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1篇 九天洞景區(qū)導游詞
朋友們,歡迎您來九天洞參觀游覽。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shù)孛嫦嗤ǘ妹?987年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fā)現(xiàn),1988年正式對游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年,經(jīng)國際溶洞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九天洞規(guī)模龐大,景觀獨特,還有一批溶洞群沒有開發(fā),適合開展探險考察,因此正式接納九天洞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九天洞從此進入國際溶洞世界,身價倍增。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洞內有古樹化石和其它溶洞極少見的巖溶物質,不僅是難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目前已經(jīng)探明可供游覽的面積有250公頃,號稱“亞洲第一大洞”。洞分上、中、下三層,下層距洞口400多米,常年溫度20-22攝氏度。洞內有5級螺旋式觀景臺,30多個大廳,有3條落差較大的陰河,12處瀑布,還有自生橋,千丘田等景觀,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迎客廳)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廳,面積約有2500平方米,由天池、正廳、內廳組成,大廳平均高約30多米,正中距洞頂約100米。這邊有一個60平方米的橢圓形水池,洞頂常年有水滴入池中,叮當有韻。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廳中央有一根二、三米高的石柱,呈墨綠色,乍看如一棵松樹,斑斑駁駁,正面望去卻像一個穿蘭紫色衣服的半身人像,頭帶紗巾,好像是頷首歡迎各位大駕光臨。
(蓮花廳)這里叫蓮花廳。大家抬頭往上看,洞頂部懸吊著一個淡紅色的鐘乳石,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蓮花,花蕊中不斷滴下晶瑩的水珠,即便幾個月不下雨,也從不間斷;廳左有根高2米左右的鐘乳石像慈眉善眼的觀音菩薩,身后有幾十10米左右石筍護衛(wèi);廳東南半圓形的池子有半掩半露、內紅外黃的幾枚溶石,縷縷血絲,清晰可辨,據(jù)科學分析,是溶石中含有銅元素所致。
(九天寶殿)這個大廳位于九天洞上層。大廳的東面有一根形似古代編鐘的大鐘乳石,高約30米,圍徑5-6米,它的周圍長滿晶瑩透亮的乳白色小石柱,敲之嗡嗡作響。誰有興趣的話,不妨用手輕輕敲打一下這根石柱,它發(fā)出的聲音像不像古代編鐘?不過千萬不要用石頭重擊,這可是需要千萬年才能形成的歷史“文物”啊!大家再往這邊瞧,大廳右邊距這編鐘樂柱不遠的地方,有幾根巨大的石柱一字排開,其中一根高40多米,圍徑32米的叫擎天柱,是洞內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石柱。它后面的那根也有30多米高,棱角分明,直指洞頂,稱為神童金鞭。大廳西南上方有一個垂直的天窗,一縷天光從洞頂瀉下,極似舞臺上從頭射下的追光燈,人們都叫它天窗寶光。如果你運氣好,在天然追光燈下照張翩翩起舞的像,那絕對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藝術照。
(九天龍宮)這個大廳面積約700平方米,里面長滿了五彩繽紛的石幔帷帳,給人以豪華富麗之感,故叫龍宮。大廳北端有9根不到一米的石柱,像文臣武將一樣護衛(wèi)著另一尊卓然而立的石像。龍宮左邊石柱上,由于含硫的礦石巖漿每年滲漬形成9道鱗紋,盤繞四周,柱頂由碳酸鈣溶液凝聚成龍頭狀,被稱為九龍蟠柱。西南有兩根長短不一的石柱,像巨人的中食指,擎舉起洞頂巨大的青石板,稱二指擎天,是洞內絕無僅有的景觀。
(天界人間)請大家注意,這條人工修鑿的石徑,長達180多米,因為地勢極其險要,故又叫華山一條道。環(huán)顧四周,景象萬千,數(shù)不清的石筍,石幔,形成如天子山一樣的地下峰林奇觀,讓人驚嘆不已。此時此刻,大家是不是有站在九天云層,俯瞰人間大千世界的感覺呢?
(地下森林)大家看,前方那一大片鐘乳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如叢叢灌木,有的如參天大樹,疏密相間,參差不一,有人大膽設想,說那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不過,這是地下森林,比陸地上史前世紀遺下來的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銀杏還要古老數(shù)萬年。
(玉宮)這個800多平方米的大廳,珍藏了數(shù)千計的石筍、石柱,因為這些鐘乳石通體玲瓏剔透,形態(tài)各異,傳說是龍女、龍妃游樂的地方,故稱為玉宮。你看這根鐘乳石高30多米,直徑只有15厘米,像一個身著盛裝的白雪公主,纖纖玉體,婀娜多姿。
(水晶宮)這是九天洞里的又一處絕景,洞里遍布含有磷礦的方解石,在光照下瑩光閃爍,耀人眼目。許多石筍、石竹、石幔、石花都呈雪白色,我們稱它為“比薩斜塔”。塔下有池塘,水平如鏡,中間墨綠色的石荷葉和綻開的石荷花交相映襯,讓人想起“蓮葉水上碧,荷花鏡里香”的詩句來。
(玄女宮)這是洞里最大的一塊千丘田,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叫九天玄宮。你看,在這根30多米高的玉石帷幔后面,九天玄女頭戴鳳冠,懷抱嬰兒,儀態(tài)端莊,慈眉善眼環(huán)顧眾生。背后是一片銀白色石幔,中間有一根非常纖細的石柱高約10米,一手可握,叫鎮(zhèn)洞玉針。玄女下面靠左,在一對半橢圓形的石盆里裝著粉紅色的鐘乳卵石,是供奉給玄女的仙桃壽果。石盆前面有石瀑,像懸掛著的梳妝鏡,為玄女沐浴梳妝的地方。玄女宮融山、水、井、泉、石、瀑為一體,被中科院溶洞室主任張壽越教授譽為“滴石鑄玄女,暗河鏤九天”的天然畫廊。
(秦皇宮)這里是一個地下水池,中間有一方直徑10米左右的石臺,矗立一座40多米高的鐘乳石,它像一個老壽星,泰然自若端坐在那里,旁邊簇擁著大小不一的鐘乳石,像一群饞嘴的猴子,望著老壽星。對面石幔帷帳下,根根金線懸吊著的大小酒葫蘆,令這些石猴垂涎欲滴,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朋友們,置身于這美侖美奐的地下迷宮里,大家可能要問:這溶洞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jù)專家們研究,溶洞的形成是水的化學作用和機械作用,石灰?guī)r層理、節(jié)理和斷層發(fā)育,便于水的浸入。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當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水(碳酸)浸入碳巖進行溶解后,碳酸鈣隨水流失而流下空洞。經(jīng)若干萬年的不斷溶解逐漸擴大成洞穴。石灰?guī)r層理平緩,節(jié)理眾多,把巖石裂成網(wǎng)狀。因此,沿層面產生的溶洞大而平;沿節(jié)理產生的溶洞縱橫交錯,巷道曲折。洞內眾多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是由于重碳酸鈣的地下水自洞頂裂縫滲出時,二氧化碳溢出,水分蒸發(fā),重碳酸鈣沉淀下來,附著石縫處而逐漸形成的。開始在洞頂出現(xiàn)一個小突起,以后加大逐漸向下延伸,久而久之形成了鐘狀或乳狀的石鐘乳,未能在洞頂沉淀成石鐘乳而落于地面的重碳酸鈣液就在地面沉淀積累,逐漸向上形成石筍。當石鐘乳與對應位置的石筍相接時就變成了首尾相連的石柱。石鐘乳或石筍內若存有空洞,或石灰?guī)r被地下溶蝕成巧合的空洞時,就成為敲之有聲,彈之成音的石鼓或石琴(如我們在洞里看到的“編鐘”)。被地下水淹沒的溶洞便了洞里的地下河。
第2篇 九天洞導游詞
