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成本管理體系成本核算控制工作程序
成本管理體系成本核算控制程序
1、目的
成本核算是對實際成本水平的一種檢查和測量。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為確保本公司能及時識別和消除成本水平的不符合,提供符合成本控制要求和成本水平要求的證據(jù),以證實實現(xiàn)成本目標、降低和保持成本水平的符合性和成本管理體系的符合性。通過核算還可以為領導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幫助領導正確的進行成本決策和持續(xù)改進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對成本核算的管理與控制。
3、職責
3.1首席財務官負責領導本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負責成本核算的管理與控制,并批準成本報告和報表。
3.2財務部是本公司成本核算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公司成本核算的管理與控制,并具體組織實施成本核算和編制成本報表。有權對各有關部門的核算工作進行考核。
3.3各部門和單位負責組織本部門和單位對成本控制的業(yè)績進行會計核算、統(tǒng)計核算和業(yè)務核算,并對核算正確性和準確性負責。各單位負責計算本單位的產品成本,并對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準確性負責。
4、工作程序
4.1確定核算的范圍、內容和方式
4.1.1本公司已確定的成本核算范圍包括對以下方面的成本控制業(yè)績進行核算(檢查和測量):
a)目標成本實現(xiàn)的程度(包括: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和降低成本);
b)提高成本因素所浪費或損失;
c)成本控制方案實施的結果;
d)定額的準確程度;
e)預算實施的結果;
f)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結果。
4.1.2依據(jù)確定的核算范圍,本公司確定了以下三種核算方式:
a)會計核算(適用于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總成本、單位產品成本和降低產品成本的核算以及預算實施結果的核算);
b)業(yè)務核算(適用于提高成本因素所浪費或損失、成本控制方案實施的結果和定額準確程度的核算);
c)統(tǒng)計核算(適用于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結果的核算)。
4.1.3核算的內容是將上述成本控制的業(yè)績指標數(shù)據(jù)按其性質、類別、產品、項目、過程、會計科目和所在的責任區(qū)域、部門/單位以及風險程度等進行分類、整理、歸集、匯總、分配和計算。核算的主要內容是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計算。
4.2確定核算的方法、依據(jù)和核算期
4.2.1各單位應根據(jù)核算的范圍和內容識別和選擇正確的方法對產品成本和成本控制的業(yè)績進行核算。本公司根據(jù)機械產品特點,規(guī)定產品成本核算的方法仍采用職能基礎的實際成本法。由于本公司機械產品特點屬于小批量多品種生產,所以,公司規(guī)定按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4.2.2本公司已確定的產品成本核算的報告期通常為一各月。
4.2.3對提高成本因素所產生的浪費或損失的核算,應在每次開展的識別和確定提高成本因素的活動過程中進行。
4.2.4對預算實施結果的測量――決算,每年進行一次。
4.2.5對定額準確程度的核算,視需要可不定期進行。
4.2.6對成本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結果的核算期應與計劃期保持一致。
4.2.7對每一個成本控制方案實施結果都應進行核算。
4.2.8核算的主要依據(jù)可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核算的基本原則(包括:會計核算、統(tǒng)計核算和業(yè)務核算);
b)現(xiàn)行會計制度和統(tǒng)計制度;
c)法律法規(guī)要求;
d)總帳和分類明細帳信息;
e)會計憑證等原始記錄;
f)法定計量單位;
g)本公司有關核算的規(guī)定。
(不限于此)
4.3核算的實施
4.3.1產品成本核算
4.3.1.1財務部應組織各單位應按例行核算制度和時限要求實施產品成本核算。
4.3.1.2各單位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結產和封帳。有期初和期末在產品和半成品的單位應按期進行盤點,以計算期初期末差額成本。
4.3.1.3各單位應按規(guī)定的時間收集材料、工資、制造費用等成本信息,進行材料集合、作帳、分配間接費用和計算產品成本。
4.3.1.4各單位在計算產品成本后,如果有按定額、標準或計劃成本等非實際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的情況,應進行成本差異分析,以正確判定實際發(fā)生成本的水平。
