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有哪些
1. 設備準備:確保切割設備完好無損,包括切割機、防護設備、測量工具等。
2. 材料準備:檢查待切割材料的規(guī)格、材質,確認無誤。
3. 安全措施:佩戴安全帽、護目鏡、防護手套,設置安全警戒線。
4. 切割計劃:根據(jù)圖紙或工作指令,制定詳細的切割方案。
5. 操作流程:遵循設備操作手冊,正確啟動和使用切割設備。
6. 質量控制:檢查切割結果,確保尺寸、形狀符合要求。
7. 清理工作:及時清理切割廢料,保持工作環(huán)境整潔。
標準
1. 準確性:切割精度需符合工程或產品標準,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2. 效率: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切割效率,減少浪費。
3. 安全性:遵守安全規(guī)程,零事故率。
4. 環(huán)保:合理處理廢料,減少環(huán)境污染。
5. 文明生產:保持工作場所整潔,降低噪音和振動影響。
是什么意思
1. 設備準備和材料準備確保作業(yè)的基礎條件,是開始工作的前提。
2. 安全措施是為了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視。
3. 切割計劃是指導操作的藍圖,確保工作有序進行。
4. 操作流程強調標準化,防止錯誤發(fā)生。
5. 質量控制確保產品的合格率,滿足客戶要求。
6. 清理工作不僅關乎工作環(huán)境,也是對設備保養(yǎng)的一部分。
7. 標準則是衡量切割崗位工作成效的關鍵指標,涵蓋準確性、效率、安全、環(huán)保和文明生產等多個方面。
請注意,這些規(guī)程旨在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同時也注重員工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任何疑問或困難,應立即向上級匯報,以便及時解決。務必理解和遵守這些規(guī)程,以確保切割崗位的正常運行。
切割崗位規(guī)程范文
第1篇 線切割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目的:
為了規(guī)范生產現(xiàn)場,指導操作者正確操作和使用設備,確保生產安全。
2、范圍:
本規(guī)程適用于線切割操作崗位。
3、日期:
本規(guī)程于2007年3月18日發(fā)布,自2007年3月20日起實施。
4、操作程序:
4.1、打開機床總電源,控制器開關,24v步進驅動電源開關及高脈沖電源開關。
4.2、根據(jù)圖紙尺寸及工件的實際情況計算座標點編制程序,注意工件的裝夾方法和鉬絲直徑,選擇合理的切入位置。
4.3、開啟走線電機,水泵電機及控制面板上的高頻開關。
4.4、將粗調開關放在自動位置,拔下進給開關,即進入加工階段,加工中并進一步調節(jié)好微調開關及軟件微調,使之調到加工最穩(wěn)定狀態(tài)。
4.5、加工結束后應按順序先關閉機床的高頻脈沖開關,水泵開關,在關閉粗閉儲絲筒開關,如果要帶剎車關機單按下總電源開關紅色按鈕即可。
5、注意事項:
5.1、開機前,檢查各電器部件是否松動,如有斷絲和部件脫落應及時通知專業(yè)人員維修。
5.2、檢查鉬絲的緊張情況。
5.3、檢查導輪是否有損傷并及時調換工作面位置,防止卡斷鉬絲。
5.4、檢查擋絲棒如出現(xiàn)溝通槽,應及時調整工作面位置,防止卡斷鉬絲。
5.5、檢查機床潤滑部位應有足夠的潤滑油。
6、日常保養(yǎng):
6.1、橫向進給齒輪箱和縱向給進齒輪箱,每班應加30號機油一次。
6.2、儲絲筒各傳動軸,儲絲筒絲桿螺母,儲絲筒拖板板導機,每板應加30號機油一次。
第2篇 氣焊與切割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1. 危險有害因素
燙傷、火災、爆炸、中毒。
2. 操作步驟
2.1 戴上防護眼鏡或面罩,仰面焊接(切割)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高空作業(yè)時還應系好安全帶,地面并有人監(jiān)護。
2.2 按動火作業(yè)地點可能發(fā)生火災的類型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
2.3 氧乙炔氣瓶、作業(yè)點之間的距離應在10m以上。如條件限制,不得低于5m,如不能保證與明火源之間5m以上間距,必須用1.6m以上防火板隔開。
2.4 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瓶閥門。
2.5 焊接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時外面必須有人監(jiān)護,并保持良好的通風,照明采用12v,禁止在已涂油漆或噴涂過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2.6 加工件表面如有氧化層,應采取措施去除,防止作業(yè)時產生輕微爆炸,飛濺出火花傷害人體或造成火災。
2.7 工作完畢或短暫離開工作現(xiàn)場,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整理現(xiàn)場,滅絕火種,把氣瓶放到指定地點,做好防傾倒措施,禁止將氣瓶放在溫度較高或腐蝕性較強的環(huán)境中。
2.8 必須由專人保管,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guī)定定期檢查。