朋友們,歡迎您來九天洞參觀游覽。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shù)孛嫦嗤ǘ妹?987年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fā)現(xiàn),1988年正式對游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年,經(jīng)國際溶洞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九天洞規(guī)模龐大,景觀獨特,還有一批溶洞群沒有開發(fā),適合開展探險考察,因此正式接納九天洞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九天洞從此進入國際溶洞世界,身價倍增。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洞內有古樹化石和其它溶洞極少見的巖溶物質,不僅是難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目前已經(jīng)探明可供游覽的面積有250公頃,號稱“亞洲第一大洞”。洞分上、中、下三層,下層距洞口400多米,常年溫度20-22攝氏度。洞內有5級螺旋式觀景臺,30多個大廳,有3條落差較大的陰河,12處瀑布,還有自生橋,千丘田等景觀,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迎客廳)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廳,面積約有2500平方米,由天池、正廳、內廳組成,大廳平均高約30多米,正中距洞頂約100米。這邊有一個60平方米的橢圓形水池,洞頂常年有水滴入池中,叮當有韻。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廳中央有一根
二、三米高的石柱,呈墨綠色,乍看如一棵松樹,斑斑駁駁,正面望去卻像一個穿蘭紫色衣服的半身人像,頭帶紗巾,好像是頷首歡迎各位大駕光臨。
(蓮花廳)這里叫蓮花廳。大家抬頭往上看,洞頂部懸吊著一個淡紅色的鐘乳石,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蓮花,花蕊中不斷滴下晶瑩的水珠,即便幾個月不下雨,也從不間斷;廳左有根高2米左右的鐘乳石像慈眉善眼的觀音菩薩,身后有幾十10米左右石筍護衛(wèi);廳東南半圓形的池子有半掩半露、內紅外黃的幾枚溶石,縷縷血絲,清晰可辨,據(jù)科學分析,是溶石中含有銅元素所致。
(九天寶殿)這個大廳位于九天洞上層。大廳的東面有一根形似古代編鐘的大鐘乳石,高約30米,圍徑5-6米,它的周圍長滿晶瑩透亮的乳白色小石柱,敲之嗡嗡作響。誰有興趣的話,不妨用手輕輕敲打一下這根石柱,它發(fā)出的聲音像不像古代編鐘?不過千萬不要用石頭重擊,這可是需要千萬年才能形成的歷史“文物”??!大家再往這邊瞧,大廳右邊距這編鐘樂柱不遠的地方,有幾根巨大的石柱一字排開,其中一根高40多米,圍徑32米的叫擎天柱,是洞內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石柱。它后面的那根也有30多米高,棱角分明,直指洞頂,稱為神童金鞭。大廳西南上方有一個垂直的天窗,一縷天光從洞頂瀉下,極似舞臺上從頭射下的追光燈,人們都叫它天窗寶光。如果你運氣好,在天然追光燈下照張翩翩起舞的像,那絕對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藝術照。
(九天龍宮)這個大廳面積約700平方米,里面長滿了五彩繽紛的石幔帷帳,給人以豪華富麗之感,故叫龍宮。大廳北端有9根不到一米的石柱,像文臣武將一樣護衛(wèi)著另一尊卓然而立的石像。龍宮左邊石柱上,由于含硫的礦石巖漿每年滲漬形成9道鱗紋,盤繞四周,柱頂由碳酸鈣溶液凝聚成龍頭狀,被稱為九龍蟠柱。西南有兩根長短不一的石柱,像巨人的中食指,擎舉起洞頂巨大的青石板,稱二指擎天,是洞內絕無僅有的景觀。
(天界人間)請大家注意,這條人工修鑿的石徑,長達180多米,因為地勢極其險要,故又叫華山一條道。環(huán)顧四周,景象萬千,數(shù)不清的石筍,石幔,形成如天子山一樣的地下峰林奇觀,讓人驚嘆不已。此時此刻,大家是不是有站在九天云層,俯瞰人間大千世界的感覺呢?
(地下森林)大家看,前方那一大片鐘乳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如叢叢灌木,有的如參天大樹,疏密相間,參差不一,有人大膽設想,說那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不過,這是地下森林,比陸地上史前世紀遺下來的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銀杏還要古老數(shù)萬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批外國溶洞探險專家對這片地下生態(tài)“植被”予以高度評價:如此分布合理,造型奇特,令人震撼的“地下森林”,世界溶洞絕無僅有。
(百寶湖)這是巖溶形成的一個地下湖,東西長65米,南北寬24米,深1-4米。湖水清澈見底,兩邊的鐘乳石倒映湖中,千姿百態(tài)。湖畔石壁旁那兩根3人合抱、高20多米的石柱,外圓內空,輕輕敲打,鏘然有聲,如要請古琴演奏家精心調制一番,就可以舉行湖上音樂會了。環(huán)湖兩岸,有一叢叢的“銀菇”和石花,如同天然盆景。百寶湖中還有一種叫“吸毛水球”的東西,為國內外溶洞所罕見。
(九天銀河)朋友們,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景觀,像不像一道瀑布?其實它是碳酸鹽巖溶石漿形成的一道寬40米,高10米,銀白色石瀑。雨季,洞口水滴不斷,瀉珠濺玉;旱季則銀光耀目,令人暈眩,所以叫九天銀河。
(天界古戰(zhàn)場)這是一個面積約3500平方米的緩坡大廳,廳里有數(shù)百尊鐘乳石,高高低低,橫七豎八,如同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諸位:看到這一派揮戈擊劍,搏斗拼殺的戰(zhàn)爭場面,你是不是聽到了那劍戟碰撞聲和士兵們的吶喊聲?
(玉宮)這個800多平方米的大廳,珍藏了數(shù)千計的石筍、石柱,因為這些鐘乳石通體玲瓏剔透,形態(tài)各異,傳說是龍女、龍妃游樂的地方,故稱為玉宮。你看這根鐘乳石高30多米,直徑只有15厘米,像一個身著盛裝的白雪公主,纖纖玉體,婀娜多姿。
(水晶宮)這是九天洞里的又一處絕景,洞里遍布含有磷礦的方解石,在光照下瑩光閃爍,耀人眼目。許多石筍、石竹、石幔、石花都呈雪白色,我們稱它為“比薩斜塔”。塔下有池塘,水平如鏡,中間墨綠色的石荷葉和綻開的石荷花交相映襯,讓人想起“蓮葉水上碧,荷花鏡里香”的詩句來。
(玄女宮)這是洞里最大的一塊千丘田,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叫九天玄宮。你看,在這根30多米高的玉石帷幔后面,九天玄女頭戴鳳冠,懷抱嬰兒,儀態(tài)端莊,慈眉善眼環(huán)顧眾生。背后是一片銀白色石幔,中間有一根非常纖細的石柱高約10米,一手可握,叫鎮(zhèn)洞玉針。玄女下面靠左,在一對半橢圓形的石盆里裝著粉紅色的鐘乳卵石,是供奉給玄女的仙桃壽果。石盆前面有石瀑,像懸掛著的梳妝鏡,為玄女沐浴梳妝的地方。玄女宮融山、水、井、泉、石、瀑為一體,被中科院溶洞室主任張壽越教授譽為“滴石鑄玄女,暗河鏤九天”的天然畫廊。
(秦皇宮)這里是一個地下水池,中間有一方直徑10米左右的石臺,矗立一座40多米高的鐘乳石,它像一個老壽星,泰然自若端坐在那里,旁邊簇擁著大小不一的鐘乳石,像一群饞嘴的猴子,望著老壽星。對面石幔帷帳下,根根金線懸吊著的大小酒葫蘆,令這些石猴垂涎欲滴,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朋友們,置身于這美侖美奐的地下迷宮里,大家可能要問:這溶洞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jù)專家們研究,溶洞的形成是水的化學作用和機械作用,石灰?guī)r層理、節(jié)理和斷層發(fā)育,便于水的浸入。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當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水(碳酸)浸入碳巖進行溶解后,碳酸鈣隨水流失而流下空洞。經(jīng)若干萬年的不斷溶解逐漸擴大成洞穴。石灰?guī)r層理平緩,節(jié)理眾多,把巖石裂成網(wǎng)狀。因此,沿層面產生的溶洞大而平;沿節(jié)理產生的溶洞縱橫交錯,巷道曲折。洞內眾多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是由于重碳酸鈣的地下水自洞頂裂縫滲出時,二氧化碳溢出,水分蒸發(fā),重碳酸鈣沉淀下來,附著石縫處而逐漸形成的。開始在洞頂出現(xiàn)一個小突起,以后加大逐漸向下延伸,久而久之形成了鐘狀或乳狀的石鐘乳,未能在洞頂沉淀成石鐘乳而落于地面的重碳酸鈣液就在地面沉淀積累,逐漸向上形成石筍。當石鐘乳與對應位置的石筍相接時就變成了首尾相連的石柱。石鐘乳或石筍內若存有空洞,或石灰?guī)r被地下溶蝕成巧合的空洞時,就成為敲之有聲,彈之成音的石鼓或石琴(如我們在洞里看到的“編鐘”)。被地下水淹沒的溶洞便了洞里的地下河。
第3篇 張家界五條精品游覽線之茅巖河、茅巖湖、九天洞導游詞
各位朋友,飽覽了張家界的砂巖峰林奇觀之后,今天,換個新節(jié)目:玩水--漂流茅巖河!
