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模板8000字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信息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chuàng)造性學力,主要是通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tài)度和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jīng)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托,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1、什么是研究性學習?為什么在高中課程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
答: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作為一門課程,研究性學習應當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呢?
答:研究性學生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tài),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個是開放性。第二個是探究性。第三個是實踐性。
4、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fā)生較大變化。那么,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實施和組織呢?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wǎng)、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zhèn)?、?yōu)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fā)現(xiàn)信息資料間的關聯(lián);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jù)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
5、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老師指導作用該如何發(fā)揮?
答: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6、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答: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wǎng)絡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xiàn)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開發(fā)和利用當?shù)亟逃Y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yè)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廣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通過評價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lián)系,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tǒng)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局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并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xiàn)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產(chǎn)生積極情感,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
2、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取得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shù)睦眯畔?,來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chuàng)設有利于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及成果,發(fā)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jīng)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fā)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特別關注環(huán)境問題、現(xiàn)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fā)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xiàn)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以及現(xiàn)實的生活環(huán)境,從中發(fā)現(xiàn)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于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chuàng)造欲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鑒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fā)揮優(yōu)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類型區(qū)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余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類型
依據(jù)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qū)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
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前者如一次環(huán)境保護活動的規(guī)劃,后者如某一設備、設施的制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于一種類型,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類型。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xié)作。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小組合作研究是經(jīng)常采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組,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xié)作互補。
個人獨立研究可以采用“開放式長作業(yè)”形式,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并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yè)。
采用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后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二)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進行過程中這三個階段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進的。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本階段要求學生自己調查、觀訪(也可有組織的)采訪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然后經(jīng)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中研究題目。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實踐體驗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wǎng)、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zhèn)?、?yōu)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fā)現(xiàn)信息資料間的關聯(lián)和趨勢。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jù)以支持所得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jù)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并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證據(jù),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并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科學態(tài)度。
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采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墻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發(fā)表,或通過指導老師主持的答辯。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辯。
(三)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拭試體作用,同時,也重視老師指導作用。左右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草藥,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主體,并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和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
六、研究性學生的評價
評價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一般原則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
(二)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特點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者可以是教師或教師小組,可以是學生或學生小組,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與開展項目內容相關的企業(yè)、社區(qū)或有關部門等等。
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是否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采納他人的意見等。
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來反映,也可通過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的結果反映出來。
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要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評價,如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tǒng)計分析,使用新技術,對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
四是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要考察學生在一項研究活動中從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后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fā)展狀態(tài)。
五是學生的學習結果。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它可以是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教師需要靈活掌握評價標準。
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局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實施
評價要貫穿研究性學生的全過程。操作時可重點從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和結題評價著手。
開題評價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入解決問題過程中。
中期評價主要是檢查研究計劃的實施情況,研究中資料積累情況,以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情況等。對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對于在研究中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要通過教師指點、學生小組內部討論、學生小組間交流、尋求校外幫助等方式予以解決。
結題評價主要對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情況、體驗情況、資料積累情況、結題情況、研究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進行評價。
篇二 高中生德育互動模式研究開題報告6200字
一、問題的提出
對中央文件精神的領會和貫徹。
200_年上半年,___、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我國現(xiàn)約有3.67億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盻__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也明確指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也于__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些重要文件的出臺,無疑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對高中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適應。
教育部在《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改革既有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推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镀胀ǜ咧姓n程方案》的實施,也要求按新的課程理念、新的價值取向——人格取向來重新構建德育課程結構。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教師的角色、教育教學方式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學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是引導、激發(fā)和深化學生活動的人。教師在實現(xiàn)這些不同的角色的同時,也增強了與中學生的互動,幫助中學生通過體驗生活、積累經(jīng)驗、發(fā)展能力并初步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實現(xiàn)理想的教育效果。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提高學生的道德思考能力和道德踐行能力,開發(fā)校本德育課程,開拓新的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迫切。
對傳統(tǒng)學校德育模式的反思。
毋庸諱言,德育工作仍是當前學校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校際競爭激烈,升學率成為社會評價學校的重要標準,中學德育地位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針對性和實效性差。而且,過去的學校德育模式重視群體、強調共性而忽視個體,不能完全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求。例如,德育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矯正問題,而教師、學校對待這些問題時,大都以正面批評、懲罰等方式,試圖通過加大外部力量的干預,達到改變或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目的,但實際的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滿意。因此探索新型有效的的德育模式勢在必行。
4、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現(xiàn)狀的審視。
全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給人類帶來充實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經(jīng)濟的發(fā)展并不必然意味著精神世界的豐富,也不能避免價值觀的失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轉變的過程中,人們原有的相對穩(wěn)定的道德觀、價值觀等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引發(fā)了諸多新舊觀念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問題。一些社會不良現(xiàn)象不同程度影響著校園,給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和這些不良因素不無直接的聯(lián)系。
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可塑性強,自控能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干擾和影響。學生在道德生活中尚處于不成熟、不穩(wěn)定狀態(tài),處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創(chuàng)造、由順從向選擇的轉化過程中。當我們審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現(xiàn)狀時,不難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媒體以及網(wǎng)吧等各類文化娛樂場所含有色情、暴力、賭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正乘隙傳播,嚴重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慣性依然強勁,大多數(shù)學生承受著學業(yè)帶來的巨大壓力。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以及學習問題給許多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使他們出現(xiàn)了行為習慣差、人際關系不好以及心理亞健康等問題。
長期以來德育課程的知識化、政治化傾向嚴重,也使學生的發(fā)展受到制約。在學生眼中,學校德育內容保守、假大空、不能解決實際的思想問題,學校德育形式“老土”、走過場、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要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要求我們努力研究新的德育模式,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引導。
5、對高中生心理特點的思考。
高中生的生理發(fā)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fā)展卻相對落后于生理的發(fā)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高中生思維敏銳,精力充沛,自我意識日益成熟,自主性、獨立性增強,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但他們看待問題片面性較大,自控不足,容易沖動,想和別人交流卻又封閉自己,需要各方面的指導卻對他人的批評教育抱有強烈的叛逆意識。面對這樣的學生,灌輸、說教的德育模式日益失去作用,尊重他們心理特點、符合他們心理需求的德育模式才能發(fā)揮實效,切實有利于高中生的發(fā)展。
二、理論依據(jù)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作為認知學習理論的新發(fā)展,是目前西方日漸流行的教育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徹底摒棄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因而必然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提出挑戰(zhàn),從而在形成新一代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同時,也逐步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新一代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知識技能的掌握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和建構,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同樣也需要學生參與德育過程,通過自身的活動以及與他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為外在于自己的道德規(guī)范賦予蘊含個人色彩的意義。本課題研究的就是怎樣開辟新的途徑,使學生能切入到德育過程中,并在其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從而自主構建個人道德體系。
