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篇一 大學生報社編輯實習報告
文筆好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來做一個作家或是記者,報社編輯也是不錯的。我的專業(yè)就是中文,雖說不是很熱門的專業(yè),但是我還是會做到的。
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我還要有寫文章的素材,出去實習時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在實習中既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事物,也可以鍛煉我的實踐操作能力。
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我的實習生活已經(jīng)過了有半個月時間了。
我的記者線上還是沒有多少新聞,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在經(jīng)濟部不像在熱線部,新聞不多,而且關鍵的是我沒有新聞線索。正在尋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題目,確定題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針對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寫了,算是自己策劃、實施了。
星期四時我聽到朱總和省會新聞部的王??朴浾哒f去采訪,要帶一個實習生,我馬上就給王記者說那帶我過去吧。后來我就和他去黃河飯店在鄭州市咪表聽證會場了。當天去會場的中央和地方的媒體有好多家,央視、中青報、河南電視臺、大河報、河南商報等都去了,因為咪表聽證案在全國來說應該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由于裝備比較簡陋,還好王記者拿了一個mp3可以錄音,我就帶了一個筆記本。回來后就以自己做的記錄寫了段稿子,給王記者通過qq傳過去了。感覺自己寫的稿子還是很差勁,因為自己對這個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關注的也不夠,所以有些基本的內容都會出現(xiàn)差錯。寫的稿子基本的事實是比較清楚,但是不像新聞,那種導語與串詞不熟悉,不是那種流暢的新聞報導。
星期五帶我的記者說有一個會議要去,是“創(chuàng)新河南 產(chǎn)業(yè)河南”高峰論壇,主要是圍繞《河南mba經(jīng)典案例集》的編撰出版的,由大河報高級編輯王熙珩女士任總策劃人的,由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河南各行業(yè)企業(yè)老總參加的會議。我和施彩英記者、經(jīng)濟編輯部主任陳素紅、攝影記者閻義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記錄,施記者他們出去采訪在會議上發(fā)言的比較的人物。中午在樓下茶座還對河南塞思口腔醫(yī)院的何寶潔先生(塞思入編案例集)?;貋砗缶鸵宰约旱挠涗泴懜遄?,因為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記錄的比較詳細,自己又拿了錄音筆,加上有一些相關的資料,稿子寫的還算比較順利。不過還是存在導語、新聞事件串詞的問題。
我認為在實習時還是多比較自己寫稿和老師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聞觀念比較新穎的報道(新京報、楚天都市報、中青報冰點周刊等)、見識記者真正的生活狀態(tài)等是很重要的。我現(xiàn)在離畢業(yè)還有2年時間,在這兩年里我認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個合格的記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記者這個崗位會能更快的進入狀態(tài)。
剛來,報社企劃部的夏老師接待了我們,后來經(jīng)過較慢長的等待(部門之間協(xié)調加上記者也比較忙)我們幾個人被分到了新聞采訪部。我是跟著經(jīng)濟新聞部的施彩英老師跑新聞,施老師因為培訓加上也沒有她那條線上的新聞,所以我就在報社看看報紙、打掃衛(wèi)生、上網(wǎng)看看新聞和評論等。我現(xiàn)在為止發(fā)的一篇稿子是馬紀朝老師讓我寫的關于用手機給小靈通發(fā)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聞,我寫好后馬老師加了一些內容也修改了一些說法,到發(fā)表時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聞了。
沒有來實習之前就聽說實習的時候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現(xiàn)在實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自己還是感覺自己學到了一些東西或者說注意到了一些平時自己沒有注意的細節(jié)。自己以前在學校的《學生工作》編輯部做過學生記者,平時對新聞還算比較關注,但都是一般性的關注新聞事件?,F(xiàn)在自己也算一個將要入行的準記者了,只關注關注新聞事件是不夠的。我注意到馬老師每天來了之后就是在網(wǎng)上找新聞線索,我寫的那篇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覺得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之后讓我寫的。
來報社后自己看新聞也比以前有心了,會想一些和新聞背后記者的工作情況,從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到采訪、新聞見報之間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