茅巖河位于永定區(qū)境內的澧水上游之一段,上至苦竹寨,下至花巖電站,全程50公里。因90年代修建漁潭電站,使茅巖河一分為二,大壩以上為平湖游,20公里,以下為漂流旅游,25公里。
茅巖河自古系茅崗土司領地,六百年前土家人民的首領覃后就在這一帶抗擊官軍,反對朱元璋的民族壓迫。這里的山水洞寨,地名掌故無一不附麗著覃后王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所有這些,都給茅巖河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茅巖河是張家界五條精品旅游線之一。今天我們漂流途中所要觀賞的主要景點有溫塘古渡、索影潭、樅蔸灘、巖板灘、連環(huán)灘、水洞子瀑布,鴛鴦洲、寄馬莊、黑社、星子灘、貓兒灘、巖河峽、火燒溶、新瀾灘、繞瀾灘、陰陽灘、黃土城、阻舟河、象鼻子灘、麻姑灘、大瀾子灘、小瀾子灘、撐架巖等。
(溫塘古渡)現(xiàn)在我們即將起漂的渡口就稱為溫塘古渡。這個渡口建于何年已無從考證,這里就是茅崗土司與永順土司的分界點,是茅崗司的第三道關,也是最后一道關。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湘西籍大文豪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就在這里由著名導演凌子風拍成電影,據(jù)說,出演翠翠的那個演員拍完了戲,舍不得離開她住過的那棟吊腳樓了。
(溫泉)渡口兩邊各有一處溫泉,對岸的一處緊挨著河床,與河面平接,水溫37-39攝氏度,每小時涌流量二、三百噸。經(jīng)鑒測,溫泉為優(yōu)質礦泉水,常年飲用和洗浴,對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
(索影潭)這一段峽谷,河水碧綠,深不見底,水面一如平鏡,倒映兩岸青山,所以老百姓叫它索影潭。
(樅蔸灘)請注意,前面就是樅蔸漢,這是漂流中的第一道灘。請大家用手抓牢繩子,檢查一救生衣,準備與浪共舞”!
(鴛鴦洲)前面有兩個矗立在河心的小島,這就是鴛鴦洲。兩島相距不遠,上島長約200米,高50米,下島較小。兩島都呈長條橢圓形,島上怪石嶙峋,長滿芭茅灌木,乍看像浮在水中的兩只大鴛鴦。
(寄馬莊)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相傳覃后當年被明朝官軍追殺,退守茅崗時在這里寄養(yǎng)一匹戰(zhàn)馬,村里人將馬野放到鴛鴦洲。覃后被圍七年寨一時無法前來,馬兒終夜嘶鳴。于是有仙人撒沙,將鴛鴦洲與右岸相連,五馬離島。后覃后兵敗被害,五馬因戀主人仍不肯遠去,終于化作五座山頭。現(xiàn)寄馬莊和下游不遠處的五馬頭兩個地名,便由此而來。
現(xiàn)在準備上岸,在沙灘上玩玩,如果有收藏石頭的興趣,這大沙灘就是取之不盡的石頭倉庫!
(黑社三百篙)這里叫黑社,土家人有兩種說法,一叫黑社三百高,是指從對面絕壁登黑社寨,必須爬三百步高崖石墩;二叫黑社三百篙”,過去船工、排佬從這里進入巖河峽,一路左沖右突,水急浪險,河床狹窄,兩岸亂石相疊,河中暗礁叢生,稍有疏忽,便船毀人亡,船工到此,必須抖摟精神,嚴陣以待,不能懈怠。有船進入峪谷,必須連點三百篙方能沖出巖河峽,沖出鬼門關。請大家抓緊纜繩,準備過巖河峽。
(巖河峽)朋友們,巖河峽到了?,F(xiàn)在我給大家念一首清代土家族詩人向則友寫的《過茅巖峽》詩好不好?沿河修阻險最多,獨有茅巖形勢尤嵯峨;兩岸青峰相對立,峭壁層巖千萬級;山路曲盤僻更僻,河流逼窄復逼窄。險哉!茅巖真險絕!
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中有個叫柳宗元的嗎?對,就是寫《捕蛇者說》的那位大散文家。他曾經(jīng)聽一位遠征茅崗土司的將軍朋友介紹澧水風光,不禁心向往之,在給友人贈詩中,他寫道:自漢(指湖北漢水)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如澧”??上了蓝嘉茨苡H眼看一看眼前的澧水風光。巖河峽長10余公里,兩岸峭壁高達四、五千米,這里灘多潭深,浪大水急。古往今來,再好的水手駕船放排至此,都要經(jīng)受嚴峻的考驗。所謂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生死之間全在一瞬。每當大雨過后,巖河峽兩岸的瀑布數(shù)不勝數(shù),有的從崖頂一瀉到底,有的循山坡一瀑三疊,這樣的季節(jié)性瀑布茅巖河共有300多處。整個峽谷里水聲轟鳴,霧氣彌漫,仿佛進入了水鄉(xiāng)澤國。大家往岸邊石壁上看,那是人工鑿成的纖道,偶爾能碰上幾條烏篷船逆水而上,那些光著屁股,渾身漆黑的船工們,或背起纖繩在岸上拼命,或是扶著船舷在水里掙扎,一個勁兒發(fā)出凄厲的撕心裂肺的叫喊,艱難地把船拉到上游。這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如今很難見到了。但是,曾創(chuàng)下9次世界冠軍的羽壇名將關渭貞小姐在茅巖河拍她個人的專題片時,還正兒八經(jīng)當了一回纖夫。當時她還即興寫詩一首:弄潮漂流茅巖河,激流勇進互高歌。豪情滿懷寄山水,不使光陰空蹉跎。”
(巖河灘)朋友們,前面有一個落差5-6米的急流險灘,這是茅巖河最刺激、最叫絕的一道灘。請大家振作精神,注意安全,感受一下與驚濤駭浪搏斗的那份豪情,那份刺激。
(水洞子瀑布)水洞子瀑布是茅巖河的王牌景點。請?zhí)ь^看左邊,自70多米高的石洞中噴涌出一股地下水,順坡崖時開時合,似碎玉遍山,如冰凌下滑。臨近河邊的懸崖,形成數(shù)十米寬的巨瀑,飛瀉直下,聲震峽谷。瀑布對岸矗立幾塊巨大的巖石,像天然觀景臺,是游人拍照留影的最佳位置。凡是來茅巖河漂流的,沒有一個不在這里觀或留影拍照的。1991年6月,原國家體委主任、全國體總主席李夢華漂流茅巖河時在這瀑布前即興題詞:輕舟游茅巖,浪中樂陶然。人生似漂流,不斷過險灘。”一句輕舟游、浪中樂,表達了漂流途中輕松快樂而又愜意的感受,后面兩句筆峰一轉,借漂流比喻人生的道路曲折,不可能一帆風順,含有深刻的哲理?,F(xiàn)在請大家下船,在這里休息照像留影,把茅巖河的濤聲峽影帶回家去!
