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九寨溝的評課稿 第2篇小學語文《九寨溝》評課稿
第1篇 九寨溝的評課稿
九寨溝的評課稿
《九寨溝》是蘇教版小語第七冊中的課文,介紹了九寨溝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色。課文語言優(yōu)美,感情充沛。怎樣教好這文質兼美的文章呢?三河口小學的張春燕老師作了以下的探索。
一、利用課件激發(fā)興趣
老師精心制作的課件,在課堂上發(fā)揮了明顯的作用。對自然景物和珍稀動物的`講述,再借助課件,對九寨溝在視覺上有了一個沖擊。然后,通過畫面品味意思,最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領會語言美,感悟意境美,培養(yǎng)語感。
二、匯報交流,感受美景
你最喜歡哪一處景物?把它有感情地讀出來讓大家和你一起欣賞好嗎?師抓住了九寨溝的自然景物雪峰、湖泊、森林、瀑布帶領學生學習一處,然后出示學習方法同學自學、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三、課外延伸,提高學生綜臺性學習能力
欣賞了這么美的風光,你不由自主想發(fā)出什么贊嘆?神奇的九寨溝,用什么神奇的文字來描寫呢?齊讀小詩《九寨溝》。綜合性學習既拓寬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又發(fā)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同時也引發(fā)了自己的一點思考:對于這樣優(yōu)美的寫景類文章,應該提倡學生從課堂上就能夠背誦課文,老師課堂上可以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嘗試,課堂老師與學生已經產生了共鳴,加上充分的朗讀,接著就是背誦了。課堂上,背誦課文應該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升華,對文章內容理解的一個必要部分。所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背誦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第2篇 小學語文《九寨溝》評課稿
小學語文《九寨溝》評課稿
1
《九寨溝》是介紹美景的文章,要讓學生感知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首先教師教態(tài)自然、大方、得體,語言具有親和力,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復習字詞,總領全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了九寨溝。
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去感知,去體會,去領悟,在讀的基礎上讀出感受、感知美景,真正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介紹九寨溝的自然美景和珍禽異獸,以小導游的形式,讓學生來介紹,先讓學生自由嘗試,(看畫面),再單獨請一個學生上臺介紹,既顧及了全體,又突出了個別,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受益匪淺,一方面吸收了課文語言,內化語言,運用語言,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學生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作業(yè)的設計也傾向于生活化,實踐性,活動性。讓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得益,但更重要的是要落到實處,而不是作為展示課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