2、現(xiàn)代德育實踐觀。道德的本質在于實踐。首先從德育目標看,既有對學生道德認識、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也有對學生道德心理、道德行為的鍛煉,而歸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的統(tǒng)一,所以德育目標本質上是實踐的。其次,學生的道德是在活動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動和交往的本質是實踐的,所以德育過程本身應該是一種實踐活動。第三,德育實踐活動才是檢驗學生道德素質高低的唯一標準。所以,德育應該是德育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怎樣讓德育活動走出“口號加榜樣”的單向的道德知識傳輸模式,怎樣采用富有成效的模式來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正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內容。
3、我校“導師制”辦學理念。我?!皩熤啤鞭k學理念自1998年提出之后,在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多年來,經(jīng)過專家學者多方面論證、一線教師多角度實踐,我?!皩熤啤钡膬群玫綐O大的豐富和發(fā)展。“導師制”的基本精神可概括為:平等的師生關系、互動的教育模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共進的發(fā)展目標?!捌降鹊膸熒P系”包括師生人格平等和教育活動民主,是實施導師制的前提和基礎;“互動的教育模式”是指學科教學互動和思品養(yǎng)成互動,是實施導師制的教育教學常態(tài)和方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包括校內組織全員和社區(qū)力量全面,是實施導師制的組織依托和保證;“共進的發(fā)展目標”指的是一切為了人,為了人的一切,是實施導師制的方向和目標。本課題所研究的“德育互動模式”正是“互動的教育模式”中一個重要的組成方面,是對我?!皩熤啤钡倪M一步拓展和完善。
三、課題界定與模式構想
德育模式是指關于德育活動的本質特征的簡要表述形式。它是理論系統(tǒng)和操作系統(tǒng)的中介。德育模式指示著德育工作的基本取向。
互動,簡而言之,就是人與人之間在共同活動中發(fā)生的直接或間接相互作用和聯(lián)系的基本方式。
德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德性的養(yǎng)成、發(fā)展與成熟,不是在“灌輸”中“獲得的”,而是在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即互動中主體自身建構的。所以,現(xiàn)代德育過程的思想,特別強調民主、平等、對話與交流,即德育過程實質上可理解為是師生之間互動互促、教學相長、品德共進的過程。廣而言之,學生個體與他人、與群體、與家庭、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都可以是道德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
德育互動模式是通過課程、規(guī)章、實踐、評價等途徑,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學生個體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互相影響,從而讓高中生體驗道德美感,自擬道德準則,參與道德實踐,強化道德意識,建構道德信念的一種德育模式。
德育互動模式的構想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課程互動模式。通過有效的課程教育探索德育的校本課程,積累和整合德育資源,編制相應的教材,如名生介紹、黨校團校、心理疏導等。
(2)規(guī)章互動模式。通過學生參與擬定規(guī)章制度,形成簡便易行的德育規(guī)范,如校園文明公約、學生守則、考前誠信簽約制度等。
(3)實踐互動模式。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探索德育新模式,如志愿者活動、校園論壇、學生廣播站、學生電視臺等。
(4)評價互動模式。通過學校的評教、評學、評比、評選來研究德育評價的機構設置(如自律委員會)、德育評價的形式體系(如素質發(fā)展報告書)、德育評價的過程(如值周制度、三好生、表揚生自薦制度)以及德育評價的反饋機制(如公告欄、反思糾錯室)。
德育互動模式,是對我校“導師制”辦學理念的新發(fā)展,是培養(yǎng)“素質全面、特長顯著”的學生的新要求,是對南京一中校本德育模式的特征性描述。
“德育互動模式”課題的研究,以南京一中百年文化的積淀為基礎,以時代精神的弘揚為支柱,積極探索具有城市高中生人格養(yǎng)成特色的德育模式。
四、研究的目的意義
南京市第一中學有百年校史,是江蘇最早的省重點中學之一,南京市教育局直屬學校,現(xiàn)為江蘇省模范學校,國家級示范高中,江蘇省首批四星級學校。學校一貫強調“教書育人”,堅持“德育首位,五育并舉”的方針。多年來形成“好學、向上、活潑、團結”的校風,“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育人”的教風和“勤奮、進取、踏實、求精”的學風。
在德育工作中,我們感受到學生的道德觀念、心理特點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這就對德育的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目前高中生生理的迅速變化與心理的發(fā)育并不完全同步,很大程度上他們處于“心理斷乳期”,迷惘、郁悶、多變的“花季”也往往成為“雨季”。因此,積極向上、弘揚正氣的道德行動能促使學生由感性體驗步入理性審視。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世易時移,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時空突破使學校德育處境尷尬,多元的價值觀念對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造成強烈干擾,因此,最適合學生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揚棄也就十分必要。
200_年8月,我校對高一年級進行了學生文明公約的態(tài)度和踐行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我校學生文明公約的主要內容,學生了解率并不太高,但贊同率較高。大部分同學對于條約的各項具體內容都很支持,只對個別表述提出看法。大部分同學基本可以完成條約的要求,但對于制定公約這一形式本身存在不同看法。對于學校組織的各項德育活動,大部分同學是支持和愿意參加的,但說教類的活動最不受歡迎。對于學校組織的提高文明水平、促進自律意識的活動,同學們建議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重互動性、趣味性和集體參與性。由此可見,高中學生對學校德育的形式和內容都有相當?shù)闹饕姡幸欢ㄗ允∧芰妥晕医逃芰?。怎樣以適應學生特點、符合學生需求的方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就成為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因此,本課題研究的意義有二:
一是從公民道德意識形成的高度來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高中生能把“為學”與“為人”結合起來,做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從而主動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持久發(fā)展。
二是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的高中生道德自我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消除由單一的制度化管理所造成的不足,使學校
的德育工作能扎實有序、生動活潑地邁上新臺階。
五、研究的整體思路
1、途徑開拓
(1)立足學校。由校長親自掛帥,由學生工作處組織領導,年級組、班主任和學生干部為具體實施者。
(2)溝通家庭。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開放式班會等形式取得學生家庭支持。
(3)延伸社會。以社會實踐及綜合性活動等規(guī)定課程使學生能夠接觸社會、認識社會、服務社會。
2、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擬定操作性較強的研究計劃,創(chuàng)設相關的實踐情境,對學生在這情境中的行動進行觀察并評價。
(2)個案研究法:對全體實驗班學生取樣跟蹤,因材施教,建立相關檔案,重視典型分析。
(3)調查法:對我校高一年級全部學生和其他年級的部分班級發(fā)放調查卷,了解學生現(xiàn)狀并研究實施策略。
(4)經(jīng)驗篩選法:適時召開課題研討會,及時總結經(jīng)驗,并借鑒一些符合我校實際的經(jīng)驗。
3、進程規(guī)劃
第一階段:調查論證(200_年10月—200_年6月)
a.組建課題研究小組,學習相關理論,開研討會論證。
b.請教專家、學者,論證課題的可行性。
c.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狀況。
d.采用招募方式,確定高一實驗班。
第二階段:申報立項(200_年6月前)
a.擬定立項申請,規(guī)范操作程序。
b.申報課題。
c.掛鉤高等院校或上級教科研單位,尋求課題指導。
第三階段:研究階段(___年7月—200_年9月)
a.制訂階段研究計劃,根據(jù)計劃實施全程多層面實施,提出模式構想。
b.對實踐模式進行修正與評價。
第四階段:總結階段(200_年10月—200_年12月)
收集并整理所有文字材料和其它寫實材料,分析總結,分專題寫出研究報告或論文,并編印《個案分析》。
4、預期成果
(1)主要階段性成果:調查報告、研究論文、影像資料、個案分析、活動文集。
(2)最終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個案分析等。
六、研究的價值
1、本課題注重學生的參與,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走出書本、走向社會,在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生活、社會實踐的德育活動中,不斷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世界觀、人生觀,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最終歸結到學生的自我道德判斷、選擇等能力的發(fā)展上來。在這一過程中,傳統(tǒng)的德育方法得到反思,全方位、活動性、自我建構型的德育模式得以拓展,并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
2、本課題的目的不在于塑造以往家長、教師心目中聽話、乖巧、各方面都符合規(guī)范的“模子中的人”,而是重在通過各種活動和實踐,在學生參與和互動中實現(xiàn)學生內在德性的完善和升華,在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方面作出探索。當學生逐漸由他律變?yōu)樽月桑杀粍印奥犜挕弊優(yōu)橹鲃铀伎己瓦x擇,由被教育變?yōu)橹鲃訁⑴c和自我教育,即使他脫離了學校德育,也仍然能夠在與他人和環(huán)境的互動中汲取養(yǎng)分,通過自主的發(fā)展,最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正是學校德育追求的目標。
七、研究的條件和保證
1.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于__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課題研究的一個極大的驅動。___、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見》于__年上半年出臺,成為課題研究的有力支柱和指導。
2.我校自1998年起大力推行“導師制”的運行機制,其基本精神是倡導平等的師生關系、互動的教育模式、多元的導師組織和共進的發(fā)展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0_年10月,由師生充分討論、共同制定的《南京一中文明公約》于全校實施,其正面影響由學校輻射社會。這些都創(chuàng)設了一種有利的實踐氛圍,是進行課題研究的重要平臺。
3.我校對此課題已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和實踐,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規(guī)劃。
4.我校的德育工作有著較為厚實的文化積淀,藝術團、交響樂團、體育特色基地、素質發(fā)展報告、校報校刊等等,提供給學生十分寬廣的自我教育平臺。
5.課題組由校領導親自掛帥,由善于思考和勤于教學的年輕骨干教師組合,由我校學術委員會成員和一批特級教師作顧問,由一些碩士、博士加盟,陣容十分強大。
6.學校每年都有專項教科研經(jīng)費按課題級別下?lián)?,課題研究經(jīng)費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八、研究人員
1、領導小組
課題指導:高德勝
學校顧問:黃乃洋、蔡肇基、陳明芬
組長:吳曉茅
副組 長:李 敏、魏榮葆
2、研究小組
第一研究組組長:姚遐林、李宏亮
組員:張冬平、孫玉才、吳中英、劉言濤、張志軍、樊世文
第二研究組組長:李寧吾、蔣 可
組員:嚴慧英、張全華、臧 鋒、徐 娟、趙健蕙、唐 鳳
綜合組組長:吳煜姍
篇三 高中語文教學實驗課題研究報告7100字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三級分層達標教學實驗課題研究總報告
寧陽四中 程國棟
一、簡介部分
1、標題“三級分層達標實驗課題”研究總報告
2、摘要
本報告主要闡述寧陽四中“三級分層達標實驗”課題小組對“三級分層達標實驗”內涵的理解、體會,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實驗中使用的方法,實驗的發(fā)現(xiàn)和結論,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各種實驗數(shù)據(jù)以及今后的建議。
3、內容結構圖
一、實驗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論基礎、目的、意義。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對象
二、實驗、研究程序 3、實驗時間
4、實驗過程及步驟
三、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和結論
四、分析和討論
五、建議
六、參考文獻
二、主體部分
(一)、實驗研究問題的提出
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語文老師的教學僅僅是滿足于讓學生“知道”,是一種單純的機械的“告訴”方式。不少老師把高考內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淺,是語文性質的異化,這種做法必然會使語文教育喪失人文性,使學生既無文化,也就是無文明化;也無人化,也就是無個性化?,F(xiàn)行的語文閱讀教學僵化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改革。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存在很多好的做法,應該繼承和發(fā)揚。朱熹說過:“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這句話很好地概括出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精髓。熟讀、精思、博覽、多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讀”要讀得“熟”,不單要如此,還要做到“精思”。何為“精思”?朱熹說過的讀書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就能做到“精”。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說明“精思”在閱讀過程中是很必要的?!笆熳x”只是一種讀書要達到的熟讀程度,“精思”則是更深一步的加工過程。只有我們做到“精思”了,我們才能在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才能將已讀之文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精思”是一個過程,是不斷領悟的過程,是伴隨著“讀”的過程反復進行的。“熟讀”伴隨著“精思”,不斷地反復,不斷地深化。
好多人都誤以為傳統(tǒng)語文教學讓學生背誦,是死記硬背,是扼殺他們的天性,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背”是為了吸收、借鑒更優(yōu)秀的成份來內化、美化自己的修養(yǎng)和文筆。也許學生在最開始時不能對其學習背誦的文章有所領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悟性也會增長,那時便會猛然醒悟。可是如果等他們能領悟時再學再背,恐怕已經(jīng)晚了!為什么呢?一方面,那時再開始背,開始學和從小便開始積累,從占有的量上就能看出差別;另一方面,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當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記東西最快,印象也最深,傳統(tǒng)語文教學很好的利用了人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這一特性;等再大一些,人的記憶力會退化,記東西會很慢,很吃力,便失去了這一先機。
教育部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組組長、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巢宗祺教授經(jīng)過多年潛心研究,設計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三級達標實驗課題。本課題的內涵簡單描述如下: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兩年多的學習,使參加實驗的學生高中語文水平,在不同的基礎上分別達到以下三個不同層級:第一層級,熟練誦讀300篇經(jīng)典名詩文的“溫飽型”水平;第二層級,在第一層級基礎上再精讀100(或80)篇現(xiàn)代詩文和一兩本經(jīng)典名著,學會閱讀經(jīng)典的“小康型”水平;第三層級,在前面兩個層級的基礎上達到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以探究為主的“富足型”水平。
這一課題必將進一步深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成為探索語文學科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一步推進山東省的素質教育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實驗、研究程序
2023年9月,我們寧陽四中有幸被選為“三級分層達標”省級教學實驗課題最早的10個實驗學校之一。這個實驗課題能夠花落四中,是對我們學校多年重視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們學校重視抓素質教育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我們學校多年重視語文教學工作的充分肯定。
實驗開展兩年來,學校王校長、賈校長、趙校長多次對實驗的規(guī)劃、安排作了具體的要求;對實驗的進程非常關注,經(jīng)常給予指導;教學科研處、教導處、高中三個年級也都對本次實驗給予大力支持,課題組舉辦的各種活動各個單位都全力配合。課題組成員更是倍加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扎實工作,大膽創(chuàng)新,科學實踐,全力以赴。兩年來,我們確定的“在活動中提高興趣,在活動中增強底蘊”的實驗構想已初見成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了較大提高。
1、研究方法
①調查法:這個課題必須先進行問卷調查,摸清學生的基礎,這樣才能知道課題結題時學生的進步情況。
②測驗法:因為古詩文背誦本來就是高考必考內容,進行這個試驗后平時考試時要增大古詩文背誦分數(shù),這是調動學生積極背誦的有效手段。
③經(jīng)驗總結法:在課題開展過程中,及時將實驗過程中的一些感悟、體會、經(jīng)驗、教訓總結下來,為今后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第一手資料。
④個案研究法:實驗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個案:比如有的學生特別擅長古詩文誦讀,有的學生特別擅長寫作,有的學生背古詩很費勁,有的學生對古詩毫無興趣。對這些情況,我們要跟蹤培養(yǎng),個別指導,研究他(她)的學習方法與特點,用于指導其他同學,最終達到提高全體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2、研究對象
我們選定寧陽四中2023級從高一開始進行實驗,該年級共有13個班。該年級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學生讀書較少,知識面較窄,視野不夠開闊,中考語文成績較低。
3、實驗時間
2023年9月--2023年9月。
4、實驗過程及步驟
兩年來,我們先后作了如下工作:
⑴、2023年3月,成立學?!靶抡n程背景下高中語文‘三級分層達標’教學實驗課題”課題組,學校趙校長及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會上,課題組組長做了開題報告,趙校長作了重要講話。
⑵、2023年4月,課題組全體成員廣泛搜集實驗課題材料,認真學習巢宗祺教授有關理論,深刻領悟實驗課題精神,為實驗的順利開展作了充分的準備。
⑶、2023年9月,對實驗年級進行《高一學生古詩詞積累與欣賞情況調查問卷》,全面了解學生古詩詞積累方面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動員學生投入到實驗中來。
⑷、2023年9月26日,舉辦“與祖國共奮進,與學校共發(fā)展”詩歌朗誦會,高一、高二兩個年級2000多人參加,比賽共評出一等獎6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13人。比賽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活躍了同學們的學習氣氛,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綜合能力,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情趣,增強了同學們的自信意識,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愛國、愛校熱情,為“三級分層達標”教學實驗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⑸、2023年,學?!搬防佟蔽膶W社成立,定期出版??镀卟屎纭罚瑢W們有了自己的寫作園地。
⑹、2023年12月11日晚19時-21時,在學校體育館舉辦“好讀書,讀好書”學生讀書筆記征文比賽活動。本次比賽要求實驗年級參賽時必須從《古詩文誦讀》一書中任選一首進行寫作,可以鑒賞語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進行文學性的改寫,可以寫思想上的感悟等等,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
⑺、2023年3月在高中三個年級開展了“愛祖國 愛家鄉(xiāng) 唱和諧”征文比賽。
⑻、2023年6月舉辦了“古詩文活動”成果匯報演出,實驗年級的同學通過小品、相聲、詩歌朗誦等形式,將自己對古詩文的理解、感悟用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表演細膩、逼真,現(xiàn)場氣氛熱烈,展示了實驗年級同學的風采,也證明了實驗課題對同學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寧陽電視臺、泰安電視臺先后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報道。
