

88.7_

6.8

4.5

學習興趣

61.9

12.3

25.8

88.4_

5.8

5.8

89.1_

6.3

4.6

課堂吸收率%

58.1

21.6

20.3

79.5_

5.9

14.6

83.2_

6.5

11.3

兩種教學方法效果經(jīng)問卷調查分析,sas軟件統(tǒng)計結果為p<0.01,差異極顯著(_)。大多數(shù)學生對多媒體授課教師基本滿意,認為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多媒體教學很投入,能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

多媒體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成功應用,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進和提高,但對于生物化學教學而言,當前階段有許多實驗是計算機所不能取代的,它只是一種手段或工具。我們將繼續(xù)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推廣教學成果,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生物化學教學做出貢獻。

生物化學課程改革小組

20__年2月17日

【第3篇 最新的生物化學計劃總結

最新的生物化學計劃總結

一、試題特點

1.本次試卷的命題是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及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化學》的有關內(nèi)容為依據(jù),重點考查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對化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2.試卷在重視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考查,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如選擇題第8、11、14題,填空題最后一道和綜合應用第一題,學生在解答這類開放性問題時,思維應該是發(fā)散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的,同時也會明白許多科學道理,并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類試題考查的不再是課程中單一的知識點,而是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這些做法體現(xiàn)了初中化學課程新理念,對素質教育的推進具有導向作用。

3.體現(xiàn)學科滲透,融合科學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試題的一個特點。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問題大多數(shù)為學科間滲透的綜合,打破學科界限,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社會、學科和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這些綜合性試題,注意學科間知識的相互滲透,體現(xiàn)了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導向。

二、答卷中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表現(xiàn)在對化學式的意義表述不清;對化學反應的量的關系不能正確理解;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計算能力非常薄弱;對化學用語的表達含義不能準確理解;不會書寫化學反應的表達式等等。

2.實驗基本技能差。不會組合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排列合適的.實驗操作順序等。

3.能力與方法問題。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語言表達、科學探究等能力較差,對化學學科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不熟悉。表現(xiàn)在不會進行探究性學習;根據(jù)現(xiàn)象總結結論的能力較差。

4.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表現(xiàn)在不能根據(jù)所設計的問題情境,結合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較差,缺乏條理性。表現(xiàn)在不能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具體的反應現(xiàn)象,或對反應現(xiàn)象敘述不清;回答問題不能抓住重點問題去闡述,不能答出關鍵點。

6.計算能力薄弱。表現(xiàn)在根據(jù)化學式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和元素的質量比,以及化學反應中有關量的計算。

三、教學建議

1.增強質量意識

要抓住期中調研測試這一契機,認真進行總結,反思教學效果,全面、客觀地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思考對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實,跟蹤督促,直至問題真正解決。要針對答卷中的典型問題,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補救工作的同時加強學法指導。要根據(jù)學情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效,提高教學質量。

2.抓基礎、重應用

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重要的化學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學用語(如:化合價、化學式、離子符號、等)和基本的化學思想方法(如:組成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等)要加強理解,對記憶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實際運用的基礎上加強記憶。要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課堂教學要實在、有效。要加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要能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化學問題。

3.加強實驗教學、重視活動與探究

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和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對學生實驗設計、評價和在新情境中應用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難度的提高,而是實驗涉及面的擴大,是對思維廣闊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對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對實驗技能在實際應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開放性試題強調實驗、觀察、實踐過程的討論和遷移,從答案唯一向開放性轉化。要注意培養(yǎng)表達能力,要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正確分析、準確表達。

4.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新理念

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歸納、自己表達,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訓練表達能力,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品質。

5.注意規(guī)范答題的訓練

答卷中反映出學生不會審題、字跡潦草、寫錯別字、化學式書寫錯誤、相對分子質量算錯、隱含在圖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會引用、語言表達不規(guī)范等,這說明在規(guī)范答題訓練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時的作業(yè)訓練及測試評講中加強答題規(guī)范的訓練,注意科學性和規(guī)范化,以減少答題的失誤,并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第4篇 2023考研西醫(yī)綜合:生物化學復習重點總結(1)

1、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化學結構和分類。

2、氨基酸的理化性質。

3、肽鍵和肽。

4、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及高級結構。

5、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關系。

6、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解離、沉淀、變性、凝固及呈色反應等)。

7、分離、純化蛋白質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組成,5種主要嘌呤、嘧啶堿的化學結構,核苷酸。

