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武漢東湖磨山景區(qū)導游詞 第2篇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第3篇武漢東湖導游詞 第4篇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 第5篇湖北東湖導游詞 第6篇湖北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第7篇東湖導游詞 第8篇介紹湖北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第9篇浙江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第10篇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 第11篇紹興東湖導游詞 第12篇武漢東湖風景區(qū)文導游詞 第13篇平湖市東湖導游詞 第14篇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第15篇湖北東湖又一導游詞 第16篇中國最大城中湖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
第1篇 武漢東湖磨山景區(qū)導游詞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武漢東湖磨山景區(qū)導游詞,歡迎來參考!
武漢東湖磨山景區(qū)導游詞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左手邊就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東湖的面積有西湖面積的六倍之大,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解放之后,朱德總司令游覽東湖的時候曾說過“東湖暫讓西湖好,將來更比西湖強”的詩句,這也說明我們的東湖有著巨大的潛力。
從五十年代開始東湖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就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我們今天游覽的就是磨山景區(qū)。
盔入磨山景區(qū)的大門,我們可以看到一面非常有楚文化特色的大鼓,叫做虎坐鳥架鼓,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的重要樂器種類,以兩只臥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長腿昂首的鳴鳳,一面大鼓用紅繩懸于鳳冠之上。在楚文化中,我們隨處可見這種形象的鼓,多為漆器制品。
關(guān)于虎坐鳥架鼓的來歷有一段歷史淵源,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人和位于現(xiàn)在四川一代的巴人連年征戰(zhàn),巴人崇尚老虎,而楚人崇尚鳳,各自以虎和鳳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楚人雖然不能每次戰(zhàn)爭都打能贏巴人,但是他們在思想上,精神上,都覺得楚國是最強的,所以他們制作了這種虎坐鳥架鼓,寓意著楚人可以把巴人踩在腳下,巴人要以楚人馬首是瞻。也是因為有這樣的民族榮譽感,楚國才能所向無敵,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磨山景區(qū)可以說是一個大型的楚文化主題公園,大家遠遠的可以看到前面的楚城門,楚城是參照當時楚國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所設計,建造的。
城門有三個門洞,一大兩小,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晏子使楚的故事,當年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人欺負晏嬰身材矮小,讓他從城門的小門入,晏子說:“如果我是出使狗國,那么我就從狗門入,現(xiàn)在我出使楚國,不應該從此門入?!背藳]辦法,不能承認自己是狗國,只好敞開大門,迎接晏嬰。從這個小故事里我們也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確實有多個門洞。
城門上是用甲骨文寫的“楚城”二字,我們可以看到楚城門很有特色的地方是兩邊的望樓比中間的望樓要高,由此可以方便的監(jiān)控周圍的環(huán)境,以防敵情。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是楚城門除了陸門以外,還設有水門。根據(jù)楚人臨水居高城的特點,楚城外一般都有天然的護城河,而且楚地處于南方,河流湖泊眾多,不僅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內(nèi)也是流水密布。通過水門,那些乘船而來的商賈和使節(jié)就可以直接開船進城。我們這里的楚城門就沿襲了當年的風格,向東湖里延伸出了一個水門。大家可以看右手邊,那是我們的楚長城,大家都知道秦長城,很少知道楚國也有長城的,因為楚國的長城沒有那么宏偉,但是建造的年代要比秦國早很多,也是作為防御之用。
關(guān)于這個楚城門,當年設計建造的時候?qū)<覀優(yōu)槠洳牧系倪x擇大傷腦筋,本想以青灰色的石磚作為材料,可是那樣的風格接近于唐代的城墻,宮殿建筑,年代就比較近了。用一般的轉(zhuǎn)頭又無法體現(xiàn)楚國的特色。后來專家們將目光放在武漢沿江碼頭臺階所用的紅砂石上,楚人剛好崇尚紅色,而且這些砂石資源豐富,售價便宜,就用此來建造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楚城門。
這兩個巨大的銅鳳叫做楚鳳標,高8.7米。鳳是楚國人的圖騰,被視為至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國人非常崇尚鳳凰,所以在很多楚墓中出土的器物上都是鳳的圖案。我們可以看到這里的銅鳳同我們在門口看到的虎坐鳥架鼓一樣,也是腳踏老虎。這里的把鳳的尾部特意做成上揚的形象,就像熊熊烈火,這也表現(xiàn)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鳳標修建最妙的地方在于鳳尾形成的拱門,恰好將巍然屹立于磨山主峰的楚天臺罩住,成為烘托楚天臺的一個銅光環(huán),這樣一來鳳標和楚天臺就形成了“借景”效應。
登上345級臺階就可以登上楚天臺,楚天臺的名字取自同志的一句“極目楚天舒”,而在楚國最頂級的建筑被稱為臺。楚天臺是參照楚靈王時的行宮---章華臺的遺址修建的。這里有一個小故事,據(jù)說靈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癖好,就是喜歡細腰,他自己是細腰不說,還對細腰的大臣非常喜愛,許多人為了得到靈王的厚愛都節(jié)食束腰,以致后來許多人都餓死了,所以在民間又有“靈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的說法,章華臺也因此被稱為細腰宮。據(jù)說有一次楚王宴請賓客,在章華臺大擺宴席,哪知客人爬上章華臺就休息了三次,所以章華臺又名“三休臺”,而現(xiàn)在我們登上楚天臺的臺階上也設有三個休息平臺。
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磨山最主要的景點之一-----楚才園,它向我們展示了楚國800多年歷史長河中的著名典故。楚才園的門口懸掛著四口楚式編鐘,是按照曾侯乙編鐘所設計的,編鐘上刻有四個甲骨文,從右向左讀出就是“惟楚有才”。這里要說到一個歷史典故:當年蔡國的聲子出使晉國,途中遇到了受到誣陷而逃亡鄭國的楚國大夫伍舉,為了幫助伍舉回到楚國,聲子回到蔡國后就急忙來到楚國并見到了楚國令尹(宰相)子木。子木問聲子:“晉國的大夫和楚國的大夫,哪個更加賢明?'聲子說:“楚國的大夫更賢明,就算晉國很有多的人才都不如楚國,可是,雖楚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的人才大都流失到晉國了,晉王非常重視楚國的人才?!甭曌舆€向子木列舉了很多楚國人才到晉國為官的例子。子木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報告給了楚王,楚王隨即召回了流失到晉國的人才們,并且迎回了伍舉。后來“雖楚有才”被傳誦成了“惟楚有才”,這里的“惟”并不是“唯獨”的“唯”,并不是說只有楚國有人才,而是個語氣詞,意思是“啊!原來楚國有人才”。
盔入楚才園的第一座雕像叫做次非斬蛟,展現(xiàn)的是楚國一位勇士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搏斗的場景。勇士雙眼圓睜,手持寶劍與兇惡的揚子鱷搏斗,整個場面充滿了原始的張力,在這里主要是想向游人展示楚國地處在河流湖泊眾多的南方,建城之初人們生活環(huán)境惡劣,水獸橫行,但是楚國人民不畏艱險,頑強的生活了下來,而且也表現(xiàn)出活躍在社會最底層的英雄形象。
這個頭像是楚國的祖先鬻熊,他是商紂王時期楚民族非常有作為的一位酋長,他帶領當時的楚民族離開了荒淫無道的商紂王,投奔民心所向的周王朝。使得后來的周天子分封他的曾孫熊繹為楚國的第一任國君。鬻熊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分為鬻氏和熊氏,從此改變了楚國的國君由民主選舉的禪讓制改為熊氏子孫世襲制。
這邊這幅巨大的浮雕名叫熊繹守燎,上面有一個人頭像,雙眉緊鎖,下面是一堆熊熊燃燒的大火很多人在火堆旁邊載歌載舞。這個頭像就是熊繹,他是鬻熊的曾孫,在周王朝建立的時候被封予“子男”的爵位,這是當時周天子分封各諸侯最低的爵位。有一次周天子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雖然熊繹也參加了,但是只能忙于一些會場的具體事物,做后勤工作,守著火堆,不能參與政事。這件事被楚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與后來楚國迅速崛起,楚成王代表周天子主持盟會,楚莊王敢向周王室詢問鼎之輕重,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個雕塑名叫卞和抱璞,是發(fā)生在楚國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楚山腳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山腳下發(fā)現(xiàn)了一塊璞石,他知道里面藏有一塊無價寶玉,出于對國家的熱愛,他把璞玉獻給了當時的楚國國君楚厲王,楚厲王見了便叫一位宮廷玉匠來辨識。誰知玉匠手藝雖然高超,卻從未見過粗糙的璞石,于是就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楚厲王大怒,砍斷了卞和的左腿。楚厲王死后,楚武王登位,卞和又抱著那塊璞玉去覲見,誰知楚武王還是寵幸當年的玉匠,結(jié)果卞和又被看去了右腿。不久后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繼位,被砍下雙足的卞和已經(jīng)80歲了,回顧往事不勝傷感,于是抱著璞石在山下嚎啕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消息傳到楚文王耳中,便召見了他,并問他:“楚國有那么多因為欺君之罪被砍掉雙足的人,為什么你要哭的如此傷心?”卞和義正言辭的回答:“我哪里是悲傷失去雙足,我悲傷的是明明是塊寶玉卻偏偏說它是石頭,明明我忠心為國,卻說我欺君,楚王不分真假,不辨忠奸,這才是我最傷心的?!背趼犃松钍芨袆?,這次他不再讓玉匠用肉眼辨別,而是命人將璞石劈開,結(jié)果果然是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的來歷。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一長排浮雕描述了銅礦開采,絲織刺繡,漆器漆畫和舞蹈音樂;向我們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同時告訴我們楚文化的源遠流長。我們沿著這一長排浮雕可以看到很多楚國當時的名人逸事,包括許行講學,甘德觀星,高山流水遇知音,楚囚南冠,優(yōu)孟衣冠,楚寶倚相,隔河對射,伍參主戰(zhàn)等等。
走了一圈,我們馬上就要走出楚才園了,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尊大型雕塑的名字叫做“莊王出征”,中間這位雄偉高大,身穿戰(zhàn)甲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來歷就跟楚莊王有關(guān)。在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三年不理朝政,整天歌舞享樂,有位大臣叫做伍舉,他不知道莊王到底是不是明君,于是故意試探他:“臣聽說山中有一只大鳥,三年不飛不鳴,不知道是為什么,大王您知道是什么原因么?”他滿以為莊王答不上來。誰知莊王毫不思索的說:“此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伍舉一聽大喜,為君王感到高興,因為他知道莊王不是昏君。事實證明莊王果然很有能力,他通過三年時間摸清誰是正直的,為國家著想的大臣,哪些是昏庸,奸佞的臣子,之后更是帶領著楚國進入鼎盛時期。
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里,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后我們在門口集合。
第2篇 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_旅行社”的導游員_____,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边@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p>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眮砑右詣褡?,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3篇 武漢東湖導游詞
武漢東湖導游詞1
東湖位于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qū),現(xiàn)為國家級風景區(qū),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它是一個自然湖,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在4。8萬畝的水域中,生長著魚類十八科六十七種,淡水魚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武昌魚是鳊魚的一種,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產(chǎn),鄂州古稱武昌,所以俗名為武昌魚。東湖年產(chǎn)魚500余萬斤。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qū)。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于東湖聽濤區(qū)的南端,占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行吟閣位于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huán)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秭歸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詩人。初輔楚懷王,做過三閭大夫。他向楚懷王提出一系列正確的的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進步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主張,使楚國雄踞南方,一度強盛,后遭小人讒言離間,楚懷王疏遠屈原,將其放逐漢北。楚襄王繼位后更加昏庸,將屈原放逐到更遠的江南,永遠不得過問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國破家亡,滿懷悲憤,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jié)構(gòu),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游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占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后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xiāng)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磨山位于東湖東岸,三面環(huán)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nèi)涵的楚文化游鑒區(qū);山南有以湖水地區(qū)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qū)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臺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武漢東湖導游詞2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就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边@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像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眮砑右詣褡?,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4篇 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