⑼、2023年9月,我們布置學生認真閱讀《現(xiàn)代文誦讀(上)》《現(xiàn)代文誦讀(下)》,要求學生整理好梳理本、摘抄本、心得本。
⑽、2023年12月,我們安排了“《平凡的世界》主題閱讀”活動。
⑾、2023年4月,為進一步推動“三級分層達標” 省級語文實驗課題在我校的順利開展,更好地開展語文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文學涵養(yǎng)、人生修養(yǎng),展現(xiàn)學生的文才,舉辦了第二屆“讀書筆記征文活動”,比賽將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進行,高一年級參賽時從《古詩文誦讀》一書中任選一首進行寫作,可以鑒賞語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進行文學性的改寫,可以寫思想上的感悟等等;也可以寫讀《平凡的世界》后的感悟。高二年級參賽時必須從《現(xiàn)代文誦讀》一書中任選進行寫作,可以鑒賞語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寫思想上的感悟等等。
⑿、2023年4月,我們在實驗年級進行了書法比賽。
⒀、2023年6月舉辦“我看《三國》人物”征文活動。
(三)、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和結論
通過兩年的探索,“三級分層達標”實驗已初見成效。我們認為,學生在如下方面有所收益。
1、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學科本來是最美的一個學科,應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一個學科。但是,由于前幾年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學習成了單純的機械的做題的訓練,有人還美其名曰“語文理科化”,讓語文徹底失去了美感,學生語文學習毫無興趣和熱情?!叭壏謱舆_標”實驗讓語文教育回歸本質,不用去考慮什么主題,不用去管什么表現(xiàn)手法,不用去做那些乏味的練習題,由背誦開始,到美的感悟與體驗,到自我鑒賞與評價,發(fā)自內心,源自真情,熱情高漲,興趣濃厚,長此以往,定會厚積薄發(fā),發(fā)生質變。
2、學會了語文學習的方法。在應試教育下,很多學生都喜歡用題海戰(zhàn)術來提高學習成績,學生變成了做題的機器,實際上,這種盲目性的做題或許短時間會讓你的成績有一點提高,但從長遠來看,對人的發(fā)展沒什么益處。因為這種做法限制了人的視野,變窄了人的思路,捆住了人的想象,扼殺了人的創(chuàng)造。“三級分層達標”實驗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思考勝過盲目做題,讓學生養(yǎng)成了靜心讀書、大聲讀文 、積累梳理 、學會傾聽 、主動交流等語文學習慣。學生學習理念的轉變與習慣的養(yǎng)成,必然會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
3、積累了大量的材料。在“三級分層達標”實驗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背會大量優(yōu)美的古詩文,閱讀大量有深度的現(xiàn)代文外,我們又通過年級每周出版的刊物《文筆精華》,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相關文章,如: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思想者的第三種造型》、《張家界》、《季羨林:清華其神,北大其魂》、《天意從來高難問--晚年季羨林》等散文;梁衡的《晉祠》《夏》《覓渡、覓渡、渡何處?》《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等散文;還有余秋雨、畢淑敏、李存葆,賈平凹等當代散文大家的作品。這些作品或優(yōu)美,或深刻,獲厚重,獲哲理,學生通過讀這些作品積累了大量的素材,為寫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4、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兩年多的實驗,學生不僅重視了廣泛閱讀,更重視了識記背誦。學生受到了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了民族的文化智慧,培養(yǎng)了儒雅的氣質和文明的舉止,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5、學生入校成績與高一市統(tǒng)考成績對照及高二成績對照表
平均分
1班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年9月
90.89
91.05
91.11
91.86
93.08
91.55
88.78
90.28
91.81
89.98
92.06
2023年1月
93.45
92.44
91.34
92.09
95.02
93.67
90.56
91.34
92.77
89.88
93.45
2023年7月
94.56
93.34
92.88
92.75
95.67
94.45
91.56
93.01
93.49
91.07
94.06
2023年1月
96.45
94.67
94.09
94.49
96.57
95.08
93.88
94.67
94.66
92.56
94.81
2023年6月
96.96
96.56
95.88
95.36
97.88
97.06
95.89
95.98
96.74
95.85
96.06
(四)、分析和討論
1、采用靈活多變的背誦競賽形式,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熱情的有效手段。我們在實驗過程中采用過的“課前三分鐘速背賽”“一月個人達標賽”“班內小組賽”“古詩文活動成果匯報演出”等形式,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帶著目的去背,帶著目標去背,記憶的速度會很快,記憶的效果會更好。
2、誦讀與默寫相結合,會讓學生背的更準,記住的時間更持久。
3、誦讀與改寫、擴寫、寫作相結合,比如為新課文設計導語、意境描述等等,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這樣做會讓學生從更深的層面去研究詩,會不斷增加學生語言表達中的“詩味”,會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例如在講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就要求同學們運用聯(lián)想、想象,寫一個片段,描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麗景象。學習李清照的《聲聲慢》時,我們要求學生以此詩為文本,擴寫成散文。學習了《阿房宮賦》、《六國論》以后,我們課題組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蘇洵認為,六國滅亡“弊在賂秦”;杜牧認為,“滅六國者六國也”;二人的觀點有什么異同?請學生根據(jù)文本談談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以“居安思危”為話題的作文,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為鼓勵學生擴大課外閱讀,積極展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特別是大膽發(fā)揮想象,我們課題組結合中國四大名著展開了“走近經(jīng)典”的讀書活動。我們先后安排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三國演義》的閱讀活動。為配合這次活動,我們還專門找時間為學生放映電視連續(xù)劇《三國演義》片斷,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學生由此寫出了一些讀書筆記,如《看三國,品人生》《我看“七擒孟獲”》等。
4、誦讀方法的指導必須到位。每次讀,教師都應該讓學生說說有沒有讀出語調、重音、停頓、速度與節(jié)奏的變化,讓學生體會朗讀的技巧。在達到一定的共識后,再請朗誦出色的學生范讀或老師范讀,深情并茂的節(jié)奏、韻律,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較快地進入詩歌的意境。而學生也能在自己反復的吟誦中,達到“目視其文,口發(fā)其聲,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藝術效果。
5、誦讀與教學相結合,誦讀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育人教育相結合。背誦古詩,不是單純的去背,去記憶,而是為了鑒賞,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所以,必須與教學相結合,與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育人教育相結合。我們在教學中,及時的將課文中涉及到的古詩、作者、背景、寫作技巧、文化常識、人文精神介紹給學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比如,在講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時,我們利用課堂教學這塊主陣地,為學生介紹了“三月三”這個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并向學生展示了媒體上報道的各地華夏兒女身穿漢服到郊外踏青的情景,讓學生了解到我們中華民族對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渴盼。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書寫《蘭亭集序》第一段,予以展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在學習的李密《陳情表》一文時,我們課題組成員曾做過一項調查: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結果不容樂觀,每個班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這些90后的孩子,只知道惦記著父母給他們過生日,哪里記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要求父母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哪里想到過照顧父母;只知道自己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甚至威脅父母要離家出走,要自殺,哪里想到過父母的感受……由此看來,傳統(tǒng)的孝道在當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已過于淡薄。因此,我們課題組成員認為應該利用我們的教材對學生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像孝道、禮儀等等。我們以“孝”為主題,編選了一期閱讀材料,其中有畢淑敏的散文《孝心無價》、劉吾福的小說《孝》、鄧炳榮的小說《疼痛的孝心》等,并趁熱打鐵,為學生布置作文題“談孝道”,每位學生都寫出了自己深刻地感受。
不僅如此,我們課題組成員在古詩文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注重發(fā)現(xiàn)古人身上的傳統(tǒng)美德,并作為自己今后修身立德的榜樣。例如,屈原保持自己的高潔的節(jié)操,“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李白剛正不阿,“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白居易哀民生之多艱,“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文天祥一心愛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兒寒乎?欲食乎?”所流露的對親情的珍惜……這些出自課文的名言警句,在學生的隨筆和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既鞏固了課本知識,又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
6、教師的督促、檢查、評價必須到位,沒有落實的布置只能是空的布置。教師的檢查要成為常態(tài)。
(五)、建議
1、提高高考試卷中默寫題目的分值或舉辦全省范圍的古詩文誦讀大賽,從根本上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推動這一實驗的進行。
2、省教研室出臺文件,把《古詩文誦讀》《現(xiàn)代文誦讀》變成選修教材,替換現(xiàn)有的《唐詩宋詞鑒賞》。
3、進一步解放老師們的思想和觀念,切實讓老師們理解并貫徹厲復東老師說的“要站在課程標準的角度理解課題,這是中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改革,不是把課題納入常規(guī)教學,而是把一切常規(guī)教學納入課題。目的只有一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學理念。切實解決語文教學中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看分數(shù)、不看素養(yǎng)的粗淺的做法。切實解決實驗過程中幾張皮的問題。
(六)、參考文獻
1、朱熹:《朱子讀書法》,《青海師專學報》,1996年7月,第27頁。
2、柯昌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第三中學):《傳統(tǒng)語文教學vs新課改》。
3、王景華 厲復東:《古詩文誦讀》“編寫說明”,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23年10月。
4、厲復東老師、巢宗祺教授濟南、日照會議記錄
三、附錄(致謝、插圖列表、表格列表)
(一)致謝
1、向巢宗祺教授、厲復東老師、侯成賓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2、向孫蕊老師、王洪民校長、賈存勝校長、趙峰校長以及寧陽四中各中層部門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二)三級分層達標實驗教師研究成果匯總
教師姓名
教學科研成果
朱永明
《5年高考3年模擬·高中語文必修三》(副主編)
朱永明
《中學教材學習講義·高中語文必修三》(副主編)
程國棟
《高中語文復習指導與訓練》(編者)
程國棟
語文學習報(2023年第6期):《為青春喝彩》
程國棟
語文學習報(2023年第9期):《高一語文上學期期中測試》
程國棟
新課程報·語文導刊(第27期):《如何寫文藝評論》
程國棟
新課程報·語文導刊(第38期):《人物傳記類文言文·名臣良將》
程國棟
新課程報·語文導刊(第47--52期):《高考作文專輯》
程國棟
新課程報·語文導刊(2023年第3期):《語言運用分類訓練》
侯代泉
《高中作文階梯訓練(高一)》(參編)
侯代泉
《高中作文階梯訓練(高三)》(參編)
侯代泉
《2023年高考滿分作文評析與閱卷報告》
侯代泉
《2023高考通關》(主編)
侯代泉
學生新報·高中語文:《秋日戀歌》
侯代泉
語文學習周報·高考版(第24期):《詩性語言,妙悟人生》
(三)三級分層達標實驗教師與學生獲獎匯總
獲獎教師
獲得獎項
程國棟
《語文學習報》教師指導獎
郝風華
泰安市教學研討會公開課
郝風華
泰安市優(yōu)質課二等獎
郝風華
山東省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獎
郝風華
泰安市教育科研優(yōu)秀論文
郝風華
寧陽縣藝術節(jié)詩歌朗誦一等獎
王曉敏
泰安市優(yōu)質課一等獎
王曉敏
泰安市征文比賽優(yōu)秀輔導獎
王曉敏
寧陽縣詩歌朗誦優(yōu)秀輔導獎
篇四 高中研究報告2600字
2023年高中研究報告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吉安市老年人不同的生活狀況;初步了解吉安市敬老院(托老中心)老年人生活現(xiàn)狀;初步掌握國家財政對老年人養(yǎng)老的投入情況;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不同的養(yǎng)老生活方式建議;喚起在校中學生對老年人這一社會群體的關心。
意義在于:有利于鍛煉我們課題小組成員的社會實踐、分工合作、組織協(xié)調等各方面能力;有利于為我市養(yǎng)老問題提供意見和建議; 有利于喚起我校中學生對老年人的更大關注。
課題類型 :調查研究
課題預期成果:初步了解吉安市老年人不同的生活狀況;初步了解吉安市敬老院(托老中心)老年人生活現(xiàn)狀;初步掌握國家財政對老年人養(yǎng)老的投入情況;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不同的養(yǎng)老生活方式建議;喚起在校中學生對老年人這一社會群體的關心;為我市養(yǎng)老問題提供意見和建議;喚起我校中學生對老年人的更大關注。
課題成果表達形式 調研報告 收獲與體會 (簡述)初步了解了吉安市老年人不同的生活狀況、吉安市敬老院(托老中心)老年人生活現(xiàn)狀、國家財政對老年人養(yǎng)老的投入情況;喚起了在校中學生對老年人這一社會群體的關心;鍛煉了我們課題小組成員的社會實踐、分工合作、組織協(xié)調等各方面能力。
論文(報告)標題: 吉安市老年人養(yǎng)老生活調研報告
論文(報告)摘要: 老年人選擇的養(yǎng)老方式有什么不同嗎?晚輩對老年人的關心是否有些不夠呢?國家應不應該加大養(yǎng)老投入呢?養(yǎng)老院等福利機構是怎樣運行的呢?除了養(yǎng)老院,還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供老年人安度晚年呢?一系列問題困擾了我們,出于對社會養(yǎng)老機構養(yǎng)老現(xiàn)狀的關心,我們開始了此次課題活動。
通過實地調查、問卷調查,我們小組深入社會養(yǎng)老這一課題,獲取了一些離我們最近的真實的老年人養(yǎng)老信息,發(fā)現(xiàn)了一些養(yǎng)老生活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給出了一些屬于我們自己角度的深刻評論與建議。
2023年高中研究報告
一、 研究背景:
平時我們都經(jīng)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賣部買的,后來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其實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擱置著。
現(xiàn)在學農的時候能提供1個機會我們自己做酸奶,既能鍛煉動手能力。又能積累一門手藝,感覺非常高興,就參與了這項活動。
實驗中需要控制變量,我們想了很久,奶源是1個很重要的'問題,奶質和形態(tài)都能影響酸奶的味道,所以我們選擇了控制奶源變量的酸奶制作研究性學習,探究選取哪1種奶源才會使自制酸奶口感更好。
二、 活動目標
近幾年,發(fā)生了用皮鞋制酸奶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陷入了誠信危機。對于青少年,奶制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對酸奶的事件,我們產(chǎn)生了恐懼與擔憂。所以我們想通過自己制作酸奶,感受酸奶生產(chǎn)的過程,同時體會制作每種品牌酸奶的成本高低與口感來源。
我們對于酸奶成品的期待并不高,希望結果制作出來的酸奶,能在凝固中傳遞出當代酸奶的香氣與奶味。
三、 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一、 分組分工,選取實驗材料,制定活動方案。
二、 材料
1、發(fā)酵用的原料
伊利純牛奶、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香滿樓鮮牛奶、伊利高蛋白脫脂高鈣奶粉、雀巢全脂奶粉、家用酸奶發(fā)酵劑。
2、工具及儀器
rc-h2日創(chuàng)酸奶機(五個反應杯)、標簽紙數(shù)張、量筒、電子天平、稱量紙等。
三、 實驗原理:
在42℃恒溫環(huán)境下7小時,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首先將乳糖分解為2分子單糖,進1步在乳酸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使奶中酪蛋白膠粒中的膠體磷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磷酸鈣,從而使酪蛋白膠粒的穩(wěn)定性下降,并在ph4.6 -4 .7時,酪蛋白發(fā)生凝集沉淀,形成酸奶。
四、 實驗的設計
杯①用100ml香滿樓鮮牛奶,倒入100ml反應杯,加入0.1g家用酸奶發(fā)酵劑,攪拌均勻。
杯②用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家用酸奶發(fā)酵劑,攪拌均勻。
杯③用14g伊利高蛋白脫脂奶粉,加水到100ml,加入0.1g發(fā)酵劑,攪拌均勻。
杯④用100ml伊利純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發(fā)酵劑,攪拌均勻。
杯⑤用100ml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加入0.1g家用酸奶發(fā)酵劑,攪拌均勻。
經(jīng)發(fā)酵后品嘗5杯酸奶的味道,比較5杯酸奶的酸度、顏色、香味、狀態(tài)、口感的不同。
實驗步驟:
1、煮開水,并將5個玻璃杯、5個蓋子、量筒、燒杯清洗干凈并消毒;
2、杯①:加入100ml香滿樓鮮牛奶;
杯②:加入14g雀巢全脂奶粉,加水到100ml,攪拌均勻;
杯③:加入14g伊利高蛋白脫脂奶粉,加水到100ml,攪拌均勻;
杯④:加入100ml伊利純牛奶;
杯⑤:加入100ml伊利高鈣低脂純牛奶;
3、待奶粉冷卻到室溫,5個玻璃杯各加入0.1g家用酸奶發(fā)酵劑;
4、酸奶機恒溫42℃發(fā)酵7小時;
5、品嘗并比較各酸奶的味道;
6、分享和總結。
四、 結果與評價
發(fā)酵時間 1:45-9:00 發(fā)酵溫度42℃
序號
酸度(最酸為5)
顏色(最白為5)
香味
狀態(tài)(最凝固為5)
口感
總評(滿分5分)
1
2
4
很香
2
酸與微奶味,稍滑
4
2
1
3
很香
1
酸,微粘
1
3
3
5
很香
4
正常酸味帶奶味,滑
5
4
4
1
很香
3
較酸,稍粗糙
3
5
5
2
很香
5
很酸,有奶味,較粗糙
2
酸奶的做法大同小異,而根據(jù)我們的探究。用不同奶源做出來的酸奶的味道會有較大的差異。由此實驗我們得出,用鮮牛奶做奶源做出的酸奶酸度適中,顏色呈乳白色,香味濃郁,凝固程度較好,口感較滑,總體來說是最好的,只是鮮奶做的酸奶保質期較短,制作后需盡快食用。若在發(fā)酵前在酸奶中加入少量白糖,味道更佳。
五、 學生收獲(可附學生作品):
我們很開心能參與這次的酸奶制作學習研究性活動,學會了做酸奶。
在收集資料和制表的過程中,學習了如何集中和揀選有用的信息幫助我們的制作,同時懂得了如何做研究性報告。
在制作酸奶的過程中,與同學更加友好地相處,親近了我們的距離,學會了分工合作,不怕麻煩,耐心等待。
在進1步完成研究性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珍惜這次的機會,希望往后能夠多點參與像是這樣的研究性活動。
六、 指導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食物更加能吸引學生,所以學生對酸奶制作具有濃厚的興趣,進行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得到有效的激發(fā)。但面對需要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對學生來說又是項“艱難”的選擇,但也同時考驗著學生的毅力和耐性,對學生提高科學研究的素養(yǎng)有巨大的幫助。
學生在完成該項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經(jīng)歷了分工、設計活動方案、動手完成制作過程、品嘗評價等,學生能夠共同商議解決難題,并能夠從不同的提議聲中迸發(fā)新的想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活動方案的設計、評價以及活動報告,效果優(yōu)異。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起到組織、指導和參與的作用,減少學生面對活動開展的盲目和迷惑感受。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學生因對環(huán)境的陌生、知識和技術的缺乏感到迷惑,老師需要做好活動開展前的準備工作以及指導的工作,讓學生盡快投入到活動中。