9、核酸的一級結構。核酸的空間結構與功能。

10、核酸的變性、復性、雜交及應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輔酶和輔基,參與組成輔酶的維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機制,酶反應動力學,酶抑制的類型和特點。

13、酶的調節(jié)。

14、酶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第5篇 2023考研西醫(yī)綜合:生物化學復習重點總結(3)

1、dna的半保留復制及復制的酶。

2、dna復制的基本過程。

3、逆轉錄的概念、逆轉錄酶、逆轉錄的過程、逆轉錄的意義。

4、dna的損傷(突變)及修復。

5、rna的生物合成(轉錄的模板、酶及基本過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7、核酶的概念和意義。

8、蛋白質生物合成體系。遺傳密碼。

9、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翻譯后加工。

10、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干擾和抑制。

11、基因表達調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達的調控。

13、基因重組的概念、基本過程及其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14、基因組學的概念,基因組學與醫(yī)學的關系。

【第6篇 生物化學多媒體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生物化學多媒體課堂教學工作總結范文

計算機和網(wǎng)絡是當今先進生產(chǎn)力的標志,其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于新課程體系的需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我們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經(jīng)過3年的教學實踐,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使難于理解的生化機理通過圖象、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一、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總結,我們認為,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在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很多時間都花費在對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性問題的講解,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常常會逐漸下降,思維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并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弊端——枯燥、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一些生化事件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特征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如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結構、酶的作用機理等通過高清晰度圖片的展示,使一些抽象的原理變得簡單,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由于多媒體在表達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上比傳統(tǒng)教學有著更強、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交互性強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使單向的教學活動變?yōu)殡p向和多向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意圖,運用適當?shù)?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充分利用了信息量大的功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認識深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xiàn)和模擬,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效果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迅速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了教學質量。

3 共享性好

我們將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上網(wǎng),為學生的課外復習提供方便,并進行網(wǎng)上學習指導和疑難解答,拓寬了教學范圍,實現(xiàn)了區(qū)域范圍的傳送和教學,通過內(nèi)部網(wǎng)絡,實現(xiàn)與其它教師和同學共享。學生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考核結果和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從生物科學專業(yè)20__級甲班20__級乙班開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與20__級甲班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這三個班由相同的教師授課,對學期末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將結果用sas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種教學方法效果經(jīng)問卷調查分析,sas軟件統(tǒng)計結果為p<0.01,差異極顯著(_)。大多數(shù)學生對多媒體授課教師基本滿意,認為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多媒體教學很投入,能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化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

多媒體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成功應用,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進和提高,但對于生物化學教學而言,當前階段有許多實驗是計算機所不能取代的,它只是一種手段或工具。我們將繼續(xù)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推廣教學成果,將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生物化學教學做出貢獻。

【第7篇 生物化學多媒體老師教學的工作總結

生物化學多媒體老師教學的工作總結

計算機和網(wǎng)絡是當今先進生產(chǎn)力的標志,其在教育領域的引入對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于新課程體系的需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我們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經(jīng)過3年的教學實踐,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使難于理解的生化機理通過圖象、圖表、文字、數(shù)據(jù)與動畫演示結合融為一體,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一、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

通過總結,我們認為,多媒體在生化教學中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豐富的表現(xiàn)力

在傳統(tǒng)的生物化學教學中始終離不開一本書、一支筆、一塊黑板的模式,很多時間都花費在對抽象、難理解的概念性問題的講解,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常常會逐漸下降,思維處于關閉狀態(tài),這并不是學生自身的問題,而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弊端shy;shy;——枯燥、乏味。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使一些生化事件的時間順序、空間結構和運動特征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如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物質的結構、酶的.作用機理等通過高清晰度圖片的展示,使一些抽象的原理變得簡單,使學生一目了然。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準確。由于多媒體在表達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和運動形式上比傳統(tǒng)教學有著更強、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交互性強

多媒體課件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引入,增強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使單向的教學活動變?yōu)殡p向和多向的教學活動,可以通過學生的理解和意圖,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充分利用了信息量大的功能,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資料,拓寬了學生的認識深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xiàn)和模擬,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效果可以及時得到反饋,迅速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了教學質量。

