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志愿者公益服務活動心得體會 第2篇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心得
第1篇 志愿者公益服務活動心得體會
做志愿者這一年多以來,我一向為能夠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開心。因為我一向覺得既然能夠做志愿者就應都是看透了,人世間很多功利才會來做這些,在旁人眼里覺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眼睛里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高低貴賤的區(qū)別。
志愿者的管理其實是一門科學。其實現(xiàn)實的狀況也不必須和想象的那樣單純。不明白我是不是該說,其實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所謂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的,甚至有些人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來的。但是我一向覺得不管是帶著什么目的加入進來。只要做的事情是對志愿服務有幫忙,能夠幫忙到需要幫忙的人,不對志愿工作大方向有影響,我們就就應學會包容。
此刻的志愿者工作其實是處在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透過熱鬧的2022年。已經(jīng)有很多人提出了20__年為志愿者元年的'說法。這其實對志愿者事業(yè)是一個十分好的契機。其實此刻是更需要的是對志愿者工作進行規(guī)范的時候了。只有進一步規(guī)范化管理,將來才能夠做到真正實現(xiàn)志愿者,能夠真正服務于社會的目的。但是此刻志愿者團隊能夠說是窮出不層,很多時候,穿上一件寫有志愿者字樣的衣服,掛上一個牌子就說自我是志愿者;扯起一個旗幟就稱自我是一個團隊。很多自稱為團隊的,其實就那么一兩個人。
在那里當然并沒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說句心里話。這樣的情形對將來志愿者工作其實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謂的不規(guī)范的志愿者的行為,其實也給將來志愿者工作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所以我有幾個想法:
一、探討和總結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和文化。人們到底為什么要來做志愿者?是就應引發(fā)更多人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時間,我和北京的志愿者楊濤夫婦一向在合作策劃一個叫“聚源入川”的活動。也就是由此思考引發(fā)出來的一個人文公益活動,我們把志愿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結合。水是生命的源頭,志愿者精神也就應和水一樣,是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到達必須境界后,一種人性最質(zhì)樸的回歸。汶川、北川一帶原本就是傳說中大禹的故鄉(xiāng),也是中國水文化的發(fā)源地。地震在那里發(fā)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懷都震發(fā)了出來。大家不顧一切奔往四川做志愿者。那么我們不就應讓人們心里,已經(jīng)引發(fā)出來的善心隨著地震的過去,而又隱藏回去。我們就應把這種每個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煉,讓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的生命不至于白白的犧牲。
二、完善志愿者考評認可機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給予志愿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可,志愿者的心其實是很敏感。如果應對的人不是真誠的,會被很快覺察出來。他們當面不會說什么,但是現(xiàn)實中會采取用腳投票的態(tài)度。只有當各個部門真正把志愿者當朋友,當兄弟看待時,志愿者也自然會認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規(guī)范志愿者培訓機制,設計確實可行的志愿者培訓課程。讓每一個剛剛來做志愿者的人們,能夠明確的明白自我該干什么,能夠做什么,怎樣去做。
四、認真的給來參加志愿服務的成員志愿者工時記錄,因為做的時間的長短,是唯一能夠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標準。那么只有那些真正從事志愿服務時間長的志愿者才能夠真正沉淀下來。也才能夠真正透過時間的考驗,來讓真正優(yōu)秀的志愿者升華。此刻志愿者工作浮夸風其實十分盛行,很多所謂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裝出來的。然而經(jīng)過必須的了解后,明白真相后,反而對志愿者工作是一種打擊。我們就應透過真正實實在在的工作來規(guī)范志愿者工作。
五、政府就應為志愿者工作帶給實質(zhì)性更強的支持。比如帶給相對固定的辦公場地,和一些辦公設施。志愿者和很多志愿者團隊,能夠用自我的時間和金錢來無償服務社會,但是同時也都不約而同的在團隊發(fā)展到必須時候,面臨生存的問題。因為在團隊組建初期,大家憑著最初的熱情能夠不顧一切,志愿者能夠一次甚至十次的付出。但是不幫忙他們解決一些最根本的問題,也是很難堅持下去。志愿者團隊就象是一個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應是怎樣把那些,真正擁有志愿者精神的人留下來。