篇五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報告1050字
現(xiàn)代社會里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的加劇,人們所面臨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應付這些壓力,保持個體的情緒健康,更好地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挑戰(zhàn),是一個現(xiàn)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問題。
我國高中學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于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huán)境、自我發(fā)展和時間六方面,其中學習壓力是中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學壓力要比高中生大,這是因為高中畢業(yè)面臨的升學和擇業(yè)更為迫切。
在社會中還存在不少高中生由于學習壓力無法得到調節(jié)而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畫面,種種悲劇也給許許多多的家長心靈造成難以抹去的傷痛。所以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習壓力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一、自我減壓法:
面對學習和工作力而產(chǎn)生的種種心理上的問題,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調解。
1、不要把目標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時間,將學習任務或工作任務按輕重緩急編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階段性的成果可減低同時展開多份任務而又無法完成所帶來的壓力。
3、課余時應做適量運動,既可強健身體,亦可減壓,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減輕肌肉疲勞。
4、遇到困擾或情緒低落時,可與家人或朋友傾訴,通過與同學,同事的溝通獲得支持和關懷,亦可發(fā)泄情緒,以下提供兩種心理宣泄flash,可點擊下載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這對松弛繃緊的神經(jīng)至關緊要,對于處在身體發(fā)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6、如果實在感覺壓力太大,無法應承致使情緒低落,不妨去聽聽cd,看看電視劇,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爾“瘋狂”消費一把也可以。當然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辦法,不可頻頻使用,更不能成為你懶惰渙散的借口。
7、養(yǎng)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習慣,不要做“書呆子”,別放棄享受美食,享受戶外活動或發(fā)展個人興趣所帶來的樂趣。
二、病癥的心理調適
如果面對學習壓力造成的種種生理上的不適,可借助以下辦法使之得以緩解。
1、頭痛:以拇指輕按太陽穴,眉頭及耳背等部位,再以畫圓法輕輕按壓。
2、肌肉痛楚(如肩部及腰部不適):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坐直身子,放松肩部,兩手放背后,十指互扣然后用力向后拉,如此這般重復多次。
3、胃痛:因耽誤進餐時間引起胃痛,可喝一點溫牛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求助于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便秘:如持續(xù)便秘數(shù)日,那么你不妨嘗試著每天早起10分鐘,然后先飲一杯白開水,會有一定幫助。
5、失眠:先一個能承托頸肩彎,軟硬,高度適中的枕頭,睡眠會舒適,播放一些調子抒情的音樂,或如海浪,雀鳴等大自然聲音,在助你的神經(jīng)松弛下來,如果你覺得讀外語也可催眠,那么也不妨試試。
篇六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精選5800字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經(jīng)過幾次較為深入的對魯班湖旅游資源的調查研究,我們已經(jīng)逐步掌握了魯班湖的基本情況,這里就我個人在這次研究性學習的看法和感受作以下總結。
在這次活動中,我任務重點是負責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這其中就包括魯班湖的概況,現(xiàn)有旅游資源和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效益等原始資料的收集,以及對當?shù)毓ぷ魅藛T和游客的問卷調查資料的收集。這次是我們四個人第一次在一起進行課題的研究性學習。由于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不夠深,以及沒有太多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這就決定了我們四個人必須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集體,用各自的優(yōu)勢去彌補他人的不足,從而使我們發(fā)揮出更強的戰(zhàn)斗力。
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十足的進步。無論是在面對多種選擇的關鍵地方,還是在應對社會上各類人物上,我都在這次的活動中積累了寶貴的社會經(jīng)驗。無論是在選擇資料內容上,還是在整理資料和統(tǒng)計資料上,我都通過這次活動深刻體會到了統(tǒng)籌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是在社會實踐能力上,還是在社交能力上,我都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提高和進步。通過這次活動還使我們理解到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的重要性,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又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社會經(jīng)驗的積累。另外,通過這次活動還使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只有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會上站住腳,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在此,我衷心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次機會,使我們的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為我們今后進入社會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已經(jīng)教過的內容有:
1、怎樣提問題;
2、怎樣把問題變成課題;
3、如何研究課題;
4、怎樣查找資料;
5、教學評價;
有些教學內容在本學期教學中有涉及,但沒有拿出課時講授,在下學期的教學中要作專門的講解,如:調查與采訪;課題研究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等。
二、教學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強調:
1、學生通過基于問題或主題的探究實踐,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增強學生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并經(jīng)歷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活動的體驗,發(fā)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道德。
從研究性學習的含義中我們可以知道,研究性學習課程開設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收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過程,在思維訓練中,首先就是訓練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其次是思維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開闊思路、知識準備、選擇方法。對學生的所有能力訓練,都要在學生參與的活動中進行,教師起一個引導和指導的作用。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覺得我收獲很大,我在這次任務中擔任記錄員,雖然任務算是最輕的,重要是對各個來訪對象作簡要的文字記錄。但我感覺還是很累,主要是由于交通不方便走了很多路,我想這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這次調查,使我們更早地接觸了社會,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我們這次采訪中,有積極配合我們采訪的,也有態(tài)度比較惡劣的。比如說縣旅游局就很配合我們采訪,而鎮(zhèn)政府漁場負責人則完全不配合,多次責怪我們來得不是時候,并且拒絕采訪和提供資料,當時真的覺得很惱火。不過仔細想一想這其實是一個素質問題,鎮(zhèn)政府漁場各個辦公室里全部擺設的都是麻將,不干實事,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原因之一。
這次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了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為我以后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
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按照自主學習理論之父霍勒克的定義,自主學習能力就是“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從外語學習的角度來講,自主學習可以使一個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提高外語能力,直至掌握這門外語。大學生擁有較多的業(yè)余時間,可利用的課外資源也比較豐富;他們擁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習目標和職業(yè)目標也更加明確,所以他們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條件。而大學英語又是一門重要課程,大學生不僅面臨四、六級考試的壓力,還要應對社會對他們的英語能力日益增強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英語自主學習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根據(jù)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和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可從下列幾個方面做起。
1
培養(yǎng)自知,樹立自信
自知包括對自己的學習愿望、目的、觀念、風格等的認識。研究者本森和沃勒提出,“一項學習活動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是以學習者對世界、尤其是對該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自我感覺,學習欲望為條件的”。所以,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觀,鼓勵他們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形成主動學習的愿望。只有擁有主動的態(tài)度,學習者才有可能在他的學習過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產(chǎn)生獨立的想法,并利用各種學習機會,而不是僅僅對老師的教學刺激做出反應。此外,強烈而積極的動機是對外語產(chǎn)生興趣、進而要努力學會這門語言的重要條件,動機能在困難的時候使學習者產(chǎn)生堅韌不拔的信念,而堅持常常能克服能力和環(huán)境所帶來的局限,
所以,
動機培養(yǎng)也很重要。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要讓他們相信自身的努力對學英語至關重要,而自己有決心付出努力;不論自己的英語基礎是好是壞,
都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學習。自尊和自信可以產(chǎn)生責任感和獨立感,促使學習者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和后果。自尊和自信也是建立在清楚的自我認知上的,明白自己的認知特點是理性還是感性,場依賴型還是場獨立型,視覺型還是聽覺型等,學生就不會盲從和模仿別人,而能有針對性地選擇適用于自身特點的學習材料和學習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確立目標,制定計劃
目標在個體的學習過程中起參照點的作用,個體正是在既定學習目標的引導下,不斷調控著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策略。因此,目標被看成是自主學習的核心構成成分。但徐錦芬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大學生雖然認為英語學習很重要,但他們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預習、復習課文等之外,并無學習英語的計劃,即使有,時間的安排也相當隨意,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目標。鑒于這種情況,教師應擔當起幫助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英語基礎、能力水平、個人興趣、專業(yè)特點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制定學習目標。告訴他們不要制定諸如“我要盡量爭取過四級”這樣模糊的目標,
要制定多項小的、具體的短期目
標,因為近期目標的實現(xiàn)能夠使學生更快地看到自己某些能力的增長,對他們的意志控制要求也更低,而一個目標的成功實現(xiàn)往往會促進新目標的確定和實現(xiàn)。計劃中的學習時間安排非常重要。根據(jù)調查結果,很多學生不是自覺地利用自習時間或業(yè)余時間安排學習活動,有70%
被調查的學生自稱對這些時間抓得不緊,其他類似的調查也表明學生在學習時間的自我安排和管理上不盡如人意。毫無疑問,在使用有效策略的情況下,要獲得較高的英語能力,就得在環(huán)境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自主學習研究者齊莫曼建議讓學生確立有規(guī)律的學習時段,使自己在每天預定的時間內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他認為教會學生有效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也是自主學習教學中需要確立的一個重要目標。這種教學一般包括如下步驟:與學生討論時間的運用;讓學生在某個時間段內記錄下自己的時間運用,認識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時間的;制定個人時間表,確定可以自主使用的時間;讓學生估計完成自主學習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并相應地填入時間表;本段結束后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和學習效果。
3
學習并運用學習策略
目標制定出來之后,
就要付諸實踐,
采用適合自己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說:“如何學和學什么是密切相關的——一個學習者所采取的總體方法將極大地影響他的學習結果”。那么,我們的學生策略使用情況如何呢?徐錦芬等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的調查顯示,許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策略;而根據(jù)王靜等對自主學習的調查,無論對于英語學習的總策略,還是對于各單項技能如詞匯學習、閱讀學習等的策略使用,受試學生絕大多數(shù)在“有時使用”的范疇以下,表明我們的學生學習策略使用頻率很低。這種情況與我國英語教學一貫重知識傳授,輕技能培養(yǎng)有關,所以,對學生進行明確的策略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根據(jù)的策略研究者科恩的觀點,“提高學習者策略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師把以策略為基礎的教學作為外語課程的一部分傳授給學生”,“明確地教給他們如何應用語言學習和使用策略”,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學外語。研究者查莫特和盧賓提出了策略培訓的做法:
發(fā)現(xiàn)并討論學習者已經(jīng)使用的策略;呈現(xiàn)新的策略;示范新策略;解釋為什么、在什么時候使用這些策略;用真實的任務練習策略使用、驗證其效果。因此,
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中的強項和弱項進行自我診斷;讓他們對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習得的策略進行比較、試驗;
讓他們自己決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給他們機會嘗試將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學習情景。這些對學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學習大有益處。策略滲透在英語課堂上長期進行,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隨時給學生介紹相關策略,并指導和監(jiān)督他們使用,同時對個別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需要注意的是,
策略培訓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有自覺的意識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時使用何種策略,
而不是以傳授具體的策略為重點,
因為它們可能難以窮盡。
4
適時反思、評價和調節(jié)
我們許多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自我反思、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他們只是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教學程序走,
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監(jiān)督和檢查,而從未把自己當作自己學習的觀察者,監(jiān)督者,
評判者和操縱者,
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幫助他們培養(yǎng)這種能力。反思首先涉及自我判斷的過程,包括自我評價和歸因分析。自我評價指對學習結果是否與預期的目標一致以及對學習結果的重要性的評判,歸因分析是指對造成既定學習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如較差的學習成績是因為能力有限還是因為努力不夠造成的,等等。評價可從學習的質量、數(shù)量、速度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者們大都認為學生用書面形式進行反思會受益很多,比如寫學習日記,階段總結,自我報告等,教師只需幫助他們弄清楚用哪些標準來評價自己的學習。
自主學習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亦即個體主動選擇、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學習的過程,對英語學習而言,指“學習者不停地根據(jù)系統(tǒng)內外因素的變化來調整觀念和方法,使各因素之間的關系處于協(xié)調狀態(tài),使學習英語的潛在能力全部發(fā)揮出來”。語言學習系統(tǒng)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在不同的時期,學習的重
點和難點是不一樣的,學習策略也應隨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調控”是策略系統(tǒng)良好運作,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關鍵。在學生不能做到適時、自覺進行策略調整時,教師可加以提醒、點撥,或親自進行調控,隨后逐漸放手,只對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進行監(jiān)督,
作出鼓勵性、形成性評價即可。
5
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我國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在未來的非教學環(huán)境中自主地學習其職業(yè)和生活所需要的外語知識和技能,大學階段的自主能力培養(yǎng)很重要,應從激發(fā)學生自知、指導他們制定學習計劃、進行策略培訓、發(fā)展元認知調控等幾個基本步驟逐步、全面地發(fā)展。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現(xiàn)代社會里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的加劇,人們所面臨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應付這些壓力,保持個體的情緒健康,更好地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挑戰(zhàn),是一個現(xiàn)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問題。
我國高中學生的壓力源主要來自于學習、父母、老師和同伴、環(huán)境、自我發(fā)展和時間六方面,其中學習壓力是中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而高中生的升學壓力要比高中生大,這是因為高中畢業(yè)面臨的升學和擇業(yè)更為迫切。
在社會中還存在不少高中生由于學習壓力無法得到調節(jié)而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釀成悲劇,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畫面,種種悲劇也給許許多多的家長心靈造成難以抹去的傷痛。所以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習壓力給學生帶來的影響.