3、共享性好

我們將生物化學多媒體課件上網(wǎng),為學生的課外復習提供方便,并進行網(wǎng)上學習指導和疑難解答,拓寬了教學范圍,實現(xiàn)了區(qū)域范圍的傳送和教學,通過內(nèi)部網(wǎng)絡,實現(xiàn)與其它教師和同學共享。學生可以通過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考核結果和教學效果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從生物科學專業(yè)2002級甲班2002級乙班開始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與2001級甲班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這三個班由相同的教師授課,對學期末的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將結果用sas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種教學方法效果經(jīng)問卷調查分析,sas軟件統(tǒng)計結果為p<0.01,差異極顯著。大多數(shù)學生對多媒體授課教師基本滿意,認為教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對多媒體教學很投入,能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

【第8篇 2023考研西醫(yī)綜合:生物化學復習重點總結(4)

1、細胞信息傳遞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體。膜受體和胞內(nèi)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

2、血漿蛋白的分類、性質及功能。

3、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

4、血紅素的合成。

5、肝在物質代謝中的主要作用。

6、膽汁酸鹽的合成原料和代謝產(chǎn)物。

7、膽色素的代謝,黃疸產(chǎn)生的生化基礎。

8、生物轉化的類型和意義。

9、維生素的分類、作用和意義。

10、原癌基因的基本概念及活化的機制。抑癌基因和生長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機制。

11、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原理和應用。

12、基因診斷的基本概念、技術及應用?;蛑委煹幕靖拍罴盎境绦?。

【第9篇 生物化學總結酶

生物化學總結酶

一、酶的概論

1.定義:具有高效性與特異性的生物催化劑。

2.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點:

a.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b.酶具有高度專一性。

c.酶易失活。

d.酶活性受到調節(jié)和控制。

3.酶作用專一性的機制與假說:鎖鑰學說、誘導契合學說。

4.酶的化學組成:

5.酶的命名:反應物:反應物+反應類型+酶。

6.六大酶類:

二、酶的催化原理

1.酶通過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2.酶與底物復合物的形成:。

3.酶的活性部位: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功能,酶活性部位的結構特點決定酶行使其催化功能的特點(高效性、專一性)。活性部位是酶結合和催化底物反應的場所,是酶分子表面的一小部分區(qū)域,其功能基團包含催化基團與結合基團。

特點:a.活性部位在酶分子整個體積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b.酶的活性部位具有三維立體結構。

c.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上的一個裂隙。

d.活性部位具有與底物相對互補的結構,酶活性部位具有柔性,可發(fā)生誘導契合。

e.底物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到酶分子上。

f.活性部位對酶的整體構象具有依賴性。

4.影響酶催化效率的因素:(改變反應途徑降低活化能)

非共價作用:鄰近效應與定向效應、底物的形變與誘導契合(←過渡態(tài)理論)。

共價作用:酸堿催化、共價催化、金屬離子催化。

(1).鄰近效應:酶與底物結合以后,使原來游離的底物集中于酶的活性部位,從而減小底物之間或底物與酶的催化基團之間的距離,提高底物有效濃度,使反應更容易進行,增加反應速率的一種效應。定向效應:反應物的反應基團之間、以及酶的催化基團與底物的反應基團之間的正確定位和取向產(chǎn)生的效應。

(2).當酶與底物結合后,酶與底物之間的非共價作用可以使底物分子圍繞其敏感鍵發(fā)生形變,從而促進底物過渡態(tài)的形成,反應活化能被降低,反應速率得以加快。酶與底物結合時,在底物發(fā)生形變的同時,酶活性部位的構象也在底物的影響作用下發(fā)生改變,二者的形變導致酶與底物更好地結合,形成一個互相契合的酶-底物復合物。

(3).結合能與過渡態(tài)理論:結合能來自酶與底物之間的非共價作用。結合能被用于降低活化能。酶與底物過渡態(tài)之間產(chǎn)生最多最適的非共價作用,釋放最多結合能。與酶經(jīng)誘導契合調整后的構象最匹配的是底物經(jīng)形變產(chǎn)生的過渡態(tài),酶與底物過渡態(tài)的親和力要大于酶與底物或產(chǎn)物的親和力。過渡態(tài)理論的證明(如抗體酶、競爭性抑制劑)。

(4).酸堿催化:通過向反應物提供質子或從反應物接受質子以穩(wěn)定過渡態(tài),加速反應的一類催化機制.