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常常要根據(jù)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1
東湖,位于武漢市之東。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整個風景區(qū)面積八十八平方公里,規(guī)劃建設范圍七十三平方公里,約占市區(qū)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游覽地。
四季皆可游覽,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熱不可當,湖水之浸潤,區(qū)域氣溫低于市內(nèi)平均氣溫,入泳場以消暑,倚繁蔭而納涼,攀山頂可采風,秋高氣爽,桂蕾綻放,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數(shù)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艷暗香,淑女雅士,紛至沓來。
經(jīng)過五十年的開發(fā)建設,東湖風景區(qū)已成為風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風景名勝區(qū)。一九九九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單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局評為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2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就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边@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
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p>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眮砑右詣褡瑁院笤鸟R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武漢東湖介紹導游詞3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由我陪同大家游覽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希望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F(xiàn)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吧。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整個風景區(qū)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面約為33.2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東湖湖面浩渺明凈,港汊交錯,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如此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與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因此,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東湖風景區(qū)包括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正式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每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游覽勝地。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好的,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甫的詩意。大家注意到了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
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國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這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像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走,我們就到了聽濤軒。這里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蘇東坡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板,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過了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于是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但后來由于受到了小人的排擠,屈原被放逐到江北,當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于1950年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閣名出自屈原《楚辭·漁父》中的“行吟澤畔”一句。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層層飛檐,上面覆蓋著翠瓦,古色古香。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屈原的全身塑像,像高3.6米,底座高3.2米,通高達6.8米。塑像造型端莊凝重,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
在行吟閣里立著紅色的圓柱,順著旋梯,大家可以到上面參觀。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在底層的墻壁上掛有屈原的畫像櫥窗內(nèi)展示的有屈原的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F(xiàn)在我們到樓上眺望東湖的風景。東湖的水,水碧如藍;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放眼望去,遠山,近水,藍天,碧波,還有水際線,林冠線,由深到淺,由濃到淡,構(gòu)成了一幅層次豐富的畫面。
在第三層,我們看到的這名為“行吟閣”的扁額,出自郭沫若之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從行吟閣往南300米,就可以看到滄浪亭了。您看它黑瓦飛檐,它的名字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在行吟閣的西北,過了瀕湖畫廊,就是屈原紀念館了。該館興建于1958年,共兩層,陳列著后世對《楚辭》研究的專題書畫。一會兒自由活動的時候,大家可以親自去游覽一番。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走,就到了東湖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極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可是號稱“九曲十八彎”。大家知道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咧。
相傳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古時候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他老人家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于是,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就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好,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建于1956年,是磚木水泥結(jié)構(gòu),分上下兩層,總面積達1775平方米,全樓上下可以同時容納千人就餐品茶。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欲接藍天,您是否也會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感慨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由此得來的。
大家看,在長天樓右側(cè)的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映襯在一叢叢蒼松翠柏之間,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廣場上芳草如茵,水杉成林。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卻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前者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后者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就給大家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一個小時以后,請大家到這里集合,我將帶領大家參觀另一景點——東湖梅園。
好的,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休整,我們將前往武漢市最富特色的園林——東湖梅園參觀。東湖梅園占地面積約五百多畝,梅樹有一萬多枝,品種達兩百多個,創(chuàng)建于1956年,位居我國四大梅園之首。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東湖梅園內(nèi)。梅花是武漢市的市花,她那純潔、頑強的品格正是我們勤勞勇敢的武漢人民的象征。
我們現(xiàn)在到了東湖梅園的正門。請大家先過來看看這幅巨大的廣告牌。廣告牌上的梅花英譯成“meiflower”,大家可能會問了,會不會是翻譯搞錯了呢?歐美人不是將梅花稱為“japaneseapricot”或“plum”嗎?其實不是這樣的?!癹apaneseapricot”的意思是“李”。
實際上,梅花既不是“杏”,也不是“李”,而是我國地地道道的傳統(tǒng)名花。據(jù)史料記載,我國應用和栽種梅花的歷史已有三千多年了。在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常用梅子來烹飪食物,它的作用類似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醋。此外,梅子還被作為貢品,祭祀祖先。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梅就從果梅之中分化出來專門作為觀賞花卉。從此,梅就以“花”而聞名天下,廣為種植。直到唐朝,我國的梅花才向東傳至日本和朝鮮等國。由此可見,梅花的真正的故鄉(xiāng)是我們中國。
搞清楚清梅花的歷史以后,我們現(xiàn)在就進園參觀了。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片繁花似錦的梅林。大家看,那隨風招展的梅枝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競相開放的梅花,爭奇斗艷,姹紫嫣紅,看上去如云似雪,聞起來清香四溢,簡直就是一片梅花的海洋!看到這一番景象,您是不是想大聲喊一句,“這里真美呀”!這是什么地方呢?這里就是著名的梅花崗景區(qū)。她是東湖梅園成片梅林的代表景點。請大家到這邊來仔細欣賞一下這里的梅花吧。這種梅花稱為“單輪朱砂”,您數(shù)一下,每朵花上有五片乳白色的花瓣,花瓣背上又灑有淡淡的粉紅暈。大家仔細想一想,它像什么呢?對了,它就像又白又嫩,白里透紅的嬰兒的笑臉,您看出來了嗎?
現(xiàn)在請大家放眼遠眺,我們可以看到東湖梅園三面環(huán)水,周圍還種有大片的蒼松和翠竹,自然形成了“歲寒三友”的景觀。這里面山青水綠,梅花盛開。您看,那小橋,那潺潺的流水,還有那倒影水中的梅花,組成一幅多么美麗的風景畫呀!我們穿行在梅枝間,漫步在小橋上的時候,是不是有種身處“世外桃源”的感覺呢?現(xiàn)在請大家跟我一樣閉上雙眼,深呼吸三分鐘,讓我們體味一下梅花那“暗香浮動”的意境,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吧!
好,找到了那種感覺之后,現(xiàn)在就請大家隨我到下一個景點“一枝春”館去參觀?!耙恢Υ骸别^的館名是出自南北朝詩人陸凱“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名句。該館建成于1999年,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對外傳播文化的基地,內(nèi)設有盆景館和科普館等幾個館區(qū)。有興趣的朋友一會兒可以進去參觀一下,而且可以參加由專家主持的梅花講座,機會難得啊!
山阻石攔大江畢竟東流去,風摧雪壓梅花依舊舞春風。它贊揚了梅花堅貞不屈的品格。梅花冰中孕蕾,雪地開花,并向我們傳達著春天的氣息,給人們帶來希望和歡欣。由于她不畏冰雪,迎寒而開,表現(xiàn)出一種不屈不撓的可貴精神,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毛主席生前就酷愛梅花,他在武漢東湖的別墅就取名為“梅嶺一號”,并在房前屋后廣種梅花。他還寫下了好幾首與梅花有關(guān)的詩,其中《詠梅》一詩則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詩的最后兩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至今還廣為流傳。
梅花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還在于她千變?nèi)f化的種類。據(jù)估計,梅花品種已達三百種以上。這里的梅花,品種已達206種,可以劃分為四個大系,七個大類,二十五種形態(tài)。在這里,我著重給大家介紹的是梅花的實用價值。梅花除了觀賞性強外,全身從頭到腳都是寶。樹根可以用來制作根雕;樹干堅韌,可以用來制作上等手杖;梅花營養(yǎng)豐富,可以做梅花茶、梅花糕、梅花酒等。而在這里,我最想說的是,梅花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是她那種知難而上,堅貞不屈的品格,這不正是激勵我們前進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呀!