一、自我減壓法:
面對學習和工作力而產(chǎn)生的種種心理上的問題,可借助以下方法自我調解。
1、不要把目標定得高于自己能力所及。
2、有效地分配時間,將學習任務或工作任務按輕重緩急編定先后次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階段性的成果可減低同時展開多份任務而又無法完成所帶來的壓力。
3、課余時應做適量運動,既可強健身體,亦可減壓,或可在教室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減輕肌肉疲勞。
4、遇到困擾或情緒低落時,可與家人或朋友傾訴,通過與同學,同事的溝通獲得支持和關懷,亦可發(fā)泄情緒,以下提供兩種心理宣泄FLASH,可點擊下載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這對松弛繃緊的神經(jīng)至關緊要,對于處在身體發(fā)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6、如果實在感覺壓力太大,無法應承致使情緒低落,不妨去聽聽CD,看看電視劇,或者到酒吧去坐一坐,哪怕偶爾“瘋狂”消費一把也可以。當然這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辦法,不可頻頻使用,更不能成為你懶惰渙散的借口。
7、養(yǎng)成持之以恒,平衡有序的生活習慣,不要做“書呆子”,別放棄享受美食,享受戶外活動或發(fā)展個人興趣所帶來的樂趣。
二、病癥的心理調適
如果面對學習壓力造成的種種生理上的不適,可借助以下辦法使之得以緩解。
1、頭痛:以拇指輕按太陽穴,眉頭及耳背等部位,再以畫圓法輕輕按壓。
2、肌肉痛楚(如肩部及腰部不適):可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坐直身子,放松肩部,兩手放背后,十指互扣然后用力向后拉,如此這般重復多次。
3、胃痛:因耽誤進餐時間引起胃痛,可喝一點溫牛奶,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求助于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便秘:如持續(xù)便秘數(shù)日,那么你不妨嘗試著每天早起10分鐘,然后先飲一杯白開水,會有一定幫助。
5、失眠:先一個能承托頸肩彎,軟硬,高度適中的枕頭,睡眠會舒適,播放一些調子抒情的音樂,或如海浪,雀鳴等大自然聲音,在助你的神經(jīng)松弛下來,如果你覺得讀外語也可催眠,那么也不妨試試。
篇七 高中英語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優(yōu)秀3800字
課題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狀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素質教育的重要職能是培養(yǎng)多層次、全方位、社會主義現(xiàn)代會建設事業(yè)的人才,要使每位受教育者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發(fā)展,這就要求基礎教育必須面向每一位學生,為全體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諧、全面發(fā)展提供均等、充分的機會和條件,這也要求全社會以至每一個家庭都要重視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重視英語教育。
當前,全國各地的英語教學水平有較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忱、英語運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以來被單純應試教育的觀念所困惑,一味地追求升學率,使高中英語學困生面大、面廣的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事實:每個學校、班級、學期,英語差生的數(shù)量往往比其他學科多些,兩極分化的速度比其他學科快些,且年級越高,差生比例越大。這種現(xiàn)象,在農村中學尤其明顯。這批學困生的轉化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英語教師。不少英語教師曾對此做過分析和探討,希望找到癥結所在。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卻是大部分教師對英語學困生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只要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對他們各項未達標的作業(yè)等情況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不聞不問,聽之任之。對那些個別擾亂課堂紀律的,則“請出”教室。更有甚者,為了追求班級成績在年級的排名地位,還動員成績不好的學生在考試那幾天請假。這些做法極其不利于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完全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目標,“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成了一句空話。因此,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問題研究迫在眉睫。筆者正是基于這一事實考慮,選取“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狀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作為研究課題,期望能夠為解決高中英語學困生問題添磚加瓦。
本課題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和廣泛的長遠意義。教育部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鞭D化學困生是教育部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找到學好英語的動力,取得好成績。同時轉化英語學困生也是英語教師所面臨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队⒄Z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是教師神圣的天職”,我們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縱觀我們的英語教學,英語學困生是一個長期存在又無法避免的問題,轉化他們是我們教師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困生的存在不僅阻礙整個教學集體的教學進度,著眼于他們個體,出現(xiàn)偏科甚至發(fā)展為門門落后也極大影響了他們的考試成績,阻礙了他們的學業(yè)及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對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轉化策略是時代的使命,是教師的天職和學生本身的要求。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根據(jù)英語學困生的不同成因,提出有針對性的轉化策略。研究解決這類學困生問題,不僅是提高英語成績和英語興趣的需要,而且對學生本身的成長也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學校乃至對社會都有重要意義,順應了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要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利于提高我校整體的英語教育教學質量。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課題研究綜述分析
1.國外研究
對于學困生的研究,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各國教育學界、心理學界、醫(yī)學界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外對學困生常見的稱呼有“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order”等多種。盡管理論派別不同,所涵蓋的學生群體也有差別,但關于學困生的研究歷史悠久。國外最早研究學困生這一問題的專家是摩根(morgan),他是一位醫(yī)生,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有些兒童存在嚴重的“詞盲現(xiàn)象”(能認一些詞,但不知道詞的意義),并針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了一些研究工作。當時人們對學困生的研究,也僅僅局限于神經(jīng)學和醫(yī)學的范圍內,研究者把學生學習成績差,特別是閱讀上的困難,一些學習行為上的障礙都歸因于大腦損傷的結果。但通過進一步研究,人們認為,并不是所有的學困生都是由大腦損傷所造成的,也可能是輕微的腦功能失調引起的,表現(xiàn)為知覺失調、學習障礙以及注意力渙散等現(xiàn)象。后來,研究者把研究的重點從智力上有缺陷的學困生轉移到智力正常的學生身上。國外許多研究者直接對學校的教學活動進行了學困生心理過程和學習特征方面的研究,有針對性的幫助學困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
美國學者大都致力于學困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如韋納研究的學困生失敗歸因理論認為,學困生常常將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失敗歸因于任務困難和運氣不佳等外部因素,而很少歸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在他們看來,無論自己怎么努力,最終都是失敗,于是形成了學習上的惡性循環(huán)。羅杰斯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學困生的實質是學習個體缺乏自信心與消極的自我概念。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學困生稱為“難教學生”,這一概念從教育的難度上把差生和優(yōu)生進行了區(qū)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較強的科學性。他認為“難教兒童”雖然難教,但并不等于不可教,而應該根據(jù)他們的具體情況采取一種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贊可夫也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立足于教學實踐,從情感、意志等特點分析學困生。
2.國內研究
學困生問題在我國真正得到重視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學困生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并且當時我國的教育學和心理學都比較落后,因而很少看到有關學困生問題的文章和研究報告。10 年_結束后,隨著我國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的逐步深入及差生問題的日益尖銳,許多研究者從各個方面、在各個領域探討學困生問題,撰寫了許多研究報告和論文。上海教育科學研究所錢在森這樣界定學習困難學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學習效果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學習準備與學習任務不相適應,學習效果低下,處于持續(xù)困難的學習狀態(tài)。鐘啟泉的《差生教育與心理》,從原因診斷的角度,治療的角度,教學論和性格學的角度,以及預防教育的角度綜合地考察差生問題。鐘啟泉以國外的差生研究成果為依據(jù),將差生分為“學習遲鈍兒童”、“學習不良兒童”,并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近年來,我國在學困生領域的研究已經(jīng)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研究的重點已從探討學習困難兒童的特點和原因,轉變到如何通過教育干預,切實改善他們落后的學習狀況,以便大面積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同時也更加深入地探討了如何指導幫助學習困難兒童成功進入社會。為此,我國教育工作者,從家庭教育、教育教學、學科教育、認知心理學等多領域入手,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些研究,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3.國內外學困生研究的啟示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國內外學困生研究對我們有以下幾方面的啟示:學困生問題是國際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育研究的主題之一,我們在實施基礎教育階段如果能吸取國內外教育理論及實踐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對于轉變學困生,促進基礎教育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各國的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研究的視角不同,這些對我們可能都有借鑒作用。由于我國的教育是大班集體教學,班級人數(shù)多,故正視學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并積極探索轉化學困生的規(guī)律更具有普遍意義。學困生是與教育的普及相伴的,基礎教育階段應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綜觀世界教育,學困生問題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英語學困生與“差生、后進生”是特殊與普遍、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即有個性,也有共性??傊?,以上這些啟示為英語學困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高中英語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有主要有兩個方面:內因與外因。內因主要有學生基礎學力不完善、缺乏學習興趣、意志力薄弱等,外因主要有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師因素等。
2.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類型分析
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類型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劃分,一是按照學困生的表現(xiàn)分為缺乏學習動機型、情感障礙型、意志薄弱型、自我消極型;二是按照學困生的成因分為自身因素不足型、社會環(huán)境異化型、家庭責任過度型、學校教育缺失型。
3.高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探析
根據(jù)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不同類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提出轉化策略:社會策略;家庭策略;學校策略等。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23.8)
(1)擬定課題方案,確定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理論,討論課題開展的一些具體工作。
(2)做好資源收集、分類工作。
2.研究實施階段(2023.9——2023.1)
(1)討論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案。
(2)根據(jù)研究方案,啟動課題研究。
(3)根據(jù)研究方案,在英語教學中具體實施。
(4)及時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調控,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5)完成資料、經(jīng)驗的總結。
3.總結階段與結題階段(2023.2——2023.7)
(1)匯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論文。
(2)申請結題,上交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采用問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jù)。
2.分析法。這一方法旨在通過分析多方了解高中英語學困生的情況,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
3.觀察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困生的知識接受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收集信息、經(jīng)驗,
4.訪談法。在對高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及類型分析完成后,選取部分學科生進行面對面的訪談,以了解其行為態(tài)度,找到轉化方案。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xiàn)
一份問卷分析報告《高中英語學困生現(xiàn)狀分析報告》
研究性學術論文《高中英語學困生的現(xiàn)狀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
一份課題結題報告
篇八 高中研究性學習報告1650字
研究課題:現(xiàn)代流行語的背后、生活垃圾的處理與回收利用、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我眼中的孔子。。其中任選其一
寫出其研究目的、意義、內容、結論
謝謝謝謝!
網(wǎng)友完善的答案:
合肥市第七中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名稱:香水制作的研究
指導老師:吳國權組長:邱立言
成員:田逸峰、周華捷、宗劍、張旭、趙武廣、方章健
背景:對芳香素的提取、香水的制作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了解了香水制作的初步方法,以及怎樣進行芳香素的提取。
目的與意義:初步認識香水的成分以及制作方法。
目標:學會進行玫瑰精油的提取,以及香水底料的制作
主導學科:化學相關學科:生物
具體研究計劃
任務分工
任務
責任人
任務
責任人
搜集資料
田逸峰
做實驗
趙武廣
打印整理
周華捷
做實驗
方章健
搜集資料
宗劍
做實驗、寫報告
邱立言
做實驗
張旭
研究方法:實驗法
每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1、搜集香水制造的方法
2、搜集芳香素提取的方法
3、提取玫瑰精油
4、寫實驗報告
5、整理并寫出研究性學習報告
活動所需條件:蒸餾設備、玫瑰花瓣、實驗室
預期成果展示的方式:實驗報告、圖片資料
指導老師意見:
簽名:年月日
滿意答案:
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方案(案例)
課題
名稱
校外餐飲誘惑力調查
填表日期
11.26
班級
高一(10)班
課題組長
學科
政治
第一小組
黃坤宇
指導老師
李力
課
題
組
成
員
及
分
工
姓名
性別
分工內容
黃坤宇
男
組織,整理
郭見鵠
男
找資料,問卷調查
謝徐皓
男
撰寫材料
金佳毅
男
統(tǒng)計
其余學生
問卷調查,統(tǒng)計
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人們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去更新知識,如何在獲取和更新知識的過程中,開發(fā)自己的各種潛能,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懂得“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我校的大部分學生為什么熱衷于在校外小吃店就餐?他們在就餐選擇的標準是什么?校外校外餐飲誘惑力何在?學校午飯為什么近水樓臺“得不到月”?---------帶著這一系列疑問,我們一行6人,在指導師的引導下,準備走訪了校外的所有小吃店,實地考察學校午餐的方方面面情況,采訪在外就餐的一些學生,請教學校的有關領導。希望通過這些途徑,能夠找到問題的癥結和答案所在。
課題研究的目的
確立以“校外餐飲誘惑力何在?”為研究性課題,運用經(jīng)濟學方面的相關知識,以課題為任務驅動力,了解身邊的生活,關注社會生活,走向社會生活。我們始終也認為,自己是學校的主人,有義務和責任去探究學校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為學校的午餐建設獻出我們的微薄之力以及提出我們真誠的建議。
研究的主要內容
(1)校外餐飲招攬學生生意的手法
(2)校外餐飲菜的種類、樣式等
(3)校外餐飲菜的價格
(4)校外餐飲的周邊環(huán)境
(5)校外餐飲的衛(wèi)生狀況
(6)學校午餐在以上方面的狀況
課題研究方法
(1)文獻法:利用圖書館資料性的工具書,報刊雜志、internet等搜集整理分析與校外餐飲誘惑力有關的資料。
(2)調查法:對本校附近的小吃店進行抽樣調查,對校外就餐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3)比較法:比較對本校附近的小吃店的周邊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種類、樣式等。
課題研究活動所需的條件(需要專家的支持即計劃訪問的專家,需要的物質條件即圖書資料、實驗設備、交通工具、信息技術)
需要訪問的專家/老師:
需要的物質條件:圖書館資料性的工具書,報刊雜志、internet等
課題研究活動的步驟(階段時間劃分、階段研究內容、階段人員分工、階段研究方法)
一、(2周)校外餐飲招攬學生生意的手法
二、(2周)校外餐飲菜的種類、樣式等
三、(2周)校外餐飲菜的價格
四、(2周)校外餐飲的周邊環(huán)境,校外餐飲的衛(wèi)生狀況
五、(2周)學校午餐在以上方面的狀況
六、(3-4周)成果匯報、整理資料和總結
其它(略)
預期成果(論文,調研報告,制作模型,實驗報告等)
論文,調查報告
表達形式(文字,圖片,實物,網(wǎng)葉、音像資料等)
文字、圖片、powerpiont
指導老師意見
人們購買商品都希望“物美價廉”,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基本屬性的反映?!拔锩馈?,是使用價值的標準。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當者,良好的使用價值有利于價值的順利實現(xiàn).