(覃后城)朋友們,請往左看,那兒有一片村落的地方,叫覃后城,相傳元代末年,覃后響應徐壽輝、陳友諒起義之前,曾從戰(zhàn)略高度上作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建立了十分完備的防御體系,先后在慈利永定渡、茅巖河等要塞建立軍事?lián)c,后人叫它覃后城”。同時若干關口以對付強敵??棵徦具@邊,就有茅寨子關、茅頭關、黑松關、溫塘關。這座城堡因為是用黃土構筑,故又叫黃土城。當年朱元璋派楊景、周德興從水陸進攻茅崗司與黃土城土軍血戰(zhàn)十來天,才將土城摧毀。
下面由我為大家學唱兩首土家山歌助興,好不好,我先念一段歌詞,再唱:
男:隔河看見姐穿青,姐是花兒愛死人。
有心戀姐難開口,丟個巖頭試水深。
女:對門山上貓喊春,一陣慢來一陣緊。
哥要真心喜歡我,哪怕山高水又深。
下面,我給大家再唱幾首排工情歌:
哪有灘頭水不陡,月亮出來亮堂堂;
哪有芝麻不出油,紫竹煙竿靠門枋;
哪有山中鳥不叫,有心跟哥不怕寡;
哪有排佬不風流,一世不燒回頭香。
哪有陽雀不叫春?鐵匠打鐵鐵打鐵,
哪棵葡萄不牽滕?風吹荷葉葉搭葉;
哪只蜜蜂不采蜜?哥妹放排排頭坐,
哪個妹妹不戀情?排水相依離不得。
一條木排順水流,哥情愿來妹情愿,
一個排佬坐排頭;不怕旁人生惡言;
我想坐排隨他去,惡言好比河里浪,
只怕排佬不點頭,把緊竹篙穩(wěn)下灘。
好女莫嫁放排佬,哥撐排頭妹撐尾,
十個放排九個漂,小小木排水上漂;
活著點燈活守寡,哥妹撐排河中走,
死后燈滅守白頭,哪怕浪頭萬丈高!
朋友們,今天的漂流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的密切配合。俗話說:同船共渡,五百年修就。我們同舟共濟,空峽谷,過險灘,漂流幾十公里,可以說是千年修就的緣份。愿茅巖河的美麗風光永遠留在您的心中,愿與浪共舞,有驚無險”的茅巖河漂流給您留下終生難忘的回憶。
茅巖湖
今天我很高興陪同大家到茅巖湖作平湖游。茅巖離張家界市區(qū)42公里,屬茅巖河的上段。隨著漁潭電站的興建,大壩落閘蓄水,昔日狂蕩不羈的茅巖河上游一夜之間成了水鄉(xiāng)澤國,景區(qū)也一分為二,下段仍然漂流,上段就成了現(xiàn)在的茅巖湖。
茅巖湖以電站大壩為起點,上至桑植縣境內的苦竹鎮(zhèn),20公里湖而景區(qū)的數(shù)理化。青山碧水、高峽危崖、溶洞古寨、土家風情、民間傳說,把茅巖湖裝點得瑰麗多姿、楚楚動人。湖兩岸的絕壁多呈90度,而曲折蜿蜒的水道以及一條條延伸于大山深處的溪谷湍流,使茅巖湖更加原始古野,有如一部大書的一個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扣人,令人陶醉。
(漁潭電站)這是茅巖湖平湖游的第一站。漁潭電站由葛州壩第六工程公司施工承建,1991年開工,1997年全面竣工,共投資4億多元。電站壩高56.5米,空腹重力壩型,庫容蓄水1.29億立方米,4臺機組裝機容量7萬千瓦,年了電量2.9億度。是目前澧水干流上規(guī)模最大的現(xiàn)代化電站。
修建漁潭電站,主要目的是調節(jié)澧水下游的水量減輕洞庭湖壓力,抑制水患;同時,大壩蓄水形成的高峽平湖為我們提供了一處難得的旅游景觀。接下來接大家乘坐游船快艇飽覽茅巖湖的秀麗風光,然后去領略地下迷宮九天洞的博大神奇。
(回龍崗)前面這個長滿古樹的山包叫回龍崗,因地形蜿蜒如龍體而得名?;佚垗徣媾R水,一面靠山,面積約100畝,島上密密匝匝長著1000多株苦櫧樹和楓樹,其中有300多株千年古木,郁郁蔥蔥,濃蔭蓋地。
(土司城遺址)大家朝右前方那一片水面看,那里是茅崗土司城遺址。茅崗接壤桑植,連通永順,以水上交通而言,堪稱古大庸的西大門。自元至清,茅崗一直為覃氏土司世襲之地。茅崗土司城臨澧水而建,木樓吊腳,街巷縱橫,商號貨店,客棧餐館處處可見,一派繁華景象,茅崗土司全盛時期,這里有三街六巷,還建有七進皇堂、寺廟道觀等,史書記載說:商船賈艘,往來絡繹,幾與大都市等。”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茅崗城西茅巖古寨一帶發(fā)生山體滑坡,阻塞澧水,中斷交通108年之久,從此茅崗土司城漸漸蕭條,市民商人大部外遷。至清末明初,土司城衰敗,如今又因大壩蓄水,古城和它的那部長長的土司史便長埋在一片汪洋之中。
(茅崗土家族)茅巖湖一帶是土家族世代居住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茅崗覃氏土司世襲20余代,統(tǒng)治這里達600年,其中覃后是歷代茅崗土司中最受土家人敬仰的英雄,景區(qū)內許多地名、景點都是以覃后命名的。在我們乘船將要向茅巖湖縱深作觀光旅游之前,我要向各位簡單介紹一下有關茅山岡土家族,茅崗土司以及覃后王的基本情況,以加深你對本地土家族的了解。
土家族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與古代巴人有直接淵源關系。周武王滅商后封其親族姬姓于巴地叫巴子國,川東鄂西屬巴子國封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巴人曾與強楚抗衡,范圍擴大到武陵地區(qū)和清江流域。公元223年,秦滅楚,大部分地區(qū)的巴人成為秦的編民,巴人急劇衰落,有的被迫遷徙,只有定居在湘鄂川黔邊境武陵山腹地的巴人比較穩(wěn)定地繁衍生息,綿延至今。后來巴人后裔自鄂西清江流域東移,定居澧水流域,并以田、覃、向、彭四大姓氏較為興盛。土家作為族稱的出現(xiàn),與漢人遷入其地直接相關。宋以后,特別是清改土歸流”以后,漢人大量遷入巴人世居之地,為有別于新進入的外族人才有土家”客家”之分,而官方對土家先民的稱呼叫蛋蠻、天門蛋蠻、南蠻、武陵蠻、荊州蠻、五溪蠻、土人蠻、土丁、土軍等,土家”是土民漢語的自稱,土家便由此而來。
土司制度始于南宋,嘉泰三年為以夷制夷,與五溪蠻中選擇智勇威望者立為酋長,謂之土司王。土司設立要經(jīng)過進朝廷批準,由皇帝授印。土司是政治、軍事的合一體,享有世襲權。茅崗土司除嚴格的政治統(tǒng)治外,突出地實行軍事控制。土司內男性全民皆兵,男孩從出生起就配以鐵器同長,少年就練功習武,青年編入士兵,隨時征調。土家兵打仗非常勇猛,每遇上皇上征調出征,總是豐功而歸。茅崗覃氏土司最有影響的是第三世--覃后王,他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從小練出一身好武藝,廣交朋友,行俠仗義,曾任慈姑州安撫使、湖廣理問(法官),后聯(lián)絡十八洞蠻起兵反元。朱元璋稱帝后,對蠻人異族采取歧視壓迫政策,引起覃后不滿,他自征稅賦,擴充兵力,抗擊明軍,一年之內兵力達到10萬余人,威震大明。朱元璋多次派兵征剿,未能得逞。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楊景、周德興統(tǒng)兵幾十萬,限期征平。兩軍在張家界的百仗峽展開數(shù)十次激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覃后退守茅崗七年寨,楊景、周德興分兵夾擊,包圍七年寨,覃后憑險固守,明軍無法取勝。周德興施反間計,覃后被女婿朱思濟出賣遭擒。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農歷六月六日,覃后在南京被朱元璋凌遲處死。