我覺得現(xiàn)在作為都市類報紙就是給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務讀者。像商報這樣只在省會鄭州發(fā)行的報紙就應該抓住服務讀者的功能。就像我寫得那篇稿子,那是國家信息產(chǎn)業(yè)部7月10日發(fā)的一個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會看到,而且公告寫得比較專業(yè),不容易理解。經(jīng)過我們記者對河南本地的情況(這是市民最關心的)核實與了解,把具體的情況告知給讀者,就是為讀者服務。熱線部記者的工作就不用說了,報紙為讀者著想了,才會讓讀者感到溫暖,這樣報紙讀者的忠實度才會提高,報社有發(fā)展。
做新聞要真實
做新聞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實,這一周我遇到了好幾件新聞不真實的事件。
周三馬紀朝記者讓我去聽一個因為大河報女記者寫的一篇買鋼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滿、對內容真實性懷疑舉行的一個媒體與商家的座談會。記者可能是因為對鋼琴行業(yè)沒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錯誤,給商家?guī)砹艘恍┞闊?。有些記者會為了寫稿制造一些虛無的新聞要素,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的新聞要素自己沒有采寫到就不能想當然的。
采訪要抓足新聞要素
去現(xiàn)場采訪時記者應該有足夠的新聞敏感性,要是記者本身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在現(xiàn)場就要盡力采訪相關人員,記錄現(xiàn)場的新聞事件、人物等,以備后期新聞寫作時查用。而且有詳細的現(xiàn)場記錄還可以防止出現(xiàn)新聞細節(jié)的虛假。
現(xiàn)場采訪結束之后,針對不清楚的問題還可以打電話咨詢專業(yè)人士、新聞事件的負責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訴他們,從他們那里獲得一些在新聞現(xiàn)場找不到的東西,如領導講話、背景資料、相關部門反映等。記者應該為自己寫的新聞負責,因為失實新聞對當事人的影響是不能預見的。
記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聞媒體發(fā)出的聲音必須保證采寫是真實的,萬一失實要保證問題不是出在自己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
這次實習結束了,不過我對這次實習的思考還沒有結束,我感覺實習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寫文章也不是那樣的簡單的,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還要學會怎么去寫才能讓大家接受,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過不斷地鍛煉,我的寫作能力還是會得到巨大的進步的,這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篇二 大學生報社編輯部實習報告
大學生報社編輯部實習報告
經(jīng)過高三的努力,終于考上了大學,現(xiàn)在回憶一下,仍感到幸福。選擇中文這個專業(yè),是因為我對寫作的愛好和對文學的愛好。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寶貴的大學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xù)求學,但這并不代表我的學習之路就走到盡頭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嗎,在自己的身邊,總會有一些東西自己從未接觸過,總有一些東西需要自己從頭學起。
像編輯這一職位,對于一個文科出身的學生而言,是很誘人的。編輯的工作也總是透露了那么一絲神秘。既然不再讀書,當然要面臨工作。對工作,處出茅廬的我還真是不知怎樣選擇。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學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文學知識語言知識。所以,將來的工作還是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有關,能進一步發(fā)展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編輯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選工作。
在徐老師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少年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雜志社實習。這是一家報道中小學生動手動腦、開發(fā)智力,積極開展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實驗、小制作活動的刊物。單位很小,但從社長到社員都很友善。能走進這家雜志社實習,能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文化傳媒工作,讓我很興奮,也很珍惜。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fā)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雜志社各項工作的操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說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二、實習過程
第一次走出校門,來到工作崗位,這對于我來說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讓人興奮的。整個實習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習過程