4.3.1.5各單位在計算產品成本后,應對產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和正確性進行復核。
4.3.1.6財務部在組織進行職能基礎的產品成本核算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正確確定費用的歸屬,分清有關費用的界限:
――分清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分清生產成本與資本支出的界限;
――分清生產成本與營業(yè)外支出的界限。
b)正確分攤費用,分清有關成本的界限: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限;
――分清企業(yè)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成本的界限;
――分清各種產品成本費用的界限;
――分清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界限(修理和制造單位)。
c)加強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保證成本資料真實可靠:
――加強定額管理;
――建立健全原始記錄;
――嚴格材料物資計量、領發(fā)、零退和盤點制度;
――制定和修訂內部計劃價格或標準價格。
d)結合本公司的生產特點、管理者的要求、現(xiàn)行的會計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和慣例,各生產和經營單位應采用適當?shù)姆椒?、公式、口徑等計算成本?/p>
4.3.2提高成本因素所產生的浪費或損失的核算
4.3.2.1財務部應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對提高成本因素所產生的浪費或損失的金額逐項進行核算。
4.3.2.2對一些非定量的(定性的)提高成本因素所造成的浪費或損失,可以進行估算或估計(因為進行定量的核算是不實際的)。
4.3.2.3對預算、定額、成本計劃等
核算,可以按慣例或本公司有關規(guī)定實施。
4.4核算結果的報告
4.4.1月份、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成本報表的上報部門、領導和時間各部門和單位應按公司財務報告管理辦法執(zhí)行。
4.4.2財務部負責對各單位的成本報表進行復核和匯總,其上報匯總資料的時間按4.4.1條要求執(zhí)行。
5、相關/支持性文件
5.1《財務報告管理辦法》
5.2《會計制度》
6、記錄
6.1《成本報表》
6.2會計憑證等原始記錄
6.3《總帳》
第2篇 營運中心核算管理工作職責內容
1.建立公司客戶資金存管核算體系。
2.組織、監(jiān)控客戶資金存管核算體系的運行。
3.審核會計核算的記錄保障資金存管記錄。
4.編制部門會計報表,確保對外信息提供的準確性。
5.監(jiān)控清算業(yè)務風險。
6.組織核算業(yè)務的培訓、指導。
7.完成其他上級分配的工作。
第3篇 車間核算員日常工作管理辦法
車間核算員日常工作管理辦法
第一章 車間核算員崗位職責
第一條 核算員負責mrpii系統(tǒng)車間事務處理,具體包括:任務發(fā)放、發(fā)料(限冷加工車間)、完工入庫、子庫定義錯誤反饋等,系統(tǒng)操作嚴格按照真實可行性原則進行。
第二條 核算員負責車間相關單據(jù)的收集和保管,并指導領料員開具相關單據(jù)。(具體業(yè)務單據(jù)包括:領料單、退料單、超支單、成品入庫單)。
第三條 核算員負責車間相關事物處理的賬務核對和實物的監(jiān)控。
第四條 負責每周任務完工的提交關閉申請及報表的上交。(時間:每周六上午11:00之前),同時對提交關閉的任務中有超領物料的現(xiàn)象請在備注欄中給予說明。
第五條 核算員負責車間盤點工作的組織及盤點差異的分析說明,公司沒有組織全面盤點的情況下,各車間核算員在每月最后一天下午5:00以前打印盤點報表(注明合格品、待處理品)并上交制造部成本核算,生產制造成本核算于當日采用抽查的方式盤點,對抽查結果將進行通報。
第六條 核算員負責建立、健全車間費用控制目標責任制度,分析、監(jiān)控、考核各線體費用的執(zhí)行情況。并制定車間相關成本控制措施。
第七條 負責車間各項考核指標的過程監(jiān)控與考核。
第八條 每月按照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組規(guī)定報送相關報表。
第九條 每月按照財務管理部規(guī)定報送相關報表。
第一零條 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每月8日召開車間成本會議,車間核算員負責在每月9日組織召開車間內部成本控制宣貫會。
第二章 日常具體工作考評標準
明細事項1:車間當日生產、發(fā)料及完工的mrpii系統(tǒng)處理必須在第二天上午11:00之前完成。
考核辦法:未按規(guī)定時間完成,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2:車間核算員必須保證每日賬實相符,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每周通報一次。