到這里,我們的東湖之行就快要結(jié)束拉。愿東湖的美景給您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您再到武漢的時候還來這里走走。祝您旅途愉快!再見。
第5篇 湖北東湖導游詞
東湖的湖面遼闊,煙波浩渺,素有99灣之稱。東湖有大小山巒34個,連綿起伏,高低錯落。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東湖的水,水碧如藍。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波在它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huán)繞,使它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會到各種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余萬株,在武漢有綠色寶庫之譽,同時這里也是花的海洋,陽春三月花開時節(jié),漫山遍野花開如織,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接不暇。
經(jīng)過30多年的建設,現(xiàn)在東湖四周已有 亭、臺、樓、閣和各種建筑設施70多處,可謂是亭臺樓館金碧交輝,園林花囿爭芳竟艷。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被,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致的園中園是東湖風景區(qū)的四大特點。東湖依自然環(huán)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珞紅、吹笛和磨山六個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磨山景區(qū),民間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說,那么磨山三面環(huán)水,六峰逶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搭臺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劉備祭天臺遺址。磨山原名磨兒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脈,山上松林蒼翠,曲徑幽深,奇石崢嶸,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東頭的山峰最為秀麗,此峰形圓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風景區(qū)主要分為植物專類園和楚文化游覽區(qū),植物專類園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園、櫻園、盆景園等13個專類園,以園林觀賞為主,體現(xiàn)了江南藝術(shù)的特色。楚文化游覽區(qū)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中心地區(qū),武漢則處在其中心腹地,在此開辟楚文化游覽區(qū),旨在弘揚中國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展現(xiàn)絢麗多彩的楚文化。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楚文化的門戶楚城門,它是參照當時楚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城門設計的。楚國是最早修筑長城并設立城門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長城為方城,根據(jù)楚人喜臨水居高的特點,楚城門選擇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設計古拙,氣勢恢弘。整個城門由水門、陸門,城墻,望樓、箭樓和烽火臺組成。城上的雙闕望樓透出了城門特有的靈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鳥架骨演變而來的雙鳳脊飾傲居望樓頂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該城全長105米,高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與高處的烽火臺相連,另一端直插水中與水師城門相交,具有楚地山鄉(xiāng)澤國的特色。
一堵城墻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新,楚人敢于打破陳規(guī),向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zhàn)。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后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于創(chuàng)新為主要內(nèi)容的民族精神。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換的場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楚市二字了。我們現(xiàn)
在看到的這個楚字很像是由兩個樹木的木字中間加一個足字組成的,似在表明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意思,的確,楚人立國之初,偏僻狹小,但他們并不滿足偏安一隅,終于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的鋒芒。
來到楚市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風貌,街市錯落,黃墻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在這200多米長的街市上,采用吊腳樓式的建筑,店鋪林立,游人如織,據(jù)說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楚文化的物質(zhì)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及工藝品、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屈原的詩歌、莊子的散文、美術(shù)和樂舞等內(nèi)容。在這里,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楚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家盡可自由選購。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物品叫做鳳標,其鳳體凈高7.2米,共用黃銅15.8噸,兩鳳站在百獸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華美.楚先民以鳳為圖騰和吉祥物,他們把鷹、鶴、燕、孔雀等鳥類的美好特征集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他們理想中的仙鳥鳳。因此,鳳被譽為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而這做鳳標則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陽、崇尚火種、鐘愛鳳的楚文化真諦。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游覽區(qū)的標志性建筑楚天臺了。楚天臺是按楚國章華臺層臺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級臺階設3個休息平臺,寓意三休乃至。楚天臺層階巨殿,高臺聳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筑面積2260平方米,是一個外五內(nèi)六的建筑。其基座利用山形,建臺兩層弧形坡道,似兩道彩虹給游人以登云而上的升騰感。楚天臺內(nèi)有荊楚文物、工藝品、楚國名人蠟相展、編鐘樂舞演出。在這里,我們可以一邊歇歇腳,一邊盡情欣賞、體味楚文化浪漫、瑰麗、詭異的風韻。
第6篇 湖北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_旅行社”的導游員_____,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边@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p>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p>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7篇 東湖導游詞
東湖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全國首批命名的44個名勝風景區(qū)之一,同時也是首批獲國家4a級景區(qū)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
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其岸線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
頃,漁舟蕩漾,青山環(huán)繞,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
東湖的湖面遼闊,煙波浩渺,素有99灣之稱。東湖有大小山巒34個,連綿起伏,高低錯落。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東湖的
水,水碧如藍。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波在它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huán)繞,使它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
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會到各種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余萬株,在武漢有“綠色
寶庫”之譽,同時這里也是花的海洋,陽春三月花開時節(jié),漫山遍野花開如織,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接不暇。
經(jīng)過30多年的建設,現(xiàn)在東湖四周已有 亭、臺、樓、閣和各種建筑設施70多處,可謂是亭臺樓館金碧交輝,園林花囿爭芳
竟艷。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被,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致的園中園是東湖風景區(qū)的四大特點。東湖依自然環(huán)境分為:聽濤、白
馬、落雁、珞紅、吹笛和磨山六個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磨山景區(qū),民間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說,那么磨山三面環(huán)水,六峰逶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
在此搭臺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劉備祭天臺遺址。磨山原名磨兒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脈,山上松林蒼
翠,曲徑幽深,奇石崢嶸,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東頭的山峰最為秀麗,此峰形圓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風景區(qū)主要分為植物
專類園和楚文化游覽區(qū),植物專類園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園、櫻園、盆景園等13個專類園,以園林觀賞為主,體現(xiàn)了江南藝術(shù)
的特色。楚文化游覽區(qū)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中心地區(qū),武漢則處在其中心腹地,在此開辟楚文化游覽區(qū),旨
在弘揚中國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展現(xiàn)絢麗多彩的楚文化。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楚文化的門戶——楚城門,它是參照當時楚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城門設計的
。楚國是最早修筑長城并設立城門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長城為“方城”,根據(jù)楚人喜臨水居高的特點,楚城門選擇在依山傍
水的要津上,其設計古拙,氣勢恢弘。整個城門由水門、陸門,城墻,望樓、箭樓和烽火臺組成。城上的雙闕望樓透出了城門
特有的靈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鳥架骨演變而來的雙鳳脊飾傲居望樓頂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該城全長105米,高為
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與高處的烽火臺相連,另一端直插水中與水師城門相交,具有楚地山鄉(xiāng)澤國的特色。
一堵城墻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
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新,楚人敢于打破陳規(guī),向
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zhàn)?!安圾Q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后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于創(chuàng)新為主要內(nèi)容的民
族精神。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換的場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楚市”二字了。我們現(xiàn)
在看到的這個楚字很像是由兩個樹木的木字中間加一個足字組成的,似在表明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意思,的確,楚人立國之初,
偏僻狹小,但他們并不滿足偏安一隅,終于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
五霸,戰(zhàn)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
的鋒芒。
來到楚市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風貌,街市錯落,黃墻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在這200多米長的街市上,采用
吊腳樓式的建筑,店鋪林立,游人如織,據(jù)說土家族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楚文化的
物質(zhì)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及工藝品、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屈原的詩歌、莊子的散文、美術(shù)和樂舞等內(nèi)容。在
這里,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楚地
.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家盡可自由選購。
逛完了楚市我們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園了,楚才園是以楚文化典故為題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群,共有圓雕12組,大型浮雕2
組。該園以雕塑藝術(shù)和磅礴氣勢而獨具風格,每一組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國8xx年間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歷
史進程,具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物品叫做鳳標,其鳳體凈高7.2米,共用黃銅15.8噸,兩鳳站在百獸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華美.楚先民以鳳
為圖騰和吉祥物,他們把鷹、鶴、燕、孔雀等鳥類的美好特征集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他們理想中的仙鳥——鳳。因此,鳳被譽為至
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而這
做鳳標則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陽、崇尚火種、鐘愛鳳的楚文化真諦。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游覽區(qū)的標志性建筑——楚天臺了。楚天臺是按楚國章華臺“層臺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級臺
階設3個休息平臺,寓意“三休乃至”。楚天臺“層階巨殿”,高臺聳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筑面積2260平方米,是一個
外五內(nèi)六的建筑。其基座利用山形,建臺兩層弧形坡道,似兩道彩虹給游人以“登云而上”的升騰感。楚天臺內(nèi)有荊楚文物、
工藝品、楚國名人蠟相展、編鐘樂舞演出。在這里,我們可以一邊歇歇腳,一邊盡情欣賞、體味楚文化浪漫、瑰麗、詭異的風
韻。
1/212下一頁尾頁
第8篇 介紹湖北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東湖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全國首批命名的44個名勝風景區(qū)之一,同時也是首批獲國家4a級景區(qū)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其岸線曲折,港汊交錯,碧波萬頃,漁舟蕩漾,青山環(huán)繞,是我國最大的城中湖。
東湖的湖面遼闊,煙波浩渺,素有99灣之稱。東湖有大小山巒34個,連綿起伏,高低錯落。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東湖的水,水碧如藍。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波在它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huán)繞,使它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會到各種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余萬株,在武漢有“綠色寶庫”之譽,同時這里也是花的海洋,陽春三月花開時節(jié),漫山遍野花開如織,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接不暇。
站在拉昂錯湖畔,一股奇怪的感覺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區(qū)見不到一人一畜,空曠得象是站在了宇宙邊緣。圣鬼兩湖不但相隔不遠而且兩湖有水路相通。也許因為造化,圣湖和鬼湖的水質(zhì)完全不同:圣湖的水清冽甘爽,鬼湖的水苦澀難咽。這兩極的對立讓我們不禁會想到本尊與佛母相擁的大象征——宇宙乃至一個蟲子的精神是和諧統(tǒng)一。就像你現(xiàn)在看到的,圣湖和鬼湖同樣在一陣柔風中輕輕起伏,沒有炫耀沒有悲戚,只有千古的廝守。
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xx畝,水上面積700畝,游覽區(qū)面積100公頃。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江蘇揚州瘦西湖導游詞全文,希望大家喜歡!
經(jīng)過30多年的建設,現(xiàn)在東湖四周已有 亭、臺、樓、閣和各種建筑設施70多處,可謂是亭臺樓館金碧交輝,園林花囿爭芳竟艷。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被,濃郁的荊楚風情和別致的園中園是東湖風景區(qū)的四大特點。東湖依自然環(huán)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珞紅、吹笛和磨山六個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磨山景區(qū),民間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說,那么磨山三面環(huán)水,六峰逶迤,相傳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搭臺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劉備祭天臺遺址。磨山原名磨兒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脈,山上松林蒼翠,曲徑幽深,奇石崢嶸,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東頭的山峰最為秀麗,此峰形圓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風景區(qū)主要分為植物專類園和楚文化游覽區(qū),植物專類園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園、櫻園、盆景園等13個專類園,以園林觀賞為主,體現(xiàn)了江南藝術(shù)的特色。楚文化游覽區(qū)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國古代楚國的中心地區(qū),武漢則處在其中心腹地,在此開辟楚文化游覽區(qū),旨在弘揚中國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展現(xiàn)絢麗多彩的楚文化。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楚文化的門戶——楚城門,它是參照當時楚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會紀南城城門設計的。楚國是最早修筑長城并設立城門的諸侯國之一。楚國稱長城為“方城”,根據(jù)楚人喜臨水居高的特點,楚城門選擇在依山傍水的要津上,其設計古拙,氣勢恢弘。整個城門由水門、陸門,城墻,望樓、箭樓和烽火臺組成。城上的雙闕望樓透出了城門特有的靈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鳥架骨演變而來的雙鳳脊飾傲居望樓頂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鳳的習俗。該城全長105米,高為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與高處的烽火臺相連,另一端直插水中與水師城門相交,具有楚地山鄉(xiāng)澤國的特色。
在榕湖的湖心島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兩次重建, 現(xiàn)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 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 小亭4角, 單檐尖頂,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 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間, 與亭廊構(gòu)成整體, 顯出平穩(wěn)中求變化, 臨水而有飛動感。
據(jù)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nóng)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說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nóng)為之解圍,說是古人確有該詩,并為之補全,詩說: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nóng)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nóng)的才思敏捷。
朋友們,大東海距三亞市中心3公里,位于榆林港和鹿回頭嶺之間,是三亞市的著名海灣之一。月牙形的海灣長約2公里。陽光、海水、沙灘、綠樹構(gòu)成美麗而典型的熱帶風光。冬季水溫18-22℃,是進行海水浴、陽光浴的理想之地。在傳說中,大東海是三亞落筆峰落筆洞黑龍戲水的地方。相傳黑龍看中了大東海晴空麗日,碧波萬頃,風平浪靜,央求南海龍王將大東海借給他戲水解悶。南海龍王同意了。誰知黑龍一來便帶來臺風,弄得大東海浪高流急,影響人們打魚和生活。南海龍王看著太不像話,采取了限制措施,只準黑龍偶爾來大東?;顒咏罟?。
一堵城墻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開放融合是一個民族永葆生機的基礎。楚人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但從來不固步自封,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師夷夏之長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新,楚人敢于打破陳規(guī),向自認為不合理的事物挑戰(zhàn)。“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是楚人的一種性格,最后上升為以蔑視既存,敢于創(chuàng)新為主要內(nèi)容的民族精神。
與環(huán)洲以一座白橋相連的是櫻洲,又名連萼洲,是四面環(huán)水的洲中洲。櫻洲以遍植櫻花而得名。春天,這里是賞櫻勝地。繁花似錦,人稱“櫻洲花海”。
現(xiàn)在我們進入地宮,慈禧的地宮由五券二門組成,金券正中漢白玉棺床上安放著慈禧太后的棺槨,棺槨分兩層,里為棺、外為槨,均由名貴的金絲楠木制成。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換的場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楚市”二字了。我們現(xiàn)
在看到的這個楚字很像是由兩個樹木的木字中間加一個足字組成的,似在表明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意思,的確,楚人立國之初,偏僻狹小,但他們并不滿足偏安一隅,終于通過“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歷程而成為泱泱大國。楚國之所以能成為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其開拓進取的精神。楚人不以處蠻地而自卑,敢于在逐鹿中原中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展露自己的鋒芒。
來到楚市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派楚地風貌,街市錯落,黃墻黑瓦,紅漆門柱,青石小道。在這200多米長的街市上,采用吊腳樓式的建筑,店鋪林立,游人如織,據(jù)說所居住的吊腳樓就是沿襲了這一傳統(tǒng),具有鮮明的楚文化風格。楚文化的物質(zhì)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漆器、木器、絲織刺繡及工藝品、老子和莊子的哲學、屈原的詩歌、莊子的散文、美術(shù)和樂舞等內(nèi)容。在這里,我們可以買到各種具有楚地.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家盡可自由選購。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美麗西湖之行的導游:方子方(寫自己的名字哦!)。讓我們隨著船徐徐開動,開始游覽美麗的西湖吧!