(晾衣篙)請大家仰望右邊懸崖,那里有一個小石窟,里面斜放著一根酒杯粗細、長約3米的深褐色桿子,民間傳說這是覃后用過的槍,當?shù)厝硕冀兴髽尅q蟊哿^人,武功超群,多次用它打敗官軍,覃后被害后,部下將槍放置這里,用來威鎮(zhèn)茅崗,永保土民安寧。又說是覃后與軍官作戰(zhàn)退守洞中用過的晾篙。究竟是槍是篙,屬鐵屬木,至今不得而知。是鐵應該銹蝕,是木更要腐爛,風風雨雨600年,它一直插在這懸崖絕壁上,不爛不腐,成了一個謎。
前幾年開發(fā)旅游,七年寨幾個村民下決心弄清六百年的古謎。他們從懸崖上縋繩而下,一位農民剛接近石窟,突然石壁上崩下來一塊石頭,險些擊中頭部,接著突然下起冰雹來,嚇得他們匆匆而逃。也許這是偶然,但事情本身是千真萬確的。后來,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以及中央電視臺來茅巖湖拍片,用高倍望遠鏡也沒瞧出個名堂來,只好望桿興嘆,讓它永遠是謎了。朋友們,通過您的觀察與分析,您會作出什么樣的判斷來呢?
(覃后灶)請大家往這邊看:那是一座天然自生石橋,拱高約50米,長約40米,寬約30米,但古人不叫它橋,而傳說是覃后起義時為部隊煮飯的鍋灶。如果到上面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橋”后面有300平方米左右的圓形洼地,酷似灶膛,橋洞便是灶門。灶膛后絕壁上有3個大溶洞通向外面,如同煙囪,這簡直是大自然的人性化杰作。你也許會問,這么大的灶,鍋在哪里呢?有灶無鍋,如何炒菜煮飯?別擔心,鍋肯定是有的,不過要到離這里10多公里以外的鍋坑去看,那是一口可載入吉尼斯紀錄的超級大鍋。
(擦耳溝)這便是擦耳溝。因為溪溝太窄,人行溝內,兩壁擦耳,當?shù)赝撩窬徒辛诉@么個實打實的名字。擦耳溝全長約3公里,是億萬年前地殼變動而斷裂的結果。這種自然奇觀,在眾多一線天”景觀中是很罕見的。
(雙虎守寨)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遠望,緊靠前面的七年寨,兩邊山梁隔河相伴,形狀大小相差無幾,恰似兩只臥虎守住茅巖河的水道。說來也巧,民間傳說與土家族崇拜老虎,不謀而合。實際上,兩座山頭曾經(jīng)是覃后設置炮臺的關卡,當年明朝將領周德興進攻七年寨,屢攻不克,就與這兩只老虎”頑強抵抗有關。
(七年寨)前面我多次提到的七年寨已近在眼前了,這是元末明初古戰(zhàn)場,因覃后王率將士與明軍抗戰(zhàn)七年而得名。七年寨是覃后老家,一面臨水,三面懸崖,唯有一個卡門可作通道出入,地形十分險要。崖頂較平緩,大小山包星羅棋布,有數(shù)百畝稻田夾雜其間。寨西北隔大野溪是月駕山,站在兩邊崖頂可以交談,如要靠攏得繞道走半日功夫。覃后當年帶領幾千將士在這里負險抗明時,曾用竹纜架設飛橋連通七年寨與月駕山,以便進退。洪武五年,明將周德興、楊景包圍七年寨,屢攻不下,施反間計誘騙覃后下山而被擒,明軍乘機破寨。守將羅飛、覃仁等奮力殺過飛橋逃往桑植;覃元、覃義等人從覃后洞逃往沅陵;土家著名將領八古皮跳大野溪壯烈犧牲。七年寨這塊隱于武陵深山的彈丸之地,演繹了一部土家先民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統(tǒng)治的悲壯歷史。六百多年過去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只是古戰(zhàn)場的遺跡,古城墻的殘壁。
今人田奇富先生有《古寨雄關》詩題七年寨:
亂石森森劍氣寒,當年鐵甲踏烽煙。
藤橋掛斷飛橋谷,御駕征開賀駕船。
三面峭壁盤古寨,一方秀水護雄關。
流泉淚灑悲王業(yè),遍地黃花戰(zhàn)跡殘。
(覃后炮臺)請大家看,左邊的陡峭石壁上有個洞,叫覃后洞,靠下側那石頭城垛,就是覃后炮臺,高約7米,寬3米,環(huán)三面設炮眼,置箭垛。炮臺將過往船只與對面大野溪的山徑小路,都控制在火炮弩箭射程以內,而那個溶洞就是地下運輸通道,進退自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難逾之勢。
(茅巖寨)這里是茅崗古寨遺址,宋、元時期是土司著名商埠。乾隆五十一年(即公元1786年),寨后面月駕山發(fā)生了山體滑坡。傳說滑坡前幾天,寨子里成批老鼠上街結隊流行”,空中老鴉日夜啼哭,山林中野獸成群結隊,竄進寨中哀鳴;一位老人肩扛一長竹篙,一上一下反復呼叫:搬篙喲搬篙”,人們只當是瘋子,乃至城毀人亡之時,才悟出這是仙人隱語,搬篙”就是搬高”,警示寨民往上游搬,可惜無人識破。從此一個數(shù)千人口的古寨,一夜間埋葬在澧水,有劉氏一家一百零八口,只漏掉一人,其余全部罹難。河水受阻,千萬高峽平湖,水漫桑植城腳,交通動脈中斷108年之久。由于航道阻塞,舟行至此,必雇人挑,越數(shù)里,另雇他船,乃得行。”茅巖寨再度興起。時有童謠流傳:若要茅巖開,除非老龍來。”時隔108年,桑植縣令龍啟濤發(fā)起開鑿。歷三年大功告成,應了昔日民謠,疏通茅巖,非老龍(龍啟濤)莫屬。
(跳水臺)請大家抬頭看對岸約200米高的崖頂有一塊六七米長的板狀巨石,如同跳水運動員的跳臺,平伸湖心。傳說當年覃后經(jīng)常從這百丈高的天然跳臺上,飛身跳進茅巖河中,洗澡游泳,習水練功。
(洞子坊)那里洞子坊,是古代茅崗土司溝通永順土司的交通要道。東岸叫神擋坪。元朝末年,天下大亂,覃后率土民響應湖廣徐壽輝、陳友諒紅巾軍起義,一舉推翻了元朝茅崗吳氏宣慰都元帥府。元朝廷派任文人、麻那罕二將軍合剿覃后義軍。一天夜里,元軍企圖夜襲覃后營,土軍正在夢鄉(xiāng),突然一只鳥兒誤撞銅鑼,驚醒士兵,士兵們急砍斷繩索,滾木檑石一齊砸下,元軍大敗。以后,土人認為是神人相助,擋住敵軍,故叫此地為神擋坪”。
(血門溝)請大家往右邊看,這里是一個斷山峽谷,叫血門溝。兩邊石壁高100多米,寬只有2-3米,縱深達6公里,猶如一道地球裂縫。有人說地球轉得太快,在這里閃斷了腰。原來游人可徒步在溝里玩耍,如今已被水漫,只能租用小船或橡皮舟入內。溝兩邊石壁如削,光潔似玉,抬頭仰望,僅一線天際。石壁呈紅褐色,相傳神擋坪之戰(zhàn),元軍血染溝谷,所以叫做血門溝。