最初的一段時間,我都處于學習階段。這種學習,包括對刊物的了解,對刊物運行的了解,對本雜志社的了解和對編輯的一些基本知識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時間,閱讀本雜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學版與小學版。在充分了解雜志的內部結構后,楊社長又為我講解了雜志從約稿到出版發(fā)行的所經(jīng)程序。并為我請來了本雜志社的主編翁永良翁老師,為我講解什么是編輯、什么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編輯的具體工作等問題。
(二)約稿過程
在進行完初步的學習階段后,就要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實習內容便是約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據(jù)自己所負責的“中學版·發(fā)明展示臺”和“中學版·探索”版塊的特點,進行有選擇的約稿。
(三)編輯階段
在約來一定數(shù)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下,我開始進入編輯階段。因為約稿得來的稿件,大部分是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時的參賽稿件,在內容、長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適合直接刊登,都要經(jīng)過編輯、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經(jīng)過幾次嘗試后,我所編輯的幾篇稿件,都順利通過了審核,被刊登了出來。
三、實習內容
雜志的發(fā)行,第一步當然是約稿。沒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雜志是沒辦法發(fā)行的,一個雜志社也是辦不起來的。之后才能對約來的稿件進行分類處理,進行編輯。再經(jīng)過排版、繪圖、彩編等才被最終發(fā)行。因此,我的第一項工作,即第一個實習項目便是約稿。
(一)約稿
約稿的工作并不難,或可說很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上卻很繁瑣,需要相當?shù)哪托呐c細心,具體工作內容如下:
1、在網(wǎng)上查詢全國的各種青少年科技大賽,并將獲獎名單打印下來,以便約稿時使用。因為這本雜志主要是介紹全國青少年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賽中獲了獎的便成為了我們主要的稿件來源。
2、對獲獎名單進行篩選。保留下獲過獎但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尚未被刊登的。將小學與中學區(qū)分開來。我的具體操作是將小學的名單記錄在一個本子上,將高中的名單記錄在一個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詢電話。我的查詢方式很原始,就是撥打全國各地的電話查詢服務臺114,再具體查詢某個地區(qū),某個學校,某個老師的電話,以此來聯(lián)系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小學生。這一步工作量較大,而且還要做好記錄,哪個打通了,哪個沒打通;哪個有老師電話,哪個留郵箱了,哪個發(fā)稿了,都要有詳細的記錄。
4、約稿。在約稿時,要向各地老師詳細介紹雜志社的情況和供稿的酬勞,方式等問題。
5、回訪。即在收到稿件后對供稿者的回復;在稿件被錄用后對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費等工作。
約稿的工作順利完成后,我便進入了下一個實習項目,即編輯。
(二)編輯
這項工作,不再像約稿那樣繁瑣,但對專業(yè)知識的要求相應高許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篩選,看它合不合適運用。如合適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處理工作。
處理即編輯,它的主要內容是:將篇幅長度編輯成所需的長度;詞語的應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細細校正文章格式、錯字標點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師評語”。
這是我在雜志社的最后一項實習內容,也是較難的一項實習內容。這些具體工作說起來容易,可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太簡單。在編輯過程中,我也曾出現(xiàn)過一些錯誤,但在翁老師的幫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順利完成編輯任務,在此過程中也學習許多知識。
四、實習收獲
通過在學校期間的實習,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能夠把學到的理論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過程中我了解到許多關于約稿,編輯,校對,排版,彩編等方面的知識,逐漸熟悉了文化傳媒方面的一些知識,并進一步知曉青少年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想法。我學會了怎樣同單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關系,在和諧的氛圍中共同完成規(guī)定的工作任務,收到良好的經(jīng)濟效果。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也強烈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編輯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質,不僅要有廣博得知識,高超的技能,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較高的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yè)的精神。