逛完了楚市我們便可以看到前面的楚才園了,楚才園是以楚文化典故為題材建造的大型雕塑群,共有圓雕12組,大型浮雕2組。該園以雕塑藝術(shù)和磅礴氣勢而獨具風格,每一組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反映了楚國820xx年間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歷史進程,具有很深的文化內(nèi)涵。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物品叫做鳳標,其鳳體凈高7.2米,共用黃銅15.8噸,兩鳳站在百獸之王老虎的背上,威猛而華美.楚先民以鳳為圖騰和吉祥物,他們把鷹、鶴、燕、孔雀等鳥類的美好特征集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他們理想中的仙鳥——鳳。因此,鳳被譽為真、至善、至美的象征。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而這做鳳標則很好地展示了楚人崇拜太陽、崇尚火種、鐘愛鳳的楚文化真諦。
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慶道光間, 少司空李宗瀚建為別墅。張維屏《洼游日記》稱, 大門臨湖, 內(nèi)有小橋流水, 過橋有屋, 屋后有軒, 軒前有園, 整座建筑用竹籬圍合。李宗瀚住湖東“拓園”, 今人民禮堂東北側(cè), 湖西莊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書精刻, 后破落, 別墅荒蕪。1954年以來, 這里建起擁有十幾幢風格各異的庭院建筑, 成為桂林市第一個接待國家元首級的外事賓館榕湖飯店。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便是楚文化游覽區(qū)的標志性建筑——楚天臺了。楚天臺是按楚國章華臺“層臺累榭”的形制而建,345級臺階設3個休息平臺,寓意“三休乃至”。楚天臺“層階巨殿”,高臺聳立,依山傍水,高36米,建筑面積2260平方米,是一個外五內(nèi)六的建筑。其基座利用山形,建臺兩層弧形坡道,似兩道彩虹給游人以“登云而上”的升騰感。楚天臺內(nèi)有荊楚文物、工藝品、楚國名人蠟相展、編鐘樂舞演出。在這里,我們可以一邊歇歇腳,一邊盡情欣賞、體味楚文化浪漫、瑰麗、詭異的風韻。
介紹湖北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第9篇 浙江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東湖在紹興古城東約六公里處,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 昔日秦始皇東巡至會稽,于此供芻草而得名東湖。東湖雖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構(gòu)成的奇景使東湖成為旅游業(yè)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之奇”。湖光瀲滟,水黛山青。
湖內(nèi)有陶公洞、仙桃洞,最富情趣。湖畔有聽湫亭、飲綠亭等亭臺樓閣,各式古橋橫跨兩岸,盡顯江南水鄉(xiāng)風光。乘坐烏篷船游覽東湖,為東湖特色之一。湖西有“陶社”,為紀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所建。近代孫中山、毛澤東等名人均留遺蹤。 東湖秀麗旖旎的湖光山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堪稱浙東著名的山水風景勝地。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都曾到過東湖游覽或商量革命大計。陶成章遇難后,紹興人民為紀念英烈,在東湖建立了陶社。建國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郭沫石在東湖還留下詩歌一首:“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
游船觀東湖,最奇妙的是近觀陶公洞與仙桃洞,可以說未進二洞等于沒有到過東湖。陶公洞入口處僅容一艘小舟通行,進入洞內(nèi)之后卻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觀天的意境悠然在目。除在湖中觀光外,人們還可以上山。山頂有茶園和茶室,還是登山遠眺的好地方。陽春季節(jié),東湖東北方向的平原風光是外地很難見到的江南水鄉(xiāng)秀色。
浙江東湖的導游詞范文
第10篇 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
東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錯,包括六個游覽區(qū),即聽濤區(qū)、磨山區(qū)、落雁區(qū)、珞洪區(qū),以及還未完全建成的白馬區(qū)和吹笛區(q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暮蔽錆h東湖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范文1:
東湖,位于武漢市之東。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整個風景區(qū)面積八十八平方公里,規(guī)劃建設范圍七十三平方公里,約占市區(qū)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游覽地。
四季皆可游覽,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熱不可當,湖水之浸潤,區(qū)域氣溫低于市內(nèi)平均氣溫,入泳場以消暑,倚繁蔭而納涼,攀山頂可采風,秋高氣爽,桂蕾綻放,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數(shù)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艷暗香,淑女雅士,紛至沓來。
經(jīng)過五十年的開發(fā)建設,東湖風景區(qū)已成為風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風景名勝區(qū)。一九九九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單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局評為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
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范文2: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就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边@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眮砑右詣褡?,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范文3:
東湖位于武昌東郊,取其方位命名為東湖風景區(qū),現(xiàn)為國家級風景區(qū),由郭鄭湖、水果湖、喻家湖、湯湖、牛巢湖五個湖泊組成。它是一個自然湖,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在4.8萬畝的水域中,生長著魚類十八科六十七種,淡水魚中以武昌魚最為名貴。武昌魚是鳊魚的一種,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產(chǎn),鄂州古稱武昌,所以俗名為武昌魚。東湖年產(chǎn)魚500余萬斤。
東湖主要游覽點為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qū)。
寓言園是全國第一座以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為題材的雕塑園,位于東湖聽濤區(qū)的南端,占地4.4公頃,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組寓言雕塑。行吟閣位于東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島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環(huán)水,由荷風、落羽兩橋與陸路相連。閣名出自《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澤畔。閣系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層四角攢尖頂,古色古香。行吟閣雄健俏麗,頗富民族風韻。閣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莊凝重,屈原翹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秭歸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偉大的愛國詩人。初輔楚懷王,做過三閭大夫。他向楚懷王提出一系列正確的的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進步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主張,使楚國雄踞南方,一度強盛,后遭小人讒言離間,楚懷王疏遠屈原,將其放逐漢北。楚襄王繼位后更加昏庸,將屈原放逐到更遠的江南,永遠不得過問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國破家亡,滿懷悲憤,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長天樓,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為磚木水泥結(jié)構(gòu),翠瓦飛檐,分上下兩層,面闊七間,進深兩間。全樓可容納千人同時就餐品茗,游人憑窗遠眺,碧波萬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東湖西北小山丘上,相傳太平天國占領武昌時不少婦女參軍,后清軍攻陷城池大肆屠殺,有女兵九人,壯烈犧牲。鄉(xiāng)人仰慕她們的英烈,將其遺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稱墳而稱墩。1956年,湖北省將此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磨山位于東湖東岸,三面環(huán)水,六峰相連,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長湖,八里磨山之稱。山北有以楚文化為內(nèi)涵的楚文化游鑒區(qū);山南有以湖水地區(qū)植物為主的十三個植物專類園;西部山頭有紀念朱德為東湖題詞的朱碑亭。磨山景區(qū)從北開始,依次建有楚天極目、天臺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聳萃等四景。是武漢市民假日休閑的好去處。
第11篇 紹興東湖導游詞
紹興東湖導游詞
東湖是古城紹興景色最為奇特的一處游覽勝地,具有極其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內(nèi)涵。它以洞深、巖奇、湖洞相連,“雖出人工,宛自天開”,為其特色,被譽為稽山鏡水之縮影,兼具西子湖頭之秀麗,并享有“天下第一山水大盆景”之美稱。它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并稱為浙江的三大名湖。