共價催化:催化劑通過與底物形成不穩(wěn)定的共價中間復合物,降低反應活化能,從而提高反應速度的機制。金屬離子催化:通過結合底物為反應定向,電荷屏蔽與穩(wěn)定作用,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起傳遞電子作用。

5.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機理是: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結合底物形成酶-底物復合物,在酶的幫助作用下(包括共價作用與非共價作用),底物進入特定的過渡態(tài),由于形成此類過渡態(tài)所需要的活化能遠小于非酶促反應所需要的活化能,因而反應能夠快速、順利地進行,形成產(chǎn)物并釋放出游離的酶,使其能夠參與其余底物的反應。一種酶的催化作用常常是多種催化機制的綜合作用。酶的活性部位一般都含有多個與酶催化作用相關的基團,可以通過協(xié)同作用。

6.胰凝乳蛋白酶催化反應機制:催化三聯(lián)體,共價催化+酸堿催化。

三、酶促反應動力學

在酶催化的反應中,酶先與底物形成酶-底物中間復合物。當?shù)孜锓肿釉诿缸饔孟掳l(fā)生化學變化后,中間復合物再分解成產(chǎn)物和酶。

1.米氏常數(shù)km的意義:米氏常數(shù)是反應速度為最大值的一半時的底物濃度,大小只與酶的性質有關,與酶的濃度無關;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值。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溫度和ph條件下,一定的緩沖體系中測定的,不同條件下具有不同的km值。

1/km值可用于近似地表示酶與底物之間的親和程度:1/km值大表示親和程度大;1/km值小表示親和程度小。km值可用于計算酶促反應初速率v,

在一定酶濃度下,vma_是常數(shù);vma_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溫度和ph條件下,一定的緩沖體系中測定的,不同條件下具有不同的vma_值。

2.kcat的意義:kcat表示當酶被底物飽和時每秒鐘每個酶分子轉換底物的分子數(shù),稱為轉換數(shù)(tn)或催化常數(shù)。kcat通常等于多步反應中單一限度步驟的反應速率常數(shù),例如kcat可等于經(jīng)典米氏動力學反應過程的k3。kcat值越大,表示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生理條件下,[s]?km時,kcat/km的值可以作為酶促反應速率大小的衡量。kcat/km可用于綜合反映酶的催化能力。

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酶的抑制作用:改變酶的必需基團的化學性質,引起酶活力降低或喪失的作用。

a.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的必需基團通常以共價鍵結合,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

b.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蛋白以非共價鍵結合,引起酶活性暫時性喪失。抑制劑可以通過透析、超濾等物理方法被除去,并且能部分或全部恢復酶的活性。分為: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反競爭性抑制。

四、酶的調控

1.方式:改變酶的數(shù)量與分布(同工酶),改變酶個體的活性(改變酶的結構、直接干涉酶與底物的相互作用)。

2.通過改變酶結構調控酶活性:別構調控、可逆的共價修飾、酶原激活(蛋白激酶a的激活、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激活)。

3.別構調控:許多酶除具有活性部位外,還具有調節(jié)部位,酶的調節(jié)部位可以與某些化合物可逆地非共價結合,使酶發(fā)生構象的改變,進而改變酶的催化活性,這種酶活性的調節(jié)方式稱為酶的別構調控。別構調控可分為同促別構調控與異促別構調控,同促別構調控中,酶的活性部位和調節(jié)部位是相同的,效應物是底物;異促別構調控中,酶的活性部位和調節(jié)部位是不同的,效應物是非底物分子。

同促別構調控:底物分子本身對別構酶的調節(jié)作用。別構酶底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動力學曲線不是雙曲線,是s形曲線。

異促別構調控:非底物分子的調節(jié)物對別構酶的調節(jié)作用。

4.酶別構調控的一般機理:別構酶的結構基礎-寡聚酶結構。酶的某個活性部位結合底物后,構象改變的信息在酶分子中進行傳遞,最終產(chǎn)生效應,影響酶的總活性狀態(tài)。多肽鏈之間的界面作為分子開關起關鍵作用。非底物效應物通過與非活性部位(調節(jié)部位)結合,引起酶構象的變化,最終影響酶的總活性狀態(tài)。