這次實習雖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卻為我即將開始的工作生活積累了不少工作經(jīng)驗。很感激學校為我們安排的實習機會,很感激徐老師對我的幫助,同時,也很感激《少年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雜志社對我的培養(yǎng)。在將來的日子里,我一定會更加努力,不辜負學校,老師,雜志社對我的培養(yǎng)。
篇三 大學生報社編輯崗實習報告內容
大學生報社編輯崗實習報告內容
一、實習內容
經(jīng)過高三的努力,終于考上了大學,現(xiàn)在回憶一下,仍感到幸福。選擇中文這個專業(yè),是因為我對寫作的愛好和對文學的愛好。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寶貴的大學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因為種種原因我沒有選擇繼續(xù)求學,但這并不代表我的學習之路就走到盡頭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嗎,在自己的身邊,總會有一些東西自己從未接觸過,總有一些東西需要自己從頭學起。
像編輯這一職位,對于一個文科出身的學生而言,是很誘人的。編輯的工作也總是透露了那么一絲神秘。既然不再讀書,當然要面臨工作。對工作,處出茅廬的我還真是不知怎樣選擇。只是覺得,自己畢竟是學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文學知識語言知識。所以,將來的工作還是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有關,能進一步發(fā)展自己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編輯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選工作。
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雜志社實習。這是一家報道中小學生動手動腦、開發(fā)智力,積極開展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小實驗、小制作活動的刊物。單位很小,但從社長到社員都很友善。能走進這家雜志社實習,能有機會讓我近距離接觸文化傳媒工作,讓我很興奮,也很珍惜。
這次實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從約稿到出版發(fā)行的全過程。充分了解雜志社各項工作的操作,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知識,以期達到或是說基本具有編輯的能力。
二、實習過程
第一次走出校門,來到工作崗位,這對于我來說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讓人興奮的。整個實習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習過程
最初的一段時間,我都處于學習階段。這種學習,包括對刊物的了解,對刊物運行的了解,對本雜志社的了解和對編輯的一些基本知識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時間,閱讀本雜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學版與小學版。在充分了解雜志的內部結構后,楊社長又為我講解了雜志從約稿到出版發(fā)行的所經(jīng)程序。并為我請來了本雜志社的主編翁永良翁老師,為我講解什么是編輯、什么是編輯應具備的基本能力,編輯的具體工作等問題。
(二)約稿過程
在進行完初步的學習階段后,就要進行實際的操作訓練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實習內容便是約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據(jù)自己所負責的“中學版·發(fā)明展示臺”和“中學版·探索”版塊的特點,進行有選擇的約稿。
(三)編輯階段
在約來一定數(shù)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下,我開始進入編輯階段。因為約稿得來的稿件,大部分是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時的參賽稿件,在內容、長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適合直接刊登,都要經(jīng)過編輯、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經(jīng)過幾次嘗試后,我所編輯的幾篇稿件,都順利通過了審核,被刊登了出來。
篇四 2023年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報社編輯部實習
尊敬的院領導,尊敬的報業(yè)集團領導,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全班同學以及我們小組感謝報業(yè)集團的領導為我們提供的這個寶貴的實習機會,同時感謝《讀報參考》編輯部的編輯老師們對我們的熱情招待和巨大的幫助。謝謝!
在剛剛結束的大三專業(yè)認識實習中,我們組十分幸運,連續(xù)三個星期參加了國內著名刊物——《讀報參考》的實習活動,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們在《讀報參考》的短短幾周實習,編輯部老師們認真、嚴謹?shù)膹臉I(yè)風格,冷靜、執(zhí)著的思維方式,親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諧友愛的工作氛圍等,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時,編輯部老師們不僅為我們的實習提供了單獨的辦公室,而且在日常實習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無私的幫助,使我們的實習得到十分圓滿順利地完成。在這里再次由衷地感謝《讀報參考》編輯部的編輯老師們。謝謝!