3. 應急處置
3.1 發(fā)生火災后使用對應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
3.2 發(fā)生其他傷害時應立即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4. 注意事項
4.1所有作業(yè)人員必須經過具有相應資質單位的培訓,并獲得相應資質證書,方可從事氣焊或切割作業(yè),禁止無證上崗作業(yè)。
4.2 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4.3 工作前或停工時間較長再工作時,必須檢查割槍、氧氣瓶、乙炔瓶、軟管接頭、閥門是否密閉,不得有松動、破損和漏汽現(xiàn)象,氣管上不能沾染含有油脂的泥垢,防止腐蝕造成事故。
4.4 用肥皂水檢查氣瓶、閥門、氣路時否漏氣,檢查時嚴禁明火或抽煙。
4.5 對承壓或密封容器、各種油桶管道或沾有易燃易爆物件進行加工時,必先解除壓力,清除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后,再進行工作。
4.6 氧氣閥或管道凍結時,要用溫水溶化;乙炔發(fā)生器、止回閥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或用23-30%氯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去凍塊。
4.7 檢查和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時,應消除余氣才能進行。
4.8 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yè)時應防止陽光直射瓶體和乙炔發(fā)生器上。
4.9 下班前應維護好現(xiàn)場環(huán)境,記好交接班記錄,使接班人員清楚生產及設備的運行情況。
第3篇 線切割崗位操作規(guī)程
3.1開機前的準備工作。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3.1.1機床在使用前首先對各注池部位進行潤滑,并檢查鉬絲的松緊程度,使之 達到正常工作要求。
3.1.2讀入代碼文件:機床在使用時,首先將存有代碼文件的數(shù)據(jù)盤插入驅動器, 按〈讀盤〉鈕,選擇130代碼,當屏幕出現(xiàn)該數(shù)據(jù)上全部130代碼文件后,將箭 頭光標移至要選擇的文件名上,按鼠標器命令鍵,該文件名變黃色,然后按參數(shù) 窗口左上角〈撤銷〉鈕,系統(tǒng)讀入該文件,并在屏幕上顯示其圖形。
3.1.2模擬校驗:按〈模擬〉或“d”鍵,系統(tǒng)以插補方式快速繪出加工軌跡, 以此驗證代碼的正確性。
3.1.3機床功能檢查
a)用光標點取屏幕上方的電機狀態(tài)標志(或按小鍵盤區(qū)的home鍵),使得該 指示標志呈紅色‘on’。檢查機床手柄,各相電機應處于鎖定狀態(tài),用光標再點 該標志,恢復為‘off’,電機均應失電。
b)用光標點取屏幕上方的高頻標志(或按小鍵盤區(qū)的pgup鍵),使得該指示 標志呈紅色‘on’,屏幕間隙電壓波形指示應為滿幅等幅波(若不滿 幅,應調整間隙電壓取樣部分的有關參數(shù),該參數(shù)出廠時己設定,用戶不應隨意 調整)。機床工件、鉬絲相碰時應出現(xiàn)火花,同時電壓波形出現(xiàn)波谷,表示高頻 控制部分正常。
c)關閉高頻‘off’開啟電機‘on’,再按“模擬”鈕,機床應空走,以次 檢驗機床有否失步及控制精度等情況。
3.2開機加工
3.2.1本系統(tǒng)的主要調整部分為屏幕上的跟蹤調節(jié)器,該表兩側有兩個按鈕,
‘ + ’表示跟蹤加強,‘一’表示跟蹤減弱。在正式切割前,應將表移至中間偏 右位置。機床、工件準備就緒后,按“加工”或“w”(若需要計算加工工時,應 首先將計時牌清零,用光標點取計時牌或按‘f9’鍵),即進入加工狀態(tài)(系統(tǒng) 自動開啟電機及高頻)。進入加工狀態(tài)后,一般有以幾種情況:
a)非跟蹤狀態(tài)----間隙電壓滿幅,加工電流為零或很小,屏幕下方的加工 坐標無變化。
處理:按跟蹤加強鈕‘ + ’(或end鍵),表針左移,直至間隙波形(電壓〉 出現(xiàn)峰谷,坐標開始計數(shù)。
b)欠跟蹤狀態(tài) 加工電流過小,且擺動。
處理:按跟蹤加強‘ + ’(或end鍵),直至加工電流、速度(跟蹤調節(jié)器上 方的瞬時速度值)穩(wěn)定。
c)過跟蹤狀態(tài)----經常出現(xiàn)短路回退。
處理:按跟蹤減弱‘一’(或‘pgdn鍵),使得加工電流剛好穩(wěn)定為止。若需要 暫停加工可按“暫停”按鈕或按‘p’鍵或‘del’鍵,再按“加工”鈕可恢復加 工。
3.2.2加工時各種參數(shù)顯示
a)加工坐標^屏幕下方顯示加工的‘_yuv’絕對坐標。用光標選取顯示 窗口的顯示切換‘yh’標志’(或按f10’鍵)顯示窗口內顯示各程序段的相對 坐標。
b)局部跟蹤軌跡顯示----按顯示窗下方的【口】鈕(或按f1鍵),屏幕 出現(xiàn)一局部放大窗口,窗口中動態(tài)顯示當前跟蹤軌跡。重按【口】鈕時。局部窗 口消失。
c)間隙電壓觀察---屏幕右上方為間隙電壓觀察窗口,窗口的兩側有二條等 分線〔10格〕,下端為黃色,其高度為設定的短路電壓值(此值可根據(jù)實際高頻 及機床參數(shù)設定).
d)速度---跟蹤調節(jié)器上方顯示機床的實時插補速度(只計_y軸),單位
為步數(shù)/秒。
3.2.3編程基本操作請詳讀《編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