篇九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600字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校園·生活”現(xiàn)狀調查
——高(7)班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一、課題的來源和確定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中學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是貫徹這種教育目標的一種重要方式。上個世紀以來,許多學校都對此作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課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關探究性學習的課程。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軟硬件都相對落后,學生基本都來自于農村,他們不如城里的同齡人見多識廣,獨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使他們缺乏自信,也缺乏對周圍人事的關心。我校實行雙休日,對距家較遠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時間可以支配,作為班主任正好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研究性活動。
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我校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zhàn)。在閱讀了大量研究性學習案例后,結合我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我將課題定為“校園·生活”。營造一個文明安全的校園,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才能使學生關愛自己的校園,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自覺遵守和維護校園文明,遠離危險,參與營造“平安校園”,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道德素質。
二、課題目標與方案設計
(一)課題目標
1.認識到維護和創(chuàng)造校園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2.讓學生學會設計、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合作、討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學會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關愛他人。
篇十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的課題研究報告3850字
(一)課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國際和國內的聯(lián)系愈來愈緊密,當代教育不再是封閉在校園內,而是與整個社會各個領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各國都把基礎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擺在國家未來戰(zhàn)略的高度,以滿足當代社會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合作和交往意識已成為新時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可以說在合作雙贏的今天,合作和交往是個人和社會生存的需要。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心理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迄今為止,國際上在這方面的研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具體實踐中各國有一定的差異。
我國關于合作學習的系統(tǒng)研究則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1999年,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后,各學科制定了相應的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交往能力成為新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目標?!镀胀ǜ咧袣v史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歷史學科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和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基礎課程。學習歷史也是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慣,同時學會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qū)、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汲取人類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jīng)受挫折、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能力。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的是課程評價,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力求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梢哉f,合作與交往成為歷史學科最主要學習方式之一。
今年是浙江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教學的第三年,課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績,教育的民主性、“四個學會”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終身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等新理念都已深入人心,但從課堂教學實踐層面來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往的問題仍然存在著“流于形式,忽視實質,缺乏實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滯后,學習指導經(jīng)驗不足,對理論吃不透,導致了一些華而不實的做法。比如,有平等合作交往教學的意識,但在實施中往往過于隨意,缺乏持久性和系統(tǒng)性,沒有給自己確定新的合適位置,所以大多數(shù)教學設計是預設的,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仍處于被動和服從的地位,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個性差異和全員參與這些真正問題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導致參與的水平和深度遠遠不夠,同時由于多數(shù)學生進行合作和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缺乏,課堂合作和交往的實效性更難說了,再加上課時安排和空間限制,大多數(shù)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嚴格控制著課堂教學進程中的一切;學生間的交往嚴重缺乏,在教學交往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并且這種交往也只是單向的靜態(tài)的溝通,“生之間的、生生之間的交往從本質上說大多仍然是形式的、造作的、老師壟斷的、獨裁的交往”。由此導致教學目標仍以知識與技能為主,教學評價強調學習的評比和排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關注少數(shù)精英而忽視大多數(shù)學生,并最終影響到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這些顯然與新課程的理念相悖。
“有效教學的最終標準是學生成長”(鐘啟泉語),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要講究實效性,越是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對教師的指導水平要求越高,抑或說,高水平的學習指導,才能夠帶來高質量的學習。因此,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和評價者,如果只憑激情和愛心,而不在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做一些調整和研究,恐怕很難收到預期的實際效果。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最明顯的角色就是教學的促進者,除了把人類文明的知識成果傳授給學生,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各種良好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yǎng)者,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讓學生成為自主發(fā)展的主人。
我們期望通過《普高歷史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調控策略及其評價研究》這個課題的研究,能夠立足本市實際,準確理解課堂教學合作與交往的理念,正確掌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策略,適時調控,并科學地使用激勵性評價機制,構建全新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轉化成教師的實際行為,進而推廣變?yōu)槿w教師長期的自覺的行動,提高教學質量。
(二)概念界定與研究理論依據(jù)
1.概念界定:
本課題研究的是圍繞著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核心問題,針對近幾年普高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教學合作和交往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理論等知識,積極探索與研究調控教學合作和交往的策略的方式和方法及其效果評價等方面的問題,為普高歷史學科進行教學合作和交往提供可借鑒的實踐模型。
關于合作的概念定義,我國學者有以下幾種表述:
“合作”:綜合世界各國的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我們認為,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活動。
——劉宏武《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
“合作”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總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策略體系?!?——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
三位教育學者均認為合作學習具有異質分組、積極互助、分工合作、獎勵體系、資源共享的特征,主要對象是學生。合作學習并非僅僅是讓學生們圍坐在課桌帝,邊做作業(yè)邊說話,真正的合作學習不僅要求學生們在身體上接近別的學生,而且還要求他們共同進行討論,彼此幫助,相互依賴,小組成員有均等的成功機會。
“交往”:典型的表述當屬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理論認為教學是一種交往與溝通活動,是“對話”關系,即教師與學生之間(主一一主)通過教學內容(客體)中介的“雙向理解”的交往關系。在這種交往模式中,“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主體和客體的兩極擺動,而是教師和學生以共同的客體為中介的交往過程,它生成的是多重主體際關系,包括師生之間的主體際關系、教師間的主體際關系、學生間的主體際關系等。這種多重主體關系實質上體現(xiàn)了師生的交互主體性關系,即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交往就是這種交互主體性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反過來,借助于這種交互主體性,教學才能成為一種合作、互動的社會交往過程。
綜上所述,教學合作與交往的范疇包含了學生間關系、師生間的關系及教師間的關系,本課題主要方向就學生間、師生間的合作與交往進行研究。
“調控策略及其評價”:指的是在課堂教學的合作與交往中,教師承擔好促進者的角色,不但要做好充分準備,設計、組織、參與,并對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不確定的、不可預知的因素,有著高度反應并適時做好調整和控制,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調控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多元化評價。
2.研究理論依據(jù):
(1)維果茨基的社會互動論(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會互動指社會交往活動,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為交往過程。社會學的互動理論認為:“社會是由互動的個人組成,他們的行為不只是反應,而且還是領悟、解釋、行動與創(chuàng)造。個人不是一組確定的態(tài)度,而是有活力的并不斷變化著的行動者,一直處在生長中但不會徹底完成。社會環(huán)境不是某種靜態(tài)的東西,它一直在影響和塑造著我們,但這本質上也是互動的過程,因為環(huán)境正是互動的產(chǎn)物。人有內心活動,同時又是一個自我,自我并非一心理實體,而是社會互動過程的一個方面。互動過程首先是一個符號過程,符號被行動者賦予了意義。這種我們與他人共享的意義,關于社會世界的定義以及對現(xiàn)實的感知和反應,均產(chǎn)生于互動過程?!边@些觀點告訴我們,合作與交往伴隨著人的成長,合作與交往與我們息息相關,師生間、學生間的合作既促進學生發(fā)展,又能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
(2)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人在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構建自己的認識與知識,即知識與理解是由認識主體構建的。這種知識的建構活動是在社會文化背景之中,作為個人的認識活動與社會文化情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的。在建構主義看來,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時,腦袋決不是一個空著的、準備裝知識的容器,也不是一塊白板,而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豐富經(jīng)驗已經(jīng)構成一種認知的預結構。所以,教師不能無視這種預結構和先經(jīng)驗,而必須看到這種預結構。學習活動中的知識是不能通過教師“導向”學生的,知識來自于學習者個體內部通過新舊經(jīng)驗的作用而建構,但這種內部建構不是封閉的,而是在學習群體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進行合作學習協(xié)調完成的。面對某一知識,某個體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又因為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者擁有不同思維水平,所以要進行經(jīng)驗的分享,達成理解的豐富性和合理化。因此,要重視課堂上建立學習共同體,鼓勵大家進行合作、協(xié)商。社會建構主義召喚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全方位地有效互動,要重視學生構建自己知識的結構。
(3)多爾的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
現(xiàn)代課程觀認為知識是預設的、可確定的,教師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多爾認為后現(xiàn)代課程具有
篇十一 高中生研究報告2750字
高中生研究報告范文
高中生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人 ___
調查時間 2002年7月15日~7月30日
調查方式 網(wǎng)上調查、摘集資料
調查結果
1.大部分中學生(包括上過網(wǎng)的和未上過網(wǎng)的)喜歡上網(wǎng)。2.中學生上網(wǎng)的目的:
⑴中學生上網(wǎng),查閱自己愛好的信息或玩游戲者較多,其次是聊天、娛樂、收發(fā)郵件、下在音像資料或圖片,再次是查閱資料、做網(wǎng)頁、查閱有關知識的信息、瀏覽新聞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網(wǎng)是為了玩游戲;一多半女生上網(wǎng)是為了聊天;
3.比較熱門的網(wǎng)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學生上網(wǎng)的時間:
大部分中學生上網(wǎng)是在節(jié)假日,還有一部分是在放學后和同學一起上網(wǎng);
5.中學生上網(wǎng)的途徑
大部分中學生在家里上網(wǎng),其次是去網(wǎng)吧或在同學、朋友家上網(wǎng);
6.(非中學生)是否支持中學生上網(wǎng):
支持者居多,反對者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確對待,有限制地上網(wǎng)”。但很多中學生的家長反對或控制孩子上網(wǎng)。其反對原因大多是“上網(wǎng)耽誤學習”及“上網(wǎng)容易受不良信息影響”;
7.網(wǎng)絡對中學生的好處
⑴可以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
⑵因特網(wǎng)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的需要,快速的查閱相關信息,并能及時了解世界新聞信息、科技動態(tài),不受時空限制,這給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網(wǎng)絡的虛擬性,中學生在網(wǎng)上與其他人交談時,不受時空的限制,方便的與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時不便于說的話說出來。從某一方面來講,教師、學生家長可以在網(wǎng)上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及思想情況;
⑷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學業(yè)。在網(wǎng)上查閱信息非常方便,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的需要,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料,甚至是合適的老師。這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效率。
8.網(wǎng)絡對中學生的壞處
⑴容易上癮。
許多中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聊天室,不知不覺的出現(xiàn)了精神和身體上的病癥,影響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⑵容易受網(wǎng)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許多網(wǎng)站(包括許多著名的大網(wǎng)站)的頁面甚至主頁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內容,中學生很容易受它們的影響。有一些中學生受網(wǎng)上暴力內容的影響,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廢學業(yè)。
許多中學生自控能力不強,上網(wǎng)經(jīng)常著了迷,晚上經(jīng)常拖得很晚,不但影響了這一天的寫作業(yè)和復習,還影響到第二天的學習。
⑷網(wǎng)吧問題。
現(xiàn)在網(wǎng)吧的數(shù)量日漸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網(wǎng)吧。許多中學生在放學后、節(jié)假日和同學一起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聯(lián)機打游戲、聊天等等,且上網(wǎng)時間很長。這不僅浪費錢財,而且在網(wǎng)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在調查過程中,許多接受調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網(wǎng)吧里電腦上的主頁就是不良的網(wǎng)頁。
⑸網(wǎng)上交友問題。
許多中學生在網(wǎng)上都有網(wǎng)友。而網(wǎng)絡畢竟是一個虛擬世界,網(wǎng)上許多人說的都是謊話,很容易是中學生說謊、受騙,甚至在這些人的“引導”下誤入歧途。
9.網(wǎng)絡對中學生心理的影響
⑴許多網(wǎng)絡游戲都含有暴力的內容。很多中學生上網(wǎng)就是為了玩游戲,經(jīng)常接觸這些游戲,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學生摻入恐怖、暴力、以強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給中學生的心理造成了較大危害。
⑵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聊天室中,許多人幾乎句句不離臟話,而且經(jīng)常談論一些不良的內容。許多中學生長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響。
⑶在網(wǎng)上,一切事物都是虛擬的。一些中學生長期沉迷于網(wǎng)絡的虛幻世界里,有的人就會逐漸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別人溝通等性格。
分析
由調查可以看出
1. 中學生上網(wǎng)主要還是處于好奇心和愛玩。
2. 中學生由于上網(wǎng)而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影響了學習;二是受到網(wǎng)上不良信息的影響。
但是調查表明,受到網(wǎng)絡影響的中學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學生上網(wǎng)是出于好奇和網(wǎng)絡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絕大部分中學生上網(wǎng)還是非常正經(jīng)的。
少數(shù)由于網(wǎng)絡而出現(xiàn)問題的中學生,他們的問題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網(wǎng)絡吸引他們的不是知識,而是其他他們所看到的事物。中學生好奇心強、愛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強,這使這些過于沉迷于網(wǎng)絡的中學生在生活、學習,乃至思想上出了問題。而且,促成他們出現(xiàn)了問題的不只是在于他們本身,其根源問題是在于,現(xiàn)在針對中學生乃至青少年的網(wǎng)站實在太少。一般上網(wǎng),如果不是有明確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學生眼中的網(wǎng)絡世界的,更多的還是過于成人化的東西。真正能讓中學生感興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們的有益的專門網(wǎng)站寥寥無幾。正因為如此,許多感到寂寞、無聊而上網(wǎng)的中學生,才會被吸引到網(wǎng)絡游戲、聊天室中來,或是在無意的瀏覽中,被不良信息所影響。而且,玩游戲、聊天時都很容易上癮,時間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過去,這樣就使一些中學生的身體受到影響,還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3. 一些中學生迷戀網(wǎng)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⑵缺少可以供中學生們娛樂、活動、放松的有益的免費活動場所。
許多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因此在節(jié)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現(xiàn)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讓他們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學到知識的場所。而像科技館等場所,雖然比較好,可是門票往往很貴,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學生不可能經(jīng)常去。所以,正是這種“真空”使網(wǎng)吧得到了機會。而且網(wǎng)吧為了增加顧客,上網(wǎng)的價格不貴,還增加了許多能滿足學生們“愛玩”性格的游戲,這更使中學生經(jīng)?!肮忸櫋本W(wǎng)吧。
⑶對非法網(wǎng)吧的打擊力度不夠。許多非法網(wǎng)吧已轉到了“地下”,這更使執(zhí)法人員無法清除它們。
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
1. 中學生自己要加強自控能力,上網(wǎng)避免瀏覽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戲,安排好上網(wǎng)的時間,不要太長。