以下是關于我們組的實習報告:
一、《讀報參考》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未來:
一) . 歷史:
成立時間:
《讀報參考》創(chuàng)辦于 1986 年 8 月 25 日 ,刊物原來叫做《吹風與信息》,是原青島日報社的一份內部刊物。
其編輯部前身為青島日報社資料室,負責管理報社的刊物資料等及報紙文摘版的編輯工作。
《讀報參考》試發(fā)行時,為每份單頁四版,每期一百份,在報社內部免費發(fā)行。后來逐漸增至 16 頁,又增加到 32 頁,最后到目前的 48 頁。
當時主要刊登社會信息、政策規(guī)定、新聞線索、外報動向及部分有參考價值的文章資料,發(fā)行范圍只限于報社的編采人員,后來又逐步擴大到報社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及全市新聞干部。
1991 年,擴充了刊物的部分內容,更名為《讀報參考》 ;
1991 年 3 月 18 日 ,《讀報參考》經(jīng)批準正式在省內發(fā)行;
1991 年 7 月 15 日 ,《讀報參考》半月刊正式創(chuàng)刊。
經(jīng)過兩年成功運轉,到 1993 年 7 月,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讀報參考》開始向全國發(fā)行。
99 年到 xx 年,發(fā)行量成倍增長,期發(fā)行量達 45 萬份。
xx 年改為旬刊,每月三期。
二) . 現(xiàn)狀:
目前編輯部共有 21 人,主要負責《讀報參考》的編輯出版工作,此外,還負責管理報業(yè)集團資料室,和集團內部信息的錄入處理。
《讀報參考》的讀者定位是“關心實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讀者”。辦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紹時事新聞資料”。
目前,《讀報參考》每月三期,印刷點除青島外還有柳州、蘭州、南昌三個分印點,刊物發(fā)行到全國 200 多個大中小城市。
目前,在穩(wěn)定現(xiàn)有《讀報參考》的宗旨、讀者群及發(fā)行量的同時,編輯部正在積極組織年輕編輯創(chuàng)辦一份新風格、新讀者定位的試行刊。以進一步開拓讀者市場,細分讀者群。
二 .實習的具體內容:
一 ). 市場調查:
在正式進行編輯實習之前,在編輯部指導老師的鼓勵下,我們組進行了有組織的市場調查。在棧橋、百盛、火車站附近幾個比較繁華的地段,對不同報刊攤位和不同年齡段、身份特征的人群進行的隨機調查,我們獲得了很多關于《讀報參考》的市場定位的準確程度、讀者評價、改彩版前后的銷售狀況及其他相關問題的第一手信息,并對目前青島刊物市場的大體情況有了初步認識。
調查結果使我們認識到:
① 《讀報參考》的讀者市場定位是十分準確的,讀者評價很高,銷售量比較穩(wěn)定;
② 近期改版的彩色封面版銷量比黑白封面版有較明顯的下降;
③ 對于現(xiàn)有的宗旨和風格、以及讀者市場都已經(jīng)成熟、穩(wěn)定了的《讀報參考》而言,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并獲得讀者市場的成功機率不大 ;
④ 其他讀者市場尚有開發(fā)的潛力,如:二十至三十歲之間,有一定學歷、初入社會的人群。
二) .實習階段的主要內容:
1 、在對讀者市場進行了初步定位之后,我們小組以模擬出版一期《讀報參考》為目標,仿照原刊的形式開始進行選稿,之后,我們的指導老師———責任編輯戚欣為我們進行了指導和修改,然后我們根據(jù)老師的指導重新篩選、修改了稿件。最后將最終的選稿上交給了編輯部,編輯部的部分老師為我們進一步審閱和指導,并為每個組員一一講解。
過程中,暴露了我們選編稿件時在讀者定位不準等一些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加深了我們對稿件選編的認識。
2 、在實習期間編輯部出版了 兩期 《讀報參考》,我們參與了兩期大樣的校對。在校對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諸如忽略標點修改、不注重轉載稿件時人稱等詞語的修改等問題,并得到及時的改正。
首先要看稿件的文字、標點等又沒有錯誤,其次,通讀文章,對文章內容、人稱、邏輯等問題進行改正。
3 、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嘗試了對近期的三個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不同于《讀報參考》原刊風格的多角度的綜合報道。這個過程是一個真正鍛煉編輯,和體現(xiàn)編輯能力的過程。首先,要搜集大量、全面的資料,然后根據(jù)主題對材料進行刪改、綜合。這個過程,我們著重地注意了從多角度報道事件,反映來自不同社會層面的人們的聲音,稿件中去除了來自記者和編輯的評論性話語和觀點,給讀者留下充足的余地去自己評論。同時,進行稿件綜合報道還要注意事件發(fā)生的邏輯性等問題。
4 、其間,我們還參觀了報業(yè)集團照排、校對等部門,熟悉了稿件的網(wǎng)上操作修改。我們還參觀了報業(yè)集團的四方區(qū)印刷廠,觀看了大型印刷車間的運作。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刊物出版過程的認識。
( ** 按原定計劃,我們本來是應該能夠出版一期由我們編輯的雜志,并通過整個出刊的過程更加實際地了解整個雜志的運轉流程。但由于編輯部十分繁忙,原定計劃未能實現(xiàn),這不失為小小的遺憾。但對于整個實習過程我所得到的巨大收獲而言,這個遺憾是也微不足道的。)
總之,整個實習過程使我們對一部文摘性雜志產(chǎn)生的整個流程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使我們對未來專業(yè)課的學習產(chǎn)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三、《讀報參考》對新聞傳播類人才的需求與要求 ; 《讀報參考》對稿件的要求 :
一)、《讀報參考》新聞傳播類人才的需求與要求:
在與編輯部老師們的一次座談中,我們了解到,在編輯部年輕成員里,一人是新聞系畢業(yè),一人是歷史學專業(yè)、一人是中文專業(yè)畢業(yè),一人是中文系畢業(yè),沒有經(jīng)濟學、社會學、法學等其他文科專業(yè)。我認為,這種情況主要是由《讀報參考》自身特點決定的。