現(xiàn)在讓咱們一道走近東湖,去飽覽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領略一下她的卓越風姿。
走近東湖,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三角小亭——寒碧亭。因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終年見不到陽光,因此而得名。特別到了冬天,一長串一長串的冰條懸掛在山崖,懸掛在亭子邊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涼的感覺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蘆,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興趣,冬天來臨的時候,不妨你來品嘗一下。
沿著汀步小橋,繞過寒碧亭,拾階而上攬越亭,極目遠眺,古越風貌一覽無余。再沿著幽靜的竹林小道,很快便來到了陶社。陶社是為紀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他與秋瑾、徐錫麟并稱為“鑒湖三俠”。
漫步走出陶社,紹興“三烏文化”之首的烏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時了。東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烏篷。如果到了東湖,不坐坐這“水上的士”是無法領略到東湖山水風光的。船在水上漂,如在鏡中游。船老大頭頂烏氈帽,嘎吱嘎吱地搖著烏篷船,偶而用淳樸的“紹普”與您交談。此種景象你是否有過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如果有,那肯定是魯迅先生的小說里了。別看船工悠閑自得地來回穿梭于湖面,一漿一舵,看似簡單的動作,沒有一年半載,你是學不到這本領的,不然,這絕活也不會面臨青黃不接的危機了。
不知不覺,船到了東湖第一橋——秦橋。據(jù)說這是因為秦始皇曾經(jīng)到過這里而命名的。穿過秦橋,遠遠望到的是一個湖心小島。側(cè)目南望,便是東湖一景——桂嶺了。小船向東,穿過湖中小堤,便是我們夢魂縈繞的“仙桃洞”了。當年采石的匠人,在兩個巖石中間留下了一堵厚不盈尺的石壁,石壁中央,又鑿一門,兩旁刻有“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門聯(lián)一幅,頂上赫然寫著“仙桃洞”三字。
船從“仙桃洞”的西門出來,空谷傳聲洞己走近我們了。此洞下大上小,形狀極似喇叭,故又稱喇叭洞。如果您在洞內(nèi)一喊,聲音在洞內(nèi)回蕩,經(jīng)久不絕。尤為奇怪的是對面堤岸的萬柳橋上聽得最為清楚。當然這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它沒有經(jīng)過人為的刻意加工,其中的謎底至今仍未解開。希望各位游客做一個有心人,幫我們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小船穿過似橋非橋的小石孔,來到了霞川橋。兩側(cè)橋聯(lián)寫道:“剪取鑒湖一曲水,縮成瀛海三山圖”。內(nèi)容是形容東湖風景秀麗,它剪取了鑒湖水系最美的一段河水,有把東湖比作《山海經(jīng)》傳說中的三座仙山,由此可見東湖的地位。因為它的橋墩看起來象一個山川的“川”字,叫它霞川橋是最貼切不過了。
小船向東往南一拐,一石壁擋住你的去路,石壁上鐫刻有郭沫若先生當年秋游東湖所題四言詩一首,詩曰:“箬簣東湖,鑿自人工。壁立干尺,路隘難通。大舟入洞,坐井觀空。勿謂湖小,天在其中”。
好了,烏篷船水上游的全程就快要結(jié)束了,如果諸位仍覺游興未盡,就可在聽湫亭處棄舟登岸,這是文人墨客最為喜歡的地方。人在其中,可以聽見陶公洞內(nèi)崖縫里滾下來的水珠入潭聲。沿著一條一米多寬的棧道上去,登上山頂,只見兩邊懸崖臨水,陡峭險峻,只覺得兩腿發(fā)顫。山上還有翠竹綠茶,恍若世外桃源。遠遠望去,只見村落遍布,阡陌縱橫,水鄉(xiāng)風光盡收眼底。
第12篇 武漢東湖風景區(qū)文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恐龍?zhí)丶甭眯猩?rdquo;的導游員克塞,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13篇 平湖市東湖導游詞
東湖導游詞(平湖市)
東湖,位于平湖市區(qū)城東。古時原是陸地,在東漢順帝永建二年(127),由于地殼變動,地表塌陷成湖,名為當湖;晉隆安五年(401)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古時東湖“弄珠樓”是文化名士吟詩作畫、品茗賞月的雅集地,在清代張云錦《東湖弄珠樓志》中收集有明代董其昌、清代高士奇、浙西詞派領袖朱彝尊等著名學者詩人無數(shù)贊美東湖美景的詩篇;在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的《平湖十詠》、馮敏效《當湖十二詠》等詩中也都有“東湖十景”的贊美的佳句;可以說東湖景區(qū)歷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游客休閑游覽的勝地。自明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縣后的明清五百年間,建園之風極為盛興,東湖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誦讀北宋科學家沈括游東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鴨頭細草繞提生。林間野日依依見,水底春光寸寸明,猶喜亂花時入眼,可能萬事頓忘情。無端景物相料理,屢欲顛狂興不成”(見《永樂大典卷2262》)詩句時,依然可以讀出作者對東湖的贊美,依然會被詩中描繪的詩情畫意所吸引。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guān)于開發(fā)東湖區(qū)的決定》,并提出了“把東湖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區(qū)”的發(fā)展目標,在原東湖十景的基礎上規(guī)劃開發(fā)建設新東湖八景,即:“南村書堆”、“含珠凝暉”、“鵡湖春色”、“九龍戲珠”、“西浦魚罾”、“北原牧唱”、“案山曉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東湖景區(qū)是集休閑、度假、運動、文化、觀光于一體的江南水鄉(xiāng)旅游勝地。調(diào)整規(guī)劃后東湖景區(qū)建設總面積1.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10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開發(fā)范圍為環(huán)東湖核心部分,面積1500多畝(含水域面積728畝),即由“東湖八景”及周邊的體育館、圖書館、金王朝大酒店、東湖大酒店、勝地咖啡、半島國際酒店等已建成旅游設施組成。二期開發(fā)范圍為即將竣工的“東湖漁村”和正在建設中的“龍湫公園”。截至xxxx年,東湖景區(qū)一期工程完成,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億元。 xxxx年2月14日東湖景區(qū)被評定為aaaa級旅游景區(qū)。
東湖八景
含珠凝暉
景區(qū)以東湖廣場為中心,包括游艇碼頭、大型音樂噴泉、親水平臺、大型休閑“膜結(jié)構(gòu)”環(huán)廊、綠色坡地大草坪、銀杏苑、光纖地圖等功能區(qū),濱湖長370米,面積32畝。在東湖區(qū)開發(fā)前,這里是縣城東城門外白堤一帶,即輪船碼頭、貨運碼頭、南廊下、三元橋、豬行浜、圣陽弄、保安街、外河橋、五居頭等,是客、貨運中心,交通繁忙,店鋪林立,商業(yè)繁榮,但是地勢低洼,房屋破舊,整個地段年年要遭水淹,又把秀麗的湖光景色遮擋在視線以外。1999年東湖開發(fā)首期工程在這里啟動,拆遷居民666戶,單位20家,拆除建筑面積62339平方米,到2000年底景區(qū)基本建成。
含珠凝暉景區(qū)緊靠繁華的園林商業(yè)街解放路和人民路,人們休閑觀光最為便捷。景區(qū)的整體環(huán)境風格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有機結(jié)合,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的完美統(tǒng)一,表達歷史和文化的延續(xù)。東湖廣場入口處有一座高大的“含珠凝暉”主雕塑,二位青春健美的男女青年奮力高擎一條騰起的巨龍,象征著金平湖的騰飛和未來。兩側(cè)有四組雕塑和浮雕:第一組“良渚文化”,展示的是從本市出土有五千年歷史的玉琮、玉針、有象形文字的陶罐的放大雕塑,體現(xiàn)平湖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第二組“陸績懷桔”,是古代的孝敬典范。東漢陸績(187—219)六歲時隨父作客,袁術(shù)用桔子招待他們,他只吃小桔,而把省下的大桔帶回家中孝敬母親,這種孝敬尊長的美德在民間廣為流傳,列為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敬典范之一。陸績博學多識,官至郁林太守,辭官后定居乍浦。第三組是:“文廟講學”,平湖文廟即縣學,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有五百年歷史,在明清時,縣學生員達8714名,其中:中舉人668人,考中進士221人,涌現(xiàn)了一大批謙吏、能臣、名士,平湖成為名甲嘉湖的文化之鄉(xiāng)。第四組是:“紅樓出海”,在二百年前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我國名著《紅樓夢》九部十八套,首次由乍浦啟航出海到達日本長崎,是名著《紅樓夢》走向世界的最早記錄。這四組漢白玉雕塑和浮雕,向人們訴說著金平湖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東湖廣場中心,是巨大的音樂噴泉平臺,直徑11米,形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噴泉有24個程序變化,節(jié)慶時也可以在臺上演出。在廣場南北二側(cè)是“膜結(jié)構(gòu)”休閑環(huán)廊,投影面積440平方米,環(huán)廊下面是12組波羅格木弧形座凳和鏡面花崗石圓臺。景區(qū)的濱湖平臺強調(diào)開敞開放,綠化設計和建設形成空間開闊、簡潔明快、自然均衡、曲線流暢的現(xiàn)代園林特色,使人耳目一新,猶如進入“全新的天地”?!把鲇^東湖皓月,坐攬全湖勝景”,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憩息場所。
塔影垂虹