第2篇 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心得
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大學學習就過了一年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暑假了,應學校和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個鍛煉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我學到了許多,也感悟到了許多。以下是我個人對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得出的心得與體會。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于步入半個社會。我
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打,我們需要自立、自強;當今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不再是古代對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要求那樣,對我們的要求是理論要結合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是謀臣,還要是將才。我們要了解社會經(jīng)濟和形勢的發(fā)展趨勢,要不斷地鍛煉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才能讓我們立足于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而處于大學時代的我們,社會實踐就是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我的方向標,只有投身于社會實踐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認識社會,積累社會經(jīng)驗;用我們的所學去服務于社會,并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才能使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去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使我們自己在實踐中成長,為以后邁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入大學之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加入了愛心站,開始了我的大學愛心公益之旅。由于熱心公益事業(yè),樂于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于是作為一個愛心站人,一年來在學校及雅安周邊地區(qū)做過志愿者工作,下過社區(qū),也去過敬老院。但是在今年五月我們公益之路卻走出了雅安去到了一個偏僻的彝族村落涼山州甘洛縣阿爾鄉(xiāng)眉山村,去到那里帶給我們的是心靈上無比的震撼。故事是這樣開始的,____年的新年,我們愛心站的站長在省科協(xié)心理委年會上認識了一位何叔叔,并且和他交談了許多,從他那里了解到?jīng)錾礁事蹇h有一個偏僻的村子,只要有舊的衣物、文具、書本捐給他們都可以,他們就會很滿足很高興了。
于是在新學期前幾個月我們愛心站就開始了在全校范圍內(nèi)的募捐活動,終于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們的成員帶著激動與好奇的心情及全校師生的愛心踏上了去眉山村的路,去了之后他們對整個村子的情況驚呆了,眉山村距甘洛縣城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多為山路。村子共有300多戶人,每個家庭有3個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全靠落后的農(nóng)業(yè)為經(jīng)濟來源,人均收入十分低下,有些村民需要同村的人救濟。今年正好國家新村建設,不少原住山上的農(nóng)民能搬到山腰來聚集居住,但國家資助的錢不足建房,有些農(nóng)民要借錢修房,還有不少農(nóng)民一家人擠在很小的房子中。教育方面,阿爾鄉(xiāng)眉山村有且僅有一個村小,只有一二年級共70多個學生,沒有學前教育,沒有老師的補習,村子里入學率僅有65%,每天約10:00上課,下午3:00下課。小學畢業(yè)人數(shù)很少,初中畢業(yè)僅有幾個,全村的孩子都要在村小進行一二年級教育后到阿爾鄉(xiāng)中心校學習,村子到中心校只有步行,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村子現(xiàn)在最高學歷是村小現(xiàn)在唯一代課老師格爾列加,也僅僅只是高中畢業(yè),并不是專業(yè)老師。村小另一個代課老師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而外出打工。整個村子的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