(覃后鐘)澧水這一段河道叫風洞河。從那堵石壁上爬十余米,有個古洞叫風洞,洞內有石板一塊,下面有11個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凹,用手一敲,石板即發(fā)出銅鑼般聲響,悠偉20秒鐘,但不能用石頭打,擊打無聲。俗傳覃后少時在此練功,常用手擊石,久之竟發(fā)出音樂般聲響,故叫覃后鐘。后來,土人進洞熬硝,偶爾誤碰石鐘,發(fā)出聲響,嚇得他們狼狽而逃。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進去一試,一起解解石頭發(fā)聲之謎。
(苦竹寨)正前方的那個寨子叫苦竹寨,因為這一帶生長一種怪異的苦竹,這一段河就叫苦竹河,寨子就叫苦竹寨??嘀裾郧皩倜復了镜念I地。
苦竹寨雖處深山峽谷,過去曾有過一度輝煌。它是桑植、永順、永定三縣邊境以及川東、鄂西一些地區(qū)的物資集散地,不少土特產如桐油、獸皮、棕片、木材等從這里運往山外,古寨因此得較快發(fā)展。到清末有了相當規(guī)模,常住人口達兩千多人。民國時期,戰(zhàn)亂紛起,世風日下,這里連遭土匪和強盜洗劫,日漸衰落。
苦竹寨依山建房,房屋樣式古樸,風格多變,錯落有致。有低矮的木屋,有高大的封火墻,一色青石板鋪成的街道,有的墻壁也采用大塊青石板嵌成。寨子里面,彭氏祠堂尤其顯得高大寬敞和氣魄。如今大部分建筑物和舊時的碼頭還保持原貌,古色古香,韻味獨特,雖然殘破,但仍可看到當年土司文化的一些痕跡。
苦竹寨是茅巖湖景區(qū)的最后一站,現(xiàn)在,我們將從這里啟程,乘車3公里,直達亞洲第一洞--九天洞。
[附] 茅巖河四奇
棒頭泉 茅巖河西部有處穿山溶洞叫檳榔孔,長達數(shù)公里,洞外有個迷眼泉,附近村婦多在此洗涮搗衣,乒乓敲打間,泉水慢慢上漲,浸濕屁股。棒止水消。當?shù)厝藛舅纛^泉”。
間歇泉 茅巖河哈溪邊有一怪泉:每隔20分鐘左右,水面便有汽泡冒出,還伴以咕咕響聲。汽泡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達到一定極限,巖縫中便涌出一股泉水來。15分鐘后,出水漸弱,水面漸漸平靜。由此周而復始。有時涌出泥漿水,它便準確地告訴你:近日將下暴雨。
鹽 泉 位于茅巖河中段回龍觀株木子林的河中心。鹽泉從河底冒出,呈乳白色,有咸味。冬天,河中心水位很低,冒出的鹽泉宛如一朵巨大的雪蓮花。鹽泉的水雖沒有食鹽咸,但在舊社會,許多窮人就在河中心取回鹽泉炒菜。
喊霧洞 茅巖河西部兔兒界有一溶洞,高約15米,寬20米,洞穹有一石罅,平時洞清靜無霧,人若喊叫出聲,石罅中便悠然飄出薄霧,愈喊愈濃,罩住洞口,若停止喊叫,霧便漸漸散去。
九天洞
朋友們,歡迎您來九天洞參觀游覽。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shù)孛嫦嗤ǘ妹?987年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fā)現(xiàn),1988年正式對游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年,經(jīng)國際溶洞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九天洞規(guī)模龐大,景觀獨特,還有一批溶洞群沒有開發(fā),適合開展探險考察,因此正式接納九天洞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九天洞從此進入國際溶洞世界,身價倍增。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洞內有古樹化石和其它溶洞極少見的巖溶物質,不僅是難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目前已經(jīng)探明可供游覽的面積有250公頃,號稱亞洲第一大洞”。洞分上、中、下三層,下層距洞口400多米,常年溫度20-22攝氏度。洞內有5級螺旋式觀景臺,30多個大廳,有3條落差較大的陰河,12處瀑布,還有自生橋,千丘田等景觀,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迎客廳)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廳,面積約有2500平方米,由天池、正廳、內廳組成,大廳平均高約30多米,正中距洞頂約100米。這邊有一個60平方米的橢圓形水池,洞頂常年有水滴入池中,叮當有韻。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廳中央有一根二、三米高的石柱,呈墨綠色,乍看如一棵松樹,斑斑駁駁,正面望去卻像一個穿蘭紫色衣服的半身人像,頭帶紗巾,好像是頷首歡迎各位大駕光臨。
(蓮花廳)這里叫蓮花廳。大家抬頭往上看,洞頂部懸吊著一個淡紅色的鐘乳石,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蓮花,花蕊中不斷滴下晶瑩的水珠,即便幾個月不下雨,也從不間斷;廳左有根高2米左右的鐘乳石像慈眉善眼的觀音菩薩,身后有幾十10米左右石筍護衛(wèi);廳東南半圓形的池子有半掩半露、內紅外黃的幾枚溶石,縷縷血絲,清晰可辨,據(jù)科學分析,是溶石中含有銅元素所致。
(九天寶殿)這個大廳位于九天洞上層。大廳的東面有一根形似古代編鐘的大鐘乳石,高約30米,圍徑5-6米,它的周圍長滿晶瑩透亮的乳白色小石柱,敲之嗡嗡作響。誰有興趣的話,不妨用手輕輕敲打一下這根石柱,它發(fā)出的聲音像不像古代編鐘?不過千萬不要用石頭重擊,這可是需要千萬年才能形成的歷史文物”啊!大家再往這邊瞧,大廳右邊距這編鐘樂柱不遠的地方,有幾根巨大的石柱一字排開,其中一根高40多米,圍徑32米的叫擎天柱,是洞內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石柱。它后面的那根也有30多米高,棱角分明,直指洞頂,稱為神童金鞭。大廳西南上方有一個垂直的天窗,一縷天光從洞頂瀉下,極似舞臺上從頭射下的追光燈,人們都叫它天窗寶光。如果你運氣好,在天然追光燈下照張翩翩起舞的像,那絕對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藝術照。
(九天龍宮)這個大廳面積約700平方米,里面長滿了五彩繽紛的石幔帷帳,給人以豪華富麗之感,故叫龍宮。大廳北端有9根不到一米的石柱,像文臣武將一樣護衛(wèi)著另一尊卓然而立的石像。龍宮左邊石柱上,由于含硫的礦石巖漿每年滲漬形成9道鱗紋,盤繞四周,柱頂由碳酸鈣溶液凝聚成龍頭狀,被稱為九龍蟠柱。西南有兩根長短不一的石柱,像巨人的中食指,擎舉起洞頂巨大的青石板,稱二指擎天,是洞內絕無僅有的景觀。
(天界人間)請大家注意,這條人工修鑿的石徑,長達180多米,因為地勢極其險要,故又叫華山一條道。環(huán)顧四周,景象萬千,數(shù)不清的石筍,石幔,形成如天子山一樣的地下峰林奇觀,讓人驚嘆不已。此時此刻,大家是不是有站在九天云層,俯瞰人間大千世界的感覺呢?