歷史悠久的報本塔院和東西塔橋,是東湖風景區(qū)主要景觀之一,暮色初降,環(huán)東湖華燈齊放,報本塔、九峰一覽樓、十杉亭及東西塔橋,流光溢彩,晶瑩華麗,猶如瓊樓玉宇,似入人間仙境。程端麒《憶江南·東湖》詩曰:“東湖美,塔影漾清流。九派潮來添秀色,三春花發(fā)遍芳洲。舟在鏡中游”。鸚鵡洲上的報本塔是平湖市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它見證了平湖五百多年的歷史。報本塔初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刑部主事陸杲發(fā)起,進士馮汝弼、趙伊協(xié)助,歷經(jīng)三年終于建成,陸杲因受“天地萬物之本”的思想影響,因名為報本塔,曰:“忠孝以為報”。當時塔有七層,高19丈。清順治十六年(1659)倒塌,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陸葇主持重修,改七層為五層,建成為樓閣式文峰塔,通高49.14米,平面八角形,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階梯設在塔壁之內(nèi),塔外有平座挑檐。寶塔歷經(jīng)三百多年戰(zhàn)亂滄桑,華檐欄桿已蕩然無存,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塔身漸向東傾斜,達75.5厘米。1989年至xxxx年經(jīng)三次修葺,糾正了傾斜的塔身,安裝了華檐迥廊,使寶塔整舊如故,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屹立在東湖之畔。特別是在xxxx年9月11-12日從檢修的塔剎中發(fā)現(xiàn)珍貴文物:一是國家一級文物明鄭和款圓瀞金粉書《妙法蓮華經(jīng)》卷,全長40余米,寬10厘米,標明時間為明宣德七年(1432),是平湖建縣后二年。明代經(jīng)卷《妙法蓮華經(jīng)》,曾應邀參加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文物展。二是陸葇于康熙二十五年親手書寫的《六經(jīng)》經(jīng)卷,長3.27米,寬17厘米,三是用朱砂制成的報本塔模型,還有一道符。實物保存在市博物館。
報本塔最初建成時,陸杲還在塔前樹立五塊巨大的太湖石,稱為“五老峯”,也很有名,有詩曰:“奇峰從何來,屹立老人五,須眉具仿佛,形態(tài)極仰俯,溜雨色蒼然,當空互撐柱,山門永作鎮(zhèn),過客時為扶?!眻蟊舅略涸谡迶U建中,將新建天王殿、鐘樓、鼓樓、山門以及“五老峰”假山、“魚樂國”放生池、悠然亭、凈月山莊、醉仙居等宗教園林建筑。
九龍戲珠
景區(qū)位于東湖中之大瀛洲,俗稱大湖墩,此前是東湖公園,是平湖現(xiàn)存最古老而又蘊含豐厚當湖文化內(nèi)涵的名勝景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平湖知縣陳一謙登上城樓,眺望十里東湖,慨然嘆曰:“美哉!九水洋洋乎,會而為湖,誠山川靈淑之氣所鐘。”觀河水不能在東湖停蓄,就設想作一洲屹立湖中,使九水環(huán)而縈之,成為浮在水上的碧玉一樣,使風氣磅礴而完固,讓東湖風景甲天下。因此他就利用疏浚城河的淤泥瓦礫填于東湖中而成小洲,取名大瀛洲,周圍長三十丈,洲上遍植榆柳桃杏400秼,又構(gòu)筑三間亭臺一座,于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十六完工。當年十月陳一謙邀請大家登洲賞玩,見水勢迂曲而來,若游龍之蜿蜒,大瀛洲猶如一顆圓珠置于平鏡上面,九水周旋于洲之外,“宛然九龍戲珠于滄溟瀛海間而出沒吞吐也?!庇谑?,名其亭為“戲珠亭”,縣志中有陸杲《戲珠亭記》記載其事。后因年代久亭毀。萬歷三十三年(1605)蕭鳴甲就任平湖知縣,在大瀛洲建成五間新樓,他請曾在平湖教過書后發(fā)跡為禮部尚書的董其昌題寫匾額,為“弄珠樓”,董其昌又用唐崔顥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題作柱聯(lián),還寫了《寄題蕭使君弄珠樓二首》,詩中有:“一自明珠還海曲,采風應到弄珠謠?!钡募丫洹?滴跄觊g弄珠樓重建,柱間有長聯(lián),上聯(lián)是:“人生行樂須及時,相與上巳祓除,重午競渡,中秋賞月,九日登樓,長嘯復放歌,勝地自多名俊彥?!毕侣?lián)是“難得一片干凈土,但聽東田社歖,西浦魚罾,南院書聲,北原牧唱,撫今共懷古,他鄉(xiāng)無此好湖山?!睂|湖勝景盛事作了較好概括,清浙西詞派創(chuàng)始人朱彝尊(1629_1709)暢游東湖后留下了《東湖曲》詩篇,其中有“弄珠樓外月輪明,九派寒潮一夜生,怪道漁榔爭入市,白蝦青鯽滿東城”的名句。弄珠樓遭咸豐(1860)兵災,光緒年間又重建。民國十七年(1928)大瀛洲辟為“中山林”,在洲中樹立“中山林紀念塔”,在抗日戰(zhàn)爭中弄珠樓被拆毀,解放后成立人民公園,后改為東湖公園,重辟“湖中湖”,砌假山,建九曲迥橋,重建戲珠亭,增植名木花卉,東湖公園內(nèi)林木蔥翠,風景優(yōu)美,是平湖市民休閑游覽之佳處。2000年在大瀛洲建弘一法師紀念館、李叔同書畫館及雕像、書法石刻碑、亭等,現(xiàn)李叔同紀念館有李叔同真跡藏品一百多件。李叔同祖籍平湖,是近代中國學習西方藝術(shù)的第一人,培養(yǎng)出豐子愷、潘天壽、劉質(zhì)平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藝術(shù)大師,在音樂、美術(shù)、戲劇篆刻、詩詞、書法上皆有建樹,中年后皈依佛門,精研南山律宗,成為一代愛國僧人。
鵡湖春色
鵡湖即東湖,“鵡湖春色”為八景榜首,泛指東湖春天美景。清高廷梅《東湖十景·鵡湖春色》詩曰:“阿儂家住鵡湖濱,鸚鵡洲前草自青。春水綠波似南浦,愿郎休作別離人?!贝禾斓臇|湖,春意盎然,春水浩渺,河水如油,芳草一碧,兼之活桃岸柳,相映爭妍,畫船往來,美景天成,蕩人心魄。明李東陽《鵡湖春色》詩曰:春來鵡湖綠,春去鵡湖深。清波帶碧草,幽鳥啼芳林。寧獨知春來與春去,長在鵡湖湖上住?!八麨闁|湖景色傾倒,希望長住鵡湖湖上。我們把觀景的景區(qū)設在濱湖自呂公橋至叔同路湖濱,沿湖長280米,面積24畝。景點有:遠山初月軒、街花廊、風帆小廣場等,是開敞的市民觀景休閑的臨湖空間。首期建成的是東湖風帆小廣場,用地面積6畝,位于叔同路東端湖濱,從園林商業(yè)街解放路向東望去,藍天碧水中突顯出一座乳白色的風帆型雕塑,象征著“乘風破浪”,奮勇前進,給人以“一帆風順”的良好祝愿。小廣場有流線型的濱湖岸線,臺階式河埠駁岸,橢圓形廣場,八座彩色燈柱,環(huán)形波羅格木座凳及開闊的綠色空間,是一處觀賞東湖春色美景的好去處。另一個景點是“遠山初月軒,”這是一座臨湖而建的明凈高敞的廊軒形建筑。古時,東湖邊曾經(jīng)有過“遠山初月軒”,是五間平屋,建在湖墩上,門前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一輪明月階前水,”下聯(lián)是:“九點青煙廓外山”。他寫出了遠山初月軒的所在地特征和遠方景物的特點,詞意貼切,對仗工整,但是在八年抗戰(zhàn)時的1939年,這座遠山初月軒被拆毀了,讓人感到非常惋惜又使人十分懷念。平湖著名女詩人王善蘭(生前為鵡湖詩社名譽理事長),曾賦詩一首題在嚴詩白畫的大瀛洲圖上:“呂公橋下水瀠洄,垂柳湖墩四面栽。多少樓臺憑眺望,遠山隱隱初月來。”注明是大瀛洲遠山初月軒。這首詩情真意切,融情于景,表達了對故鄉(xiāng)東湖山山水水的深厚情誼?,F(xiàn)在在鵡湖春色景區(qū)重建“遠山初月軒”,是對江南水鄉(xiāng)特色的體現(xiàn),也是平湖歷史文化的延續(xù)
西浦魚罾
平湖是錦繡江南的魚米之鄉(xiāng),漁民的漁業(yè)生產(chǎn)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西浦魚罾也成了古代“東湖十景”之一景。魚罾是一種用竹子支撐的方形的捕魚網(wǎng),如漁民經(jīng)常使用的提罾網(wǎng)、扳罾網(wǎng)、塘罾網(wǎng)等,詩人是以魚罾來體現(xiàn)漁民生活勞作。據(jù)明天啟《平湖縣志》所載東湖圖,“西浦”標明在潔芳橋一帶。歷史上的漁民,以船為家,到處打魚為生,到晚上把船搖到經(jīng)常聚會的地方,晾曬魚網(wǎng),生活是很清苦的,因此來說,西浦在歷史上并不是打魚的地方,而是漁民相對聚合,晾曬魚網(wǎng),或在茅屋過夜的地方。清高廷梅《西浦魚罾》詩曰:“曬出魚罾日已斜,臨流茅屋盡漁家。儂劃短槳過西浦,一曲清溪如若耶?!痹谠娙说墓P下,漁民雖住著茅屋,過著清苦的日子,但還是唱著魚歌,歡快地打魚劃槳。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人民政府為改變漁民以船為家,流動打魚的情況,讓漁民上岸定居,住進新居,潔芳橋堍“西浦”一帶正是安置漁民的地方,前幾年漁民日子好過了,紛紛建起了樓房,過上了小康生活,大部分人的捕魚方式也改變了,主要是從事外塘定點養(yǎng)殖,筑放養(yǎng),“捉散魚”的人已大大減少。我們在小瀛洲建西浦魚罾景區(qū),正是在原來漁民打魚曬網(wǎng)的“西浦”地方附近。
東湖中有三洲,一是鸚鵡洲,又叫寶塔圩,二是大瀛洲,俗稱大湖墩,三是小瀛洲,俗稱小湖墩,他們鼎足而立,各據(jù)其勝,使東湖風光大為增色。小瀛洲是孤立于東湖北部水中的小洲,面積5畝,明代建縣后,長期得不到開發(fā)。直到清雍正壬子(1732),平湖知縣方以恭坐船返回縣城,路過小瀛洲旁,就泊船上岸,時值夏天,見荒煙蔓草中有一草庵,里面住著幾個女尼,生計艱困,景況凄涼,心生憐憫,又見此洲位置極佳,就捐資建造了三間平屋,供奉觀音大師像,洲上還栽植楊柳,花草,使女尼棲身修行條件有所改善,方以恭在《鸚鵡洲庵記》中曰“余非敢好名,亦稍有裨于古跡而存今后之名勝耳。”他當時把小洲取名為鸚鵡洲,后因與寶塔圩洲名相同,逐改名為小瀛洲。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縣劉國恒在此建造三層高文昌閣,但未竣工,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縣劉雁題重建,更名為“鏡漪堂,”他的立意是“將與志道者續(xù)盈科之義焉。”當時平湖科舉甚盛,前后十年間連續(xù)有人中榜眼,中探花、中解元。乾隆五十四年知縣五恒又重修,嘉慶三年(1798)陸拱斗與吳瓶齋重建“文昌閣,”光緒十八年在小瀛洲建“瀛洲書院”,據(jù)徐恭時先生在1992年時回憶:“東湖東北的小瀛洲,要渡船以上。鏡漪堂寬,文昌閣三屋臨空,花木扶疏,周圍花墻,進內(nèi)如入清涼境。記憶中隨父友長輩在此集飲……”。陸維釗《題東湖圖》詩曰:“無邊歲月悵東流,猶喜圖中有故邱。百里桑蔴來舊夢,一湖風雨感同舟。茫茫刧后蒼生淚,歷歷兒時竹馬游。莫嘆前塵同逝水,記曾文會小瀛洲?!?/p>
西浦魚罾景區(qū),將重建鏡漪堂,設釣鰲臺,樹“魚樂國”碑設置有關(guān)漁民生產(chǎn)活動的傳統(tǒng)實物,如魚罾網(wǎng)、簑衣、笠帽等等,洲外筑步行長廊,可以垂釣或捕魚,洲上以栽植觀賞花灌木為主,成為觀賞和游覽休閑的好去處。
案山曉翠
案山位于湖東六里塘以南,在東寶塔橋東北。東湖附近本是一片平原,并無山丘。北宋時海鹽縣令魯宗道(966-1029)在任期間二次到當湖,見東湖風景秀麗,心中十分愛慕,他想將來不當官了,就到當湖來住。他后來官至參知政事。卸任后,果然定居當湖,并建成四皋園,南皋園就在六里塘以南。為了造景,在平地上挖了一條河,將挖出來的土堆成一座小山,山形如幾案,因而名為“案山”,《當湖風土記》記載:“案山亦魯簡肅南皋舊址,”簡肅,是魯宗道謚號。案山高僅數(shù)丈,山上植樹,置備石凳,供人坐息,小河上建木橋一座,便于游人往來。宋魯應龍《閑窗括異志》記:“湖心有地一方,立塔以案風水,人呼之曰案山?!痹谝郧?,人們認為城市是山水孕育而成的,有山有水的城市才有靈氣,一般又把城市正面?zhèn)扰缘男∩椒Q為案山,魯宗道建案山,自有其深刻含義和期望,果然在400年后的明宣德五年在這里建立了平湖縣城。明代李東陽作《案山曉翠》詩曰:“遠山青,青玉案。氣漫漫開爽旦。君不見樂游原上易黃昏,夕陽雖好空魂斷?!彼寻干奖茸饔们嘤褡脸傻膸装?,又把案山一帶比作“樂游原”。明沈懋嘉當湖十景竹枝詞說:“濛濛曉翠濕弓鞋,天晴來上案山峰。從頭一望珠樓好,港口條條戲九龍?!睒嗣靼干讲萆顦涿?,可以遙望東湖弄珠樓及九川匯流的美麗景色。案山附近曾植有大片桑林,案山河港中出產(chǎn)“烏背鯽魚,”現(xiàn)在許多老年人中還流傳:“烏背鯽魚出案山,春食頭來秋食尾,一到冬里處處肥?!钡菤v經(jīng)千年風雨,案山在填浜造田熱潮中被夷為平地,已成平疇綠野。
為構(gòu)筑案山曉翠景區(qū)重塑山水風景,挖土擴湖150米,原面積減少48畝,使東湖東西湖面直徑大于300米,景區(qū)凈面積為106畝。重建案山,高12米,成案形,山上種植大樹,以增山勢。景區(qū)內(nèi)依山傍水以植物造景,分成四區(qū):翠竹林區(qū)在案山南麓;銀杏楓香林區(qū)在案山北麓;紅梅臘梅園在景區(qū)北端;別具風韻的櫻花園在景區(qū)南端,沿湖濱廣植桃樹楊柳,顯示江南水鄉(xiāng)特有的風貌。