5.酶別構調控的意義:在酶水平對代謝進行調節(jié),反饋抑制。

6.可逆的共價修飾:由其它的酶對共價調節(jié)酶進行可逆共價修飾,使其在活性形式和非活性形式之間相互轉變,從而調節(jié)酶活性。蛋白質的磷酸化是一種重要的可逆的共價修飾形式,指由蛋白激酶催化的把atp或gtp位磷酸基轉移到底物蛋白質氨基酸殘基上的過程,其逆過程是由蛋白磷酸酶催化的水解反應,稱為蛋白質的脫磷酸化。在信號傳遞體系中,通過各級蛋白激酶介導的激活反應,構成了級聯(lián)式放大反應的主體。

7.酶原的激活:在蛋白酶的專一作用下,酶原結構發(fā)生改變,形成酶的活性部位,變成有活力的酶的活化過程。

酶原:在生物體內(nèi)被合成的,不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的前體。

8.許多酶的調控作用是各種調控作用的組合。

【第10篇 生物化學重點總結

生物化學重點總結

第一章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一、名詞解釋

肽鍵 :一個氨基酸的a--羧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a--氨基脫水縮合所形成的結合鍵,稱為肽鍵。 等電點:蛋白質分子凈電荷為零時溶液的ph值稱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 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指多肽鏈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三、填空題

1,組成體內(nèi)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種,根據(jù)氨基酸側鏈(r性側鏈氨基酸;②極性中性側鏈氨基酸:;③堿性氨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④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3,紫外吸收法(280 nm)定量測定蛋白質時其主要依據(jù)是因為大多數(shù)可溶性蛋白質分子含有 氨酸, 苯丙氨酸,或 酪氨酸。 5,蛋白質結構中主鍵稱為 等,次級鍵中屬于共價鍵的有 范德華力、二硫鍵

第二章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一、名詞解釋

dna的一級結構:核酸分子中核苷酸從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順序即堿基排列順序稱為核酸的一級結構。

dna雙螺旋結構:兩條反向平行dna鏈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所形成的右手雙螺旋結構稱為dna的二級機構。

三、填空題

1,核酸可分為 和 和原核細胞 部位,后者主要存在于細胞的 細胞質 部位

2,構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 ,由3個部分組成

6,rna

7,dna

四、簡答題

1,dna與rna 一級結構和二級結構有何異同?

4,敘述dna雙螺旋結構模式的要點。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要點是:1,dna是一平行反向的雙鏈結構,脫氧核糖基和磷酸骨架位于雙鏈的外側,堿基位于內(nèi)側,兩條鏈的堿基之間以氫鍵相交接觸。腺嘌呤始終與胸腺嘧啶配對存在,形成兩個氫鍵(a=t),鳥嘌呤始終與胞嘧啶配對存在,形成三個氫鍵(g≡c),堿基平面與線性分子的長軸相垂直。一條鏈的走向是5’→3’,另一條鏈的走向就一定是3’→5’;2,dna是一右手螺旋結構;3,dna雙螺旋結構穩(wěn)定的維系橫向靠兩條鏈間互補堿基的氫鍵維系,縱向則靠堿基平面間的疏水性堆積力維持。

第三章 酶

酶:由活細胞合成的、對其特異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特殊蛋白質。 酶原:無活性的酶的前身物質稱為酶原

酶原激活:酶原受某種因素作用后,轉變成具有活性的酶的過程

km值:是酶促反應速度為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的底物濃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數(shù)。

競爭性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的正常底物結構相似,抑制劑與底物分子競爭地結合酶的活性中心,從而阻礙酶與底物結合形成中間產(chǎn)物,這種抑制作用稱為競爭性抑制作用

非競爭性抑制作用:抑制劑與酶活性中心外的其他位點可逆的結合,使酶的空間結構改變,使酶催化活性降低,此種結合不影響酶與底物分子的結合,同時酶與底物的結合也不影響酶與抑制劑的結合。底物與抑制劑之間沒有競爭關系,這種抑制作用稱為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填空題

1,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個別核糖核酸(rna)也具有酶一樣的催化活性,稱為 核酶。 59,可逆性抑制作用包括 競爭性抑制作用、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和 反競爭性抑制作用 三種

四,簡答題

1,以酶原的激活為例說明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在一定條件下,酶原受某種因素作用后,分子結構發(fā)生變化,暴露或形成活性中心,轉變成具有活性的酶,這一過程叫做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過程說明了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密切相關,結構改變,功能也隨之改變,結構破壞,功能喪失。

7,酶促反應高效率的機制是什么?