考核辦法: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不定期抽查,每發(fā)現(xiàn)一例,核算員扣0.5分。
明細事項3:單據(jù)(領料單、退料單、超支單)書寫清楚、數(shù)字真實準確、按月整理(每月15日前裝訂成冊)、統(tǒng)一保管(封面注明:年月日、類型、保管人)。
考核辦法:未按照要求執(zhí)行,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4:物料報廢(包括:板材、成品物料)必須在每月末之前將本月必須報廢的物料報廢清理,其他部門不同意報廢的待處理物料需進行臺賬登記。每月5號上報制造部成本核算(注明產生日期,處理時間。)并妥善保存《物料報廢審批表》。
考核辦法:未按規(guī)定要求、時間內報廢,核算員扣1分。并追究相關責任。
明細事項5:車間報表、申請、報告等相關資料應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外借單據(jù)必須進行交接登記。
考核辦法:未按要求執(zhí)行的,核算員扣2分。
明細事項6:車間生產任務提交關閉必須在每周六上午11:30點之前準確無誤上交財務管理部。(在提交的關閉清單中有超領物料必須在備注欄注明超領物料、編碼、數(shù)量、金額)
考核辦法:不及時提交、錯誤、漏記、每發(fā)現(xiàn)一例,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7:車間任務關閉,嚴格按照“七天任務關閉”、月末27號“三天任務關閉”原則進行,超出規(guī)定時間,車間成本核算員必須注明未關閉原因,并于每周一下午16:30之前提交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整理后統(tǒng)一提交財務管理部。
考核辦法:未按時關閉,不提交未關閉說明,每發(fā)現(xiàn)一例,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8:車間核算員每日登記樣機領用數(shù)量、成品更改數(shù)量,每月2號以月報的形式向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提交電子檔。
考核辦法:未按規(guī)定提交報表,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9:車間核算員每日登記超領物料(分線體),每日上午11:00之前向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組提交電子檔,由制造部成本核算以周報形式提交財務。
考核辦法:未按規(guī)定提交報表,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10:車間核算員每周一上午10:00之前提交上周《車間日常返工返修明細表》,內容時間真實、數(shù)字準確。
考核辦法:未按以上要求提交,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11:車間核算員每天上午10:00之前提交《半成品下線預警報表》、《挑選物料日報表》,內容真實、數(shù)字準確。
考核辦法:未按要求提交,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12:車間核算員負責每月4號之前向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提交車間盤點差異分析報告,由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于4日前統(tǒng)一提交財務管理部。
考核辦法:未按時提交,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13:車間拆機完畢,核算員應及時準確登記拆機人工和時間,并在拆機后1個工作日內上報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由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于1個工作日內報送財務管理部備案。
考核辦法:未按時提交,核算員扣2分。
明細事項14:每月按財務管理部規(guī)定報送相關報表,同時經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組審核后統(tǒng)一報送財務管理部。
考核辦法:報送不及時、錯誤、漏報、不嚴謹,每發(fā)現(xiàn)一例,核算員扣1分。
明細事項15:車間核算報送公司外部門的申請、報告、報表必須經生產制造部成本核算審核后方可提交。
考核辦法:未按規(guī)定執(zhí)行的,核算員扣2分。
明細事項16:核算員負責車間盤點的組織及差異分析說明。公司在沒有組織全面盤點情況下,各車間核算員在每月最后一天下午5:00前打印盤點報表(注明合格品、待處理品)并上交制造部成本核算,生產制造成本核算于當日采用抽查的方式盤點,對抽查結果將進行通報。
考核辦法:核算員未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扣2分。
第4篇 會計核算管理工作職責內容
1.負責總公司會計核算,完善并制定會計核算規(guī)章制度及流程相關工作。
2.負責各機構會計核算工作常規(guī)指導、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