主要景點有“東田社鼓”戲臺,“六橋晴市”購物休閑街,大型激光音樂噴泉,臨湖100米長30米寬的金沙灘,以及觀水長堤、疏林廣場、竹林水徑、風鈴廣場等。古“東湖十景”中描繪農(nóng)民慶豐收活動的,是“東田社鼓”,因此,設計了一個“東田社鼓”戲臺于景區(qū)正中,前面是噴泉環(huán)繞的玻璃舞臺,背景是大面積花崗石浮雕,刻意體現(xiàn)明清時代“社鼓”活動景觀?!吧纭痹诠糯峭恋刂?,祭土神也叫“做社”,“做社”是舊平湖民間廣為流行的風俗,尤以湖東一帶為最盛。做“社”有“春社”和“秋社”,以“秋社”為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由村中有名望老人做“社主”,稱為“社翁”,籌辦牲禮佛祃,請民間藝人敲鑼擊鼓,祭土地神以保豐收,同時還有各種聽藝人說書等民間游東活動,直至深夜,然后將祭神后牲禮照例分享,是村民一年中最重大活動之一,也帶有一定迷信色彩但它是過去農(nóng)民真實的生活浪花?!傲鶚蚯缡小币彩枪拧皷|湖十景”之一,清沈季友在《槜李詩系》附考中注:“湖有九派,中分六橋?!币虼?,是泛指環(huán)東湖的六座橋,清高廷梅詩曰:“曾記西湖有六橋,東湖仿佛比虹腰。新晴市上腥風過,買得鮮魚貫柳條?!爆F(xiàn)在東湖新筑近3公里的環(huán)湖道路,橋梁數(shù)超過六座,因此選擇在案山曉翠景區(qū)內(nèi)專辟一個“六橋晴市”休閑購物街,成為一個景點,它緊靠東寶塔橋,有一組現(xiàn)代商業(yè)購物餐飲服務建筑,周圍也有六座橋梁,環(huán)繞景點是“竹林水徑”小河,建有小橋相通,既是景觀,也可觀景
南村書堆
南村書堆景區(qū)的建成,彌補了古代“東湖十景”中南村書堆只留其名不見其形的缺憾,再現(xiàn)了眾多詩文中所描述的風致和意境,并且改為臨湖而筑,自成一組江南書院制古典園林建筑,又重現(xiàn)清代張園中十杉亭的杉風景致,成為東湖風景區(qū)環(huán)湖構(gòu)建的園林中最成獨立體系、最具古典風韻、最耐人尋味、最有欣賞價值的景觀。
景區(qū)濱湖長240米,占地25畝。在景區(qū)入口有一座石坊,上面“南村書堆”匾額題字是著名書法家駕滄先生的手筆,兩側(cè)柱聯(lián)則摘錄自東湖弄珠樓清康熙年間的楹聯(lián),上聯(lián)是“勝地自多名俊彥,”下聯(lián)是“他鄉(xiāng)無此好湖山?!逼鋵嵞洗鍟阎勈篮茉纾址Q南村書屋、南村書院、湖上讀書堆,其歷史比平湖建縣的時間還要長。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8),有個叫張纮的平湖人,別號南村,他喜好藏書,達到萬卷之多,他又喜好讀書,在縣南百步聚土成丘,在土丘上建起亭臺樓閣園林建筑,作為讀書、賞景、講學之處,因為他讀書不是死讀書,不作“村學究”式講學,又做過宮廷近侍的郎官,一下子吸引眾多名士來此講學,因而名聲大噪,張南村也成了平湖早期的藏書家。
新的南村書堆景區(qū)主要景點是“九峰一覽樓,可以俯視東湖全景,又可遙望海邊九峰。另一景點日十杉亭,十杉亭又名“張園”,原址就在景區(qū)西部,曾是湖上名園,也是平湖一處歷史人文古跡,其最早主人是陸葇(1630-1699),他是康熙六年的進士,中選博學鴻詞科,御試翰林院詹事府諸官,康熙帝親拔陸葇第一,后升任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十杉亭是他的別業(yè)。名園后歸他的外甥知府張逢年,他又修建了凝香草堂、水明樓、芙蓉堤、得月廳、漱軒、水西云塢、聽雨居等園林建筑,特別是在院內(nèi)臨水栽植杉樹,建造了十杉亭,坐攬東湖之勝景,四方名士游東湖登報本塔后,莫不再游十杉亭?,F(xiàn)在新建的十杉亭,四角重檐,古樸典雅,可坐攬全湖之勝,更可發(fā)思古之幽情
北原牧唱
18畝,凈面積96畝,景區(qū)內(nèi)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牧笛悠悠,湖風陣陣,呈現(xiàn)一派江南水鄉(xiāng)的田野風光,是一座綠色生態(tài)園林。平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青山綠水之間,小橋流水之中,平疇綠野之上,負載了綿綿數(shù)千年的燦爛文化和歷史。明代李東陽贊譽的東湖十景中《北原牧笛》是這樣寫的:“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兒唱歌牛載歸。兒家在原牛在坂,歌聲漸低人更遠。山蒼茫,水清淺?!彼枋隽似胶辈克煷暹b,平疇綠野,一望無際,牧童騎在牛背上緩緩走來,具有詩情畫意的生活畫面。因此,在北原牧唱景區(qū)規(guī)劃建設中,努力注重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結(jié)合,注重歷史與文化的延續(xù),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嶄新的、綠色的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景區(qū)緊靠案山路,面臨東湖東岸,是一座不設圍墻、全部敞開的開放式園林,景區(qū)內(nèi)設置十個景點,即平疇綠茵、水田霧森、牧童牛車、梅蹊竹徑、銀杏叢林、濱湖棧橋、梨花舒雪、玉蘭含笑、北原索橋、南國風情,同時還有農(nóng)舍茶室、牡丹院、錦鯉湖、望湖樓等,景點之間,用花崗石和卵石鋪成園路,相互聯(lián)結(jié),曲徑通幽,步移景異,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園林造園理念,追求新穎的環(huán)境感受,又體現(xiàn)了城市歷史文明的延續(xù),融自然性、生活性、藝術(shù)性于一體,成為一座田園式園林。
景區(qū)最大的特點是以植物造景,組織景觀,造就自然的綠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例如:“銀杏叢林”景點在景區(qū)北端的高坡上,由十八株大銀杏樹組成,大樹叢植,雄偉壯觀,綠蔭蔽天,深秋季節(jié)葉片金黃,自成一景?!捌疆牼G茵”景點是6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就在叢林高坡的南側(cè),置身其中,放眼四望,使人豁然開朗,心胸開闊。“牧童牛車”雕塑和實物悠閑地散落在草坪、水田、錦鯉湖畔?!八镬F森”景點采用水田噴霧方法,使景點內(nèi)水霧繚繞,人歷其間如履仙境,耳畔傳來水車依呀,牧笛悠悠,再現(xiàn)古代詩詞中的詩韻意境?!懊孵柚駨健本包c可以觀賞到紫竹、鋪地竹、金鑲玉竹菲白黃竹、箬竹、風尾竹以及綠梅、茶梅、臘梅、榆葉梅等?!坝裉m含笑”景點設在景區(qū)南側(cè)坡地上,白玉蘭、紅玉蘭、黃玉蘭、廣玉蘭及樂昌含笑、深山含笑等在春日中笑迎貴賓?!袄婊ㄊ嫜本包c是香雪海般的大片梨花,間植有香園、櫻花、枇杷、楊梅、粗榧、桂花、青梅以及果實可招引鳥類啄食的紅果冬青等?!澳蠂L情”景點在最南端,有從國外引進的加拿列海棗、華盛頓棕櫚、芭蕉等。還有大量觀賞花木。北原牧唱景區(qū)是東湖的一塊翡翠碧玉,市民把這里比喻為杭州西湖的一角,是一座“天然氧吧?!?/p>
第14篇 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恐龍?zhí)丶甭眯猩?rdquo;的導游員克塞,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15篇 湖北東湖又一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導游員***,在這里我對大家光臨武漢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里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游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游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東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之一,其湖面約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灣之稱。東湖的湖面是這樣的廣闊,風景是這樣的優(yōu)美,那么大家知道東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其實東湖瀕臨長江,經(jīng)青山港和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發(fā)育著一片沖積平原,有長達十多公里的環(huán)湖長行高地,堤內(nèi)形成相對低下的凹地,每當汛期,長江水位高于地表時,凹地上游來水便無法外瀉,于是,在洼地內(nèi)的積水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東湖。
1949年以前的東湖幾基本上還是個荒湖,從五十年代開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建設,依其自然環(huán)境,東湖可被分為聽濤、落雁、白馬、磨山、吹笛、珞洪六個景區(qū),但是現(xiàn)在對外開放的只有聽濤和磨山兩大景區(qū)。
那么現(xiàn)在就請大家和我一同進去游覽。
進入了東湖的大門后,我們也就進入了聽濤風景區(qū),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地方叫做黃鸝灣,這個名字是來源于杜埔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綠樹成蔭,也正合杜埔的詩意。
大家注意到了這邊的這些樹木了嗎?這就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萬年以前它們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個地區(qū)。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認為已經(jīng)滅絕了,但1945年我過森林工作者卻在湖北省利川市發(fā)現(xiàn)了水杉林區(qū),成為轟動一時的世界新聞。為了紀念這一古老樹種在湖北省首次被發(fā)現(xiàn),武漢市決定將水杉定為市樹,以其剛毅堅強、剛直不阿來象征英雄的武漢人民。
象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一樣,水杉的葉子在每年的深秋時節(jié)都會變紅,在陽光下泛出金紅的光澤,十分耀眼。
繼續(xù)往東,我們就到了聽濤軒,聽濤軒的周圍種有翠竹、蒼松,在迎湖面石砌的護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東坡居士書寫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幾株蒼翠的勁松,挺立在陡峭的巖石岸邊,為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韻。在聽濤軒的斜對面就是水云鄉(xiāng)。