2. 老師和家長應該引導學生上網(wǎng),不能盲目的“堵網(wǎng)”,而應該通過各種培訓教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接觸、了解并使用網(wǎng)絡,并通過教育,提高學生的.素質,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判別是非的能力,增強道德判斷能力,使中學生能自動遠離網(wǎng)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練的使用網(wǎng)絡來為自己服務。
3. 應多多建立一些針對中學生的網(wǎng)站。
這些網(wǎng)站不應該是說教式的,而應該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學生,并能使中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應該調查中學生更喜歡什么樣的網(wǎng)站,更喜歡什么內容的網(wǎng)站,并將這些有益的內容加到這些針對中學生的網(wǎng)站中,使它們能真正貼近中學生,把他們從網(wǎng)絡游戲、聊天室中吸引過來。
可以在這些網(wǎng)站中加入一些論壇,是中學生能在其中暢所欲言,發(fā)表對網(wǎng)站,對老師、家長、學校的看法和建議,傾訴自己的想法和苦惱,這樣就能用許多中學生都喜歡的方式,不但是中學生遠離不良網(wǎng)站,還能更實際的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改進老師、家長的教育方法,改進網(wǎng)站的內容、效果。這樣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應該努力監(jiān)督網(wǎng)絡中網(wǎng)站的內容,凈化網(wǎng)上環(huán)境,如果發(fā)現(xiàn)對中學生思想、行為有誤導作用的網(wǎng)站,應該把它們清除。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5. 針對網(wǎng)吧的問題,應該加強對非法網(wǎng)吧的監(jiān)管力度,一發(fā)現(xiàn)非法的網(wǎng)吧,就要堅決清除??梢园l(fā)動中學生“舉報”非法網(wǎng)吧,給監(jiān)察網(wǎng)吧提供便利。
其實,只要全社會的人都來關注中學生上網(wǎng),不久以后,網(wǎng)絡必將成為中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必要工具。
篇十二 高中生物的研究報告1900字
高中生物的研究報告
本次在石嘴山市第一中學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生活,在此期間我謙虛誠懇的聽取指導老師和學校其他老師的建議,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同時我也根據(jù)需要對一中學生的飲食習慣進行了一個調查。
研究課題:一中學生的飲食是否合理
研究原因及目的:中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正處于求知欲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所以,
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恰恰是在這個階段,由于學習的壓力及相關知識的匱乏,導致中學生容易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挑食、偏食、過分節(jié)食或暴食,不但損壞了身體,而且降低了學習效率針對這一問題,我進行了這次調查,我希望調查數(shù)據(jù)更真實和科學的反映我校學生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經(jīng)過歸納分析,探究發(fā)生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我們的合理化建議。
主要流程:
1、對一部分同學的飲食進行每日調查
2、找出同學飲食的`不合理性
3、查詢青少年每日所需的營養(yǎng)
4、根據(jù)查詢情況,制定一周合理飲食計劃
研究過程中具體工作安排: 1、對同學飲食進行調查 2、對調查結果進行總結 3、繪制調查問卷 4、進行調查問卷
5、對調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 6、對部分調查問題進行分析
注意事項:
1、選擇調查對象時,范圍要大且具有代表性 2、進行調查時,要做到每日調查。 4、制定調查問卷時,注意問卷范圍
3、在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補充
得出結論:1、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同學中吃零食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接受調查的學生 70%都吃零食,對此我們建議大家,傳統(tǒng)的飲食消費觀認為,吃零食會影響正餐的食欲,吃零食應更多考慮營養(yǎng)和健康的關系。零食是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營養(yǎng)素的,但是不如正餐均衡、全面。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讓用用零食代替正餐,還是應該從一日三餐中獲得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實行綠色消費。
2、在當前的消費導向下,對同學們吃零食應更多考慮營養(yǎng)和健康的關系.家長和
同學們在選擇零食時應盡量選擇營養(yǎng)相對豐富的綠色食品,使同學在享受美食快樂的同時,又盡可能地能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多吃蔬菜。良好的飲食行為不僅有利于當前的健康,也可能對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病預防起到重要的作用。
3、通過調查我發(fā)現(xiàn),一般人早晨都是吃早餐的,這種現(xiàn)象很好。但仍有些同學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有時會忽略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然而,不吃早餐,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壞處:
1)精神難以集中和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經(jīng)過一晚上的消化前一天所吃的晚飯已經(jīng)消耗的差不多了,體內血糖指數(shù)較低,需要早餐的補充。
2)容易衰老。不吃早餐人就會用體內儲存的糖元和蛋白質,時間長了會導致皮膚干燥和貧血。
3)容易引發(fā)腸炎。因為餓的緣故,中午會吃太多,消化系統(tǒng)承受不了,打亂了它的活動規(guī)律。
4)不吃早餐容易發(fā)胖。中餐吃的必多,身體消化吸收不好,最容易形成皮下脂肪。
4、通過調查可以知道,一部分人還是很注重身體健康的;“還行吧”則體現(xiàn)出大多數(shù)人對自己身體的不重視,“不健康”說明他們已認識到自己飲食習慣的問題,需要改正。
5、早餐要吃的營養(yǎng)??梢允且槐D?、一個水果、一個雞蛋。餐前半小時水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雞蛋類的)一杯牛奶或豆?jié){。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啟下的一餐。需要注意葷素合理搭配,多吃魚蝦,少吃紅燒肉,可以適當吃雞肉、鴨肉。晚餐要吃的少,一般情況下情況下, 大約吃到八成飽就行了。對于一些學醫(yī)壓力大的學生,晚上可以加餐,不吃油脂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吃了后半小時后在睡覺。
研究心得:通過此次調查,我明白了同學們飲食的不科學性、不合理性,讓我們認識到了如何才能做到科學飲食??茖W飲食與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作為中學生,我們一定要合理安排每天的飲食習慣。人是鐵,飯是鋼,說明了營養(yǎng)對身體的重要性.而處于高中時期的我們更應該關注均衡營養(yǎng).為了作好這個課題我們小組利用課后查閱了大量有關方面的書籍.早飯要吃好中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充分體現(xiàn)了早餐重要性.因此我覺得搭配好早餐的重要性.同時,此次調查,培養(yǎng)了我獨立思考,不斷探索、鉆研的科學精神。讓我學到了在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彌補了我課堂上學習的不足之處,培養(yǎng)了我的思考能力與實踐能力,激發(fā)了我自由創(chuàng)新的熱情,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這期間,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獲,提升自我,生物研究對我意義深遠,我都做出了努力,我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信任,我學會了執(zhí)著,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合作,讓我知道什么叫團隊協(xié)作精神。正是這種積極高昂的態(tài)度和精神以及安老師正確細心的指導,使我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以上就是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得到了鍛煉,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篇十三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高中語文新教材使用研究1600字
作者:省東中科研課題組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二、課題界定
三、課題研究的預設目標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
七、課題的研究內容
八、課題研究成果
九、遺憾和思考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課題背景
“語文教學正面臨危機?,F(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體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費’,厭教厭學的惡果,不徹底改變它,中學語文教學就走不出死胡同!”(《審視中學語文教育》)在此嚴峻形勢下,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語文教材(試驗修訂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兩省一市試驗三年后,根據(jù)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于2000年秋季開始在全國使用,從而取代了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課本,真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應該說這幾年課程、教材的變革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對實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學進行有意義的理論研究和有價值的課堂實踐。新教材是出來了,可如何適應新教材在體系和結構方面對舊教材所作的三個方面的改革(閱讀和寫作、口語交際分編;破除以記敘、說明和議論的文體為中心的模式;為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編寫與教科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高中課本必要的組成部分),實現(xiàn)“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guī)范意識,提高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導思想,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新教材的教法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課題界定
關于“高中語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編著的2000年秋在全國大范圍內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及配套讀本。其“新”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1.強調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2.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我發(fā)展意識的培養(yǎng);3.強化了選文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4.突出了教師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圍包括:圍繞新教材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三個系統(tǒng),從 教材、教者、學生和教學手段等教學元素出發(fā),以理論研究為主導,側重于教學實踐,在構建有關新教材多層面、多功能立體交叉的課堂結構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課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預設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是以高中語文新教材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三個系統(tǒng)的相關內容為基本研究對象,在進行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品位,發(fā)展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為目標,在具體的教學研究中,不僅有實踐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構建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的多側面、多功能立體交叉的課堂結構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課件模式。特別在我們這所示范性高中的學校里,擁有國內比較先進的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積累了一定的校本課程的教學經(jīng)驗,教學的對象也是不同層次的,這些個性和特色更加激發(fā)我們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能夠結合實際,針對性地、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凸顯我們研究使用新教材的個性,走出研討教學相結合,以教法促學法的路子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理論支撐
多元智能理論: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在智力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等方面對我國的高中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對自己所屬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服務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對八種智能作了明確闡釋。他認為,語言智能是指用言語思維、用語言表達和欣賞語言深層內涵的能力。其他還有邏輯—數(shù)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加德納認為,相對于先前的一
篇十四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程開題報告9400字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撰寫方法
—、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開題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為什么會想到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的特定對象是什么;通過研究,試圖實現(xiàn)什么;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決定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研究的假設,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和實施步驟怎樣 (尤其是一開始準備實施的步驟) ,需要哪些工具和資料;如何得到這些工具和資料;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研究會帶來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報告、實物,還是其它;以及導師的建議和鑒定等。其中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主要部分。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要準確規(guī)范。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課題名稱要簡潔明了。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研究范疇、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概括出來,讓人能夠從題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點與方向。
(二)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有的也稱“問題的由來”,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是指通過課題研究將解決什么問題或得到什么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么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xiàn)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xiàn)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有時,也可以將課題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頂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
(五)研究課題的可行性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要的條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如上網(wǎng)和設計問卷等比較基礎的方法)、實驗器材、研究經(jīng)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等。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六)研究的內容和難點
高中階段,研究學習課題研究的類型大致有科學實驗類型、讀書報告類型、社會調查類型和項目設計類型等。無論是哪種類型,都要有具體的研究內容和預計的研究難點。
(七)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計劃及進度、時間安捧安排等。
(八)成員分工
開題時,要明確課題組每個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角色和應完成的任務,如組織協(xié)調、資料搜集和處理、撰寫報告、外出調查、拍攝等等。 i
(九)預期成果及表達形式
預期成果即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么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
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jīng)驗總結等,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形式來表現(xiàn)。 l
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于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于評審者一目了然,把握要點。
二、撰寫開題報告注意事項
1.課題研究背景說明大而空
2.課題研究價值判斷欠全面正確
3.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研究問題偏離課題中心
4.研究步驟不合理,研究方法欠科學
5.對課題研究困難估計不足
為了方便開題會上進行開題報告,有能力的課題組應該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powerpoint制作好開題報告會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幻燈片),還應該做好開題的答辯準備。
范例:
當今是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信息時代,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是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是提高民族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民族凝聚力可靠保證。因此,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
國家教育部對基礎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整,其目標就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創(chuàng)造性學力,主要是通過情感體驗和探究實踐,形成掌握與運用知識、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學習態(tài)度和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能力,及其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又提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而校經(jīng)過幾個月籌備工作,今天正式開題了。我受學校校長委托,代表學校課題作開題報告,請同學研究討論。
1、什么是研究性學習?為什么在高中課程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
答: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作為一門課程,研究性學習應當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呢?
答:研究性學生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學會分享與合作。五是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六是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學習納入必修課,這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突破,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課程形態(tài),具有哪些特點?
第一個是開放性。第二個是探究性。第三個是實踐性。
4、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點,教育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fā)生較大變化。那么,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實施和組織呢?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方法。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wǎng)、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zhèn)?、?yōu)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fā)現(xiàn)信息資料間的關聯(lián);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jù)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同學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
5、研究性學習對教師是一種全新的挑戰(zhàn),使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指導者。老師指導作用該如何發(fā)揮?
答: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6、評價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研究性學習應當如何評價?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具有哪些特點?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當遵循哪些原則?