(地下森林)大家看,前方那一大片鐘乳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如叢叢灌木,有的如參天大樹,疏密相間,參差不一,有人大膽設想,說那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不過,這是地下森林,比陸地上史前世紀遺下來的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銀杏還要古老數(shù)萬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批外國溶洞探險專家對這片地下生態(tài)植被”予以高度評價:如此分布合理,造型奇特,令人震撼的地下森林”,世界溶洞絕無僅有。
(百寶湖)這是巖溶形成的一個地下湖,東西長65米,南北寬24米,深1-4米。湖水清澈見底,兩邊的鐘乳石倒映湖中,千姿百態(tài)。湖畔石壁旁那兩根3人合抱、高20多米的石柱,外圓內空,輕輕敲打,鏘然有聲,如要請古琴演奏家精心調制一番,就可以舉行湖上音樂會了。環(huán)湖兩岸,有一叢叢的銀菇”和石花,如同天然盆景。百寶湖中還有一種叫吸毛水球”的東西,為國內外溶洞所罕見。
(九天銀河)朋友們,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景觀,像不像一道瀑布?其實它是碳酸鹽巖溶石漿形成的一道寬40米,高10米,銀白色石瀑。雨季,洞口水滴不斷,瀉珠濺玉;旱季則銀光耀目,令人暈眩,所以叫九天銀河。
(天界古戰(zhàn)場)這是一個面積約3500平方米的緩坡大廳,廳里有數(shù)百尊鐘乳石,高高低低,橫七豎八,如同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諸位:看到這一派揮戈擊劍,搏斗拼殺的戰(zhàn)爭場面,你是不是聽到了那劍戟碰撞聲和士兵們的吶喊聲?
(玉宮)這個800多平方米的大廳,珍藏了數(shù)千計的石筍、石柱,因為這些鐘乳石通體玲瓏剔透,形態(tài)各異,傳說是龍女、龍妃游樂的地方,故稱為玉宮。你看這根鐘乳石高30多米,直徑只有15厘米,像一個身著盛裝的白雪公主,纖纖玉體,婀娜多姿。
(水晶宮)這是九天洞里的又一處絕景,洞里遍布含有磷礦的方解石,在光照下瑩光閃爍,耀人眼目。許多石筍、石竹、石幔、石花都呈雪白色,我們稱它為比薩斜塔”。塔下有池塘,水平如鏡,中間墨綠色的石荷葉和綻開的石荷花交相映襯,讓人想起蓮葉水上碧,荷花鏡里香”的詩句來。
(玄女宮)這是洞里最大的一塊千丘田,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叫九天玄宮。你看,在這根30多米高的玉石帷幔后面,九天玄女頭戴鳳冠,懷抱嬰兒,儀態(tài)端莊,慈眉善眼環(huán)顧眾生。背后是一片銀白色石幔,中間有一根非常纖細的石柱高約10米,一手可握,叫鎮(zhèn)洞玉針。玄女下面靠左,在一對半橢圓形的石盆里裝著粉紅色的鐘乳卵石,是供奉給玄女的仙桃壽果。石盆前面有石瀑,像懸掛著的梳妝鏡,為玄女沐浴梳妝的地方。玄女宮融山、水、井、泉、石、瀑為一體,被中科院溶洞室主任張壽越教授譽為滴石鑄玄女,暗河鏤九天”的天然畫廊。
(秦皇宮)這里是一個地下水池,中間有一方直徑10米左右的石臺,矗立一座40多米高的鐘乳石,它像一個老壽星,泰然自若端坐在那里,旁邊簇擁著大小不一的鐘乳石,像一群饞嘴的猴子,望著老壽星。對面石幔帷帳下,根根金線懸吊著的大小酒葫蘆,令這些石猴垂涎欲滴,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朋友們,置身于這美侖美奐的地下迷宮里,大家可能要問:這溶洞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jù)專家們研究,溶洞的形成是水的化學作用和機械作用,石灰?guī)r層理、節(jié)理和斷層發(fā)育,便于水的浸入。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當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水(碳酸)浸入碳巖進行溶解后,碳酸鈣隨水流失而流下空洞。經(jīng)若干萬年的不斷溶解逐漸擴大成洞穴。石灰?guī)r層理平緩,節(jié)理眾多,把巖石裂成網(wǎng)狀。因此,沿層面產生的溶洞大而平;沿節(jié)理產生的溶洞縱橫交錯,巷道曲折。洞內眾多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是由于重碳酸鈣的地下水自洞頂裂縫滲出時,二氧化碳溢出,水分蒸發(fā),重碳酸鈣沉淀下來,附著石縫處而逐漸形成的。開始在洞頂出現(xiàn)一個小突起,以后加大逐漸向下延伸,久而久之形成了鐘狀或乳狀的石鐘乳,未能在洞頂沉淀成石鐘乳而落于地面的重碳酸鈣液就在地面沉淀積累,逐漸向上形成石筍。當石鐘乳與對應位置的石筍相接時就變成了首尾相連的石柱。石鐘乳或石筍內若存有空洞,或石灰?guī)r被地下溶蝕成巧合的空洞時,就成為敲之有聲,彈之成音的石鼓或石琴(如我們在洞里看到的編鐘”)。被地下水淹沒的溶洞便了洞里的地下河。
第4篇 湖南九天洞導游詞
朋友們,歡迎您來九天洞參觀游覽。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shù)孛嫦嗤ǘ妹?987年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fā)現(xiàn),1988年正式對游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年,經(jīng)國際溶洞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九天洞規(guī)模龐大,景觀獨特,還有一批溶洞群沒有開發(fā),適合開展探險考察,因此正式接納九天洞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九天洞從此進入國際溶洞世界,身價倍增。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洞內有古樹化石和其它溶洞極少見的巖溶物質,不僅是難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目前已經(jīng)探明可供游覽的面積有250公頃,號稱“亞洲第一大洞”。洞分上、中、下三層,下層距洞口400多米,常年溫度20-22攝氏度。洞內有5級螺旋式觀景臺,30多個大廳,有3條落差較大的陰河,12處瀑布,還有自生橋,千丘田等景觀,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迎客廳)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廳,面積約有2500平方米,由天池、正廳、內廳組成,大廳平均高約30多米,正中距洞頂約100米。這邊有一個60平方米的橢圓形水池,洞頂常年有水滴入池中,叮當有韻。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廳中央有一根二、三米高的石柱,呈墨綠色,乍看如一棵松樹,斑斑駁駁,正面望去卻像一個穿蘭紫色衣服的半身人像,頭帶紗巾,好像是頷首歡迎各位大駕光臨。