走過荷風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三層綠瓦圓柱的樓閣,這就是聽濤游覽區(qū)的中心----行吟閣。它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說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會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始十分得到楚懷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懷王提出一些治國方針,對內(nèi)實行舉賢授能”的政策,對外實行聯(lián)齊抗秦”的戰(zhàn)略,由于實施他這一套正確的方針,使得楚國一度強盛。而后來屈原卻受到了小人的排擠,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繼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遠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楚國都城,在江南過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國家的淪亡,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羅江懷石投江,以身殉國,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而保留了一個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的端午節(jié),而現(xiàn)在的武漢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特意為他修建了這座行吟閣,行吟閣是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高22.5米,平面為一正方形。在行吟閣里有屈原的畫像以及生平簡介,還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閣前的這尊塑像,通高達6.8米,塑像表現(xiàn)了屈原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吟《天問》的神態(tài),流露出詩人被放逐后悲憤郁結(jié)的心情,而行吟閣”這個名字則是出自《楚辭.漁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
從行吟閣往南我們可以看到滄浪亭,黑瓦飛檐,其名也是出自《漁父》里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由于行吟閣過落羽橋是一塊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勢建有一個扇形的長廊,而又臨近湖岸,所以取名為瀕湖畫廊”。畫廊后金桂夾道,可直達屈原紀念館。
我們游覽完以行吟閣為中心的行吟澤畔后,順路往前,就是東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這里主要是以長天樓為中心的景區(qū),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碧潭觀魚,這是一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這里的小橋號稱九曲十八彎。東湖以盛產(chǎn)淡水魚而著稱,其中又以武昌魚最為名貴,別看這只是一條小小的魚,它身上的典故還真不少,三國時,吳王孫皓想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就是現(xiàn)在的鄂州,陸凱上書以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來加以勸阻,以后元朝的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魚”的詩句,由此可見武昌魚的名聲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傳開了,解放后,毛主席經(jīng)常到武漢來視察,大都住在東湖風景區(qū)內(nèi),他曾在當時的聽濤酒家吃過武昌魚,1956年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
我們再往前走,長天樓便躍入眼簾。這是一座保留著中國民族特色的宮殿式建筑,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多次在這里休息,接待國際友人。站在長天樓上,憑欄遠眺,碧波萬傾,您是否也會有秋水長天一色”的感嘆呢?其實長天樓的名字正是這樣得來的。
在長天樓右側(cè)的這是魯迅廣場,魯迅半身像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種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剛才我們游覽過的行吟閣在聽濤景區(qū)的南面,而這魯迅廣場則是在聽濤風景區(qū)的北邊。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個是紀念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可謂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就走到這里,現(xiàn)在沿原路返回,也讓我們再一次欣賞東湖如畫的美景吧。
第16篇 中國最大城中湖湖北武漢東湖導游詞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游覽武漢市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風景區(qū)。東湖風景區(qū)位于武漢市東郊。1982年11月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占地面積88.2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約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沿湖依次劃分為聽濤、白馬、落雁、磨山、珞洪、吹笛六大景區(qū)。
東湖原由郭鄭湖、水果湖、湯菱湖、小潭湖、團湖、喻家湖菱角湖等組成,它的成因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由于長江汛期洪水泛濫,泥沙在兩岸發(fā)生不等量淤積作用所形成的河流壅塞湖。東湖原是由青山港和長江貫通的自然湖泊,水位受長江水位漲落的制約。自青山港建造武豐閘后,東湖由天然湖泊成為人工控制的湖泊。東湖屬淺水湖,但在江漢湖群中又相對較深,東湖相應最大水深近6米,全湖平均深度為2.18米,東湖最大寬度為8.1公里,平均寬度為2.9公里,最大湖容為7250萬立方米。東湖的南部,山崗起伏,層巒疊翠,有大小山峰34座,東西走向,斷斷續(xù)續(xù),呈雁行排列成三行,一般高度在70~120米之間,最高峰喻家山,高度為149.5米,最長為磨山,長約2.5公里。 東湖的東、西、北三面為平原。平原上崗地起伏,湖泊星羅棋布、江河縱橫。由于受湖區(qū)地質(zhì)地貌條件影響,東湖沿著斷谷侵入陸地,形成眾多的湖汊,構(gòu)成湖灣交錯、湖岸曲折的特點。全湖岬灣交錯,有大小岬灣120多個,岸線長111.5公里,形成時隱時現(xiàn)、時狹時闊、錯落有致的水景,湖光山色,秀麗多姿,素有九十九灣”之稱。
東湖風景區(qū)地形起伏,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適于多種植物生長發(fā)育。有植物318萬株,其中樹木38萬株。東湖水面遼闊,港灣曲折,環(huán)境幽靜,宜于魚類和鳥類繁殖和棲息。常見的水鳥有雁、野鴨、沙鷗、樟雞、白鷺。鳥類多為百靈、黃鶯、藍雀、白頭翁、給雀、鳩、八哥、啄木鳥、喜鵲等三十多種。湖中魚類有五十多種,有鳊魚(武昌魚)、鯉魚、鱖魚、青魚、鯽魚、紅鯉等。 東湖自形成以來,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
西周時期,史載:楚王熊渠封其次子熊紅為鄂王。鄂王都城在今武昌?,F(xiàn)在,東湖梅嶺內(nèi)有鄂王飲馬池,相傳為鄂王筑池飲馬之所。東湖西北岸的鳳麟嘴有楚王墓,傳說為鄂王死后的墓葬。 春秋時期,東湖磨山東長嘴的清河橋與鼓架山,傳說是楚莊王平息令尹(古代楚國官職名)斗越椒叛亂之地。據(jù)史載:楚莊王巡獵途中,令尹斗越椒在宮廷發(fā)起政變,追殺楚莊王到這里,兩年隔清河橋?qū)ν?。楚軍神箭手養(yǎng)由基與斗越椒隔橋比箭,一箭射死斗越椒。莊王在山上擊鼓督戰(zhàn),平息了叛亂,鼓架山由此得名。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和杰出的政治家屈原,在他遭放逐時,足跡曾涉及東湖。他在《九章·哀郢》中誦道: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在《九章·涉江》中誦道:乘鄂渚而反顧兮,唉秋冬之緒風。”句中的大墳”即現(xiàn)在的龜山,渚”,水中小島也,而龜山附近的鄂渚”,相傳為東湖之中的小島。
三國時期,東湖曾是劉備、孫權(quán)、曹操進行軍事、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東湖沿岸至今還有劉備的郊天臺、曹操廟、關(guān)公卓刀泉、魯肅的白馬冢等古跡。唐代在東湖之濱的洪山修建了佛教寺廟彌陀寺。鄂國公尉遲敬德在洪山建有正心書院。詩仙李白曾在水果湖放鷹,留有放鷹臺遺址。宋代在東湖之濱的洪山建有東巖閣,《東巖閣記》石刻,字跡至今依稀可辨。宋理宗越昀,將隨州大洪山的幽濟禪寺遷至彌陀寺,并賜寺名為崇寧萬壽神寺”。元代在東湖之濱的洪山建有靈濟塔,又稱洪山寶塔”。民國期間,在東湖周圍建有不少私家園林。1930年,民族資本家周蒼柏在東湖創(chuàng)設海光農(nóng)圃,建有游泳池,游泳碼頭,動物園等,是廣大市民娛樂的場所。1949年9月24日,根據(jù)周蒼柏先生意愿,將海光農(nóng)圃作為民族資本接收,并更名為東湖公園。1950年12月2日正式命名為東湖風景區(qū)。
東湖風景區(qū)屬湖泊型風景名勝區(qū),以大面積自然水景為主題,兼有山丘、園林、建筑,融合濃郁的楚文化地方風情,是具有現(xiàn)代精神的國家重要風景名勝區(qū)。
東湖和那些源遠流長的歷史名湖相比,似乎沒有受過更多的文人吟詠,沒有留下什么帝王樓臺,一切天然。如果將那些名湖”比作濃妝的貴婦,東湖就是一位清純的少女。漫漫歷史中的東湖,是水鄉(xiāng)澤國中默默無聞的一分子,是未經(jīng)雕琢的和氏璧”。當我們拂去歷史的灰塵,揭開她的面紗,才發(fā)現(xiàn)她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天然去雕飾,麗質(zhì)天生成。經(jīng)過武漢人民對她的精心打扮,終于在千湖之省”的荊楚大地脫穎而出,似一支獨秀的出水芙蓉亭亭玉立。東湖的水,水碧如藍;東湖的山,山青如黛。放眼望去,遠山、近水、藍天、碧波,還有水際線,林冠線,由深到淺、由濃到淡,構(gòu)成了一幅層次豐富的畫面。東湖四季景色各異。春天,春雨綿綿,薄霧漫漫,長堤臥波,吞煙吐浪。層層遠山嫩于青玉,蕩蕩垂柳軟似鵝黃,蘭花櫻花競相爭艷。夏天,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碧波萬頃中,飛舟曳銀擊水,白帆千點逐浪。秋天,秋山蒼涼,在水一方,疏枝殘陽,漁歌唱晚。時聞群鴉叢林,偶見白鷗劃清波。冬天,寒天蒼蒼,湖水茫茫,冬天如睡,薄雪似霜。洪山寶塔留余影,寶通禪寺縈晚鐘。
總之東湖是無法用言語名狀的,她總是有一種抒情般的韻律,令人留連忘返,回味無窮。東湖雖是以自然山水為風景主題,但人工園林也為其增色不少。東湖西北岸以庭園樓榭為主。這里地勢平坦,丘崗點綴,沿湖池杉,成林成片,蔚為壯觀。行吟閣、屈原紀念館、瀕湖畫廊、可竹軒、聽濤軒等庭院樓榭,隱現(xiàn)其間。東南岸以山林野趣及植物花卉專類園見長。磨山六峰林碧如障,封都山上楓紅似火。八里磨山如水中半島,十多個植物花卉專類園錯落其間。梅園、櫻花園是以植物為主的園林。朔風歲寒,萬木蕭索之際,紅梅齊開,漫無際涯,暗香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