酶高效催化作用的機制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①鄰近效應與定向排列:在兩個以上底物參與的反應中,底物之間必須以正確的方向互相碰撞,才有可能發(fā)生反應。

②多元催化:同一種酶兼有酸堿催化作用,這種多功能基團的協(xié)同作用可極大的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③表面效應;酶活性中心內(nèi)部多種疏水性氨基酸,常常形成疏水性“口袋”以容納并結合底物。

一種酶的催化反應不限于上述某一種因素,而常常是多種催化作用的綜合機制,這是酶促反應高效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 糖代謝

名詞解釋

1,糖酵解:在不需要氧條件下,葡萄糖經(jīng)一系列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進而還原生成乳酸的過程稱為糖酵解

4,三羧酸循環(huán)(tac):乙酰輔酶a與草酰乙酸縮合生成檸檬酸,歷經(jīng)4次脫氫及2次脫羧反應,又生成草酰乙酸,此過程是由含有三個羧基的檸檬酸作為起始物的循環(huán)反應,故稱為三羧酸循環(huán)

7,糖異生:由非糖物質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稱為糖異生

9,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其正常水平為3.89~6.11 mmol/l

二、填空題

2,人體內(nèi)主要通過

3,在三羧酸循環(huán)中,催化氧化脫羧的酶是 和

4,在糖酵解途徑中,產(chǎn)物正反饋作用的步驟為 的正反饋調節(jié)

9,1 mol 葡萄糖氧化生co2 和 h2o時凈生成 或15,糖異生的原料有 19, 糖有氧氧化的反應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酰coa,乙酰co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及氧化磷酸化。

四、簡答

1,糖酵解的主要生理意義是什么

①是機體在缺氧條件下供應能量的重要方式;②是某些組織細胞的主要供能方式;③糖酵解的產(chǎn)物為某些物質合成提供原料;④紅細胞中經(jīng)糖酵解途徑生成的2,3-bpg可調節(jié)血紅蛋白的帶氧功能

2糖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義是什么

①是機體獲得能量的主要方式;②三羧酸循環(huán)是三大營養(yǎng)物質徹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徑;③三羧酸循環(huán)是三大物質代謝互相聯(lián)系、互相轉化的樞紐

20,簡述乳酸循環(huán)的生理意義

肌肉組織中不存在葡萄糖-6-磷酸酶,因此不能將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肌肉組織中糖異生酶類活性也較低,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糖異生作用。當氧供應不足時,肌肉組織糖酵解加強,必然導致乳酸生成增多,通過乳酸循環(huán)將有助于乳酸的再利用,并防止因乳酸堆積導致中毒。

第五章 脂類代謝

名詞解釋

1,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維持機體生命活動所必需,但體內(nèi)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

2,脂肪動員: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經(jīng)脂肪酶逐步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并釋放入血供全身各組織氧化利用的過程稱為脂肪動員

3,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是從脂?;摩?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及硫解四步連續(xù)的反應,將脂酰基斷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來少兩個碳原子的脂酰coa的過程。

4,酮體:酮體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在肝內(nèi)分解產(chǎn)生的特有正常中間產(chǎn)物。

二、填空題

1nadph2,脂肪酸β-氧化過程中的第一次脫氫由接受,第二次脫氫由+ 接受。

4,脂肪酸β-氧化過是在細胞的 線粒體 中而脂肪的合成是在細胞的 內(nèi)質網(wǎng) 中進行的。 5,脂肪酸β-氧化的過程包括 9,血脂的主要來源有10,血脂的主要去路有 15,酮體合成的原料為20,脂肪動員的產(chǎn)物為 甘油 和 脂肪酸 23,酮體是在 28,軟脂酸的β-氧化,共進行生成分子fadh2和 7 分子nadh+h, 8 乙酰coa,凈生成129 分子atp。

四、簡答題

1,何謂酮體?酮體是怎樣生成的,又是如何氧化利用的?