于是,他們做出了一定還會回去的承諾,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離開了眉山村,心得體會《愛心站公益活動感悟(六)回來以后,他們把那邊的情況告訴了我們愛心站的所有成員,聽完之后我們都對那個彝族村寨的情況表示震撼。因此20_年暑期我們準備再次起航,我們深知大山里需要太陽,當一個村子都認為知識不那么重要,當一個村子的初中畢業(yè)生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我們想他們的未來是迷茫的,所以總希望能幫助他們些什么,縱然我們知道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根源很深,但是我們覺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問心無愧,我們希望能聯(lián)合更多的力量升起大山里的第一個太陽,只要能有個開始未來會是光明的。于是我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下來討論了許多,也征求了許多同學的意見,我們決定暑期社會實踐再去眉山村,我們愛心站人要用一種單純的方式去眉山村實施塑夢計劃,去塑造那邊的小朋友們的夢想,同時也塑造我們自己的夢想這次我們不僅要帶去衣物、文具、書本等資源外,我們還要把外面的世界帶給那里的小朋友,同時也要把他們的詳細信息反饋給外面的社會,爭取得到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獲得更多人的幫助。這次我們的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學校及雅安市區(qū)內(nèi)作宣傳,號召更多的學校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以個人或小班的名義捐款捐物,同時爭取獲得更多的資源;
二、在我們的隊伍中安排成員專門收集外面的世界的相關資料,比如外面的小朋友們的童年生活照,下載了許多動漫作品,下載了一些國內(nèi)外著名的勵志電影,下載了許多關于奧運會、世博等的圖片,以及照了許多我們川農(nóng)大的照片帶了過去,帶給那邊的小朋友看;
三、在隊伍內(nèi)成立信息管理小組,到眉山村后把小朋友及其家庭的詳細信息采集回來統(tǒng)一管理,建立眉山村小朋友信息庫,以便反饋給關心他們的社會各界人士;
四、在隊伍內(nèi)安排幾位有家教或支教經(jīng)歷的成員備課,去村里給孩子們上課,包括文化課和藝體課。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隊員共十二人,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前期準備,終于在七月十九日舉行了我們的出征儀式,于七月二十日凌晨五點半正是出發(fā)了,此次實踐時間從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歷時共十天。在那邊我們的安排也很緊湊,早晨六點過起床由隊員輪流做飯,吃晚飯早上八點半左右去學校,從九點正式上課,然后下午三點才下課,由于條件的局限性,那邊的小朋友不會很多東西,因此在上課期間我們常常在烈日底下教小朋友們打籃球、打乒乓、打羽毛球、踢足球以及跳繩等,雖然我們的汗似小溪一樣在流,衣服像淋了雨一樣的濕,皮膚也在一天天變黑,但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我們心里也感到無比舒暢,他們死那么天真、活潑,他們是眉山村的希望。
而在下課后我們同樣是頂著烈日回老師家,吃完那頓來的很遲的午飯,休息一會兒,按照我們成立的三個走訪小分隊,大概從四點過又要開始分別在全村有適齡孩子的家庭進行走訪,主要是去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一下他們的家庭情況,還有他們對教育與什么看法,對孩子讀書持什么態(tài)度等,一般在每戶人家都會呆上幾十分鐘,每天都是天黑后才不舍的離開村民家,然后再回到老師家。回家以后吃完飯,每個隊員還要寫當天的心得體會,然后上交給我們的資料整理員,每天基本上睡覺時間都是在十二點以后,雖然每天都是那么地累,但我們都覺得很充實,我們的感觸也很多。
在實踐當中我們隊員要扮演多個角色,在私底下我們清楚我們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我們是川農(nóng)人,我們要注意個人形象,不能壞了學校的形象,損壞了學校的名譽;在與村民的交流過程中,我們是他們的朋友但更是有素質(zhì)的知識分子,我們要給他們講他們不懂得東西,給他們講生活和生產(chǎn)中對他們有用的,說話要有根據(jù),要讓他們信服;在學校里和小朋友們相處時我們是扮演老師的角色,我們要教他們知識,教他們學習方法,也要注重對他們思想意識的教育,還要教他們做人的準則。我們這次實踐的結果如下:
一、在全校范圍內(nèi)邀請到十六個塑夢小班,一個塑夢個人參與我們的活動,共捐出各類嶄新的文體用品和玩具若干(共三編織袋),舊的衣物若干(由于人手原因,帶過去的只有有九個裝滿的編織袋和一個皮箱);
二、教會了小朋友們各類體育活動、畫畫,以及分年級給他們補習了語文和數(shù)學等文化課程;
三、走訪了村里的大多數(shù)家庭,了解到大多數(shù)家長對教育的看法以及對待孩子讀書的態(tài)度;
四、確切的采集到了四、五十個小朋友的個人及家庭的詳細信息,建立了信息庫,為下一步我們向社會反饋孩子們的詳細情況作了充分的準備。到此我們的計劃同樣還沒有結束,我們會長期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阿爾鄉(xiāng)眉山村開展我們的助學計劃,無論我們能爭取到多少資源,我們都會懷著一顆單純的心去幫助那些沒有享受到受教育權利的孩子,讓他們心中有太陽,最終才能升起山里的太陽。實踐歸來后我總結了許多,我覺得通過社會實踐加深了我對社會各階層人的了解,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