《讀報參考》本身的特點:一,文摘性的雜志。
二、面向的讀者群是側重于關心政治、社會和歷史的實事新聞的中老年男性讀者群。這種特點要求編輯的能力方面應偏重于稿件的選擇和編輯,并擁有扎實的文學功底和廣泛的社會、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
同時,《讀報參考》目前還在對刊物的未來發(fā)展前景等問題,進行探索。
綜合以上現(xiàn)狀,我們認為《讀報參考》作為一本文摘性期刊,目前需要的是以下的人才:
1 、高層次的決策人才:這種人才應具備相當?shù)挠嘘P媒體的專業(yè)知識,擁有管理一個傳媒實體的能力,能夠對所在媒體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能夠制定出符合讀者市場的、有效可行的近期及長遠的發(fā)展規(guī)劃。這種人才也應該是復合型的,要對媒體所在整個行業(yè)領域的運作機制和發(fā)展前景有相當?shù)恼J識,知識面應該涵蓋新聞和經(jīng)濟兩個領域,其能力的重點應是在實際操作中使新聞事業(yè)發(fā)展與經(jīng)濟學科知識的相互結合。
2 、知識面廣的人才:這種人才應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尤其是對社會科學各領域,包括文學、歷史、地理、經(jīng)濟、政治等諸方面的學識都達到一定的成度??梢詫δ骋簧鐣F(xiàn)象、問題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認知和分析。這決定著刊物內容報道的廣度,以及影響的讀者對客觀事物認知的全面性。
3 、專業(yè)知識領域強的人才:這部分人才仍應側重于社會科學學科,這類人才應在所學專業(yè)上有比較深的造詣,能夠對某一社會領域的現(xiàn)象、問題作出深度的認知和分析。這決定著刊物內容報道的深度,影響著讀者對客觀事物認知的深刻性。
二)、《讀報參考》對稿件的要求:
刊物的讀者定位是“關心實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讀者”,辦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紹時事新聞資料”。
受讀者定位和宗旨的限制,稿件的選擇就有一定的特點和固定性,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大塊 :①政策性強的內容;②近期重大問題事件;③海外事件;④歷史回憶性內容。
其中主要是有關近期的社會熱點問題的深度報道。由于這部分讀者群大多數(shù)都經(jīng)歷過新中國成立、文革等政治性很強的歷史性事件,因此在稿件中還有一部分有關此方面的歷史記錄性的稿件。總之,稿件的選擇的過程就是“本著辦刊宗旨,找準讀者定位”的過程,只要適合刊物宗旨和定位的稿件都可以。
最后,稿件還應注意其政治性和社會影響,對于違背我國國家重大政策方針,以及可能造成嚴重的不良政治后果和負面社會影響等的內容或稿件,應予以適當和必要的編輯修改或者刪去不用,保證刊物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積極的、正面的。
四、實習體會:
一)、經(jīng)過幾周的實習,我對《讀報參考》這樣一份文摘性的雜志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讀報參考》的成功,簡單地說,首先在于找準了自己的市場定位,這也找準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其次在于為所選定的讀者市場提供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新聞信息。
具體來說:在實際編輯出版過程中,編輯部
① 注重刊物欄目的設置,如“八面風”、“觀察與思考”、“熱點透視”、“社會廣角”等,為配合國家反腐敗斗爭,還特設了“反腐倡廉”、“每期一案”、“警示錄”三個欄目,以此警示社會。
② 在稿件的選編上突出“廣選、精編”的原則。在千余種報刊中精選最有價值的文章,對每稿件都經(jīng)過精心地編輯,并配有編者按。
③ 注重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配合刊物高品位的內容,封面采用黑白新聞圖片,有力的突出了刊物本身的特點,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總之,作為一份在國內有影響的期刊,《讀報參考》是成功的。
二)、此外,通過實習,我還認識到了以下問題:
1 、任何一份成功的雜志都需要一個準確的讀者定位。我覺得,給雜志選擇讀者群就好像給種子選擇生長的土壤,只有根據(jù)種子自身的生長特點,準確地選擇最適合其生長的土壤,種子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健康的成長起來。
2 、編輯的素質和能力對于刊物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我認為 , 編輯自身除了要有專業(yè)的學識和廣泛的知識外,最關鍵的還是應具備人文主義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同時,編輯進行稿件選編不僅要緊扣刊物的市場定位,同時要注意輿論導向和對讀者高尚情操的引導、培養(yǎng)。
3 、通過實習,我還感覺到,最理想化的報道應該是中性的、人性化的報道。編輯記者不要參與其中,進行中性的報道和分析,最大程度的展現(xiàn)事實和背景給讀者;要人性化地報道,避免主觀偏見和偏激的修辭,留下足夠的空間給讀者自己去進行思考和
評判,從而形成真正的源自于民眾的輿論呼聲,以此來反作用于社會。
我認為,這種輿論引導過程是最理想的。當然,這種觀念也是建立在對受眾的獨立認知能力的信任基礎之上的。
4 、在實習中,我還認識到,刊物要多記錄“發(fā)生在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的事,和發(fā)生在不平凡的人身上的平凡的事”。這也是人性化的報道的另一個方面。
以上是我關于專業(yè)認識實習的報告。其中有部分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請老師、同學們多多指教。 謝謝!