酮體的生成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 酮體的生成部位在肝細胞線粒體,合成原料為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2分子乙酰coa縮合生成乙酰乙酸coa,乙酰乙酸coa再與1分子乙酰coa縮合生成nmgcoa,催化此反應的 nmgcoa 合成酶是酮體合成的限速酶,nmgcoa 裂解生成 乙酰乙酸 和 乙酰coa ,乙酰乙酸 還原生成 β-羥丁酸 或脫羧生成 丙酮。肝能生成酮體,但不能利用酮體。 肝外組織的乙酰乙酸 經(jīng)過乙酰乙酸硫激酶或 琥珀酰coa 轉硫酶及硫解酶的催化下,轉變成乙酰coa并進入三磷酸循環(huán)而被氧化利用,丙酮可經(jīng)腎、肺 排出。

2,簡述硬脂酸的氧化過程及徹底氧化的能量計算。必考

硬脂酸的氧化可分為活化、進入線粒體、β-氧化及乙酰coa的徹底氧化四個階段。

①,硬脂酸在胞液中進行,由脂酰coa合成酶催化形成脂酰coa。②,活化的硬脂酰coa經(jīng)cat i 及 cat ii的催化,以肉堿為載體,由胞液進入線粒體基質。cat i 是脂肪酸 β-氧化的限速酶。③,脂酰coa進入線粒體基質后,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復合體的催化下,從脂?;摩?碳原子開始,進行脫氫、加水、再脫氫和硫解四步連續(xù)反應,脂?;鶖嗔焉梢环肿右阴oa和一分子比原來少二個碳原子的脂酰coa。如此反復進行,直到脂酰coa 全部生成乙酰coa。④乙酰coa通過三磷酸循環(huán)徹底氧化成co2和h2o,并釋放出能量。 能量計算:

硬脂酸(18c硬脂酰 9乙酰coa +8(fadh2+nadh +h+) 8 fadh2 _ 1.5 atp∕fadh2 = 12 atp

++

8 nadh + h_ 2.5 atp ∕nadh + h = 20 atp 9 ch3co~scoa _ 10 atp∕ch3co~scoa =90 atp

故一分子硬脂酸徹底氧化生成co2 和 h2o 凈生成90 + 32-2=120 atp

次β

氧化

【第11篇 2023考研西醫(yī)綜合:生物化學復習重點總結(2)

1、糖酵解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

2、糖有氧氧化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能量的產(chǎn)生。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義。

4、糖原合成和分解過程及其調節(jié)機制。

5、糖異生過程、意義及調節(jié)。乳酸循環(huán)。

6、血糖的來源和去路,維持血糖恒定的機制。

7、脂肪酸分解代謝過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體的生成、利用和意義。

9、脂肪酸的合成過程,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意義。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膽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徑及調控。膽固醇的轉化。膽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漿脂蛋白的分類、組成、生理功用及代謝。高脂血癥的類型和特點。

14、生物氧化的特點。

15、呼吸鏈的組成,氧化磷酸化及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儲存和利用。

16、胞漿中nadh的氧化。

17、過氧化物酶體和微粒體中的酶類。

18、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謝(體內(nèi)蛋白質的降解,氧化脫氨基,轉氨基及聯(lián)合脫氨基)。

20、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

21、體內(nèi)氨的來源和轉運。

22、尿素的生成--鳥氨酸循環(huán)。

23、一碳單位的定義、來源、載體和功能。

24、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與酪氨酸的代謝。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和分解產(chǎn)物,脫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謝物的作用及其機制。

26、物質代謝的特點和相互聯(lián)系,組織器官的代謝特點和聯(lián)系。

27、代謝調節(jié)(細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體水平調節(jié))。

物化總結(十一篇)

1、細胞信息傳遞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體。膜受體和胞內(nèi)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2、血漿蛋白的分類、性質及功能。3、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4、血紅素的合成。5、肝在物質代謝…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物化信息

  • 物化總結(十一篇)
  • 物化總結(十一篇)99人關注

    1、細胞信息傳遞的概念。信息分子和受體。膜受體和胞內(nèi)受體介導的信息傳遞。2、血漿蛋白的分類、性質及功能。3、成熟紅細胞的代謝特點。4、血紅素的合成。5、肝 ...[更多]

  • 生物化學總結(十一篇)
  • 生物化學總結(十一篇)95人關注

    生物化學總結酶一、酶的概論1.定義:具有高效性與特異性的生物催化劑。2.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點:a.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b.酶具有高度專一性。c.酶易失活。d.酶活 ...[更多]

總結范文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