答: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
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第一個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第二個特點是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四是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料的背景下所開展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學校應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網(wǎng)絡以及具有專長的教師等校內現(xiàn)有教育資源。同時,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開發(fā)和利用當?shù)亟逃Y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學術團體、專業(yè)技術部門(包括農村衫技術研究與推廣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研究資源,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
對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要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性,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直接體驗,把對學生的評價與對學生的指導緊密結合起來。要通過評價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才能,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
開展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走出課堂、走出校門,積極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和實踐活動。學校必須加強組織和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學校加強與學生家庭、社會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聯(lián)系,共同負責學生在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勞動技術教育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幫助學校有效地實施研究性學習,落實課程計劃中的相關要求。
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
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前,受傳統(tǒng)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局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并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xiàn)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tài)度,產(chǎn)生積極情感,激發(fā)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
2、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研究性學習通常圍繞著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取得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shù)睦眯畔?,來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chuàng)設有利于人和人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huán)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及成果,發(fā)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yǎng)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實踐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一)開放性。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jīng)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入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fā)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了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提出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
(三)實踐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特別關注環(huán)境問題、現(xiàn)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
四、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選擇和設計
(一)因地制宜,發(fā)掘資源。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注意把對文獻資料的利用和對現(xiàn)實生活中“活”資料的利用結合起來。要引導學生充分關注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以及現(xiàn)實的生活環(huán)境,從中發(fā)現(xiàn)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有利于培養(yǎng)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保持較強的探索動機和創(chuàng)造欲望。
(二)重視資料積累,提供共享機會。學習內容的開放性為學生的主動探究、自主參與和師生合作探求新知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師生在研究性學習中所獲取的信息、采用的方法策略、得到的體驗和取得的成果,對于本人和他人,以及以后的各屆學生,都具有寶貴的啟示、借鑒作用。
(三)適應差異,發(fā)揮優(yōu)勢。不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內容和方法上是有層次差異和類型區(qū)別的,因而在學習目標的確定上可以各有側重,在內容選擇上可以各有特點。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具體條件,自主選擇研究課題留有足夠的余地。
五、研究性學習的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類型
依據(jù)研究內容的不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可以區(qū)分兩大類: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
課題研究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主要目的,具體包括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類型。
項目(活動)設計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會性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的設計兩種類型。前者如一次環(huán)境保護活動的規(guī)劃,后者如某一設備、設施的制作、建設或改造的設計等。
一項專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可以屬于一種類型,也可以包括多種研究類型。綜合性較強的專題,往往涉及多方面的研究內容,需要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需要參加者之間的工協(xié)作。
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小組合作研究是經(jīng)常采用的組織形式,學生一般由3-6人組成課題組,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xié)作互補。
個人獨立研究可以采用“開放式長作業(yè)”形式,即先由教師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可以提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不確定范圍,由每個學生自定具體題目,并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研究性學習作業(yè)。
采用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后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論文。
(二)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進行過程中這三個階段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進的。
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本階段要求學生自己調查、觀訪(也可有組織的)采訪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然后經(jīng)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fā)學生探究的動機。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中研究題目。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實踐體驗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后,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tài)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
(1)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wǎng)、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zhèn)巍?yōu)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lián)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fā)現(xiàn)信息資料間的關聯(lián)和趨勢。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jù)以支持所得結論。
(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jù)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并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證據(jù),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
(3)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并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科學態(tài)度。
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采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墻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發(fā)表,或通過指導老師主持的答辯。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辯。
(三)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拭試體作用,同時,也重視老師指導作用。左右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草藥,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主體,并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和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fā)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fā)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chuàng)新。
六、研究性學生的評價
評價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價的內容與方式必須充分關注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一)研究性學習評價的一般原則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習的過程,強調對知識技能的應用,強調學生親身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并獲得感悟和體驗,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要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
(二)研究性學習評價的特點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者可以是教師或教師小組,可以是學生或學生小組,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與開展項目內容相關的企業(yè)、社區(qū)或有關部門等等。
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內容通常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是否主動提出研究和工作設想、建議,能否與他人合作,采納他人的意見等。
二是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這主要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以及小組討論記錄、活動開展過程的記錄等來反映,也可通過行為表現(xiàn)和學習的結果反映出來。
三是學習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況。要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掌握和運用有關方法、技能的水平進行評價,如查閱和篩選資料,對資料歸類和統(tǒng)計分析,使用新技術,對研究結果的表達與交流等。
四是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要考察學生在一項研究活動中從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所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過活動前后的比較和幾次活動的比較來評價其發(fā)展狀態(tài)。
五是學生的學習結果。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它可以是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教師需要靈活掌握評價標準。
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可以采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局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做法。
(三)研究性學習評價的實施
評價要貫穿研究性學生的全過程。操作時可重點從三個環(huán)節(jié),即開題評價、中期評價和結題評價著手。
開題評價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設想的意識和能力,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入解決問題過程中。
中期評價主要是檢查研究計劃的實施情況,研究中資料積累情況,以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情況等。對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對于在研究中學生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要通過教師指點、學生小組內部討論、學生小組間交流、尋求校外幫助等方式予以解決。
結題評價主要對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全過程的情況、體驗情況、資料積累情況、結題情況、研究結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進行評價。
評價的具體方案可以由指導教師提出,也可以在師生協(xié)商的基礎上提出。鼓勵由學生個人或學生自己設計評價方案,對自己的研究情況加以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篇十五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4500字
研究小組成員:張翰雄、陳震、余鵬、盛尚然、毛俊雄、李浩宸
指導教師:劉__
課題:北京老城區(qū)文化古跡的保護與開發(fā)
1.選題意義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歷史底蘊深厚,文物古跡眾多,為后人留下了為數(shù)眾多的自然和人文遺產(chǎn)。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建設的不斷推進,以及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北京城區(qū)的土地資源緊張,人地矛盾突出,而位于北京中心地帶的老城區(qū)成為問題最突出的地區(qū)。一方面,老城區(qū)交通發(fā)達,人口稠密,商業(yè)基礎好,是北京發(fā)展服務業(yè)、商業(yè)區(qū)位條件最為優(yōu)越的地區(qū)?!斑@種需求和房地產(chǎn)商的對經(jīng)濟效益的追求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中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很大的力量,對歷史街區(qū)的保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開發(fā)和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發(fā)展中保存歷史更成為矛盾的焦點,這使得保護歷史街區(qū)成為當代世界各國城市建設中最富人文色彩也是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濟南城市歷史街區(qū)的保護與開發(fā)研究》田蕓)另一方面,北京的老城區(qū)歷史文化古跡眾多,胡同密布,居民眾多,且多生活在文物古跡之中或四周,多以大雜院的居住形式聚居,居住面積小,房屋老舊,居住條件差。因此,在北京市文物古跡保護工作和民生安居工程中,老城區(qū)居民的搬遷工作成為最為重要的部分之一,并且得到了社會各個方面的普遍重點關注,并且引發(fā)了一系列的社會效應,也不可避免的引發(fā)了一些矛盾糾紛。現(xiàn)在,隨著北京城區(qū)的地價房價不斷上漲,人地矛盾更為突出。北京市,尤其是老城區(qū)的發(fā)展問題亟待解決。
歷年來,圍繞北京老城區(qū)歷史文化古跡的保護開發(fā)問題,社會反響劇烈,各方面意見針鋒相對,曾經(jīng)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社會大討論。在北京市發(fā)展的初期,政府和民眾對文物古跡保護意識淡薄,破壞拆除文物古跡的事件時有發(fā)生,社會影響極差,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評。此外,在老舊城區(qū)居民的搬遷問題上,有關部門采取的措施也有不當之處。但隨著文物古跡保護意識的增強和北京市政府部門的服務能力提升,對于這方面問題的處理逐漸走向成熟,得到了社會的基本認可。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提高。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其他城市發(fā)展的模板,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眾多,例如南京、西安、上海、成都、昆明等,歷史文物古跡數(shù)量很多,保護和開發(fā)價值巨大,北京在歷史文化古跡保護與開發(fā)中,應當承當領頭者和者。此外,北京作為世界大都會,與世界其他名城相比,北京的歷史文化古跡保護與開發(fā)制度還不夠完善,工作不夠細致,在立法方面存在空白。在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文北京的建設中,要做的工作還有許多。因此,對于北京老城區(qū)歷史文化古跡的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北京人文景觀的保護,有助于北京的科學發(fā)展,有助于北京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助于北京經(jīng)濟發(fā)展,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北京成為世界性的大都會,有助于北京國際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我國文化產(chǎn)業(yè)的提高,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1.1國外理論研究和立法現(xiàn)狀
世界上的一些發(fā)達國家對于歷史文化古跡保護問題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解決辦法,并且有許多成功的先例。歐美地區(qū)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開始關注歷史街區(qū)的保護問題,并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引起了我們國家對歷史街區(qū)保護問題的關注。
國際上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工作有一個認識過程,從開始保護建筑藝術珍品,如宮殿、教堂、官邸等發(fā)展到保護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歷史建筑,如住宅、作坊等。以后又從這些單個的文物建筑發(fā)展到保護周圍的歷史環(huán)境,最后發(fā)展到保護歷史街區(qū)乃至整個城市。保護與發(fā)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目標。
初次提到“歷史街區(qū)”的概念,是1933年8月國際現(xiàn)代建筑學會的城市規(guī)劃綱領性文件《雅典憲章》,在憲章中提出:“對有歷史價值的建筑和地區(qū)”,“均應妥為保存,不可加以破壞”。雖然這時保護的重點還在歷史建筑,但畢竟歷史文化地區(qū)已被作為保護的對象出現(xiàn)在了國際憲章中,這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二戰(zhàn)結束后,面對經(jīng)過戰(zhàn)爭洗禮后的斷壁殘垣,許多國家采取的做法就是把受到戰(zhàn)爭破壞的建筑物摧毀重建,甚至把成片的歷史文化古跡街區(qū)夷為平地,致使許多文物建筑及其環(huán)境受到了破壞,城市保護與發(fā)展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問題也越來越復雜。
在這種背景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64年5月通過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
此后,1976年11月26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在肯尼亞內羅畢通過了《關于歷史地區(qū)的保護及其當代作用的建議》
至此,國際上對歷史街區(qū)保護理論的研究已具有了相當?shù)囊?guī)模,并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規(guī)范。除了國際組織的這些研究活動之外,世界各國,尤其是意、英、法、美、日等國家的歷史街區(qū)保護研究和運動也在轟轟烈烈地開展著,
并逐步將保護納入了法律范疇。
2.1.2國外的實踐
2.1.2.1法國
早在1840年,法國對古建筑保護就開始認真制定法律法規(guī)。當時法國一個的作家(卡門歌劇的作者)梅里美,對法國領導人提出了建議:我們對國內很多的歷史建筑應該進行保護。當時法國政府就接受了他的意見,成立了歷史建筑保護局。該局一成立就制定了法蘭西建筑保護法。
最早進行立法保護的是法國。1962年法國頒布了《馬爾羅法》,該法律規(guī)定將有價值的歷史街區(qū)規(guī)劃為“歷史保護區(qū)”,制訂保護和繼續(xù)使用的規(guī)劃,納入城市規(guī)劃的嚴格管理。保護區(qū)內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維修、改建要經(jīng)過-國家建筑師”的指導,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國家的資助,并享受若干減免稅的優(yōu)惠?,F(xiàn)在全法國有的保護區(qū)92處,地方各級保護區(qū)幾百處。
坐落在塞納河邊左岸的奧賽美術館,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與位于右岸收藏豐富、有皇家氣息的羅浮宮相互輝映。參觀完這座藏品豐富、空間流動、設旋先進的藝術殿堂,你一定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一流的美術館,卻是由一處廢棄的舊火車站改建而成的。奧賽火車站建于1898年,1939年就關閉了。因為久已廢棄不用,20世紀70年代初曾經(jīng)決定予以拆除,后來由于觀念的改變,奧賽火車站在1978年被列入了國家保護建筑名冊,并被改建為美術館。奧賽美術館成功的實踐證明,
由歷史建筑改建的這些功能性設施比一般的建筑更有吸引力,能夠為這些設施的經(jīng)營者和所有者帶來更大的經(jīng)濟利潤。
但是,可以注意到,西方國家城市的空間布局結構與北京有所不同,而且在北京,有關歷史遺留問題更加嚴重而復雜。此外,建筑材料、建筑年代以及各種客觀原因,我們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具體措施,而應當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符合北京實際情況的解決方案。
2.1.2.2其他歐洲國家
意大利的歷史名城相當多,羅馬、龐貝、比薩、佛羅倫薩、拿波里、斯普萊
托等城市,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意大利對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從環(huán)
境保護考慮的多,不是單體保護,而是成片保護,如古羅馬城就被全城保護下來。整個羅馬可以說是一個歷史和藝術的博物館,城中遍布著古城廢墟、雄偉的建筑、迷人的雕刻與繪畫以及巴洛克風格的廣場等眾多反映古羅馬風貌的歷史古跡,但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處被稱為“羅馬廢墟”的文化遺址。這里是古羅馬的心臟地帶,曾經(jīng)殿堂高聳,神廟林立,如今卻成為一片斷壁殘垣,所有的一切都原樣保留,只是部分墻體用腳手架加固支撐。處處向人們展示著一種歷史的滄桑之美和殘缺之美。至身其間,不能不勾起人們對古羅馬時代的追憶。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樣有著嚴格的保護手段,體現(xiàn)出政府和社會對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高度重視。馬德里市中心區(qū)劃定了5個歷史街區(qū),政府明文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市中心的古建筑進行任何改動,并且每隔20年必須按照原來模樣重新進行維修和粉刷,否則將課以重罰。
2.2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陳占祥先生共同提出《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qū)位置的建設》,史稱“梁陳方案”。他們建議在舊北京城西郊公主墳一帶另建新城。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梁陳方案”未被采納。
1980年,平遙古城得到了保護,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古城保護的先河。從那時起,中國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的理論與方法。
1982年,國務院公布了重點保護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了第二批38個,1992年公布了第三批37個,2001年補充了4個,這樣共有103個歷史文化名城。另外有的省也公布了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國共申報192個歷史文化名城。
從1995年起,在專家建議下國務院撥出了專項資金,幫助歷史名城的歷史街區(qū)進行基礎設施和風貌保護,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已有60余處歷史名城得到補助。
但是,就與西方國家相對比,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立法成果,中國都處于落后階段,而中國歷史文化古跡眾多,問題復雜,尤其是首都北京,作為現(xiàn)代化大都市,如何將現(xiàn)代化和古風古樸有機結合起來,是一個非?,F(xiàn)實而又嚴峻的問題。
3.論文基本內容
以下是論文的提綱:
一、介紹歷史文物古跡的相關概念,介紹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
二、北京歷史文物古跡豐富地區(qū)簡介
三、北京對歷史文物古跡保護與開發(fā)的歷史經(jīng)驗與教訓
四、實地考察報告
五、解決實地考察地區(qū)存在的問題
六、北京歷史文物古跡保護與開發(fā)的方法
4.研究方法
在此次研究性學習中,擬利用文獻資料法和實地調查法進行研究。
(一)文獻資料法
在形成我們的觀點以前,我們需要學習借鑒前人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擬查閱學習國外歷史文物古跡保護與開發(fā)的實踐成果,重點為西歐各國(意、德、法、西),搜集圖文資料,查閱其他學者的研究著作。
此外,除了國外的資料,我們還將針對中國國情和北京的歷史,著重研究對北京歷史文化古跡保護與開發(fā)的實踐和理論成果,以及政府決策,專家意見,群眾反映,媒體報道等一系列資料,從中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實地調查法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除了查閱相關資料,我們還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文獻資料有滯后性,不能非常直觀的客觀的體現(xiàn)事物的本質。我們研究小組擬利用寒假時間到歷史文化古跡豐富的老城區(qū)進行走訪調查,記錄改造痕跡,調查群眾反映,考察改造效果,尋找遺留問題,解決現(xiàn)有問題。
5.選題的特色
“北京老城區(qū)歷史文化古跡的保護與開發(fā)”選題的特色有:
(一)切合生活實際
我們生活在北京,學習在北京,對于北京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理應給予高度關注。目前,關于北京老城區(qū)的改造和開發(fā)問題一直是是社會的焦點問題,不僅僅是政府給予了高度關注,媒體和市民,包括我們,我們感同身受,同樣對這個棘手而又迫切的問題非常關注。因此,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能夠切實影響我們的生活,能與實際相結合,體現(xiàn)出一種實用性和社會性。
(二)符合學科特點
對于文科學生,這樣的選題囊括了地理、歷史等多學科方面的問題。對于我們將理論轉化為實際,將課堂中所學轉化為現(xiàn)實中所用,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正所謂“學以致用”,通過研究,我們可以運用所學,深入社會,了解民情,關注民生,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這對于文科學生是很有益處,很有幫助的。
(三)現(xiàn)實意義突出
我們所選擇的題目,是人人都可以明白的,具有普適性和共同性。因此,這樣的一個社會、經(jīng)濟、歷史、人文的交匯問題,它的現(xiàn)實意義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僅能夠推動具體問題的解決,還能夠引發(fā)一系列的后續(xù)問題,這也是社會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作為高中生,影響力可能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現(xiàn)實意義突出是十分重要和突出的。
最新高中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范文篇1:
課顆成員:樂有良賀德才樊華錄蘇和平陳娟陳炳銀胡青松徐濤
何忠寶王相和黃妮娜陳艷胡傳兵楊仕芳賀茂功
課題組長:賀德才
研究時間:20__.12――20_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