篇五 大學生報社編輯實習報告總結
導語、新聞事件串詞的問題。
我認為在實習時還是多比較自己寫稿和老師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聞觀念比較新穎的報道(新京報、楚天都市報、中青報冰點周刊等)、見識記者真正的生活狀態(tài)等是很重要的。我現(xiàn)在離畢業(yè)還有2年時間,在這兩年里我認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個合格的記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記者這個崗位會能更快的進入狀態(tài)。
剛來,報社企劃部的夏老師接待了我們,后來經(jīng)過較慢長的等待(部門之間協(xié)調加上記者也比較忙)我們幾個人被分到了新聞采訪部。我是跟著經(jīng)濟新聞部的施彩英老師跑新聞,施老師因為培訓加上也沒有她那條線上的新聞,所以我就在報社看看報紙、打掃衛(wèi)生、上網(wǎng)看看新聞和評論等。我現(xiàn)在為止發(fā)的稿子是馬紀朝老師讓我寫的關于用手機給小靈通發(fā)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聞,我寫好后馬老師加了一些內容也修改了一些說法,到發(fā)表時弄得像可以的新聞了。
沒有來實習之前就聽說實習的時候可以學到好多東西,現(xiàn)在實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自己還是感覺自己學到了一些東西或者說注意到了一些平時自己沒有注意的細節(jié)。自己以前在學校的《學生工作》編輯部做過學生記者,平時對新聞還算比較關注,但都是一般性的關注新聞事件?,F(xiàn)在自己也算一個將要入行的準記者了,只關注關注新聞事件是不夠的。我注意到馬老師每天來了之后就是在網(wǎng)上找新聞線索,我寫的那篇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覺得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之后讓我寫的。
來報社后自己看新聞也比以前有心了,會想一些和新聞背后記者的工作情況,從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到采訪、新聞見報之間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
我覺得現(xiàn)在作為都市類報紙就是給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務讀者。像商報這樣只在省會鄭州發(fā)行的報紙就應該抓住服務讀者的功能。就像我寫得那篇稿子,那是國家信息產(chǎn)業(yè)部7月10日發(fā)的一個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會看到,而且公告寫得比較專業(yè),不容易理解。經(jīng)過我們記者對河南本地的情況(這是市民最關心的)核實與了解,把具體的情況告知給讀者,就是為讀者服務。熱線部記者的工作就不用說了,報紙為讀者著想了,才會讓讀者感到溫暖,這樣報紙讀者的忠實度才會提高,報社有發(fā)展。
做新聞要真實
做新聞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實,這一周我遇到了好幾件新聞不真實的事件。
周三馬紀朝記者讓我去聽一個因為大河報女記者寫的買鋼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滿、對內容真實性懷疑舉行的一個媒體與商家的座談會。記者可能是因為對鋼琴行業(yè)沒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錯誤,給商家?guī)砹艘恍┞闊?。有些記者會為了寫稿制造一些虛無的新聞要素,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的新聞要素自己沒有采寫到就不能想當然的。
采訪要抓足新聞要素
去現(xiàn)場采訪時記者應該有足夠的新聞敏感性,要是記者本身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在現(xiàn)場就要盡力采訪相關人員,記錄現(xiàn)場的新聞事件、人物等,以備后期新聞寫作時查用。而且有詳細的現(xiàn)場記錄還可以防止出現(xiàn)新聞細節(jié)的虛假。
現(xiàn)場采訪結束之后,針對不清楚的問題還可以打電話咨詢專業(yè)人士、新聞事件的負責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訴他們,從他們那里獲得一些在新聞現(xiàn)場找不到的東西,如領導講話、背景資料、相關部門反映等。記者應該為自己寫的新聞負責,因為失實新聞對當事人的影響是不能預見的。
記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聞媒體發(fā)出的聲音必須保證采寫是真實的,萬一失實要保證問題不是出在自己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