(蓮花廳)這里叫蓮花廳。大家抬頭往上看,洞頂部懸吊著一個淡紅色的鐘乳石,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大蓮花,花蕊中不斷滴下晶瑩的水珠,即便幾個月不下雨,也從不間斷;廳左有根高2米左右的鐘乳石像慈眉善眼的觀音菩薩,身后有幾十10米左右石筍護衛(wèi);廳東南半圓形的池子有半掩半露、內紅外黃的幾枚溶石,縷縷血絲,清晰可辨,據(jù)科學分析,是溶石中含有銅元素所致。
(九天寶殿)這個大廳位于九天洞上層。大廳的東面有一根形似古代編鐘的大鐘乳石,高約30米,圍徑5-6米,它的周圍長滿晶瑩透亮的乳白色小石柱,敲之嗡嗡作響。誰有興趣的話,不妨用手輕輕敲打一下這根石柱,它發(fā)出的聲音像不像古代編鐘?不過千萬不要用石頭重擊,這可是需要千萬年才能形成的歷史“文物”??!大家再往這邊瞧,大廳右邊距這編鐘樂柱不遠的地方,有幾根巨大的石柱一字排開,其中一根高40多米,圍徑32米的叫擎天柱,是洞內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石柱。它后面的那根也有30多米高,棱角分明,直指洞頂,稱為神童金鞭。大廳西南上方有一個垂直的天窗,一縷天光從洞頂瀉下,極似舞臺上從頭射下的追光燈,人們都叫它天窗寶光。如果你運氣好,在天然追光燈下照張翩翩起舞的像,那絕對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藝術照。
(九天龍宮)這個大廳面積約700平方米,里面長滿了五彩繽紛的石幔帷帳,給人以豪華富麗之感,故叫龍宮。大廳北端有9根不到一米的石柱,像文臣武將一樣護衛(wèi)著另一尊卓然而立的石像。龍宮左邊石柱上,由于含硫的礦石巖漿每年滲漬形成9道鱗紋,盤繞四周,柱頂由碳酸鈣溶液凝聚成龍頭狀,被稱為九龍蟠柱。西南有兩根長短不一的石柱,像巨人的中食指,擎舉起洞頂巨大的青石板,稱二指擎天,是洞內絕無僅有的景觀。
(天界人間)請大家注意,這條人工修鑿的石徑,長達180多米,因為地勢極其險要,故又叫華山一條道。環(huán)顧四周,景象萬千,數(shù)不清的石筍,石幔,形成如天子山一樣的地下峰林奇觀,讓人驚嘆不已。此時此刻,大家是不是有站在九天云層,俯瞰人間大千世界的感覺呢?
(地下森林)大家看,前方那一大片鐘乳石柱,有大有小,有粗有細,有的如叢叢灌木,有的如參天大樹,疏密相間,參差不一,有人大膽設想,說那就是一片原始森林!不過,這是地下森林,比陸地上史前世紀遺下來的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銀杏還要古老數(shù)萬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批外國溶洞探險專家對這片地下生態(tài)“植被”予以高度評價:如此分布合理,造型奇特,令人震撼的“地下森林”,世界溶洞絕無僅有。
(百寶湖)這是巖溶形成的一個地下湖,東西長65米,南北寬24米,深1-4米。湖水清澈見底,兩邊的鐘乳石倒映湖中,千姿百態(tài)。湖畔石壁旁那兩根3人合抱、高20多米的石柱,外圓內空,輕輕敲打,鏘然有聲,如要請古琴演奏家精心調制一番,就可以舉行湖上音樂會了。環(huán)湖兩岸,有一叢叢的“銀菇”和石花,如同天然盆景。百寶湖中還有一種叫“吸毛水球”的東西,為國內外溶洞所罕見。
(九天銀河)朋友們,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景觀,像不像一道瀑布?其實它是碳酸鹽巖溶石漿形成的一道寬40米,高10米,銀白色石瀑。雨季,洞口水滴不斷,瀉珠濺玉;旱季則銀光耀目,令人暈眩,所以叫九天銀河。
(天界古戰(zhàn)場)這是一個面積約3500平方米的緩坡大廳,廳里有數(shù)百尊鐘乳石,高高低低,橫七豎八,如同西安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諸位:看到這一派揮戈擊劍,搏斗拼殺的戰(zhàn)爭場面,你是不是聽到了那劍戟碰撞聲和士兵們的吶喊聲?
(玉宮)這個800多平方米的大廳,珍藏了數(shù)千計的石筍、石柱,因為這些鐘乳石通體玲瓏剔透,形態(tài)各異,傳說是龍女、龍妃游樂的地方,故稱為玉宮。你看這根鐘乳石高30多米,直徑只有15厘米,像一個身著盛裝的白雪公主,纖纖玉體,婀娜多姿。
(水晶宮)這是九天洞里的又一處絕景,洞里遍布含有磷礦的方解石,在光照下瑩光閃爍,耀人眼目。許多石筍、石竹、石幔、石花都呈雪白色,我們稱它為“比薩斜塔”。塔下有池塘,水平如鏡,中間墨綠色的石荷葉和綻開的石荷花交相映襯,讓人想起“蓮葉水上碧,荷花鏡里香”的詩句來。
(玄女宮)這是洞里最大的一塊千丘田,面積有5000多平方米,叫九天玄宮。你看,在這根30多米高的玉石帷幔后面,九天玄女頭戴鳳冠,懷抱嬰兒,儀態(tài)端莊,慈眉善眼環(huán)顧眾生。背后是一片銀白色石幔,中間有一根非常纖細的石柱高約10米,一手可握,叫鎮(zhèn)洞玉針。玄女下面靠左,在一對半橢圓形的石盆里裝著粉紅色的鐘乳卵石,是供奉給玄女的仙桃壽果。石盆前面有石瀑,像懸掛著的梳妝鏡,為玄女沐浴梳妝的地方。玄女宮融山、水、井、泉、石、瀑為一體,被中科院溶洞室主任張壽越教授譽為“滴石鑄玄女,暗河鏤九天”的天然畫廊。
(秦皇宮)這里是一個地下水池,中間有一方直徑10米左右的石臺,矗立一座40多米高的鐘乳石,它像一個老壽星,泰然自若端坐在那里,旁邊簇擁著大小不一的鐘乳石,像一群饞嘴的猴子,望著老壽星。對面石幔帷帳下,根根金線懸吊著的大小酒葫蘆,令這些石猴垂涎欲滴,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朋友們,置身于這美侖美奐的地下迷宮里,大家可能要問:這溶洞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jù)專家們研究,溶洞的形成是水的化學作用和機械作用,石灰?guī)r層理、節(jié)理和斷層發(fā)育,便于水的浸入。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當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水(碳酸)浸入碳巖進行溶解后,碳酸鈣隨水流失而流下空洞。經(jīng)若干萬年的不斷溶解逐漸擴大成洞穴。石灰?guī)r層理平緩,節(jié)理眾多,把巖石裂成網(wǎng)狀。因此,沿層面產生的溶洞大而平;沿節(jié)理產生的溶洞縱橫交錯,巷道曲折。洞內眾多的石筍、石柱、石鐘乳,是由于重碳酸鈣的地下水自洞頂裂縫滲出時,二氧化碳溢出,水分蒸發(fā),重碳酸鈣沉淀下來,附著石縫處而逐漸形成的。開始在洞頂出現(xiàn)一個小突起,以后加大逐漸向下延伸,久而久之形成了鐘狀或乳狀的石鐘乳,未能在洞頂沉淀成石鐘乳而落于地面的重碳酸鈣液就在地面沉淀積累,逐漸向上形成石筍。當石鐘乳與對應位置的石筍相接時就變成了首尾相連的石柱。石鐘乳或石筍內若存有空洞,或石灰?guī)r被地下溶蝕成巧合的空洞時,就成為敲之有聲,彈之成音的石鼓或石琴(如我們在洞里看到的“編鐘”)。被地下水淹沒的溶洞便了洞里的地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